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滑脱.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7741474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椎滑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脊椎滑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椎滑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椎滑脱.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椎体滑脱椎体滑脱天津市天医医疗康复器具厂李朋腰椎峡部裂腰椎峡部裂 Killan于1854年首先提出脊椎滑脱。1855年Robert首先指出神经根的缺陷是此症的基本病变病因峡部裂的原因1、先天性认为腰椎弓中央及两侧各有化骨中心,在发育中未能连接而成峡部裂。胎生即有椎弓峡部的损伤,行走之后逐渐发生滑脱。2、家族性或遗传性3、后天性、疲劳骨折脊椎滑脱症脊椎滑脱症一、脊椎滑脱的发生 正常人直立时躯干重量通过腰5传达到骶骨,由于骶骨上面向外倾斜,故腰5在其上受到体重压力时,有向前向下滑移的倾向。正常人向前的剪力会被关节突所抵消,即腰5之下关节突被阻挡在骶1上关节突的后面,而防止腰5向前滑移。狭部裂以腰5

2、为最多,狭部不连接使腰5椎体及关节突与其棘突、椎板、下关节突分离减弱了阻挡向前滑脱的能力。正常腰5骶1间的椎间盘连结,亦有防止向前滑脱的作用。椎间盘退行性变,使椎间隙失去稳定。也是使上位椎体易于向前滑移的因素之一,当腰5峡部不连接即腰5骶1椎间盘发生退变时,即可能发生腰5向前滑脱。脊柱滑脱之后,人体为代偿这种向前滑脱。而将身体重心向后移,这使得背伸肌紧张以使腰椎向后。但结果又使骨盆向前倾斜,增加腰前挺及腘绳肌紧张,从而又增加了滑脱间隙的滑移张力。滑脱的发生大约主要是在青春期中,与此期的剧烈活动可能有关,以后滑脱继续增加的倾向很少。滑脱的程度可随病因不同而异。在先天性者,幼儿会行走时即可逐渐发生

3、滑脱,至成人可以发展到完全滑脱,是本症中的最严重者,也是治疗最困难的病例。由于椎弓峡部较薄弱,受劳损或外伤而峡部疲劳骨折不连接的病例,大多系在青年时发现,滑脱发生较晚,大多停留于度滑脱,达到度、度者较少。假性滑脱:即没有峡部的脊椎滑脱,系由于椎间盘退变、关节突磨损,渐渐发生滑脱,称退变性滑脱,多见于中年以后,以腰3、4发生较多,滑脱程度躲在度之内,由于关节突的阻挡,少有至度者。发生神经受压症状者亦很少。二、病理 手术病例发生峡部大多为纤维软骨样骨痂,有破骨细胞及退行变性。(一)腰椎峡部裂引起腰痛或下肢痛的原因 有三个方面:1、峡部不连椎弓的异常活动峡部裂时,其棘突椎板下关节突作为一个活动单位,

4、受棘韧带及背伸肌的牵拉,使该峡部发生头尾端的异常活动。背伸肌肌肉收缩,前弯腰时拉紧棘突,后伸腰时挤嵌棘突,均引起此游离椎弓的头尾活动。这种异常活动的存在使峡部疲劳骨折难以愈合,骨折处新生纤维软骨,骨痂样组织中可带有神经末梢,峡部的异常活动可刺激该部的神经末梢引起腰痛。峡部的精神末梢,在椎管外面系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在椎管内侧为窦椎神经的分支,二者均可能通过脊神经前支出现向臀部或股后部之反应痛。峡部普鲁卡因局部注射,可暂缓其腰痛与反应痛2、压迫或刺激性神经根痛峡部的纤维软骨样增生可以较大,对其前方行走的神经根构成压迫或刺激,发生神经根痛。3、椎间盘椎间盘退行变性,纤维环破裂并失去稳定性,可发生腰

5、痛。由此继发腰部韧带关节囊及腰背肌劳损,亦为腰痛之原因。峡部裂还可合并髓核突出 在每个具体峡部不连接或脊椎滑脱病例,其腰腿疼原因,可以是上述中一种或几种。也有峡部不连或脊椎滑脱存在,但没有腰及下肢的症状。本症发生在儿童时期,但多无腰痛,而到成人之后才开始腰痛。其原因除成年后椎间盘开始退变,可能与工作劳动,易受损伤或劳损等诱因有关。(二)脊椎滑脱的病理改变 包括椎体、椎间盘、后关节及骨盆四个方向:椎体与上关节突向前滑脱,与椎弓分离。画意的程度不同,重者可滑移至骶骨前方,如此则骨盆之前后径明显缩短。游离椎弓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的上关节组成关节,因受脊椎向前滑移的影响,关节压力大,已发生创伤性关节改变

6、。椎间盘的退变,是椎体向前滑脱成为可能。椎间盘退变引起反应性骨增生,甚至可在滑脱椎体与骶骨之前形成骨桥,以阻挡向前滑脱。当腰椎向前滑脱,腰生理前凸增加,躯干重心线向后移,由骶骨前移至骶骨基底。导致腰骶部后面结构的代偿增加,但由于骨结构的不稳,而处于紧张性劳损。背伸肌处于紧张度缓解状态(直立位时),只是反射性保护腰骶部劳损才紧张,而腹肌则紧张度增加。腰骶关节的剪力与腰骶角度,亦即骨盆的旋转度有关。此时骶骨与髂骨的关系并无改变,而是整个骨盆环之旋转,由于前面腹肌紧张度增加,提骨盆前缘升高,并用以抵消因腰椎前挺而增加的骨盆倾斜的倾向,骶骨前凹加深,使骶骨前面更加变平,即腰骶角增加增大则脊椎向前滑移的

7、倾向被减弱。在一些有脊椎滑脱的病例,常伴有腰骶部其它畸形,如骶裂、腰5椎板裂等。此时腰骶后部结构更弱,防止向前滑脱力更差,则腰骶角变小,甚至腰椎骨前方。在脊椎滑脱时引起腰痛的原因:1、腰骶部软组织及关节的劳损2、骨关节改变 生理前凸增加时,下药的关节突关节负重增加,有不负重关节负重,下腰棘突可以撞击或挤压棘间韧带,甚至创伤性关节炎3、下腰神经根,甚至马尾神经受压迫或受刺激痛三、临床表现(一)症状及体征 腰椎峡部不连接病人可有下腰痛。在正中或偏一侧,深在。劳动后疼痛,休息则好转。疼痛可向臀部或大腿后面放射,很少在小腿,单侧或双侧。如压迫神经根或椎间盘突出,则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经该神经神经根的分布

8、走行。腰椎峡部不连的体征较少,主要有游离椎弓的棘突压痛、左右椎挤痛、峡部不连处深压痛、腰后伸痛。腰活动常不受限,有棘韧带或骶棘肌劳损者,该处有压痛。脊椎滑脱的症状及体征不一定有腰痛症状,由于滑脱多在青春期形成,而未被查出,后因其它病而发现脊椎滑脱者不少见。有慢性腰痛史,至中年后才发现滑脱者,而此时已无症状。有症状者,一般为慢性下腰痛,在20岁后常因工作劳累或轻微损伤后发生,开始在直立时、用力时腰痛,弯腰活动则缓解,以后痛为持续性,劳动、弯腰、伸腰等用力均痛,甚至休息时亦痛。向臀部放射痛是常见的,或放射至大腿后面,此可能是脊神经支受刺激所致,真正沿坐骨神经放射至小腿者少见。有因举重或外伤而致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出现者,但X线片滑脱程度并未加重。体征见站立时腰生理前凸增加,在先天性脊椎滑脱严重者腰前凸明显。而骶骨因骨盆向后旋而突出,背伸肌紧张,下部有压痛,腰5棘突及其上下韧带常有压痛,腰部伸屈活动可减少,直抬腿多不受限,下肢的感觉肌力及反射正常。有神经根受压症者,可根据感觉肌力及反射的改变来定位。峡部不连处可有压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保健医疗策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