机械设计基础说课教学内容.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28255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教学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教学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说课教学内容.ppt(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设计基础说课一、课程定位1机电类专业机电类专业必修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基础课2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方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和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和制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设计的基本技能 课程的衔接二、课程设计机械设机械设计基础计基础化工机器化工机器化工设备化工设备化机制造化机制造设备拆装设备拆装承前承前启后启后机械制图机械制图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公差配合公差配合 钳工基础钳工基础二、课程设计充分体现高等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特性教育两大特性以以真真实实工工作作任任务务及及过过程程为为依依据据整整合合、序序化化教教学学内内

2、容容,重重视视教教、学学、做做合合一一性性,采采用用任任务务驱驱动动、项项目目导导向向的的教教学学模式。模式。将教学内容以将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及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系统化为依据进行整合,设进行整合,设计出基于工作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过程的项目,按照不同的学按照不同的学习项目分成不习项目分成不同的学习情景同的学习情景设计理念课程设计设计思路 该课程将学生在机该课程将学生在机电实训(车工、钳工)电实训(车工、钳工)中加工制造的产品以及中加工制造的产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机械相关生活中常见的机械相关设备作为载体,让学生设备作为载体,让学生在设计任务中掌握知识在设计任务中

3、掌握知识和技能。和技能。在教学中根据所授在教学中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应用案例分析,分组讨应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达到理论与实的质量,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践相结合。二、课程设计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传动传动常用机构常用机构联接联接润滑润滑轴、轴承轴、轴承联轴器联轴器机械设计三、教学手段与实施学生特点:学生特点:1 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基础薄弱2 自控能力不强自控能力不强3 动手能力强,对新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浓厚兴趣。鲜事物充满浓厚兴趣。知识

4、障碍:知识障碍:1 1 对机械产品缺乏对机械产品缺乏了解了解2 2 没有企业工作经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历教教学学对对策策多媒体演示多媒体演示模型演示模型演示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尽可能安排实践尽可能安排实践学情学情分析分析三、教学手段与实施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素质目标目标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素质目标素质目标素质目标 三、教学手段与实施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资料的搜集。资料

5、的搜集。2、能分析各类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类机构的基、能分析各类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类机构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类机构的实际应用。本结构,了解各类机构的实际应用。3、根据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根据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和设计方法能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和设计方法1、能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制图、能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机械和简单

6、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的初步能力。1、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业意识等的培养创业意识等的培养2、使学生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使学生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一一)、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它具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而要求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性和实践性,因而要求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进而进行实践操作,尽可能的使用论基础,进而进行实践操作,尽可能的使用“教教-学学-做做”一体化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第一步,

7、提出问题结合生产实际:该齿轮还该齿轮还能在机器上使用吗?怎么能在机器上使用吗?怎么办?办?第二步:重新加工一个:重新加工一个:设计齿轮必须知道的几何设计齿轮必须知道的几何尺寸和基本参数尺寸和基本参数第三步:引导学生如何做第三步:引导学生如何做?(?(齿数是知道的齿数是知道的 ,如果,如果 能知道模数能知道模数就可以计算其他的相关几何尺寸?)就可以计算其他的相关几何尺寸?)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二)实物教具展示 讲解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提供辅助教具让学生直观讲解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提供辅助教具让学生直观清楚的认识零件,知道其主要功能,近距离的观察其结清楚的认识零件,知道其主要功能,近距离的观察其结

8、构特点构特点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三)多媒体演示法(借助多媒体演示机器及机构的运动,使学生更清楚更直观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四杆机构的运动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三、教学手段与实施(四)模型展示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零件和机构的运动,并进行实际操作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五)实训室(五)实训室 观察机器上零件的功能,并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带观察机器上零件的功能,并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轮系)传动、齿轮传动、轮系)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三、教学手段与实施n 为提高教学效果,弥补学生缺乏实践知识的现实,可能同一内容会采用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9、要尽量的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知道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学练结合,加强记忆和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一般机械传动的设计步骤 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主要尺寸确定主要尺寸确定参数计算方案确定方案确定设计分析设计分析三、教学手段与实施以典型以典型V V型带设计为载体的教学过程:型带设计为载体的教学过程:按照工程实际工作任务,确定V带型号、标准及长度,按照教学做结合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通过任务驱动、学做合一,使课程知识点由“必需、必需、够用够用”

10、变为“应知、应会应知、应会”。三、教学手段与实施项目:项目:10-7 V带传动设计(举例)课时课时:2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1.了解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2.熟悉在特定条件下,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3.掌握V带传动设计步骤和方法。三、教学手段与实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V带传动设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V带型号的确定,带轮基准直径的确定和调整,中心距的调整解决办法:解决办法:通过工程实例来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掌握三、教学手段与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课程课程讲解讲解工程工程案例案例课后课后总结总结课后课后实践实践引入引入三、教学手段与实施 学生在学习V带设计中,体验了工程设计过程的

11、严密性、系统性;将知识点与实践内容融入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习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在完成V带设计任务中,形成了设计严谨、设计责任、设计安全等职业意识和素质。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三、教学手段与实施四、教学评价1 1、平时考核(侧重考核实践):、平时考核(侧重考核实践):占占60%60%根据出勤、认真听课情况、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根据出勤、认真听课情况、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作业等方面综合评价。讨论、实践活动、作业等方面综合评价。2 2、期末综合考核、期末综合考核(基础知识、关键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关键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占占40%40%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

12、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因此对本课程进行了如下的改革。五、教学改革五、教学改革教学改革 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学有所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自学、分析讨论相结合,以启发式教育为主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 强教学的直观性 与别的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别的课程的问题五、教学改革教学的突破教学的突破教学的突破教学的突破淡化理论取向淡化理论取向淡化理论取向淡化理论取向突破教材限制突破教材限制突破教材限制突破教材限制突破课堂限制突破课堂限制突破课堂限制突破课堂限制突破传统教法突破传统教法突破传统教法突破传统教法课证相合,学做一体课证相合,学做一体将本课程学习、实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创新教学,团队合作创新教学,团队合作项目任务式团队合作的实训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工工学学结结合合,校校企企共共建建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五、教学改革课程展望课程展望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