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熊过桥》说课稿含反思 .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7735794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熊过桥》说课稿含反思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熊过桥》说课稿含反思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熊过桥》说课稿含反思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熊过桥》说课稿含反思 .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语言小熊过桥说课稿含反思 小熊过桥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简单有趣的语言朗朗上口,孩子们特备喜欢,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小熊敢于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优点,并体会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桥(面对挑战时)的心理。欢迎各位教师随时查阅完整内容。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情节性的诗歌,关于一个小动物的故事,诗歌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讲述了一只小熊从最初害怕走竹桥到后来勇敢前进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困难源于生活,借助小熊过桥这一载体回到生活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活动贴进生活容易被幼儿接受。大班的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许多幼儿会选

2、择放弃或寻找他人的帮助,还有许多幼儿需要老师家长不断的鼓励和劝说才能做好。这首诗歌针对这一现象启迪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要执着于自己的努力,怀着“我能行”的信念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学习重点:学习故事中小熊敢于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优点。学习难点:体会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桥(面对挑战时)的心理二、说目标根据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会跑题,有一定的扩散性思维的能力,能运用已有经验猜测,叙述创编的能力。因此,按照新纲要的教育目标,满足幼儿认识,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这次活动目标定为1.理解诗歌,能借助课件讲述诗歌中的故事,3.即而学会小熊过桥这首诗歌。2、能依据课

3、件,猜测故事情节大胆讲述。3.激发幼儿依靠自己力量克服困难的勇气。三、说教法遵循感知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阅读活动规律,将叙述法,猜测讨论交流法,角色扮演法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教法,叙述法即根据课件内容叙述故事猜测讨论法,就是所观察到的情节猜测发生了什么故事,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角色扮演即学习诗歌中几句对话,体验角色心理。四、说学法幼儿运用倾听法,把握诗歌中情节,运用情感体验法体会角色心理,运用经验迁移法亲身体验故事主角小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表述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述出来。五、说教学流程1活动准备:诗歌小熊过桥课件2经验准备:在晨间活动时,带幼儿一起玩走独木桥的游戏,采用二个独木桥游戏a

4、.走塑料长椅,把椅子当小桥b.瞎子走独木桥(闭上眼睛,脚跟连着脚尖)通过游戏体会走上独木桥时的紧张,害怕的心理,以及走下独木桥时获得成功喜悦的心理。3具体流程1、通过课件猜测故事情节第一段以问题:“看看小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导入请幼儿看诗歌课件前半段(无声)。幼儿猜猜小熊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为前半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埋下伏笔。2、学习前半段歌词再次听诗歌前半段(有声),幼儿倾听,老师:“听听故事中是用什么简单的话讲这个故事的。”在老师带领下学诗歌中的歌词“小竹桥,摇遥遥,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呱呱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学学小熊是

5、怎么叫的,巩固学习前半段歌词二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3、体会故事中小熊面对挑战困难时害怕,着急的心理。这个环节是针对活动难点的,请幼儿讨论你在走独木桥时是怎么想的,幼儿根据已有游戏经验进行讨论,自由回答。老师总结:“走独木桥真危险,小熊也和小朋友一样很害怕,他请妈妈来帮忙,妈妈来帮他了吗?我们来看看后面的故事。”4、学习故事后半段(有声)幼儿倾听故事后半段回答:“妈妈来帮他了吗?谁来了?他是怎样对小熊说的?小熊小熊不要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原来是鲤鱼在为小熊加油呢。”一起学学小熊说的话。最后小熊过了桥。他怎么样了?鲤鱼呢?学习诗歌最后二句。这个环节把对话与结尾部分分解开来学习。

6、体会鲤鱼鼓励小熊的口气。有感情地朗读,视幼儿情况巩固复习后半段歌词一到二遍5、完整朗读诗歌完整地跟着课件一起朗读诗歌二遍。6、依靠自己力量克服困难的喜悦小熊过了桥他开心吗?这次走过竹桥没有人帮小熊,他是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小朋友,你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么做的?请把这个靠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我们一起来学做勇敢的小熊吧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我更加相信,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儿在学习中变得更主动,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掌握技能,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在课题的生成中必须融会贯通,如果你僵硬的、静止不变的执行课堂计划,会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从而不能激起幼儿学知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