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7709350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怠慢(di)不惮(dn) 潺潺(chn)B撺掇(cun)归省(shng) 行辈(hng)C凫水(f)桕树(ji) 旺相(xing)D家眷(jun)纠葛(g) 棹船(dio)2、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颜勤礼碑中的一部分,对这一书法作品的点评,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楷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B楷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C行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D行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回延安的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

3、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B马说是唐代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抨击。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就属于“风”,而蒹葭属于“雅”。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

4、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悠哉悠哉。_。 (诗经关雎)阡陌交通。_。 (陶渊明桃花源记)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日暮乡关何处是?_。 (崔颢黄鹤楼)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二、文

5、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砥,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央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6、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甲乙两文都属于“记”,甲文的作者是_(人名)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乙文作者的诗歌 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甲文主要写_以及潭中游鱼;乙文主要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_。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以游踪为行文线索来叙写内容。B甲乙两文所写地点都是偏僻且无人问津之处。C甲乙两文都借现实生活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D甲乙两文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完成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7、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

8、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

9、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

10、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

11、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选自大自然的语言)(1)阅读段,“物候”可以概括为?(不超过15个字)(2)比较下面表格里的两组句子,说出你的阅读感受,并简要说明感受产生的原因。(80-100字)原句改动句第一组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

12、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杏花、桃花开的时候,农民们知道要赶快耕地种谷了。布谷鸟叫了,劳动人民知道该插禾了。第二组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花期比1961年、1960年都迟。(3)阅读第段,提出一个关于理解说明顺序的问题,并简要回答。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13、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请说说画线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2如果诗中的“淑女”象征一种理想,你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_(2)骈死于槽枥之间骈:_(3)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_(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_(5)安求其能千里也安:_(6)策之不以其道策:_(7)策之不以其道道:_(8)食之不能尽其材材:_(9)执策而临之临:_七、作文(共40分)(2)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请以给自己一个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人教版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