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生产计划icv.pptx

上传人:muj****520 文档编号:7736933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X 页数:125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7生产计划icv.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精选]7生产计划icv.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7生产计划icv.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7生产计划icv.pptx(1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生产计划n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没有计划,企业内一切活动都会陷入混乱。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的社会化程度很高,企业内部分工十分精细,协作非常严密,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其他部门,因此,需要统一的计划来指挥企业各部分的活动。n企业里没有计划,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没有指挥,是无法进行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节 概述n按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叫做计划管理。n计划管理是一个过程,通常包括编制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和拟定改进措施四个阶段。n计划管理不仅仅是计划部门的工作,企业所有部门都要通过四个阶段来实行计划管理。一、企业计划的层次n企业计划的层次: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与作业层计划。n战

2、略层计划:又称长期计划,它涉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方向、生产的发展规模、技术的发展水平、新生产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布置等。n战略层计划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实质上是为战术层计划提供生产能力的限制。n战术层计划:又称中期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库存、员工和利润。战术层计划为作业层计划制定了边界。n作业层计划:又称短期计划,是确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如任务分配、负荷平衡、作业排序、生产和订货的批量确定、进度控制等。二、企业生产计划体系层次n企业生产计划体系是一个包括预测职能、需求管理、能力计划、生产计划、物料计划、作业

3、计划等相关计划职能,并以生产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馈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n这个复杂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是提高每个职能计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不断改善信息的交流。n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是生产计划系统运转的主要障碍,这就对整个生产计划系统应变能力和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在生产计划体系中,生产能力规划、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构成不同层次的计划。n生产能力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确定竞争优势的决策,需要考虑组织长远发展规划与经营目标,一般是3-5年或更长时间制定一次,而且每年进行滚动修改。它属于战略计划范围,以此为基础可以制定经营计划。n综合生产计划

4、的计划期一般为6-18个月,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信息和资源约束,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n在制定生产计划过程中要进行生产能力的核定,以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利润。n综合生产计划是制定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前提。n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是综合生产计划的分解和细化。对一般加工装配企业来说,它是生产计划系统的核心。主生产计划的期限一般为季度或月度,故有些企业又称之为季、月度投入产出计划。n物料需求计划:它是根据产品结构将主生产计划展开为详细的材料需求、零部件生产及外协外购计划,解决什么时间、需

5、要什么、需要多少的问题。n生产作业计划:它根据零部件生产计划,具体规定每种零件的投入时间和完工时间,以及每台设备上零件的加工顺序。n生产控制与反馈:其任务是将生产过程的状态信息,如加工进度、库存变化、设备故障、出勤情况、质量问题等及时反馈,以便计划等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计划的实现。二、企业生产计划体系层次生产能力规划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长期中期短期n企业首先根据市场和科技信息开发产品并选择工艺;然后根据所开发的产品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做出规划;再结合需求预测和资源管理编制综合生产计划并把综合生产计划分解为主生产计划;接下来,在库存管理基础上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并

6、把物料需求计划分解为作业计划。第二节 能力计划n当一个企业制定了竞争战略,决定了要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在什么地方生产或提供服务以及用什么方式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时,接下来注意力会集中到生产能力的规划上来。n运营管理人员必须考虑提供足够的能力,以满足目前及将来的市场需求,否则就会出现机会损失。反过来,生产能力过大,又会导致设施闲置,资金浪费。n编制生产能力计划首先要进行需求预测,然后按照预测的产品出产数量计算需投入的设备和劳动力数量,最后合理配置可以获得的设备和劳动力。n编制生产计划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使任务和能力协调。因此,正确核定生产能力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n对于薄弱环节,凡经过努力能得以改

7、善的,生产计划的编制就可以考虑接受;对暂时不能克服的瓶颈环节,也就是企业下一步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的方向。n这样,通过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特别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逐步成为生产方式主流的情况下,能力决策显得更为重要。一、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生产能力的概念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源,经过一定的组织方式组成生产系统后,就会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产出可能性的一种指标。生产能力取决于投入到生产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组合方式。企业运营管理必须提供能满足当前与未来需求的生产能力,否则企业就会失去成长与盈利的机会。n企业生产能力,从广义上讲

8、,是指设备能力、人员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总和。n设备能力是指设备和生产面积的数量、水平、生产率与使用时间等诸因素的组合;n人员能力是在职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出勤率与有效工作时间等诸因素的组合;n管理能力包括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效率,管理人员的素质、经验、水平、工作态度与运用先进管理理论、方法等诸因素的组合。n在实际计算生产能力时,由于管理能力只能做定性分析,所以生产能力主要是指设备能力和人员能力,n生产能力定义为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厂房等)和人力资源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产品的最高数量,或者所能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n按用途分:

9、按用途分:n设计能力设计能力 是是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能力。它是按照工厂设计中规定的产品方案、技术装备。它是按照工厂设计中规定的产品方案、技术装备和各种设计参数计算出来的最大年产量。和各种设计参数计算出来的最大年产量。设计能力是设计能力是对于一个新的生产系统对于一个新的生产系统设计要求达到的生产设计要求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根据既定产品和工艺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建设能力,它根据既定产品和工艺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建设相应的厂房,配置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运输装置。相应的厂房,配置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运输装置。企业基建工程竣工后,企业基建工

10、程竣工后,需要经过一个熟悉并掌握技术的需要经过一个熟悉并掌握技术的过程才能达到该能力水平过程才能达到该能力水平。这是一种潜在的生产能力。这是一种潜在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也不是不可以突破的设计能力也不是不可以突破的,当操作人员熟悉了生产,当操作人员熟悉了生产工艺,掌握了内在规律以后,通过适当的改造是可以使工艺,掌握了内在规律以后,通过适当的改造是可以使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设计能力的。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设计能力的。生产能力的分类n核定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是是对现有生产系统而言的对现有生产系统而言的,指由于产品方案、协作关,指由于产品方案、协作关系和技术组织条件发生

11、了变化,系和技术组织条件发生了变化,例如企业引入了数控例如企业引入了数控机床,或发电厂增加了机组数量机床,或发电厂增加了机组数量,使得原有的设计能,使得原有的设计能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时,由企业重新调查核实的生产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时,由企业重新调查核实的生产能力。该能力是以现有设备等条件为依据,根据核定能力。该能力是以现有设备等条件为依据,根据核定年度内可能实现的先进技术组织措施来确定的。因此,年度内可能实现的先进技术组织措施来确定的。因此,只有当企业实现了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后,才能达到只有当企业实现了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后,才能达到核定能力。核定能力。计划能力(现实能力)计划能力(现实能力)指企

12、业在计划期内,充分考虑了企业现有的和能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充分考虑了企业现有的和能够实现的各种措施后,所计算出来的够实现的各种措施后,所计算出来的在计划年度内在计划年度内必须达到的生产能力必须达到的生产能力。是。是现实的实际生产能力现实的实际生产能力。它它是企业资源综合能力的当期反应是企业资源综合能力的当期反应。计划能力的大小。计划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生产计划量应该与计划能力相当。该与计划能力相当。以上三种生产能力在水平上是存在差异的,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设计能力和核定能力可以作为确定企业生产规模,编制企业长远规划和扩建、改建方

13、案,安排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依据;计划能力可以作为企业编制年度计划、确定生产指标的依据。n从空间范围来划分,企业生产能力可以分为企业整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生产车间或工段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n这样划分有利于各个生产环节、各机床设备之间的协调平衡。在核算生产能力时,应从最基层的单机能力开始,通过逐级平衡,确定整个企业的生产能力。n从时间长短划分,生产能力可以分为长期生产能力、中期(年度)生产能力、短期生产能力。n这样划分有利于企业制定长远规划,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作业计划。2、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1 1)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是指企业在

14、计划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数量、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数量。器设备数量、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的面积数量。机器设备的数量包括机器设备的数量包括(1)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2)正在修理安装或正等待修理安装的机器设备;)正在修理安装或正等待修理安装的机器设备;(3)因生产任务不足、变化或其它非正常原因暂时停)因生产任务不足、变化或其它非正常原因暂时停 止不用的机器设备。止不用的机器设备。不包括不包括(1)判定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判定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2)不配套的设备)不配套的设备;(3)留作

15、备用的设备;)留作备用的设备;n生产面积数量主要是指:受生产面积影响较大的铸造车间、装配车间等生产部门的面积,堆放原材料和毛坯等辅助面积以及运输路线所占用的面积。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1)制度工作时间:在扣除法定节假日后规定的)制度工作时间:在扣除法定节假日后规定的工作时间。年制度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年制度工作时间=(年日历天数年节假天数)(年日历天数年节假天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2)有效工作

16、时间:在制度工作时间中扣除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在制度工作时间中扣除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后的工作时间。修理停歇时间后的工作时间。年有效工作时间年制度工作时间年有效工作时间年制度工作时间(1设备停修率设备停修率Q)Q一般取值为一般取值为5%-10%。(3)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3)固定资产的效率和人力资源中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固定资产的效率和人力资源中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技能的熟练程度。n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也称为固定资产生产率定额,包括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也称为固定资产生产率定额,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机器设备的生

17、产效率和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n对于设备来说,它是指单台机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对于设备来说,它是指单台机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定额或单台设备制造单位产品的时间消耗定额(台时定额)定额或单台设备制造单位产品的时间消耗定额(台时定额)。二者互为倒数。设备的生产率定额,是计算生产能力的。二者互为倒数。设备的生产率定额,是计算生产能力的最基本因素。人的素质对设备生产率定额影响较大,因此,最基本因素。人的素质对设备生产率定额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提高人员素质。需要提高人员素质。n对于生产面积来说,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或对于生产面积来说,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或者单位面积单位产品的时间

18、定额。二者也互为倒数。者单位面积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二者也互为倒数。4)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n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关的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n管理的作用就在于从时空上合理地组织协调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综合作用,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二、生产能力的核定(度量、计算)n首先,要确认生产能力的核定单位。n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情景下生产能力的度量。一般而言,生产能力的度量常采用产出或输入的形式来表达。n对于装配型的制造企业而言,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比较合适。n对于流程型企业,以企业年处理原料的数量作为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比较合理。n对于服务业企业,以投入量作为生产

19、能力计算单位更方便。如航空业,一架飞机有150个座位,某个航班上有100位乘客,多余的50个座位只能放空。这时以飞机座位数量作计量单位,而不是以运送的客流量为计量单位。n确定了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后,生产能力的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始,自下而上,先计算单台设备或班组(生产线)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各生产单位(车间、工厂)的生产能力。1、设备组(生产线)生产能力的计算n1)生产单一品种的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生产单一品种的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 某某设设备备组组生生产产能能力力设设备备组组内内设设备备台台数数单单台台设设备备有有效效工工作作时时间间单单台台设设备备小小时时产产量量定额定额式中:式中:M为设备组

20、的生产能力;为设备组的生产能力;S为设备组为设备组内设备台数;内设备台数;F效效为单台设备计划期有效工作为单台设备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时间;为单台设备小时产量定额。为单台设备小时产量定额。某设备组生产能力某设备组生产能力=设备组设备台数设备组设备台数单单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设备台时消单位产品设备台时消耗定额。耗定额。M=SF效/tt为单位产品的台时消耗定额。已知:某工作地有相同设备10台,生产A产品,单件加工时间为120分钟。(年工作日250天,工作时间8小时/天,设备利用率80%)求:该工作地生产能力解:Fe=25086080%=96 000(分)M=(960001

21、0)/120=8000(件)B 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 2)生产多品种的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生产多品种的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两种。两种。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 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构成相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构成相似的产品中似的产品中选出代表产品选出代表产品,以生产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和产,以生产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来计算生产能力。量定额来计算生产能力。这种方法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这种方法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

22、然后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然后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步骤如下。具体步骤如下。n 代表产品一般选产量大,占用工时较多或结构、工艺上代表产品一般选产量大,占用工时较多或结构、工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具有代表性的产品。n 步骤步骤1:选定代表产品。代表产品是反映企业专:选定代表产品。代表产品是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较多、产品结构和工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较多、产品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步骤步骤2: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计: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算公式如下:n式中:式中:Md以

23、代表产品来计算的生产能力;以代表产品来计算的生产能力;n F单台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单台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设备数量;n td代表产品的台时定额。代表产品的台时定额。n步骤步骤3:将各种产品计划产量换算成代表产:将各种产品计划产量换算成代表产品表示的总产量品表示的总产量Q总。计算公式如下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式中 Q总总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总产量;以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总产量;Qi第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种产品的计划产量;Ki第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与代表产品的台时定额种产品的台时定额与代表产品的台时定额之比。之比。Q总总=QiKi (i=1,2,n)n步骤步骤4:计算设备负荷

24、系数:计算设备负荷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如下:n=代表产品生产能力代表产品生产能力/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总产量代表产品表示的计划总产量 步骤步骤5: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如下:Mi=Qi Mi为第为第i种产品的生产能力。种产品的生产能力。Qi为第为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种产品的计划产量。n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各种产品在铣床组的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各种产品在铣床组的台时定额分别为台时定额分别为40台时、台时、60台时、台时、80台时、台时、160台时;铣床组台时;铣床组共有铣床共有铣床12台,两班制生

25、产,每班工作台,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年节假日为小时,年节假日为59天(一年为天(一年为365天),设备停修率为天),设备停修率为10%;计划甲、乙、丙、;计划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年产量为丁四种产品年产量为100台、台、200台、台、300台(产量最大为代表)台(产量最大为代表)、50台。试求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台。试求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n以假定产品法计算生产能力 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种产品在结构、工艺和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种产品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劳动量差别较大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可采用以假定产可采用以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的方法。品计算生

26、产能力的方法。所谓假定产品法所谓假定产品法,是指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是指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为结构与工艺差异大的产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为结构与工艺差异大的产品假定的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来核定企业的生产中具体品假定的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来核定企业的生产中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方法。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方法。假定产品通常是同系列或同类产品的一种假定综合产假定产品通常是同系列或同类产品的一种假定综合产品。品。n用假定产品法核定企业生产中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一用假定产品法核定企业生产中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一般来说,要经过四个步骤:般来说,要经过四个步骤:n其

27、一,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其实质是求全部产品其一,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其实质是求全部产品台时定额的加权平均数(各种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台时定额的加权平均数(各种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权重)。权重)。n其二,计算以假定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用其二,计算以假定产品表示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用单一品种生产能力核定方法计算。单一品种生产能力核定方法计算。n其三,计算负荷系数。其三,计算负荷系数。n 其四,计算设备组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其四,计算设备组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假定产品法计算步骤:步骤步骤1:确定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确定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tj。按各种产品的产量比重加权计算。按各

28、种产品的产量比重加权计算假定产品台时定额。计算公式如下:假定产品台时定额。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式中:Wi第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比重;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比重;ti第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种产品的台时定额。步骤步骤2:计算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计算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式中:Mj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的生产能力;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的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设备数量;tj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n步骤3:计算负荷系数Mj-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的生产能力;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的生产能力;Qi-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

29、n步骤步骤4:根据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根据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出设备组各种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出设备组各种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下:n n式中:式中:Mi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Qi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负荷系数。负荷系数。Mi=Qi2、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n 在计算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工段(车间)在计算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工段(车间)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能力。n 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一般是不相等的,因此确定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一般是不相等的,因此确定工段(车间)生产能力时,要进行综合平衡工作。工段(车间)生产能力

30、时,要进行综合平衡工作。n 通常以通常以主要设备组主要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作为综合平衡的依据。的生产能力作为综合平衡的依据。n 主要设备组主要设备组是指完成劳动量比重最大或者贵重而无是指完成劳动量比重最大或者贵重而无代用设备的设备组。代用设备的设备组。n 生产能力不足的设备为薄弱环节,要制定消除薄弱生产能力不足的设备为薄弱环节,要制定消除薄弱环节的措施,应尽可能利用富余环节的能力来补偿薄环节的措施,应尽可能利用富余环节的能力来补偿薄弱环节。弱环节。6040200设备组设备组设备组设备组12010080钻钻床床组组车车床床组组镗镗床床组组刨刨床床组组铣铣床床组组磨磨床床组组生生生生产产产产能能能能力

31、力力力901108575100120某机械加工工段生产能力综合平衡的图解示例某机械加工工段生产能力综合平衡的图解示例n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段中六个设备组的生产从上图可以看出,工段中六个设备组的生产能力是不相等的。如果将工段生产能力定到能力是不相等的。如果将工段生产能力定到100100台水平,则钻床组、镗床组和刨床组为薄弱环节,台水平,则钻床组、镗床组和刨床组为薄弱环节,而车床、铣床组为富裕环节。经过分析,而车床、铣床组为富裕环节。经过分析,采取以采取以铣代刨,以车代镗的办法来消除两个薄弱环节,铣代刨,以车代镗的办法来消除两个薄弱环节,对钻床组则采取技术革新或增加班次的办法,解对钻床组则采取技术

32、革新或增加班次的办法,解决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决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经过平衡和采取措施后,经过平衡和采取措施后,工段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工段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00100台的水平。台的水平。3、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n企业生产能力在各车间生产能力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企业生产能力在各车间生产能力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确定。n综合平衡首先要综合平衡首先要以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以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作为企作为企业生产能力的依据,主要生产单位可以是产品劳动业生产能力的依据,主要生产单位可以是产品劳动量较大,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瓶颈的关键车间,也可量较大,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瓶颈的关键车间,也可以是设备价值最高的关键设备所

33、在的车间。以是设备价值最高的关键设备所在的车间。n在主要生产单位的能力确定后,其他生产单位需以在主要生产单位的能力确定后,其他生产单位需以主要生产单位为基准,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使之主要生产单位为基准,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使之与主要生产单位的能力相协调与平衡。与主要生产单位的能力相协调与平衡。n 在平衡各基本车间的能力时,首先要确定主要车在平衡各基本车间的能力时,首先要确定主要车间,并以主要车间的生产能力作为平衡的依据。比如,间,并以主要车间的生产能力作为平衡的依据。比如,在包括各个工艺阶段的机械制造企业中,通常以机械在包括各个工艺阶段的机械制造企业中,通常以机械加工车间为主要车间。加工车间为

34、主要车间。n 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生产能力的平衡,一般是以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生产能力的平衡,一般是以基本车间的生产能力为基准基本车间的生产能力为基准,核对辅助车间生产能力,核对辅助车间生产能力协调配合的情况。在确定企业生产能力过程中,出现协调配合的情况。在确定企业生产能力过程中,出现能力不平衡情况时,必须制定消除薄弱环节的措施,能力不平衡情况时,必须制定消除薄弱环节的措施,使企业生产能力落实到一个合适的高水平。使企业生产能力落实到一个合适的高水平。三、制定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三、制定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1)1)估计未来的能力需求。估计未来的能力需求。对市场需求所作的预测必须转变为一种能与能力直接进行

35、比较的度量。在制造业企业中,生产能力经常是以可利用的设备数来表示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必须把市场需求通常是产品产量)转变为所需的设备数。首先,计算每年所需的设备小时数:下一步,计算设备可提供的总工作小时数:这样得到的是理论上的总工作时数。还需要再考虑到其实际利用率,进行调整,这个调整可利用缓冲很容易地得到:H N(1一C)H 某设备一年可提供的实际工作时数(已考虑缓冲)(正常工作时数)N 某设备一年的理论工作时数 C 缓冲量(用百分比来表示)能力的利用率不应该是百分之百而应该留有一定的富余,该富余量被称为能力的缓冲。能力缓冲=1-利用率第三步,根据用设备时数来表示的市场需求量和每台设备所能

36、提供的实际工作时数,算出所需设备数:某一部门采取8小时单班工作制,每年250个工作日:8小时工作,每年250个工作日能提供 8 x 250=2000 小时/年的年生产能力。5800小时/2000 小时/台机器 2.9 台机器这样,我们需要3台机器来完成所需的工作量。2)确定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确定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当预测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为正数时,很显然,就需要扩大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当一个生产运作系统包括多个环节或多个工序时,能力的计划和选择就需要确定真正有能力需求的环节或工序(特别是瓶颈环节),同时注意各工序能力的平衡。3)制定候选方案制定候选方案处理能力与需求之差的方法可

37、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不考虑能力扩大,任由这部分顾客或订单失去。其它方法包括能力扩大的多种方案,也包括新设施地点的选择,还包括是否考虑使用加班、外包等临时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制定能力计划方案所要考虑的内容。所考虑的重点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候选方案。一般来说,至少应给出几个候选方案。能力与需求的平衡n进行设备负荷核算,发现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以便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使计划任务落实和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调整方法:n1、短期调整n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n利用外部资源方式(租赁或共享设备)n利用库存调节方式n2、长期调整n生产能力小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改造等扩大生产能力。n生产能

38、力大于市场需求,则要考虑开发新产品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4)评价每个方案评价每个方案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从财务的角度,以所要进行的投资为基准比较各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情况。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考虑不能用财务分析来判断的其它因素,例如,是否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符,与竞争策略的关系,技术变化因素,人员成本等等,可以用直观和经验来判断。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分析成本、收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找到成本等于收入的产量点。成本成本固定成本(fixed costs):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各种租税、设备折旧、供热制冷费用以

39、及管理费用等)。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与产量之间相关(物料、劳动力成本)。方案评价方案评价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 符号含义:符号含义: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 总成本:总成本:总收益:总收益:利润:利润:盈亏平衡点产量: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之处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产量: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之处的产量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0Q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VC)总成本(VC+FC)总收益Q总收益总成本盈利区亏损区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老式果酱馅饼老板计划增加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每月租金为6000美金,可变成本为2美金/块馅饼,每块馅饼售价为7美元。问:a.要达到盈亏平衡需要售出多少馅饼

40、?b.每月生产和售出1000块馅饼是盈利还是亏损?c.要实现4000美元利润需要卖出多少馅饼?a.QBEP=FC/(R-VC)=6000/(7-2)=1200 块/月b.当Q=1000 块时,P=Q(R-VC)FC=1000(7-2)6000=-1000 美元a.c.P=4000 美元,b.Q=(P+FC)/(R-VC)=(4000+6000)/(7 2)=2000 块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多种产品盈亏平衡分析多种产品盈亏平衡分析S:用货币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销售额 :在销售额中每种产品所占的百分比某餐饮店经营若干种饮食,固定成本每月是28 000元,饮食品种与变动成本及价格如表所示,

41、求该餐饮店经营的盈亏平衡销售额,并计算为达盈亏平衡每天必须销售三明治的数量(年工作312天)。品种品种 销售价格销售价格(元元)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元元)预测销售量(年)预测销售量(年)三明治 23.60 10.00 7 000软饮料 6.40 2.40 7 000炸土豆 12.40 3.76 5 000茶水 6.00 2.00 5 000沙拉 22.80 8.00 3 000思考题思考题练习:某企业经销A,B,C三种产品,产品成本资料以及过去3年的平均销售资料如下。(单位:元),计算年盈亏平衡销售额。193798成本产量分析成本产量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的假设:a.所有产出都被售出b.单位产

42、品的可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动c.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d.单位收益不随产量变动四、服务业生产能力计划四、服务业生产能力计划 服务业特点:服务业特点:、需求时间特性、需求时间特性-服务业产品不能储存为以后所用服务业产品不能储存为以后所用、需求地点特性、需求地点特性-要求服务设施必须离顾客较近,要求服务设施必须离顾客较近,服务与消费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发生的服务与消费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发生的、需求的易变性、需求的易变性-顾客对服务需求表现出较强的易顾客对服务需求表现出较强的易变性变性原因:原因:顾客的不同个性会影响服务系统顾客的不同个性会影响服务系统 如需求质量、时间的差异,影响系统的生产能力如需求质

43、量、时间的差异,影响系统的生产能力 顾客行为的易变性会影响服务系统顾客行为的易变性会影响服务系统 影响顾客行为的因素很多,如天气好坏、节假日及寒暑影响顾客行为的因素很多,如天气好坏、节假日及寒暑假、一天的早中晚等假、一天的早中晚等服务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与服务质量服务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与服务质量n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利用率 (平均每小时到达的平均每小时到达的顾客数)顾客数)(平均每小时服务的顾客数)平均每小时服务的顾客数)=70%=100%服务区域非服务区域临界区域顾客平均服务率()顾客平均到达率()五、学习曲线五、学习曲线n学习效应:学习效应: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完成某一产品生产时,完成单位

44、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趋于稳定。n学习曲线:把学习效应中存在的规律,用图形描述,形成的曲线称为学习曲线。表示单位产品的成本或直接劳动时间与累积产量之间的关系。学习阶段标准阶段学习曲线单位产品劳动时间产品数量单位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和累计产量的关系呈指数关系学习曲线的建立n从学习曲线的产生过程来看,学习曲线规律主要是人们提高了熟练程度之后而产生的。如果生产过程都由机器来完成时就不存在学习曲线现象了。学习曲线的变化率取决于机器工作与人工工作的比例。n实践表明:当人工工作时间与机器工作时间的比例为3:1(即人工占总生产工时的3/4)时,学习曲线的变化率(简称学习率)估计为

45、80%左右;当两者基本接近时,则取85%为宜。学习曲线的建立学习曲线的建立 为利用学习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给定第一个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和学习率,可建立下述数学模型反映学习曲线规律。Tn为第n个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单位为h或min;T1为第一个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单位为h或min;x为累计生产数量b为为lgr/lg2;r为学习率例如,对学习率为80%的学习曲线,r=80%b=lg0.8/lg2=-0.322学习曲线的应用学习曲线现象给生产计划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首先,在生产运作能力计划管理中,学习曲线可以用来帮助企业估计未来的劳动力需要量和生产能力,估计成本和编制预算,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

46、能力计划和安排作业进度。其次,帮助企业估计一批新产品的生产周期。新产品学习曲线的学习率可利用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历史资料来估计。当产品的工艺过程与相似产品的工艺过程相同时,就可利用相似产品的学习率来计划该产品的生产周期。设Tm为学习曲线下的产品总工时,则当产量足够大时,可假设Tm为连续函数,于是n例子:某企业要生产一批产品,已知生产第1台产品所花费的工时为400h,有历史资料表明,其类似产品学习率为90%。现给定每周的生产能力为520h。请估算一下该批产品生产50台需要多长时间?n解:借用类似产品的学习率,该批产品生产50台的总工时为n生产50台产品所需用的时间为n第三,根据学习曲线规律,一个企业

47、必须有足够的产量才能将产品成本降下来。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企业总是尽快增加产量,以使得成本降至学习曲线的低点。这种学习效应对于防止竞争对手进入自己的市场也是很有用的。n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习曲线的代价是生产系统的刚性化,它会使得生产系统缺乏适应变化和更新产品的能力。因此,只有当产品定型,需求增长时,才可能也有必要利用学习曲线激励各部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学习曲线的实现。第三节 综合生产计划n一、综合生产计划的概念n综合生产计划又称生产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做的概括性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

48、、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决策性描述。n综合生产计划是企业一年左右的中期生产计划。这里的综合就是把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归为一类,视为一种产品。例如:一家电动自行车厂根据其产品生产线的产能,下达了明年的综合计划:装配电动自行车50万辆。一所大学根据其师资和教育基础设施制定了明年的招生计划:录取8000名新生。n事实上,自行车是分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综合计划所指产品或服务在多数情况下是抽象的,实际中并不存在这样抽象的产品或服务。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n编制综合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组织生产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其目标主要为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或者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等。n步骤一,确定计划期内的市

49、场需求。需求信息来源包括:用户的直接订单;市场需求预测;未来的库存计划。n步骤二,在预期生产能力约束下,考虑生产系统其它约束,拟定初步计划方案。n步骤三,比较不同计划方案的成本,选择一个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n计划方案中要考虑的成本一般有正常成本、加班成本、外协成本、库存成本和聘用与解聘成本。n步骤四,讨论修正,批准实施。n三、滚动式计划编制方法n综合生产计划是企业中长期生产计划,而未来的需求和生产能力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编制综合计划时,通常采用滚动模式。n所谓滚动式计划,就是将近期计划和长远计划结合起来编制计划的一种方法,根据上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移

50、动。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具体来说有如下特点:n整个计划期被分为几个时间段,其中第一个时间段为执行计划,后几个时间段为预计计划;n执行计划较具体,要求按计划实施,一般不可再变动,预计计划比较粗略,有调整的余地;n经过一个时间段,根据执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对原来的预计计划做出调整与修改,原预计计划中的第一个时间段的计划就变成了执行计划。n修订计划的时间间隔称为滚动期,它通常等于执行计划的计划期。滚动计划的时段可为年、季、月或更短的时间间隔。n滚动式计划的优点:n(1)计划是动态型的,计划的应变性和严肃性均得到保证。由于预计计划允许修改,所以滚动式计划能适应市场需要,具有应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消防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