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7709445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莽莽(mng)分外(fn)B妖娆(ro)稍逊(xn)C风骚(so)成吉思汗(hn)D数风流人物(sh)今朝(zho)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读现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ABCD3

3、、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惟余莽莽不二法门鸠占鹊巢波澜不惊解说: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B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芦荡如万重大山”。C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D得知自己已然中举,范进内心狂喜,随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

4、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小时候,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_,你是_!(4)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5、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取材于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负者歌于途负势竞上如释重负忘恩负义B往来而不绝者哀转久绝滔滔不绝绝处逢生C临溪而渔把酒临风身临其境居高临下D游人去而禽鸟乐去国怀乡扬长而去人去楼

6、空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翻译:山上的野味菜蔬,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宴席啊。理解:太守宴席上的菜肴都是就地取材,丰盛且充满野趣的食材随意地摆放在桌子上,表现出宴饮欢乐轻松的气氛,别有滋味。【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理解:太守看着滁州百姓快乐地游玩,却没有人理解他的快乐,不禁感到失望。3根据选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链接材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

7、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 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取材于苏轼超然台记)【注】钱塘移守胶西:苏轼在新旧党争中,自请外调,先后到杭州和密

8、州。钱塘,在今浙江杭州境内。胶西,这里指山东密州。雕:有彩画装饰。采椽(chun)之居:指简陋的房屋。比:接连地。瀹(yu):煮。选文和【链接材料】都以“乐”为主线。欧阳修被贬滁州,却能造福一方,尽享山水之乐、_、禽鸟之乐、滁人之乐,体现了他_的政治情怀;苏轼谪守胶西,即使条件艰苦,依然能乐享民风,饱有治园之乐、修台之乐、_和名台之乐,体现了他“_”的超然的人生态度。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完成下列各题。论教养(利哈乔夫)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

9、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

10、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可能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响,再不就是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地这么做,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极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

11、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1)作者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却说“我不敢贸然提供”、“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又说“跟读者交换意见”。这是一种怎样的说法?这样说有怎样的作用?(2)选文部分主要写了六种表现,都属于哪一类的表现?结合课文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目的?(3)选文部分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4)你的同学小明的父亲在小明做功课时,把电视音量放得很响,请你帮小明组织一下给他父亲沟通的语言,50字以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后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12、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 。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结合两首诗中内容风格相似的诗句,具体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

13、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_,_。七、作文(共4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下次,你会做得更好文题二:“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人教版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