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7710269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孕育(yn)农谚(yn)销声匿迹(n)B翩然(pin)适宜(y) 冰雪融化(rng)C纬度(wi)萌发(mng)草长莺飞(yng)D连翘(qio)物候(hu)衰草连天(shui)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3、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B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

3、是绿意融融。C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4、(荆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1)延安人特殊的

4、居住条件:_(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4)延安人待客的方式: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5、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 异:惊异,奇怪B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C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D寻向所志 志:做标记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欲穷其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

6、忘路之远近 闻之,欣然规往D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现实的不满。B从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招待不速之客渔人可以看出,桃花源生活安逸,民风淳朴,全无外面世间的尔虞我诈。C文章结尾把外人寻找桃源的过程写得扑朔迷离,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性和奇幻色彩,也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D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桃花源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7、。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

8、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选文中括号内有四处空出来的词语,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草长莺飞传语暗示草木荣枯B草长莺飞暗示传语草木荣枯C草木荣枯传语暗示草长莺飞D草木荣枯暗示传语草长莺飞2从前两段看,对选文说明对象的判断,准确的一项是()A四季的变化B物候现象C物候规律D气候变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

9、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B研究从草木萌发到北雁南归等一年四季自然现象变化的科学,就是物候学。C选文第一段表达方式是说明,寓描写于说明之中,为下文做了充分的铺垫。D选文前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出自大自然的语言,属事理说明文。选文采用了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B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典雅生动,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景观写活了。C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D段加点词语“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措辞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兼葭,回

10、答问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运用了_的表现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歌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1)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2)见下见小潭 ( )明灭可见( )(3)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4)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5)环如鸣珮环( )四面竹树环合( )七、作文(共40分)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人教版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