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第十八章--国际商战.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758158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史第十八章--国际商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史第十八章--国际商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史第十八章--国际商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史第十八章--国际商战.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编主编 高德步高德步 王珏王珏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国家级规划教材划教材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国际商战国际商战第三章第三章 国际商战国际商战本章重点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自由贸易体制的脆弱性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国的关税战和货币战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一、美国一、美国贸易保易保护的的传统美国的贸易保护主张是在汉密尔顿的大力鼓吹和实际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逐步完善的。1812年美英战争结束后,英美互惠贸易原则确立,大量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又重新如潮水般地涌入美国市场。据估计,1814年美国进口英国货物

2、1200万美元,两年后猛增至1.47亿美元,增加了10倍以上。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使美国工业面临破产的危险。1816年国会经过激烈斗争,通过了美国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对一般进口货物平均征收20%的关税,而对于;某些需要特别保护的工业品则征收特别进口税。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一、美国一、美国贸易保易保护的的传统1828年,又提出一个税率更高的关税法案,将羊毛进口税提高到50%,强毛织品进口税提高到45%,这个法案被称为“可憎的关税法案”。此后,虽有多次反复,但是保护关税的制度基本保持下来。高额关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来自英国

3、的竞争。在以后的20年里美国执行了连续性保护政策。19世纪20年代日益强烈,30年代又趋于缓和,并通过了关税减让方案。四五十年代使政策多变的年代,1846-1856年还一度出现了自由贸易的趋势,但是1857年经济不景气,又有人提出了保护关税的主张。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一、美国一、美国贸易保易保护的的传统1861年,在欧洲逐步实现自由贸易的时候,美国却走向了反面,原因是内战的爆发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莫里尔法恢复了1846年温和的关税保护水平,1862年将应税商品的平均税率提高到了37%,1864年又上升到47%。内战结

4、束后,虽然出现了关税改革的呼声,但是代表北方工业利益集团的民主党坚决执行关税保护的政策。战时的关税体制奠定了美国贸易保护体制的基础。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一、美国一、美国贸易保易保护的的传统1890年麦金利法案把平均关税水平提高到50%。对纺织品、钢、铁、玻璃和锡板征收高关税,对许多农产品也征收关税。1897年丁利关税法案把平均税率调高到57%。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都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二、欧洲二、欧洲

5、贸易保易保护主主义复复归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导致了1880年以后欧洲保护主义的复归:1.德国和意大利等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与此相关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出现。2.19世纪70年代美国和俄国廉价谷物涌入欧洲和1873-1879年的萧条,使受损农场主和幼稚工业联合起来要求保护。3.后进国家的保护政策。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实施福特纳-麦库伯关税法案,把关税提高到当时的最高水平。5.自由贸易政策的捍卫者-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实行了关税保护政策。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三、大危机三、大危机对自由自由贸易

6、体系的冲易体系的冲击 1929年的大危机使各国实际收入和物价水平暴跌,就减少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同时出口国出口锐减,降低了出口国的外汇收入,而每一个国家都难以做到相应地缩减其国际开支并保护黄金和外汇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争取多出口少进口甚至不进口,以求国际收支平衡,为此,纷纷采取提高关税和贸易管制等手段。这些手段动摇了自由贸易体系的基础。n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三、大危机三、大危机对

7、自由自由贸易体系的冲易体系的冲击n1931年底到1932年初,美国又先后颁布法令,对一些工业品和农产品征收10%100%的进口税,致使关税抵制运动变为关税混战,彻底动摇了自由贸易体制。因为高关税阻止其他国家用货物偿还它们的债务,从而迫使它们脱离金本位制。n这个时期经济决策的重要特点是单方面性,各国脱离金本位制、提高关税和限制进口份额等政策的制定,都是在没有经过国际协商、没有考虑有关方面影响的情形下做出的,这直接破坏了针对保护主义的扩散而进行的国际协调。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四、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四、英国放弃金本位制 19

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它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并实现了自由贸易。英国处于垂直分工体系的最高阶梯级。但是,随着维多利亚盛世的逝去,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很快就丧失了,自由贸易的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在世界市场上,美国和德国异军突起,顺利排挤了英国的势力,英国得自自由贸易的收益逐渐减少。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四、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四、英国放弃金本位制n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国际收支状况迅速恶化。n奥地利、德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失去了用于补偿巨额贸易逆差的来源。英国的自自由贸易的收益迅速减少。n维持自由贸易体制的

9、费用在各国的关税战中急剧升高,自由贸易对英国失去了吸引力。n1932年2月29日,英国政府通过保护关税法,彻底放弃了自由贸易主义原则。英国对自由贸易主义原则的抛弃,等于抽掉了最后一根维系国际自由贸易秩序的纽带,它标志着世界经济全面混乱的局面已经到来,国际市场恶战无限制升级二不可遏止的时期已经开始。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一、关税一、关税战和和倾销n英国在放弃自由贸易的同时,规定凡是英联邦自治领地和殖民地的商品仍可享受自由进口或低关税优惠,组成帝国特惠制。事实上,树立了英帝国的广大范围的关税壁垒,将其他国家排斥在外,等于向

10、其他国家宣布了以关税为武器的商战。欧洲的关税壁垒逐年加高。n除关税以外,进口配额制和其他贸易数量控制形式也作为防御性手段被广泛应用。法国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进口配额作为反危机手段的国家,其他国家很快群起效仿。1.进行数量控制对黄金集团国家极为重要,因为它们坚持金本位制2.在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数量管制往往与外汇管制结合使用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一、关税一、关税战和和倾销n倾销是国际商战中重要的进攻性武器。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恢复了关税自主权,这个时期日本主要利用关税保护新建重工业,而利

11、用倾销向世界推销纺织品。日本轻纺工业依靠工人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等条件造成的低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汇兑贬值、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这种“蛮干的国家推销政策”使英国及其他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二、多二、多边支付体系的崩支付体系的崩溃n1870年以后,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边支付体系,虽然没有取代双边结算在国际贸易中的支配地位,但是它使各国获得在双边基础上不可能获得的额外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支付手段,刺激了对外投资的增加,减少了单位结算而进行的黄金流动。

12、n在大危机的威胁下,许多国家采用了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措施。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二、多二、多边支付体系的崩支付体系的崩溃20世纪30年代贸易伙伴国为了尽量减少稀缺的外汇和黄金在贸易顺差或逆差时的流动,采取了三种主要的支付手段:1.私人抵偿协定。2.清算协定。3.支付协定。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三、三、货币战货币战是在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的形势下展开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

13、国家都以货币价格固定不变作为经济稳定的主要标志,不敢冒险采用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的办法对付竞争对手。后来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的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三、三、货币战u瑞典货币以比英镑更大的幅度贬值被看作是瑞典复苏的首要因素。u英国脱离金本位制,英镑贬值了30%,这对用黄金、美元和其他未贬值货币计算的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世界价格都施加了下跌的压力。u英镑贬值后英国经济复苏,注重国内经济的罗斯福也使美元贬

14、值,试图提高国内的价格。u日元在英镑跌价后,立即贬值。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四、集体四、集体对抗抗 各国的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在外汇管制和双边协定的刺激下,很快演化成为集团对抗的方式。英联邦集团、美元集团、日元集团、金集团、德国集团等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失去了使它们结合为一体的内聚力。1932年根据渥太华协定,英联邦国家一致同意扩大相互间的进口互惠。1.它增加了帝国内部贸易,1938年,英国出口货物的62%都是卖给英联邦和英镑集团国家,而1929年则为42%;2.提高了英国在英帝国国家贸

15、易中所占的份额。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四、集体四、集体对抗抗1934年美国联合一些中美洲国家、菲律宾和利比里亚,组成美元集团。日本组建的日元集团包括其殖民地和它占领的中国地区。金集团紧随英镑贬值而形成。德国利用抵偿贸易协定和清算贸易协定,在东南欧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由于区域性货币集团的发展,贷款方向比以前收到了更多的限制。资本运动更集中于某些优惠的地区。区域性货币集团妨碍了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这对20世纪30年代迫切需要资本应付危机的世界经济来讲是致命的。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

16、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五、国五、国际协调的失的失败 面对以邻为壑的国际商战,国际社会也曾进行协调。1933年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的目的是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兴建国际公共工程和解决债务问题。l关于稳定货币,英国主要关心的是怎样才能提高价格,其他国家则担心英镑何时才会稳定下来。l在处理关税混战问题上,每个国家都要求破例对待。l战争债务问题是最容易引起纷争的议题。l商战逐渐升级,几次国际协调都以失败告终。国际关系既复杂混乱,又波动频繁,到最后所有手段都用尽,仍不能解决矛盾,不得不付诸战争。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国际商战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思考题思考题1.自由贸易体系为什么具有脆弱性?2.在大危机中英国为什么不得不放弃自由贸易原则?3.简述美国的贸易保护传统,分析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冲击。4.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商战,并说明其恶劣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