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60942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一、概述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概念由病原体(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

2、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大量的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沫散布在空气中大量的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沫散布在空气中发热头痛腮部疼痛,咀嚼时加剧病人腮部肿大呕吐2、水痘、水痘水痘的防治知识.ppt3 3、风疹、风疹风疹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风疹疹”也因此得名。风疹风疹由风疹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风疹病毒在体外生

3、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风疹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平均18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

4、。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风疹经过良好,预后佳,并发症少,但孕妇(4个月内的早期妊娠)感染风疹风疹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风疹,发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和小头畸形等。因此,孕妇在妊娠早期尽可能避免与风疹风疹病人接触,同时接种风疹风疹减毒活疫苗。一旦发生风疹风疹,应考虑中止妊娠。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 清洁卫生

5、,细菌继发感染。风疹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4、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ppt5 5、麻疹、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烧、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涕、皮疹等,可伴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喉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造成痛苦、残疾,甚至死亡。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春季节流行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发病年龄从5 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 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 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有关。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6、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2、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

7、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

8、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12日,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

9、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6、流脑、流脑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通过咳嗽、喷嚏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颅内感染,以20 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其中6 个月至2 岁的婴幼儿发病为最高。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第二阶段,病菌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高烧、寒战、头痛、皮肤上出现血点、淤斑。第三

10、阶段,病菌进入颅脑和脊髓,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剧烈头疼,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惊厥、昏迷、休克等一系列神经严重症状 7、猩红热、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28岁居多。潜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起病急骤,发热,体温一般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起病时可能产生惊厥或谵妄。患者全身不适,咽喉疼痛明显,会影响到食欲

11、。咽喉及扁桃体显著充血,亦可见脓性分泌物。舌头红,乳头红肿如草莓,称杨称杨梅舌梅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皮疹于24小时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为弥漫着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或如寒冷时的鸡皮样疹。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面颊部潮红无皮疹,而口周围皮肤苍白,称口周苍白圈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之出血点,形成深红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见黏膜疹,充血或出血点。病程第1周末开始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首见于面部,次及躯干,然后到达肢体与手足掌。面部脱屑,躯

12、干和手足大片脱皮,呈手套、袜套状。脱屑程度与皮疹轻重有关,一般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管理传管理传染源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隔离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 67 7天。天。8、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重点疾病重点疾病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

13、病毒属。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重点疾病重点疾病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

14、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重点疾病重点疾病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

15、7-10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重点疾病重点疾病 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

16、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重点疾病重点疾病三、预防控制措施三、预防控制措施(一)对传染源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一)对传染源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17、、早治疗。流行时集体单位应设立临时隔告、早隔离、早治疗。流行时集体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离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居室以及公共场所应(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居室以及公共场所应经常保持空气流通。流行期间减少不必要的集会,外经常保持空气流通。流行期间减少不必要的集会,外出或进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出或进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对患者口、鼻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应加强消毒。对患者口、鼻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应加强消毒。(三)对易感人群的措施:(三)对易感人群的措施:1 1、加强卫生宣传工、加强卫生宣传工作,开展体育锻炼,增

18、强耐寒能力。作,开展体育锻炼,增强耐寒能力。2 2、若有流行趋、若有流行趋势,可因地制宜的用中草药进行预防。势,可因地制宜的用中草药进行预防。3 3、有计划地、有计划地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传染病的免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如接种流脑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等。疫能力。如接种流脑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等。具体做法具体做法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采用以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接种、加强监测、早发现病人、积极隔离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关于疫情发现与报告。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19、对早期发现和控制疫情在学校流行非常关键。市教育局和学校必须尽快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市教育局报告。(一一)疫情发现疫情发现中小学应建立并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

20、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应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另外,学校应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教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二二)疫情报告疫情报告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班主任或教师、宿舍管理员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

21、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报告顺序:班主任(半小时内)校医务室(保健教师)1小时内疫情报告人排查(2小时内)分管校领导(1小时内)校领导(1小时内)疫情报告人(半小时内)疾控中心(农村学校向教委报告,由教委报告乡镇卫生院防疫专干;厂矿学校向厂医院防保科报告),同时,向教育局报告。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两小时内上报市疾控中心、教育局、卫生局。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3、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

22、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三)疫情的处理(三)疫情的处理发生疫情的学校应当主动配合疾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合理调整工作及教学计划,控制疫情,做好稳定工作。学校要积极配合疾控中心,采取下列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三)关于疫情的处理(三)关于疫情的处理发生疫情的学校应当主动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合理调整工作及教学计划,控制疫情,做好稳定工作。学校要积极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下列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

23、延。1、隔离病人隔离病人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应及时采取隔离、督促患病学生或通知家长立即到医院就诊。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皮疹、腮腺肿大者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同时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卫生院防疫专干。2、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发现学生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疹、腮腺肿大者等早期症状等,应督促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按 照 中 小 学 校 教 室 换 气 卫 生 标 准(GB/T17226/1998)规定,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

24、。(1)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的通风与换气。学校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如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2)宿舍等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换气:宿舍管理员每天应督促学生在起床后,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确保宿舍空气新鲜。应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4、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时可依法(经县区政府批准)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

25、进一步扩散蔓延。5、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学校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湿式清洁,必要时用含氯制剂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对物体表面可用适当浓度含氯制剂(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擦拭或抹洗。6 6、加强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进行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手帕勿乱扔;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

26、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护患者要带口罩。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要保持家居教室空气流通。鼓励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等。7、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经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可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1)预防服药:在医生指导下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应急预防性服药。(2)应急接种:根据病例实验室诊断、人群免疫监测和菌群监测等结果,由卫生专业机构决定使用疫苗的种类。晨检、因病缺勤登记表晨检、因病缺勤、消毒登记表.do

27、c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五步洗手法五步洗手法一、湿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

28、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 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三、冲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学校内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学校内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有效措施建立晨检制度建立晨检制度对因病缺课学生进行病因追踪对因病缺课学生进行病因追踪配合疾病中心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配合疾病中心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向学生宣传防病知识,根据季节特点向学生宣传防病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消毒学校消毒1、宣传讲解卫生知识,通风换气,湿式扫地,勤扫地。2、0.20.5过氧乙酸或

29、500mg/l含氯消毒剂在关闭门窗无人情况下喷洒、擦拭消毒作用60分钟后开启窗户。3、公共厕所用8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每天一次。过氧乙酸的配制过氧乙酸的配制1.配制配制0.5%过氧乙酸(过氧乙酸(15升装喷雾器)升装喷雾器)将(15%)过氧乙酸A、B液各取250毫升混匀后静置24小时倒入14.5升水中,混匀后用喷雾器对环境进行喷洒。门窗密闭至少1小时后开窗通风。2.配制配制0.2%过氧乙酸(过氧乙酸(15升装喷雾器)升装喷雾器)将(15%)过氧乙酸A、B液各取100毫升混匀后静置24小时倒入14.8升水中,混匀后用喷雾器对环境进行喷洒。门窗密闭至少1小时后开窗通风。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