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色素代谢.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7738972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色素代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胆色素代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色素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色素代谢.ppt(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铁卟啉化合物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胆色素胆色素 胆红素胆红素(bilirubinbilirubin)(bile pigment)(bile pigment)胆绿素胆绿素(biliverdinbiliverdin)胆素原胆素原(bilinogenbilinogen)胆胆 素素(bilinbilin)胆素原族化合物无色外,其余均有一定颜胆素原族化合物无色外,其余均有一定颜色,故统称色,故统称胆色素胆色素胆色素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橙黄色。胆红素具有:胆红素具有:毒性作用毒性作用 抗氧化(抑制亚油酸和磷

2、脂的氧化)抗氧化(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胆色素代谢以胆红素代谢为中心。胆色素代谢以胆红素代谢为中心。肝脏在胆色素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在胆色素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胆红素胆红素的胆红素的生成生成胆红素的胆红素的转运转运胆红素在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肝中的转变胆红素在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肠道中的变化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血清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与黄疸黄疸胆色素代谢红细胞红细胞血红素血红素珠蛋白珠蛋白氨基酸氨基酸胆红素胆红素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肝细胞内与肝细胞内与Y、Z蛋白结合运送至滑面内质网蛋白结合运送至滑面内质网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胆汁排入肠道随

3、胆汁排入肠道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胆素原胆素原胆素胆素尿胆原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素一、胆红素的生成 胆红素的来源胆红素的来源(250 350mg/日)日)70%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30%: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 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一、胆红素的生成部部 位:位:肝、脾及骨髓等肝、脾及骨髓等网状内皮细胞网状内皮细胞中中限速酶:限速酶:微粒体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胆绿素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胆红素:脂溶性,难溶于水胆红素:脂溶性,难溶于水增高胆红素的水溶性,有利于运输增高胆红素的

4、水溶性,有利于运输限制胆红素通透细胞膜对组织造成毒性作用限制胆红素通透细胞膜对组织造成毒性作用 血液:清蛋白血液:清蛋白胆红素胆红素清蛋白清蛋白胆红素胆红素 复合物复合物某些有机阴离子如磺胺类、脂肪酸、胆汁酸、某些有机阴离子如磺胺类、脂肪酸、胆汁酸、水杨酸等可与胆红素竞争与清蛋白结合,从水杨酸等可与胆红素竞争与清蛋白结合,从而使胆红素游离出来,增加其透入细胞的可而使胆红素游离出来,增加其透入细胞的可能性。能性。过多的游离胆红素可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结过多的游离胆红素可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结合,并干扰脑的正常功能,称合,并干扰脑的正常功能,称胆红素脑病或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核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5、及黄疸倾向的病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倾向的病人,对多种有机阴离子药物必需慎用。多种有机阴离子药物必需慎用。三、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载体蛋白载体蛋白 Y蛋白蛋白 Z蛋白蛋白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胆红素胆红素转转 化化摄取摄取排泄排泄受受体体三、胆红素在肝细胞内代谢1.1.摄取摄取清蛋白清蛋白胆红素胆红素 复合物复合物肝脏肝脏清蛋白清蛋白胆红素胆红素特异受体特异受体血液血液细胞膜细胞膜胞浆胞浆胆红素胆红素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胆红素胆红素Y Y蛋白蛋白胆红素胆红素ZZ蛋白蛋白内质网内质网甲状腺素、四溴酚磺酸钠甲状腺素、四溴酚磺酸钠(BSP)和靛青绿和靛青绿(ICG)等等可竞争结合可竞争结合Y蛋白,影响

6、胆红素的转运。蛋白,影响胆红素的转运。苯巴比妥可诱导苯巴比妥可诱导Y蛋白的合成。蛋白的合成。由于新生儿在出生由于新生儿在出生7周后周后Y蛋白才达到正常成人水蛋白才达到正常成人水平,故易产生生理性的新生儿非溶血性黄疸,临平,故易产生生理性的新生儿非溶血性黄疸,临床上可用苯巴比妥治疗。床上可用苯巴比妥治疗。三、胆红素在肝细胞内代谢2.转化转化胆红素胆红素+UDPGA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水溶性增强,易从胆汁排出,也易)水溶性增强,易从胆汁排出,也易 透过肾小球从尿排出。透过肾小球从尿排出。(2)不易通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

7、不易通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肝在胆红素代谢中的作用肝细胞膜肝细胞膜特异受体特异受体肝细胞浆内肝细胞浆内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内质网的内质网的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联合作用联合作用胆红素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转化与排泄摄取、结合、转化与排泄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胆红素 胆素原(无色)胆素原(无色)(中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尿胆素原粪胆素原、尿胆素原)粪胆素粪胆素 尿胆素尿胆素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葡萄糖醛酸基葡萄糖醛酸基肠道细菌肠道细菌胆素胆素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粪胆素原经空气氧化,生成黄褐色的粪胆素,粪胆素原经空气氧化,生成黄褐色的粪胆素,它是正常粪便中的主要色素。它是正

8、常粪便中的主要色素。正常人每日从粪便排出的胆素原约正常人每日从粪便排出的胆素原约40 280mg当胆道完全梗阻时,因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当胆道完全梗阻时,因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不能形成粪胆素原及粪胆素,粪便则呈灰道,不能形成粪胆素原及粪胆素,粪便则呈灰白色,临床上称之为白色,临床上称之为白陶土样便白陶土样便。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肠道中约肠道中约10%20%的胆素原可被肠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胆色素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胆色素的肠肝循环的肠肝循环(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

9、culation)。少量少量(10%)重吸收的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可通重吸收的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可通过肾小球滤出,由尿排出,即为尿胆素原。过肾小球滤出,由尿排出,即为尿胆素原。正常成人每天从尿排出的尿胆素原约正常成人每天从尿排出的尿胆素原约0.5-4.0mg尿胆素原在空气中被氧化成尿胆素,是尿液尿胆素原在空气中被氧化成尿胆素,是尿液中的主要色素,中的主要色素,尿胆素原、尿胆素及尿胆红尿胆素原、尿胆素及尿胆红素素临床上称为临床上称为尿三胆。尿三胆。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正常血清正常血清 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占占4/54/5 胆红素胆红素17.1umol/L 17.1umo

10、l/L 结合胆红素:占结合胆红素:占1/51/534.2 34.2 umolumol/L /L 巩膜、皮肤、巩膜、皮肤、黄疸黄疸 粘膜黄染粘膜黄染 (显性)显性)17.1-17.1-34.234.2 umolumol/L /L 无无黄染黄染 隐性隐性黄疸黄疸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直接反应: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重氮试剂重氮试剂 偶氮化合偶氮化合物物(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紫红色紫红色)间接反应间接反应: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重氮试剂重氮试剂 偶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酒精或尿素酒精或尿素“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正常血清中存在的胆红素正常血清中存在的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

11、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别别名名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葡糖与葡糖醛酸结合醛酸结合未未结合结合结合结合与与重氮试剂反应重氮试剂反应慢或慢或间接反应间接反应迅速、直接反应迅速、直接反应水中水中溶解度溶解度小小大大经肾随尿排出经肾随尿排出不能不能能能通透细胞膜通透细胞膜易易难难黄疸的分类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也称肝前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在单:也称肝前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也称肝原性黄疸

12、,是由于肝细胞破也称肝原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致。血清游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浓度均增高。血清游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浓度均增高。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也称肝后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也称肝后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血清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增高。黄疸时血、尿、粪的改变黄疸时血、尿、粪的改变指指标标正常正常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血胆红素血胆红素结合结合0-0.8mg/dl未未结合结合1mg/dl尿尿三胆三胆尿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素原尿胆素原少量少量不一定不一定尿胆素尿胆素少量少量不一定不一定粪粪便颜色便颜色正常正常深深变浅或正常变浅或正常完全阻塞完全阻塞时陶土色时陶土色各种黄疸时血、粪、尿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保健医疗策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