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7738941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ppt(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第十章、存货与成本控制l存货控制l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第一节、存货管理第一节、存货管理一、经济订货量的确定设:A为商品的年销售量:Q为每次订货数量:P为每次的变动性订货成本:C为每单位存货年变动性储存成本:T为年成本合计(年变动性订货成本 与年变动性储存成本合计):经济批量摸型经济批量摸型图图 经济定货量的计算经济定货量的计算 某企业甲种商品的年销售量为20000kg,每次订货费用为100元,每kg商品的年储存费用为0.2元。试确定该企业甲商品的经济定货量和最佳定货批次。对于本例,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定货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就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批次。解经济订货批量计算表经济订货

2、批量计算表 每次订货量(kg)每年订货量次数(次)平均存货量(kg)年订货费用(元)年储存费用(元)年成本合计(元)(1)(2)20000/(1)(3)(1)/2(4)100(2)(5)0.2(3)(6)(4)(5)20001010001000200120040005200050040090060003.33300033360093380002.540002508001050100002500020010001200120001.67600016712001367140001.43700014314001543160001.25800012516001725180001.11900011118

3、0019112000011000010020002100二、复杂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二、复杂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1、考虑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货量 某企业每年销售某种商品20000kg,每次订货费用为100元,每kg商品的年储存费用为0.2元。该种商品的采购价格为每kg2元。但是,当一次订购数量在6000kg 以上时,可获得2%的折扣;一次订货数量在8000kg以上时,可获得5%的折扣。试确定商品的经济订货量。解:首先,计算没有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量:在在没有数量折扣时没有数量折扣时 存货成本项目 金 额(元)采购成本 20000240000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年成本合计 40894计算订货量为计算订货量为

4、6000kg时的成本时的成本 存货成本项目 金 额(元)采购成本200002(12%)39200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年成本合计 40133计算每次订货量为计算每次订货量为8000kg的成本的成本 存货成本项目 金 额(元)采购成本200002(15%)38000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年成本合计 39050 因此,8000公斤为经济订货量2、一次购进商品分批达到条件下的经济订货、一次购进商品分批达到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量 d-代表每天到达数量 f-代表每天销售量 一次订货分批到达情况下的经济订货量为:案例案例 某企业某种商品的年销售量为20000kg,每次订货费用为100元,单位商品的年储存费用为0.2元,

5、商品每天销售数量为100kg。试确定该种商品的经济订货量。解:将有关数字代入公式,得:3、储备资金受限制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储备资金受限制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 设储备资金总量受限制条件下的资金总量为I,每种商品平均分得的资金为Ii(i=1,2,3,n),商品购进单价为u,则有:案例案例 某企业经营甲、乙、丙三种商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甲商品全年销售量为8000件,购进价格为每件5元;乙商品全年销售量为9000件,购进价格为每件10元;丙商品全年销售量为10000件,购进价格为每件25元。另外,甲、乙、丙三种商品的每次订货成本P与单位商品年储存成本C相同,平均投资总额为10000元。试确定甲、乙、丙三

6、种商品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解:在平均投资总额为10000元的限制条件下,甲、乙、丙三种商品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的计算如下。案例表案例表 商品名称 A(件)U(元)甲8000 52000.2200080010乙9000103000.3300060015丙10000255000.5500040025合计100010000504、订货次数受限制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订货次数受限制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设每种商品的订货次数为n次,则有:案例案例 假设甲、乙、丙三种商品的全年订货总次数不得超过40次,平均投资总额不受限制。试确定甲、乙、丙三种商品的经济订货量。解:甲、乙、丙三种商品的经济订货量的计

7、算如表商品名称A(件)U(元)N(次)(件)甲800052000.281000乙9000103000.312750丙10000255000.520500合计1000405、缺乏详细成本资料时的经济订货量、缺乏详细成本资料时的经济订货量 1.保持原来的订货批数,降低存货平均储存量。在通常情况下,同类商品的 (即F)是比较相近的。如果假定它们是相等的,那么,就同类商品的总额而言,由上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案例案例 某企业经营多种商品,其中,甲、乙、丙、丁四种商品属于同类商品,其报告期的年销售量和订购批量的有关资料如表。商品名称甲乙丙丁年销售量(件)400001750060001000全年订货批量A/

8、Q(次)8765 解:根据上表有关资料,进行延伸加工,如下表:商品名称年销售量A(件)全年订货批数A/Q每批订货量Q(件)平均储备量Q/2 (件)甲40000200850002500乙17500132.2725001250丙600077.561000500丁100031.65200100合 计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重新确定甲、乙、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重新确定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订购批量,如下:丙、丁四种商品的订购批量,如下:商品名称AFA/QQ/2甲40000200 17340011.81700乙17500132.3 1722497.81125丙600077.5 1713184.6659丁100

9、031.6 175371.9269合 计2.保持原来的存货平均储存量,减少订保持原来的存货平均储存量,减少订购批数。购批数。假定同一类商品的 (即F)是相等的,那么就同类各种商品的总额而言表表 依据以上计算结果,重新确定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订购批量如表:商品名称AFA/QQ/2甲4000020019.17394210.11971乙17500132.3197126086.71304丙600077.519.7115283.9764丁100031.619.716231.6316合 计4355三、三、ABC分类控制分类控制 存货编号年销售量(kg)进货单价(元)进货总成本(元)30150009.0

10、04500302600000.10600303800012.0096000304450000.3013500305180002.003600030620008.0016000307110002.0022000308300000.5015000309150001.0015000310300020.0060000311100003.0030000312200022.0044000合 计398500A、B、C分类整理表分类整理表 存货编号进货总成本(元)类别说 明30396000A39850070%96006000045000440033950(元)由于再往下不够减,故A类划分至此为止。310600

11、00A30145000A31244000A30536000B上下两头已划分为A、C两类,所余下的即B类。31130000B30722000B30616000B30915000C39850010%60001350150005350由于再往下不够减,故C类划分至此为止。又由于309号亦为15000,故309号也划为C类。30815000C30413500C3026000C合 计398500 A、B、C分类分析表分类分析表 存货类别年销售量(实物单位)进货成本(元)销售数量(kg)占销售总量的%进货总成本(元)占全部商品进货总成本的%A180008.624500061.5B4100019.61040

12、0026.1C15000071.84950012.4合 计209000100398500100第二节、标准成本制度第二节、标准成本制度l一、标准成本的概念l标准成本是指事先制定的、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成本。l二、标准成本的种类l1、基本标准成本:企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实际成本平均值的基础上,剔除其中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正常因素,并考虑未来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l2、理想标准成本:以现有技术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经营管理没有任何差错为前提所确定的标准成本。l3、现实标准成本:根据企业近期最可能发生的生产要素耗用量、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活动应达到的标准成本。

13、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 用量 价格差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用量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用量差 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

14、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案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案例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所提供的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0件。A、B两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分别为2000kg和1000kg;它们的实际价格分别为4元和4.3元。要求: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解:依题意: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420004.3100012300(元)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815)300129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30012900600(元)(有利差异)甲产品标准成本卡甲产品标准成本卡 成本项目价格标准(分配率标准)用量标准标准成本直接材料A材料3.5元

15、/千克8千克/件28元/件B材料5元/千克3千克/件15元/件小 计43元/件直接工资1.5元/小时40小时/件60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0.3元/小时40小时/件12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0.75元/小时40小时/件30元/件 标准成本合计145元/件案例案例 A材料价格差异(43.5)20001000(元)(不利差异)B材料价格差异(4.35)1000700(元)(有利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000700300(元)(不利差异)实际产量下的A材料标准耗用量83002400(kg)实际产量下B材料标准耗用量3300900(kg)A材料耗用量差异3.5(20002400)1400(元)(有利差异)

16、B材料耗用量差异5(1000900)500(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1400500900(元)(有利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3009006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工资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工资标准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案例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案例 该企业2000年

17、3月份生产的3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11500小时,实际小时工资率为1.55元/小时。要求:计算直接工资成本差异。解:依题意: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实际成本1.5511500 17825(元)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标准成本60300 18000(元)案例案例 直接工资成本差异1782518000 175(元)(有利差异)工资率差异(1.551.5)11500 575(元)(不利差异)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40300 12000(小时)人工效率差异1.5(1150012000)750(元)(有利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575750175(元)直接工资成本差异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8、、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案例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案例 按前例提供的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生产的3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115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3

19、1元/小时。要求: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解:依题意: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0.31115003565(元)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1230036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3565360035(元)(有利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310.3)11500115(元)(不利差异)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40300120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150012000)0.3150(元(有利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151503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

20、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实际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即预算总额)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案例(两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案例(两差异分析法分析法)仍按前例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8400元,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是12000小时,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为10000小时,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为7500元。要求:按两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解:依题意:实际产

21、量下的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0.75120009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84009000600(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4007500900(元)(不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0.75(1000012000)1500(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9001500 6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三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实际总额)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即预算总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效

22、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三差异分析法案例三差异分析法案例 按前所提供的资料。该企业2000年3月份实际生产甲产品300件,耗用工时为11500小时,其他不变。要求:按三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解:依题意: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84009000600(元)(有利差异)其中:固定性制造费用开支差异84007500900(元)(不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0.75(1000011500)1125(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0.75(1150012000)375(元)(不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生

23、产能力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0011253756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讲座:作业成本法讲座:作业成本法l基本原则:l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练习题练习题1 假定某种零件需要外购,年采购量为40000件,每次订货的变动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位年变动储存成本为2元。要求:计算该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和最低年成本。练习题练习题2 M产品本期标准产量为100台,每台标准工时为9小时,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为10公斤,直接材料标准单价为10元,本期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4,500元。本期实际产量为120台,每台实际工时为10 小时,实际耗用材料1,250

24、公斤,直接材料成本为13,75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4,200元。要求计算两项材料成本差异和三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练习题练习题3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用量标准为1公斤/件,价格标准为2元/公斤;,因此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2元/件,该企业购入直接材料12000公斤,支付购料款25200元。本期实际产量10000件,实际耗用直接材料9000公斤。要求:计算该企业生产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总额,并进一步将其区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存货与成本控制单项选择题存货与成本控制单项选择题1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25、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2、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A成本控制 B标准成本的制定 C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D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3.某企业甲产品直接工资成本的价格标准为25元小时,用量标准为50小时件。该企业2002年5月份生产500件甲产品的实际耗用工时为23000小时,实际工资率为26元小时,则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A -5000元 B2300元 C -2700元 D -5200元4.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等于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乘以()A(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B(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

26、产量下的标准工时)C(预算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D(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5、某企业某部件的年需要量为20000个,其单位采购价格40元,月存储成本为1元/个,平均每次采购费用为300元,则该部件的经济采购批量为()A、2000件 B、3464件 C、365件 D、1000件答案:1、D 2、C 3、A 4、D 5、D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一、研究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质量和成本两个方面都取得优势地位如果企业为追求不必要的过高质量,使产品价格因成本的大幅提高而上升,可能会引起产品需求量的降低,致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二、质量成本的构成二、质量成本的构成(一)质量的内涵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使消费者使用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二)质量成本的构成1、预防和检验成本企业在主观上为确保产品质量主动采取行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2、损失成本由于产品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给企业所造成的各种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保健医疗策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