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培训.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56295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24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学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行政学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学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学培训.ppt(2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政管理学培训行政管理学培训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课程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行政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行政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一定的研究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能力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角,紧密结合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角,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努

2、力探索行政管理的规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努力探索行政管理的规律,为创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而努力。为创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而努力。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1)要求全面掌握公共行政学专业的前沿理论,培养专业兴趣、专业要求全面掌握公共行政学专业的前沿理论,培养专业兴趣、专业意识、理论素养和行政管理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意识、理论素养和行政管理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2)(2)通过课程学习、案例讨论、社会专题调查、专题讨论会和方案通过课程学习、案例讨论、社会专题调查、专题讨论会和方案设计等形式,要求在知识、理论、技能等方面得到好的训练;设计等形式,要求在知识、理论、技能等方面得到好的训练;(3 3

3、)以问题为导向,课程学习要面向社会实践、面向需求,培养综)以问题为导向,课程学习要面向社会实践、面向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分析方法和和实践能力;合素质、分析方法和和实践能力;(4 4)课前有充分的预习,课后有广泛的思考;要善于提出问题,广)课前有充分的预习,课后有广泛的思考;要善于提出问题,广泛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本。对于没有泛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本。对于没有问题的同学,坚决请出教室;问题的同学,坚决请出教室;(5)上课不能迟到,迟到了就不得进入教室;上课时积极思考问题,)上课不能迟到,迟到了就不得进入教室;上课时积极思考问题,不能交头接耳,否则,

4、将被请出教室。不能交头接耳,否则,将被请出教室。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行政和行政管理学导论: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一、什么是行政一、什么是行政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5、主义的行政管理学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深厚基础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深厚基础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 第二章第二章 行政生态与环境理论行政生态与环境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环境及其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行政环境及其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二、行政环境的理论依据二、行政环境的理论依据三、现代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联系的加强三、现代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联系的加强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

6、境的平衡二、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二、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三、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三、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一、和平与发展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两大主题时代的两大主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三章第三章 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第一节 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概述一、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与管理的关系一、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与管理的关系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三、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三、行政领

7、导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四、战略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四、战略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四、行政领导权威四、行政领导权威第三节 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中制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三

8、、行政领导方式三、行政领导方式四、行政领导艺术四、行政领导艺术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三、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三、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第四章第四章 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公共政策现代公共政策一、现代公共政策的内涵一、现代公共政策的内涵二、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二、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三、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三、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四、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四、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五、政策系统的运行五、政

9、策系统的运行六、公共政策体制六、公共政策体制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一、行政决策概述一、行政决策概述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目标行政目标一、行政目标及其作用一、行政目标及其作用二、行政目标管理二、行政目标管理第四节第四节 行政计划行政计划一、行政计划及其作用一、行政计划及其作用二、行政计划的制定二、行政计划的制定 第五章第五章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二、人力资源

10、开发和人事管理二、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三、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三、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第二节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演变和基本理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演变和基本理论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一、国家公务员的内涵、义务与权利一、国家公务员的内涵、义务与权利二、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二、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三、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与监督三、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与监督四、四、中华人民

11、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五、公务员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五、公务员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第六章第六章 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第一节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概述第一节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概述一、公共预算的概念、职能和作用一、公共预算的概念、职能和作用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第二节第二节 政府预决算管理政府预决算管理一、政府预算概述一、政府预算概述二、政府预算组织形式二、政府预算组织形式三、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式预算三、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式预算四、绩效预算改革四、绩效预算改革五、政府决算五、政府决算第三节第三节 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一、预算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12、一、预算会计的概念和作用二、预算会计的分级二、预算会计的分级三、我国预算会计体制的演变和发展三、我国预算会计体制的演变和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政府审计政府审计一、政府审计的概念和作用一、政府审计的概念和作用二、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内容二、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内容三、政府审计的权限和基本方法三、政府审计的权限和基本方法 第七章第七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信息概述公共信息概述一、公共信息的内涵及意义一、公共信息的内涵及意义二、公共信息管理二、公共信息管理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咨询行政咨询一、行政咨询概述一、行政咨询概述二、行政咨询机构及其与决策层的沟通二、

13、行政咨询机构及其与决策层的沟通三、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三、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一、政府信息化及其发展一、政府信息化及其发展二、政府信息化对公共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二、政府信息化对公共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三、我国电子政务三、我国电子政务四、四、“一站式一站式”网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网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 第八章第八章 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行政立法概述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二、行政立法的必要性二、行政立法的必要性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立法体制行政立法体制一、行政立法体制概述一、

14、行政立法体制概述二、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二、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及效力行政立法的程序及效力一、行政立法的程序一、行政立法的程序二、行政立法的效力二、行政立法的效力三、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三、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第九章 行政执行行政执行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行政执行概述一、行政执行的概念一、行政执行的概念二、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二、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三、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前提与手段及其方式行政执行的前提与手段及其方式一、行政执行的前提一、行政执行的前提二、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二、

15、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及对权力的控制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及对权力的控制一、行政执行的权力性质一、行政执行的权力性质二、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二、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三、对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三、对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 第十章第十章 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沟通行政沟通一、行政沟通的含义和特征一、行政沟通的含义和特征二、行政沟通的模式二、行政沟通的模式三、行政沟通的任务三、行政沟通的任务四、行政沟通实务举要四、行政沟通实务举要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协调行政协调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二、行政协调与行政管理过程二、行政协调与行政

16、管理过程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四、行政协调技术举要四、行政协调技术举要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行政效率概述一、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二、行政效率的要素二、行政效率的要素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测定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四、行政效率测定四、行政效率测定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效率的提高一、影响行政效率的

17、主要因素一、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行政监督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概念一、行政监督的概念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三、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概况三、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概况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一、行政监督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行政监督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行政内部的监督二、行政内

18、部的监督三、行政外部的监督三、行政外部的监督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行政救济监督制度我国行政救济监督制度一、行政复议救济监督一、行政复议救济监督二、行政诉讼救济监督二、行政诉讼救济监督三、行政赔偿救济监督三、行政赔偿救济监督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行政文化与行政现代化行政文化与行政现代化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文化概述行政文化概述一、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二、行政文化的构成与作用二、行政文化的构成与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心理行政心理一、行政心理及其制约因素一、行政心理及其制约因素二、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二、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道德行政道德一、行政道德概述一、行政

19、道德概述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第四节第四节 行政精神行政精神一、行政精神概述一、行政精神概述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第五节第五节 行政现代化行政现代化一、行政现代化的含义一、行政现代化的含义二、我国实现行政现代化的途径二、我国实现行政现代化的途径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当代美国的行政改革当代美国的行政改革一、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一、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二、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三、当代美国行政改革评述三、当代美国行政改革评述第二节第二节 当代英国的行政改革当代英

20、国的行政改革一、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一、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当代英国行政改革评述三、当代英国行政改革评述第三节第三节 当代日本行政改革当代日本行政改革一、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背景一、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二、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三、当代日本行政改革评述三、当代日本行政改革评述第四节第四节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对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评述三、对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

21、评述四、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途径四、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途径 三、阅读参考书三、阅读参考书1 1、泰罗:、泰罗: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0年版。年版。2 2、法约尔:、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0年版。年版。3 3、西蒙:、西蒙:管理行为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1994年版。年版。4 4、马克斯、马克斯韦伯:韦伯: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971997年版。年版。5 5、FJFJ古德诺: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华夏

22、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871987年版。年版。6 6、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19991999年版。年版。7 7、詹姆斯、詹姆斯QQ威尔逊: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出版社,19901990年版。年版。8 8、戴维戴维HH罗森布鲁姆: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9 9、RJRJ斯蒂尔曼编著斯蒂尔曼编著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

23、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年出版。1010、RR登哈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1111、尼斯坎南:、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社。年出版社。1212、敦利威:、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社。年出版社。1313、沙夫里茨和海德:、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中国人民

24、大学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1313、奥斯特罗姆等人:、奥斯特罗姆等人: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20002000年版本。年版本。三、阅读参考书三、阅读参考书1414、查尔斯、查尔斯JJ福克斯等:福克斯等:后现代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20022002年版。年版。1515、BB盖伊盖伊彼得斯: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1616、巴泽尔:、巴泽尔:突破官僚制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25、出版社,20032003年年1 1月出版。月出版。1717、查尔斯、查尔斯沃尔夫:沃尔夫:市场或政府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1994年版。年版。1818、OCOC麦克斯特: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20022002年年1212月出版。月出版。1919、VV登哈特和登哈特和RR登哈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2020、简、简莱恩:莱恩: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

2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社。年出版社。2121、CC胡德: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4年年版。版。2222、弗里德利克森:、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2323、奥斯本和盖布勒:、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府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91年版。年版。2424、亨廷顿:、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993年。

27、年。2525、罗西瑙:、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001版本。版本。2626、霍恩:、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社。年出版社。2727、Sabtier:Sabtier:政策过程理论政策过程理论,三联出版社,三联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三、阅读参考书三、阅读参考书2828、艾伦、艾伦巴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002000年出版。年出版。2929、陈向明:、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

28、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1出出版。版。3030、迈耶和布鲁德尼:、迈耶和布鲁德尼: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3131、何晓群和刘文卿:、何晓群和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回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03年版。年版。3232、应国瑞:、应国瑞:案例学习研究案例学习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003年版。年版。3333费斯勒、凯特尔:费斯勒、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行政过程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0

29、2年年版(入学考试必读)。版(入学考试必读)。3434、纳特、巴可夫:、纳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3535、FJFJ古德诺: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871987年版。年版。3636、詹姆斯、詹姆斯QQ威尔逊: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990年版。年版。3737、戴维、戴维HH罗森布鲁姆: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

30、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三、阅读参考书三、阅读参考书3838、鲁宾:、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公共预算中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3939、托马斯:、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05年版。年版。4040、罗伯特、罗伯特达尔:达尔:多头政体多头政体,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42004年版。年版。4141、帕特南:、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42

31、42、蔡定剑:、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32003年版。年版。4343、于建嵘:、于建嵘:岳村政治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12001年版。年版。4444、徐湘林、格勒、赵建民(主编):、徐湘林、格勒、赵建民(主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32003年年版。版。4545、【法法】莫里斯莫里斯奥里乌著:奥里乌著:行政法与公法精要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下)(上、下)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版社,19991999年年6 6月第月第1 1版。版。46

32、46、【法法】莱昂莱昂骥著:骥著:公法的变迁公法的变迁 法律与国家法律与国家,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1999年年6 6月第月第1 1版。版。4747、【法法】莱昂莱昂 骥著:骥著:宪法学教程宪法学教程,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1999年年6 6月第月第1 1版。版。4848、【英英】威廉威廉韦德著:韦德著:行政法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997年年1 1月第月第1 1版。版。4949、王名扬著:、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美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19

33、951995年年1 1月第月第1 1版。版。5050、王名扬著:、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1988年第年第1 1版。版。5151、【德德】哈特穆特哈特穆特毛雷尔著: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02000年年1111月第月第1 1版。版。5252【日日】盐野宏著:盐野宏著:行政法行政法,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19991999年年4 4月第月第1 1版。版。5353、【日日】美浓部达吉著:美浓部达吉著:公法与私法公法与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03年年5 5月第月第1 1

34、版。版。5454、【德德】弗里德赫尔穆弗里德赫尔穆胡芬著:胡芬著: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32003年年7 7月第月第1 1版。版。三、阅读参考书三、阅读参考书5555、【德德】奥托奥托迈耶著:迈耶著:德国行政法德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22002年年6 6月第月第1 1版。版。5656、【德德】汉斯汉斯JJ沃尔夫等著:沃尔夫等著:行政法行政法,(第一卷第一卷)、(第二卷第二卷),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22002年年8 8月第月第1 1版。版。5757、【英英】马丁马丁洛克林著: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35、20032003年年5 5月第月第1 1版。版。5858、【美美】理查德理查德BB斯图尔特著:斯图尔特著:美国行政法的重构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32003年年5 5月第月第1 1版。版。5959、翁岳生编:、翁岳生编:行政法行政法(上、下),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上、下),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2000年版。年版。6060、陈新民著:、陈新民著: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02年年1010月第月第1 1版。版。6161、陈新民著:、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山东人民出版

36、社,(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001年年3 3月第月第1 1版。版。6262、应松年、袁曙宏主编:、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法律出版社,出版社,20012001年年5 5月第月第1 1版。版。6363、Stephen G.Breyer,Richard B.Stewart,Cass R.Sunstein,Matthew L.Spitzer:Stephen G.Breyer,Richard B.Stewart,Cass R.Sunstein,Matthew L.Spitzer:Administrative

37、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Problems,Text,and Case,Aspen 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Problems,Text,and Case,Aspen Law&Bussiness,1998,Fourth EditionLaw&Bussiness,1998,Fourth Edition。6464、【英英】亚力克斯亚力克斯卡雷尔著:卡雷尔著:宪法与行政法宪法与行政法(第二版第二版),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32003年年9 9月第月第1 1版。版。6565、希克:、希克:现代公共支出管理方法现

38、代公共支出管理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6666、斯基亚沃、斯基亚沃-坎波和托马西:坎波和托马西:公共支出管理公共支出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6767、里德和斯韦恩:、里德和斯韦恩:公共财政管理公共财政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三、阅读参考书三、阅读参考书6868、鲁宾:、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公共预算中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6969、黄佩华:、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

39、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003年版。年版。7070、理查德、理查德伯德等人(编辑):伯德等人(编辑):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间财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转移支付,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7171、马斯格雷夫:、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996年版。年版。7272、布坎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7373、杨肃昌:、杨肃昌: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

40、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7474、楼继伟主编:、楼继伟主编: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7575、楼继伟主编:、楼继伟主编: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004年版。年版。7676、尼斯坎南:、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年出版。7777、敦利威:、敦利威

41、: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年出版。7878、蔡立辉:、蔡立辉:政府法制论政府法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7979、蔡立辉:、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06年年版。版。8080、霍恩:、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004年出版社。年出版社。第一次课后作业:阅读与练习题第一次课后作业:阅读与练习题一、阅读袁和平编著一、阅读

42、袁和平编著公共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章绪论年版):第一章绪论二、阅读斯蒂尔曼二世著二、阅读斯蒂尔曼二世著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年11月版):第一章月版):第一章三、查出国内外有关三、查出国内外有关“行政行政”、“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概念。要求如的概念。要求如下:下:(1)列举概念的具体内容;)列举概念的具体内容;(2)提出该概念的学者;)提出该概念的学者;(3)提出该概念的文章或论文;)提出该概念的文章或论文;(4)具体时间;)具体时间;(5)对所列举的上述各种概念

43、进行分析和评论。)对所列举的上述各种概念进行分析和评论。注意:以上练习,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没有做的同学不注意:以上练习,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没有做的同学不能参加下次课的学习!能参加下次课的学习!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行政和行政管理学导论: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一、什么是行政一、什么是行政 (一一)“)“行政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 1、行政广义的含义、行政广义的含义 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

44、、后勤庶务等管理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称为行政。活动,称为行政。2 2、行政狭义的含义、行政狭义的含义 行政是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本课程主要是行政是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对后者的认识而作如下界说: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基于对后者的认识而作如下界说: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务的活动。3 3、行政管理是使用狭义的行政概念,实际上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是使用狭义的行政概念,实际上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的动态含义行政的动态含义第一

45、层次:政务(第一层次:政务(executive)executive)主要任务是决定施政方针、路线和基本策略。这是主要任务是决定施政方针、路线和基本策略。这是政务官的职责。政务官的职责。第二层次:行政第二层次:行政(administration)主要任务在规划、协调与监督。这是高级事务官主要任务在规划、协调与监督。这是高级事务官的职责。的职责。第三层次:管理第三层次:管理(management)主要任务在运用资源、执行计划,达成政府组织主要任务在运用资源、执行计划,达成政府组织的任务与目标。这是中下级事务官的主要职责。的任务与目标。这是中下级事务官的主要职责。行政的要素含义行政的要素含义1 1、

46、目标与价值、目标与价值2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3 3、人员(人力资源)、人员(人力资源)4 4、运作过程、运作过程5 5、资源、手段与方法、资源、手段与方法(二)与行政有关的几对概念(二)与行政有关的几对概念1 1、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此后,此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和“行政是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二

47、分政治和行政二分”的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的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过程。2 2、管理与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后,国家政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但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行政与管理有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

48、为。行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着密切的关系。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活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动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的公共组织政府来承担和完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政府来承担和完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49、。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行政与管理的区别行政与管理的区别1 1、行政是公务的推行,是目的取向;管、行政是公务的推行,是目的取向;管理是事务的处理,是手段取向;理是事务的处理,是手段取向;2 2、行政更强调计划、策划、决定目标和、行政更强调计划、策划、决定目标和决定政策,以政治、法律为主要方法;决定政策,以政治、法律为主要方法;管理更强调任务的运作过程和达成目标,管理更强调任务的运作过程和达成目标,以经济的、技术的手段;以经济的、技术的手段;3 3、立法、司法和行政、立法、司法和行政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

50、院和政府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独立”行使。行政是与立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行使。行政是与立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权力体系。西方国家实行权力体系。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三权分立”制,我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自国家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自国家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在承认国家权力统一性的前提下,立法、司法、在承认国家权力统一性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活动也有别于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活动也有别于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