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7738884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化学方程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热化学方程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化学方程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化学方程式.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1 1、燃料的燃烧燃料的燃烧:C+O2 CO2 2 2、常见金属(常见金属(Al、Fe、Zn等)等)与酸(与酸(HCl、H2SO4等)的反应等)的反应 3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5 5、缓慢氧化:食物的腐败缓慢氧化:食物的腐败 4 4、大多数化合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1 1、大多数分解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CaCO3=CaO+CO2 2 2、Ba(OH)28H2O晶体与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晶体的反

2、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 3、碳与碳与CO2气体的反应:气体的反应:C+CO2 2CO 4 4、碳与水蒸气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C+H2OCO+H2 5 5、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H2O+Cu 还有些溶解于水有热效应的放热的: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吸热的: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铵、硫酸氢钠等不明显的:氯化钠、酒精一、反应热概念:当反应中生成物与反应物温度相同时,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又称为反应热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概念: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为吸热

3、反应判断依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 吸热反应二、反应热的计算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或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H0 为吸热反应 H0 为放热反应HH+ClCl2HCl436kj239.7kj2428kj吸收能量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出能量675.7kj856kj此反应是此反应是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放出 Kj的热量 180.3例例:已知已知HH键能是键能是436KJ/mol,O=O键能是键能是496KJ/mol,OH的键的键能是能是463kJ/mol,完全分解,完全分解1mol的的H2O需吸收多少能量?需吸收多少能量?(242kj)

4、2H2O=2H2+O2H2O=H2+O2练习练习1.已知破坏已知破坏1molNN键、键、HH键和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391kJ。试计算。试计算1molN2(g)和和3molH2(g)完全转化为)完全转化为NH3(g)的的反应热反应热(放热放热92kj)-92KjP38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2H2(g)+O2(g)=2H2O(g)放热放热Q1kj2H2O(g)=2H2(g)+O2(g)吸热吸热Q2kjH2(g)+0.5O2(g)=H2O(g)放热放热Q3kj2H2(g)+O2(g)=2H2O(l)放热放热Q4

5、kj,已知已知Q1=Q2,Q1=2Q3,Q1Q4由此,你可得出哪些结论?由此,你可得出哪些结论?结论结论1:破坏:破坏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和形成1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相等。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相等。结论结论2:一个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一个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结论结论3: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时是放热的变化: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时是放热的变化。三、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描述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书写注意:(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无特殊交待一般为1.01105Pa和25 (2)注

6、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不用或符号,H用“”或“”表示。(3)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故可为分数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是指已完成的数量,所以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例:1molH2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 液态水时,放出QKJ的热量,请写出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Q KJ/mol或2H2(g)+O2(g)=2 H2O(l);H=-2Q KJ/mol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各反应物的始态和各生成物的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7、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C(s)CO2COHH2H1H=H1+H2C(s)+O2(g)=CO2(g);HC(s)+O2(g)=CO(g);H1CO(g)+O2(g)=CO2(g);H2燃烧热:标况下,1mol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 定物质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看学习的艺术P24 中和热的测定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及测定中和热及测定中和热的定义中和热的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1molH2 2O O时所释放的热量时所释放的热量.1)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

8、溶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3)3)以生成以生成1 mol1 mol水为基准水为基准2)2)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均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均为57.3 57.3 kJmolkJmol1 1 HH(aqaq)OHOH(aqaq)=H)=H2 2O(l)O(l),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57.3 kJmolkJmol1 1;中和热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1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2.所用盐酸和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小不宜大.3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4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减少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热量的散失。要想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要想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与讨论:1、放出的热量如何计算?2、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略大于盐酸溶液的浓度?3、如果用同浓度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测得中和热的数值相同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