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宽带网络》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762747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宽带网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无线宽带网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宽带网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宽带网络》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章无线宽带网络内容提要无线宽带技术无线宽带技术覆盖范围较广,传输速度较快,为物联网提供高速可靠廉价且不受接入设备位置限制的互联手段。本章将以Wi-Fi和WiMAX为例讨论无线宽带技术。本章内容7.1 概述:无概述:无线网网络7.2 Wi-Fi:无线局域网7.3 WiMAX:无线城域网7.4 展望:无线物联世界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有哪些?无线宽带网络包含哪几种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组成元素?公共基础网络无线网络用户无线网络用户r手机,PDA,传感器,r可无线通信。r可获取有效信息。无线网络的组成元素?公共基础网络 无线连接无线连接r用户与基站、用户与用户或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路。r以无线电

2、波、光波为载体。r支持多种多样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无线网络的组成元素?公共基础网络 基站基站r将用户与公共基础网络相连的设备。u蜂窝塔(Cell Tower)u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r根据不同协议,覆盖范围及传输速率不同。无线网络的组成元素?自组网自组网r无须基站。用户之间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自组网(Ad-hoc Network)。r地址指派、路由选择等功能由用户自身完成。概述:无线网络分类2G/2.5G/3G:10k/100k/2MWSN 概述:无线网络无线宽带网络传统宽带网络传统宽带网络定义:带宽超过(T1网络带宽)的网络可称为宽带网络。根据无线网络分类,则无线宽带网

3、络无线宽带网络包括:Wi-Fi:无线局域网WiMAX:无线城域网3G:无线广域网UWB:超宽带无线个域网 概述:无线连接的特点信号强度衰减信号强度衰减无线信号能量随着传输距离增长而减弱。非视线传输非视线传输若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路径部分被阻挡,则称其为非视线传输。无线信号可能会被阻挡物吸收或迅速衰减。信号干扰信号干扰相同无线频段的信号会相互干扰,例如。外部环境的电磁噪声,例如微波炉、汽车、高压电线。多径传播多径传播无线信号由于阻挡物的反射和折射,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可能略微不同。无线宽带网络和有线宽带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概述:无线连接的特点(续)隐藏终端(隐藏终端(Hidden

4、Terminal)问题)问题A,B之间可通讯C,B之间可通讯A,C之间不可通讯A,C可能同时向B传输且意识不到彼此之间的干扰ABC无线连接的特点导致的有线信道中不存在的问题:本章内容7.1 概述:无线网络7.2 Wi-Fi:无:无线局域网局域网7.3 WiMAX:无线城域网7.4 展望:无线物联世界的架构如何?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有哪些特点?Wi-Fi: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是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的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品牌,目的是改善基于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随着IEEE 802.11a 及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

5、EE 802.11 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是IEEE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由于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IEEE小组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标准。不同协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频段,调制模式等物理层技术上。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尽管物理层使用技术差异很大,一系列协议的上层架构和链路访问协议是相同的。如MAC层都使用带冲突预防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A)技术,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结构相同以及都支持基站和自组织两种组网模式。下面逐一介绍这些共性。架构架构:组成部分基本服务组基本服务组(Basic Servi

6、ce Set,BSS)是架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站模式基站模式无线用户(笔记本电脑、PDA、台式机等):通过与接入点相关联获取上层网络数据。接入点(基站):通过有线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连入上层公共网络。“无线路由器”是接入点和路由器功能的结合体。自组织模式自组织模式无线用户:每个无线网络用户既是数据交互的终端也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路由。架构:信道、关联及扫描信道:信道:将85MHz(2.4-2.485)的频宽分为11个不同频段的信道。接入点管理者会为每个接入点指定信道。不相互干扰的信道中间须隔4个或4个以上其他信道用户与接入点关联(基站模式):用户与接入点关联(基站模式):接入点广播的“

7、识别帧”(包含了接入点的MAC地址和SSID)用户根据收到的“识别帧”选择与其中一个接入点建立关联识别帧扫描方式:识别帧扫描方式:被动扫描,接入点周期性广播“识别帧”。主动扫描,首先无线用户主动广播“探测帧”,然后收到“探测帧”的接入点以“回应帧”响应,最后用户根据“回应帧”选择接入点。选择最优AP?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目的:避免多个用户同时访问信道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用户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信道占用则不发送数据。CA:(Collision Avoidence)要求建立数据链路层确认/重传机制以避免

8、冲突。CD:(Collision Detected)检测冲突。采用带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带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A),而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多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冲突侦测(CD)需要全双工(发送数据同时也可接受数据),硬件代价过高,无线网卡很难同时接收(冲突探测帧)和发送无线信号。无线信号的衰减特性和隐藏终端问题使冲突很难被侦测。为什么采用CSMA/CA?CSMA/CA:ACK机制数据链路层的确认数据链路层的确认/重传机制(重传机制(WHY?)?)CSMA/CA:信道访问机制1)若信道空闲,等待)若信道空闲,等待DIFS;若信;若信道仍空

9、闲,发送数据帧;道仍空闲,发送数据帧;2)若)若信道忙,本地计数器退至一信道忙,本地计数器退至一个随机数个随机数N并侦听。当侦听到信道并侦听。当侦听到信道空闲时,空闲时,N-1;当侦听到信道忙时,;当侦听到信道忙时,N不变。不变。3)当)当N为为0时,等待时,等待DIFS后发送后发送数据帧,然后等待数据帧,然后等待ACK4)若成功收到)若成功收到ACK,则继续发送,则继续发送下一帧数据;否则,返回步骤下一帧数据;否则,返回步骤2),),并退至较大的并退至较大的N值,重新发送当前值,重新发送当前帧。帧。RTS和CTS机制:预留信道为了避免冲突和“隐藏终端”,发送端可以请求预留信道而不是随机访问,

10、通过RTS(Request to Send)和CTS(Clear to Send)实现。发送端发送端使用CSMA/CA向接入点发送RTS接入点接入点广播CTS接收到接收到CTS的用户的用户RTS发送者发送数据其它用户延后其发送RTS和CTS机制:预留信道(续)虽然RTS可能会冲突,但由于RTS很短,冲突概率较小。但是同时会增加传输延时和降低信道利用率。RTS和CTS机制适用于冲突发生概率较高的情境中,如无线网络用户每次都需传输较长数据帧时。接入点ABRTS(A)RTS(B)RTS(A)CTS(A)CTS(A)数据(A)ACK(A)ACK(A)RTS冲突延后时间数据帧结构数据帧结构(续)三个地址

11、域三个地址域(地址1-3)在无线基本服务组和上层网络数据交换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数据帧和以太网数据帧格式中地址域的转换。本章内容7.1 概述:无线网络7.2 WiFi:无线局域网7.3 WiMAX:无:无线城域网城域网7.4 展望:无线物联世界WiMAX技术架构如何?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有哪些特点?WiMAX:无线城域网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旨在为广阔区域内的无线网络用户提供高速无线数据传输业务,视线覆盖范围可达千米,非视线覆盖范围可达40千米,带宽70Mbps,WiMAX技术的带宽足以取代传统的T1

12、型和DSL型有线连接为企业或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可取代部分互联网有线骨干网络提供更人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与之对应的是一系列IEEE 802.16 协议。的发展WiMAX架构架构架构与基站模式类似基站以点对多点连接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段被称为“最后一英里”(Last Mile)。基站之间或与上层网络以点对点连接(光纤、电缆、微波)相连。称为“回程”(Backhaul)。频段频段1066GHz(适合视线传输,作为回程连接载波)211GHz(适合非视线传输,用于最后一英里传输)WiMAX介质访问控制协议WiMAX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包含了全双工信道传输、点到多点传输的可扩展性以及对QoS的支持等

13、特征。全双工信道全双工信道利用WiMAX的宽频特性提供更高效的宽带服务。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指单个WiMAX基站可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服务。QoS是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数据流服务。时分多址转换时分多址转换(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帧提供了对上述特征的支持。WiMAX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续)传输帧传输帧访问协议规定了基站和用户交互的物理层参数(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纠错参数),服务质量(QoS)基站向用户的下行连接子帧用户向基站的上行连接子帧基站通过下行突发数据向用户传输数据用户使用基站为自己预留的上行时间片与基站交互本章内容7.1 概述:无线网络7.2 Wi

14、Fi:无线局域网7.3 WiMAX:无线城域网7.4 展望:无展望:无线物物联世界世界无线宽带网络在网络互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展望:无线物联世界无线宽带技术可为家庭、校园/企业、城市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泛在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所需的更广泛地互联互通势必缺少不了无线宽带的支持。无线物联世界:Wi-FiWi-FiWiMAX香港电讯盈科(PCCW)在全港部署了WiFi热点中国城市提出了“无线城市”的概念。WiFi是“最后一英里”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网卡工业上已经集成在电脑主板上,访问速度100Mbps。无线物联世界:WiMAXWi-FiWiMAX本章小结内容回顾内容回顾本章介绍了无线网络的分类及特点,并以Wi-Fi和WiMAX技术为例重点介绍了无线宽带网络协议和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结构和MAC层协议的特点和技术。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了解无线网络按覆盖范围的分类和宽带网络的标准。重点理解基站模式的架构。重点掌握CSMA/CA的机制以及不采用CSMA/CD的原因。掌握RTS和CTS避免“隐藏终端”问题的机制。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