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应急处置预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2772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环保应急处置预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环保应急处置预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环保应急处置预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环保应急处置预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一、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安全、环境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 XX 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 XX 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和 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 事故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事件级、重大事件级、较大事件级和一般事件级四级。1.3.1 安全事故分为: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

2、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 人以上 30人以下死亡,或者 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10.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l.3.2环境事事故分为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中毒 100 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

3、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 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2 重大事故,发生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 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 万人以上、5 万人以下的;1、2

4、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3 较大事故,发生 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 50 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4 一般事故,发生 3 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4、5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1.4适用范围2/10.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公司出现各类安全、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l.5工作原则公司在建立突发性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5、:1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安全、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造成事故不同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 坚持平战结合

6、,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二、组织指挥与职责2.1组织指挥的程序公司出现突发性事故,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经理不在,则由副总指挥按排名依次排列负责指挥,晚上则3/10.由安、环委会值班领导、值班调度、保安及事发部门带班成员组成临时应急指挥小组,待应急指挥人员赶列后,临时指挥部人员开始汇报工作后各尽其职。2.2 组织机构与职责2.2.1 指挥总职责:1 召集各部员工,合理部署险情救灾力量,及时开展疏散,抢救人员、物质

7、、排险等战斗任务;2 根据险情下达局部疏散或全部疏散;3 设立指挥部位置,指挥抢险救灾;2.2.2 组织机构通讯联络组:公司办、生产部、安环部负责人:*职责:1 保持通讯畅通,快速准确传递险情信息和指挥部指令。2 当接班撤离命令时方可撤离。事故抢险、抢修行动组:保安、险区域员工,各部义务消防员、维修班。负责人:险区工长,各车间主任。职责:1 根据情况穿着防护服,带好抢险工具,防毒器具。2 负责现场人员抢救、堵漏、排险及抢险人员的监护。3 就近取用消防器具设施。险场照明组:机修、仓库负责人:*、*职责:1 根据险情控制险区电源,确保应急消防用电不间断。2 启动相应消防水泵。疏散救护组:办公室负责

8、人:*4/10.职责:1 负责人进入险场接受指挥员下达指令,小组成员必须按小组负责人的安排,引导人员正确疏散至安全检查区域及时将疏散情况向指挥部汇报。2 负责在安全区域及时地对伤员进行处理、就治。消防安全警戒组:保卫科负责人:王启胜职责:1 做好险区内、外的安全警戒任务及险区内消防工作;2 保持道路畅通,引导政府消防车辆列位。3 监视险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注意事项:1 各岗人员接通报后,立即在规定时间按各自分工赶到预定区域,请示后投入工作,听从指令。2 各小组负责人根据各自工作进程,及时向指挥部报告。3 当发生险情泄漏时,首当其冲控制缩小险情泄漏源范围,降低泄漏密器,管道的温度、压力,不

9、强置动处在泄漏点的下风头或低洼处,当发现处动处在泄漏点下风处时,应采取侧风向,快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当发生氯乙烯容器、管道较严重泄漏险情时,应采取用消防水抢冲刷泄漏部位,降低气流速度和静电产生,同时降低泄漏设备密器,管道压力的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预防和预警三、预防和预警3.1.企业基本信息企业位于*工业园,北邻新六路、西侧为新四路、南侧与改造拓宽的新*国道相接。一期占地48002,总建筑面积为16106。其中*产区建筑面积为 5508,*生产区建筑面积为 3060,机修、仓储区建筑面积为 3900,后勤生活保障区建筑面积为 4735。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现有职工 79 人。5

10、/10.3.2 预警及措施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突发性事故的预警进行分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3.2.1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1 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 发布预警公告。3 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 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 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 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3.2.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

11、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 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 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6/10.3 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3.2.3应急保障措施:1 防毒面具、抢险工具、消防设备器材分置各工序现场;2 公司办要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车辆有效调用;办公室要确保医药物质的保障。3.3 事故的调查处理评估3.3.1.积极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检测后果评估工作,各级领导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3.3.2.在

12、事故救援后,公司办、总工办、工会认真做好死伤家属的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3.3.3.事故的调查与后果评估工作由总工办、生产科、设备科、安环科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部门、生产部门、监察部门和工会等完成。3.3.4.对处置事故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疏忽职守,贻误时机的人员按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4应急终止3.4.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7/10.1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 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 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 事故现场的各种

13、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 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3.4.2应急终止的程序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2 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3.4.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14、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8/10.四、附则名词术语定义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突发性事件总称。事故隐患:引导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

15、安全的环境事故。事故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应急监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9/10.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2预案管理与更新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预案。.3地方沟通与协作建立与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的交流与合作。.4奖励与责任追究.4.奖励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4.2责任追究在突发性事故应急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5预案实施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