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7753106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与保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 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得海洋者盛,失海洋者衰。这是历史提醒的一个鲜明的真理。1994年11 月16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生效后, 海洋自然再度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自1996 年7 月6 日正式参加?公约?, 就有了国际法根底上拥有的300 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主权。然而,与中国海上相邻的8 个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都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之纠纷,中国至今尚未与任何一个海上邻国达成海上划界协议。人类已进入21 世纪,中国既要保卫自己的海洋国土、保卫自身的海洋权益,又要与周边国家一起把与平与稳定带入新的世

2、纪。这是一个既崭新又敏感、既对现实又对未来有深刻影响的课题。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从1958 年起,联合国陆续召开了3 次国际海洋公约会议。1958 年2 月至4 月, 第一次由联合国主持的海洋会议在日内瓦召开, 会议就拟定海洋法草案进展了讨论, 最后制定了四个公约。1960 年3月, 第二次由联合国主持的海洋会议同样在日内瓦召开, 专门讨论海洋宽度问题。今天的?公约?是历时9 年(1973 年12 月至1982 年12 月) 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制定的。1982年12月,经过160 多个国家的协商、妥协与斗争,终于通过了一部国际立法史上最广泛、最全面的海洋法典,即?公约?,并决定建

3、立“国际海底管理局与“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1984年12 月,共有155个国家与4 个实体在?公约?上签了字。9 年后,即1993 年11 月16 日,?公约?得到了第60 个国家的批准, 一年后,即1994 年11 月16 日,?公约?正式生效。 1、?公约?规定:?公约?涉及海洋法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 由1 个序言与17 局部组成,共320条,另有9 个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领海与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群岛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利与过境自由、“区域、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的开展与转让、争端的解决等。?公约

4、?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所谓“一揽子协议1 。 ?公约?有了许多新的规定。主要有:一、首先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12 海里领海与24 海里毗连区,并规定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与底土, 对毗连区行使必要的管制权,拥有海关、财税、移民与卫生等管辖权; 二、规定沿海国可建立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 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对生物及非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对环保、科研、人工岛屿等有管辖权; 三、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与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 对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这一权利是专属的,即: 如果沿海国不勘探大陆架或开发其自然资源, 任何人未经沿海国明示同意,均不得从事这种活动。而且,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也不取决于有

5、效或象征性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四、规定公海自由,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五、规定占世界65 %以上的深海海洋底乃底土“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继承财产, 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管理权。 ?公约?实质上是对海洋的归属与管辖的一次重新调整, 是海洋资源与权力的一次再分配。尽管?公约?中有不少条项是笼统的,但它仍称得上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权益与海洋秩序的根本文件,标志着新的海洋国际秩序的建立。 2、?公约?生效后出现的新问题: ?公约?的生效,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全面开发、法制管理海洋的新阶段。?公约?的生效,并不意味着从此海洋会变得风平浪静。?公约?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与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6、,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岛屿、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与海洋通道的新的争斗,使世界热点集中到海洋上, 不仅霸权主义继续谋求海洋霸权,广阔开展中国家也在海洋问题上日益觉醒,都在按照自己对?公约?的理解, 尽可能大地圈占海域。然而,世界上海洋国家占全球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 而且大多数国家彼此相邻或相向,沿海国家的利益往往与其相邻或相向国家的利益交织在一起。矛盾的焦点是主权的获得或享有以及相应资源的占有或分享。随着更多的国家批准参加?公约?, 海洋权益面临一次全面再分配,海洋权益的斗争将越来越复杂。全世界有300 多处海域出现划界纠纷,有争议的岛屿达1000 多个。冷战完毕后,仅1991 年至1995 年,世

7、界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次数就达181 起,其中80 %与海洋有关。 二、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 1、 中国的海洋国土: 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拥有主权与管辖权的海洋面积达300 多万平方公里, 约合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拥有312 万公里长的海岸线, 面积500 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 多个。我国人均的陆地面积仅为01008 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013 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用占7 %的世界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2 %的人口。海洋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能源、食物与其它可持续开展的必备的资源的重要来源的新领域,同时也是保卫国家平安的重要屏障。 我国是海洋大国, 同时也是海洋小

8、国。我国的海岸线长度为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为世界第五,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从这些数据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然而,从人均海洋面积来看,就显得十分可怜了。按?公约?规定,中国的人均海域不到世界人均的1/10 ,人均占有面积排在世界第122 位,海洋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30 , 人均大陆架盆地的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1/40 ,大陆架油气资源人均缺乏世界的1/23 。因此,中国应将十分重视这份海洋国土。 2、 中国与海洋邻国海洋国土争端的现状: 就在这片应该十分珍惜的海洋国土上,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与我国海上相邻或相向的八个国家,都与我

9、国有海洋争端。如果各国都把200 海里划入专属经济区, 就会产生大范围的重复水线。据我国国家海洋局的粗略计算, 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有1/3是周边国家也声称拥有“主权的水域。据?海洋国土?作者于焱平同志的调查,与我国相邻或相向国家片面划定涉及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共约150 万平方公里之多,其中绝大局部已被他国非法划入其幅员, 约占我国海洋辖区的二分之一。70 年代以来,我国的海洋国土在缩小,因为我们对一些属于我国的海洋国土,仅仅停留在“自古以来的观念上,没能及时进展战略上的控制与事实上的开发,因此,中国面临着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的艰巨任务。就目前而言,存在“重复水域、大陆架与岛礁争议的重区域是在东海与

10、南海。 在东海中国与韩国、日本有纠纷。这里包括?公约?生效后各国批准了?公约?而发生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也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东海大陆架划界与钓鱼岛归属之争。早在70 年代,韩、日两国就在东海片面地划了大面积的大陆架作为“共同开发区。当时,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 它们背着中国在东海大陆架划定所谓的日韩“共同开发区, 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据1964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及?公约?对大陆架的有关条款的规定,东海大陆架是中国的领土。按东海大陆架的自然架构,中、日、韩是相向而不是共架的国家,我国的东海大陆架一直到冲绳海沟。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企图通过实际控制来取得钓鱼岛的主权。从地理

11、上看,钓鱼岛是中国东海大陆架上的岛屿,在地质构造上与冲绳无相似之处。作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法原那么, 沿岸国家对大陆架拥有排他性主权。历史上,钓鱼岛等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明朝时期就已经进展了资源开发与有效管辖。1894 年,日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秘密占据了钓鱼岛群岛,在1895年迫使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抢掠了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并把该岛更名为“尖阁列岛。1951年,美、日非法签订了?旧金山与约?,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硫球辖区之内,并于1971 年划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1996 年8 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的领土钓鱼岛被包括在内。90 年

12、代以来,日本企图通过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做法,来实现强行占领中国领土钓鱼岛的狂妄野心。 在中国南海,直接卷入争端的共有6 国7 方,即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与印度尼西亚。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从历史上、法理上、管理上,我国都有充分的证据。随着南海丰富油气资源的发现,一些主权属于我国的岛礁,从70 年代开场就被一些国家非法抢占至今。目前,除我国控制的6 个礁与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外,共有39 个岛礁被其他国家侵占,其中越南占有27 个,菲律宾占有8 个,马来西亚占有4 个,印尼与文莱分别侵犯我南沙海域约5 万与3 万平方公里。他们企图利用国际“先占原那么, 通过实际控制来取得这

13、些岛屿的主权。他们为了到达长期占领的目的,采取了各种策略与手段。如, 宣称自己的主权管辖范围, 用“一个声音对付中国, 把南沙问题国际化, 加强各国的海军力量,加强同美、日、印、澳等国的合作来抗衡中国等。这种不待协商、单方面划界、强行占领、强行开发的行径,实际上是对中国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严重侵犯。南海的争端已成为当今亚太地区的敏感点之一。 三、韬光养晦, 理性处理 国家利益根本的一条是本国的生存与平安,最重要的国家平安利益是生存4 。新世纪初的中国,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开展, 正致力于现代化的建立。我们的现代化建立, 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与平环境, 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 这要求我们与所有的周

14、边国家与平相处。我们的现代化建立, 需要解决人口膨胀与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这要求我们保卫国家海洋权益, 大力利用海洋资源, 大力开展海洋经济。这是一个既崭新又敏感、既矛盾又现实的课题。 中国与海上相邻的国家的海洋争端, 要通过武力解决是不可能的, 这不符合冲突各方的利益, 也不符合美国等与这些冲突有利害关系的西方国家的利益。参军事上来说, 冲突的各方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无能力在这些地区打一场较大规模的海战。相反, 寄希望在短期内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些争端涉及面广且延续时间长, 各国对现行?公约?及有关国际法的理解与解释不尽一样。再者,各方都不可能在关系到自己国家利益的海

15、洋国土的问题上做出让步。因此, 我们在解决这些争端时必须抓住两点: 一是时间与时机, 二是耐心或承受力。在具体问题上 我们应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 在主权不受侵犯的根底上, 采取“双赢的策略, 即坚持领海主权属我, 又照顾邻近国家有限的合理要求及维护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整体利益。我们要采取积极稳妥、不能激进也不能久拖的策略。中国特殊的地缘位置与目前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决定了中国必须采取审慎的策略。 1、 以国家利益为准那么,审时度势,分步骤实现海洋国土完整。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因与根本出发点。一国对外行为的目的, 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就内涵而言, 国家主权在本质上属于国

16、家利益的根本范畴, 就对外行为的地位而言, 国家利益高于国家主权。目前,对我国有限局部的海洋国土的主权实行“搁置,是我国现代化建立的需要。这“搁置并不是分割主权,前提条件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是目前中国处理与海上周边国家的争议最现实的方式,也是我国在处理这些问题中能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并不是中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最终方案, 而是促进与平解决这些争端的一个步骤。就目前形势而言, 实施“搁置争议第一步骤的目标是防止出现新的对抗。搁置争议是实施共同开发的前提,然而,搁置争议也不一定能进展共同开发,但只要搁置争议,就可以防止军事冲突与对抗。在目前,实

17、施的重点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只是下一步的步骤。我国实行搁置争议的地区都已被邻国侵占,根本问题就是主权的问题,因此,搁置处理不能久,久了就有可能使占领合法化。就目前中国与世界的开展形势预测,再过1520 年, 应该是中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最有利时期。到那时,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是名符其实的政治与经济大国,是维护亚太与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是亚太经济开展的领头龙,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同时,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与广东已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开发已到达预期目的,海洋大开发战略将会在这一时期启动, 与经济开展相适应的海空军力量也将足以支持解决这些争端。这一阶段,我们应到达的

18、目标是“主权属我,共同开发,要实施的战略方向是先东海后南海,先双边后多边。我们应把解决中日之争作为解决所有纷争的突破口。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从历史与国际法的角度来考察都是无可辩驳的,在解决中日之争中,我们应采取较为积极较为强硬的策略。在解决所有的争端时,我们都应做到有史可证、有法可依、有理有节,通过与平谈判与磋商,妥善解决争议。在实现主权属我的根底上,为了照顾各国的利益,应采取“双赢的策略,适当放宽共同开发的条件。力争在本世纪的下半期,完成共同开发,实现海洋国土的完整与统一。 2、 以经济建立为中心,优先开展海权,把中国建立为海洋强国。 “睦邻之道无它,首在自强。从长远来看,中国要实

19、现海洋领土完整,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必须加强国内的经济建立,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科技水平与军事现代化质的突破,使自己由海洋大国变为海洋强国,建立一支与我国经济开展与维护海洋权益相适应的海上武装力量,实现“近海防御至“远洋防御与作战 (对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有效控制) 海军军事战略的转变。我国由于“背负大陆,面向大洋的地缘位置, 一直以来都把优先开展陆权作为地缘战略的首选目标。跨入新世纪,我国周边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吸取历史教训,把开展海权置之优先的地位。冷战完毕后,我国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解决了与俄罗斯、中亚各国与越南等国的边界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

20、侵略者从陆地上入侵我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海洋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按?公约?规定的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资源被他国“蚕食与掠夺的现象一直没能杜绝,冷战完毕后,具有浓厚的冷战思维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TMD 等严重地阻碍着我国实现领土完整与祖国的统一。包括我国周边海上邻国在内的海洋国家都竞相开展海上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对海洋的军事控制。因此,在新的世纪,把优先开展海权作为我国地缘战略的首选,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经历的总结。 在优先开展海权时,我们必须坚持二个原那么。一是坚持以经济建立为中心的根本原那么, 二是支持渐进原那么。中国应通过自身的开展,增强自身的实力与辐射力,在增强我国军事力量的同时,必须坚持渐进策略,防止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同时防止自身被拖入与有关国家的军备竞赛。我们在把中国建立为海洋强国时,要树立有高度战略意识的海洋观:不仅要有开发意识,还要有保护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