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099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6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与专业群建设探索宁靖;姜大为【摘【摘 要】要】物联网是一个涵盖领域很广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它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管理及软件开发等多方面内容.本文在分析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建设任务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以供参考.【期刊名称】【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年(卷卷),),期】期】2019(010)001【总页数】【总页数】2 页(P98-99)【关键词】【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定位;专业群建设【作【作

2、 者】者】宁靖;姜大为【作者单位】【作者单位】辽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丹东 118300;辽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丹东 118300【正文语种】【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中图分类】G712.31 建设背景第一,政策环境优越,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得到了辽宁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物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二,市场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2 人才需求分析以物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辽宁地区得到大力发展,由此激发了这些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这些人才的供给却严重不足。随着产业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生产管理型人才和开发类人才等开始受到青睐。3 建

3、设目标3.1 完善人才培养特色第一,依托辽宁省物联网产业,根据人才需求及岗位分析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类别及实践能力,落实总体人才培养要求。第二,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其与我院人才培养方式相结合,加大校企“订单式”联合办学力度。第三,面向本地区物联网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物联网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具有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博内揽外、订单驱动”的特色。3.2 构建“共性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和主线,以支撑学习领域的平台课程为基础,构建“共性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推行“专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

4、+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指导课程的方法,通过多阶段、递进式的组织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3.3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培养专业群通用能力为目标,改造综合控制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室,新建物联网创新成果展示实验室,整合现有的电子综合实训室,打造群平台通用能力技术实训中心。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新建无线传感网络实训室、大数据分析实验室、软件测试实训室,并升级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3.4 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建设,遵循“调研论证-框架设计-资源建设-推广应用-评价反馈”的工作方式,以校企联合共建为基

5、本途径,建设优质专业群平台课程,形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方案设计、项目任务书与指导书、教学案例集、特色教材与讲义、电子课件、课程网站等丰富的建设成果,建设高水平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3.5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创新专业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制定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的聘用和考核等激励政策,采用“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队伍。3.6 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学院建立由行业企业合作组成的专业

6、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校企双方要互聘互兼,密切合作,增强办学活力。4 专业群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见图 1。图 1 物联网应用专业群课程体系构架 Fig.1 IoT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groupcurriculum architecture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知识体系应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知识和系统整体架构与优化的知识。对应的核心知识领域分别是:感知层为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网络层为网络与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管理等;应用层为软件设计、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大数

7、据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系统开发等;物联网整体的框架为物联网工程与综合布线、信息管理技术等。5 建设任务5.1 学科平台建设契合国家创新创业形势和学校应用型转型机遇,通过核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化建设,带动专业群体建设,形成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支撑的本科专业发展平台,以实现专业群水平的整体提升。5.2 专业内涵建设以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争取把辽东学院中兴通讯 ICT 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成为“教育部中兴通讯 ICT 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整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整、修订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

8、索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创新创业、项目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评价指标,积极开展专业自评,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水平的各项指标建设,从而提升专业竞争力。5.3 课程建设第一,根据物联网产业的组织特点,确立工学结合“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理论平台一学习领域知识-拓展知识”的课程体系,贯穿实践实训环节,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以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第二,从各专业特点出发,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将高校联盟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入到

9、课堂教学中,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同时,积极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积极组织申报校级和省级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此外,要积极开展特色课的建设,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型、应用型特点,开发出与区域经济和特色行业相衔接的特色课程。5.4 教材建设全面论证课程体系与专业定位的支撑关系,有计划地组织编写特点比较突出的教材,并将专业前沿知识、教师研究成果进而应用技术推广补充进教学内容的讲义及实验指导书中。5.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及学科技能竞赛等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规范基地运行管理流程,以基地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通过专业群建设,可全面提高专业建设的内涵和水平,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可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帮助,且建设前景良好,建设意义重大,与“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一致。经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同意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申报校级建设专业群。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魏红刚,吴会杰,李菁,等.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展望,2016,26(32):76-78.2 孙玉娣.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1):9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