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共3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70227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共3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共3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共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共34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2011-2030年) 姓名: 刘溪 学号: 专业: 城市规划专业 班级: 1班 指导老师: 史晓华 奉节县兴隆镇总体规划文 本目 录第一章 总则.3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16第二节 生态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17第一节 消防规划.18第二节 防洪规划.18第三节 防滞规划.19第四节 防震规划.19附: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现状调研报告34第一部分 绪论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中牟县黄店镇的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

2、,特编制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第四次修订)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 (2000年3月13日)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镇规划标准6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7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2006年4月1日)8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 规划原则1坚持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原则。2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并重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3坚持节约用地,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的原则。4坚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

3、原则,既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又有相应的努力措施。5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并举的原则,逐步提高人居生活环境,加快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6、做好有价值的民居和街区保护工作。第三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镇域为黄店镇行政辖区域范围,包括黄店村32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全镇土地总面积81.7平方公里,黄店村面积为2.15平方公里。规划年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1-2030年。第四条 规划成果本规划由文本、说明书、规划图纸组成,其中文本和图纸具有法律效力。第五条 法律性规定凡在规划范围内从事各项规划编制、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和开展各项建设活动,包括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和开

4、发区建设等,均应执行本规划。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六条 社会发展目标2030年居民恩格尔系35%以内,人均住宅居住面积35平方米,全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镇区养老保险和理疗保险覆盖面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气化率50%,集中供热普及率75%。第七条 经济发展目标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7.9亿元,年均递增16%,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预测为60:15:25。人民生活目标 :2030年实现人均收入20000元,年均增长9%。第八条 城镇发展目标要把黄店镇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田园乡镇,使其成为具有完善的城镇服务设施的区域产业服务基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最适宜居住的

5、田园城镇。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迅速扩大经济总量,促进镇区经济发展。做强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产业;努力把黄店镇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环境秀美、人民生活富庶的生态型现代城镇。第九条 产业发展优先发展工业,作为黄店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领导型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大蒜、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力争培育出品牌产品,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第十条 基本农田保护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镇域空间资源,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整治置换,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第十一条 生态环

6、境保护在城镇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现有的自然植被、水体等绿色资源,创造幽静和谐的生活空间,达到城镇与自然相融的生态格局。严格保护风景区的植被和地形地貌,严禁建设任何可能破坏景区风貌的项目,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第十二条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交通、医疗、教育和市政设施等建设步伐,完善镇域、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部分 镇域规划第一章 镇域性质与规模第十三条 黄店镇下辖32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镇区每逢农历三、六、九集市,客商云集,市场繁荣。2011年镇区人口2237人,预测2030年镇

7、区人口4.5万人。第三章 村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镇域经济分区第十四条 镇域经济分区规划以镇区为中心、镇域为载体划分为4个经济区,发展与镇域现有产业及农业资源相适应的产业。1)生态生态农业区:位于镇域西部,地形较为平坦,几本农田所占面积较大,以农业生产为主。包括石家、侯庄、八李、洪家、圈后村。2)产业经济发展区: 位于镇域中部,位于几条重要交通道路交叉处,以产业经济发展为主。包括黑李、马庄、段村、罗家村。3)林业产区:位于镇域东北部,多为丘陵地带,以林业生产为主。包括武家村、李村、前杜村。4)畜牧业产区:位于镇域西南部,以畜牧养殖为主。包括大路张、武张、申家、郝营、冉家、罗家、业王、袁家村。5)绿

8、色蔬菜生产区:位于镇域东南部,以种植绿色蔬菜、水果为主,以大蒜、大枣为主。包括八府赵、杓王、打车李、油坊王、袁家、绰王、祥符营村。第二节 村镇等级、规模结构第十五条 村镇等级、规模结构村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级:镇区,规划总用地约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5万人。第二级:中心村,即李村、八李、武张、八府赵。第三级:基层村,即绰王、王俭、前杜、武家、段村、申家、杓王、祥府营、马庄、侯庄、岗陈、圈后、石家、冉家、郝营、庵陈、洪家、罗家、业王、打车李、水西、共28个。各村规划人口为12003500人。第四级:46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第三节 村镇规模与空间布局第十六条 村镇规模与空间布

9、局1.用地规模 根据规划期内村镇职能特点和城镇化发展进程,规划确定乡村建设用地指标分别按镇规划标准终点一般镇标准和中心村标准进行控制,已达到集约利用土地目的。s近期全乡域内的住宅建设以类别别墅为主,远期人口增加后,镇区住宅以3-4层为主,中心村以1-2层为主,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 乡村建设标准 项目 集镇标准 中心村标准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11120人均道路用地(m2/人) 1612人均绿地(m2/人) 156自来水普及率(%) 100100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人日) 150100固定电话普及率(%) 3030道路铺装率(%) 100100集中供热率(%) 750燃气气化率(%

10、) 70102.人口规模根据规划期内村镇职能特点和城镇化发展进程,规划确定乡村建设用地指标分别按镇规划标准终点一般镇标准和中心村标准进行控制,预测镇区和中心村在规划期限内的人口规模。如下表所示:黄店镇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预测(2011-2030)规划村镇建设面积(公顷)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规划人口(2030)镇区4500.30%15602050000李村120.30%10202000八里村240.30%10201500武张村200.30%10202000八府赵村180.30%10201500合计52416002057000第四条 村镇职能第十七条 村镇职能1)镇区职能镇区是未来规划的省道

11、、高速及快速路交汇处,由一条河流穿过,是中牟县南部生态农业区的中心;为协调、领导地区经济、商贸、交通的发展,从而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新城镇。2)中心村职能李村:镇域东北部林业产区中心。八李村:镇域西部生态农业产区中心。武张村:镇域西南部畜牧业产区中心。八府赵:镇域东南部绿色蔬菜生产区中心。3)基层村职能黄店镇公园28个基层村,主要为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服务。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规划第一节 规划原则第十八条 规划原则 1、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和郑州市的具体要求作好居民点规划。2、坚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 可持续发展用地”原则。3、坚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移民搬迁、空心村改造、地灾防

12、治”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第十九条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由于镇区用地受限制,人均建设用地按80平方米计算;从节约用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出发,规划要求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第三节 居民点规划第二十条 居民点道路规划道路是居民点交通的骨架,也是对外的连接通道。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巷道三种。主干道宽六至八米,次干道宽四至五米,巷道宽一点五至三点五米为宜。第二十一条 居民点住宅规划农村居住用地应重点考虑保护环境、方便出行等因素,在建设用地中的比重不低于50%。第二十二条 居民点设施规划居民点布置加以分区,一般分公共设施区、生产区和生活区。公共设施区(如商业、邮电、卫生室、托

13、儿所、学校、文化室等)应布置在居民点的中心。公共设施在建设用地中比重不宜超过12%。严禁引入有污染的企业和工厂。生产区应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河流下游。所有污水和垃圾必须按有关规划处理。厕所、餐厅等要有防治污染的措施,集中、有一定规模或位于水体附近的居民点,要严格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其他的可与农、林等结合,转运、处理成为肥料用于农林业生产。第四章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二十四条 规划原则1.结合镇域地形地貌,避免大开挖、大填方,保持原始自然生态风貌。 2.根据镇域经济发展,形成快捷、方便的道路系统。 3.以镇区为全镇的交通枢纽,加强与周

14、边区域的交通衔接。 第二十五条 镇域道路系统规划1.镇域内的道路应顺应地形,采取截弯取直、局部拓宽、分期改造的做法,逐步提高道路等级。 2.改造镇域范围内的两条乡道(中心大道、静安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作为与其他镇相联系的主要道路。 3.改造镇域范围内原有的乡道明珠路,新建清河路,华西路,清泉路三条村道,增强完善镇域道路体系。4.完善村级道路系统,以两条快速路(S322省道和中和路)为骨架,实现村村通公路,而且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第二十六条 镇域交通运输规划1.结合镇域地形地貌,避免大开挖、大填方,保持原始自然生态风貌。 2.根据镇域经济发展,形成快捷、方便的道路系统。 3.以镇区为全镇的交

15、通枢纽,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衔接。4.以S322省道、中心大道和过境高速作为最主要的货运交通路线;过境公中和路以及静安路和华西作为最主要的客运交通路线;镇区内部纵向联系的道路(文渊路、龙江路、永华路)和镇区外围的高速公路起分流作用的规划路昌平路作为客货运交通混行路线。第二十七条 镇域道路的命名原则与依据1. 镇域内道路的名称过境公路:中心大道、中和路省道:S322省道乡道:龙江路村道:明珠路、清河路、华西路、清泉路、昌平路、永和路第二节 镇域给水工程规划第二十八条 给水工程规划依据与原则1.规划依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年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2.规划原则 (1)、镇区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共用同一系统,镇区以外工业用水由另外一个系统供应,实行低压制供水。 (2)、给水管网环状布置,确保生产、生活和消防等用水安全。 (3)、多层建筑生活用水由管网直接供水。 (4)、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各生产部门水质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给水规划1.用水量标准 综合用水标准:镇区近期为120L/人d,远期为150L/人d;其它村庄近期为80 L/人d,远期为100L/人d,供水普及率为100%。 工业用水标准:按综合生活用水的30%计算。 消防用水量

17、标准:镇区为25L/s,并按同一时间内有一处发生火灾;其他村庄为20L/s,并按同一时间内有一处发生火灾,灭火持续时间均为2小时用水计算。 2.水源和自来水厂规划 镇区生活、工业和消防用水主要是地下水,沿着小清河建若干水井作为水源地,并在水源地小清河上游建一水厂。近期供水能力达到6000吨/日,远期为8000吨/日。 给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的规定。 3.给水管网 镇域给水管网结合环状网和枝状网两种布置形式,在干路之间采用环状网形式,干路至支路则采用树状网形式。 对不合理的管段逐步取消,对供水不足的管段加以更换完善。 消防供水与镇域供水共用一套管网系统,沿道路

18、按不大于120米的间距设置市政消火栓。 6.给水管材 给水干管可根据需要选用球墨铸铁管、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配水管由于经过加压后送水,要考虑管材的耐压性,可选用钢管、UPVC、PE等强度高的管材。第三节 镇域污水工程规划第三十条 污水工程规划依据与原则1.规划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中牟镇总体规划 2.规划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2)、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均排入镇域污水管

19、网。近期镇域的污水分片就近排入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远期规划各中心村的污水分区排入生态湿地进行处理,镇区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分片区排入污水厂集中处理。(3)、污水综合治理采取集中处理的原则。工业废水必须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后排入地下污水管道,与城区生活污水一并送到污水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地表水体。 (4)、根据本地段地势地形特征,以及河流水系分布情况,按照分散布局和就近排放的原则规划布置雨水排除设施。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排水设施,积极扩建和新建排水设施,逐步达到合理完善,根治雨涝灾害和水体污染的目标。 第三十一条 污水工程规划3.规划污水量 根据镇规划标准

20、,排水量应包括污水量、雨水量,污水量应包括生活污水量和生产污水量,并应按下列要求计算: (1)生活污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的7585进行计算;镇域取80%进行计算;(2)生产污水量及变化系数可按产品种类、生产工艺特点和用水量确定,也可按生产用水量的7590进行计算;于家房镇镇取75%进行计算; 4.污水处理厂规划 (1)、本规划拟将于小清河下游、镇区边缘、临近快速路处建一污水处理厂。 (2)、处理级别为二级污水处理指标(二),其工艺流程大体为泵房、沉砂、初次沉淀、曝气、二次沉淀、消毒及污泥提升、浓缩、消化、脱水及沼气利用。 5.污水管网规划 (1)根据镇域的地形、地貌分别设两条主干管、6次干管;

21、(2)镇区中心大道和文渊路路设置污水主干管,镇域经过初步处理的生产污水向南汇集,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镇域其他四个中心村的污水几乎全部是生活污水,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到各村附近的沼气池进行发酵,所产生的能量用于解决各村的燃气问题。(4)污水管道主干管径DN400mm,次干管径DN200mm。 (5)污水管道埋设在道路下,主要采用重力流,部分采用压力流,设置污水泵站3处。 6.污水提升泵站 根据本区的水系和地形,规划设置污水提升泵站3座。具体设置位置详见污水工程规划图。泵站规模及用地面积详见下表。 泵站规模及用地一览表 序号 泵站编号 规模(万m3/d) 用地面积(公顷

22、) 11 0.80.222 1.20.233 0.90.2第四节 镇域雨水工程规划第三十二条 雨水工程规划依据与原则1 规划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2 雨水规划原则 1、雨水排放方式采用沿路敷设管渠方式,利用现有的水塘,河流作为雨水汇集点,根据整个区域的地形、地势划分排水区域,采用分片排水的办法,以经济的方式达到最佳效果。 2、雨水排水系统尽可能采用分区布置,在高地区和低地区分别布设管道,避免对管道的严重冲刷。尽可能采用自流方式排放,避免设置雨水泵站。雨水排放根据雨量、汇水面积及地形,

23、确定其排水量管径和走向,建立合理的排水体系。第三十三条 雨水管网规划1、红线宽度20m以上的道路上,雨水管道沿道路布置在中间。现状S322省道规划后将调整为镇区道路,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两侧。2、雨水管以重力流为主,宜顺坡敷设。并与道路中心线平行。雨水管道管径最大为1200mm,最小为300mm。 3、雨水管道排入内河的排放口采用一字式。 4、镇域内雨水分为两个片区排放,分别排入水库处,另一片区排入小清河。第五节 镇域电力工程规划第三十四条 电力工程规划依据与原则1.规划依据 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2.规划原则 1)根据区内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容

24、量控制应满足逐步开发、灵活多变的要求。 2)合理布局,正向送电,减少迂回,线路走向尽量短捷,降低投资。 3)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以近为主,过渡协调, 实现规划。 4)合理预测用电负荷,保证供电容量,提高供电质量。5)镇区和村庄采用统一供电。 第三十五条 电网规划1.电荷预测镇域内规划预测用户15700户,用电负荷预测 1.6万 kw。规划农业用地 8.472万亩,用电负荷 0.13万 kw。工业用地约为6.6平方公里,用电负荷预测 66万kw。镇域内总用电负荷预测:67.73万kw2电网规划:220KV主干电缆构成单回路的网络。镇域内设置一个220kv变电所和两个66kv变电所。22

25、0kv和66kv配电线路采用地上架空形式。镇域统一采用10kv电压供电,采用地上架空形式。3电力线路规划:根据电力电量的预测,可得知镇域内需要220kv电压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同时根据负荷分布合理布置并深入负荷中心,电线的敷设可采用电缆沟或直埋方式。 4.电力设施方面:建设电管所电管站各一处。电管所和电管站分别建设在新区市政府大楼内,为全镇提供电力维修和电费收缴的工作。 第六节 镇域邮政电信工程规划第三十六条 电信工程1.电信设施 镇域内设置了一个有线电话模块局,随着城镇的发展,可以对模块局进行扩容。有线电话近期普及率为30,远期普及率为50。移动电话信号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信号为有缝隙覆盖

26、,镇域内设置四处电信服务代办处。 3.电信线路 规划的电视电信管道的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采用同井共沟,沿镇域内的道路敷设。有效形成片区综合的通信网络系统,满足电话、数据通信、有线电视等不同信息服务行业的地下管道空间需求。 未来镇区的发展,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引进更多的信息网以及提高信息网的综合能力。 第三十七条 邮政工程根据现状情况,可确定近期邮政局不足以满足整个镇域需求,规划新建一处邮政局,各村设置邮政代办点。第七节 镇域燃气用能规划第三十八条 燃气用能规划原则(1)燃气工程规划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节约能源、方便居民、安全可靠、易于实施、保护环境。 (2)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和技术规定

27、,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规划应用多种气源。其中镇区以液化石油气为主要气源,生物质能为辅助气源;中心村以秸秆气化炉为气源。 (3)控制民用燃气普及率,鼓励居民使用生物质能作为原料及燃料。(4)由于气源能源所限,规划期内只考虑供居民生活用气和公共建筑用气;规划近期以瓶装供应到用户和秸秆气化炉供应到用户为主,远期考虑管道供气和生物质能供气。第三十九条 镇域燃气规划黄店镇镇域内没有自建气源厂的条件,也不适合从其他地方引入气源。从黄店镇现状情况看,镇区内液化石油气罐供气已初具规模,气源也有一定保证,建议规划期内仍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部分气源。通过液化石油气罐、32瓶组式液化石油气和基站式三种供气方式供应到用

28、户,并且鼓励居民使用生物质能气源。第四十条 镇域内用地规划在未来的20年内,在全域范围内除了各家各户用能基本靠小型化,家庭型用能。规划拟在镇区内分散建设基站式液化石油气站2座,32瓶组液化石油气站3座。基站式液化石油气站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服务,占地总共0.04公顷。32瓶组液化石油气站为一类居住用地服务,占地约0.03公顷。第八节 镇域供热工程规划第四十一条 供热工程规划原则(1)热负荷测算 根据地块性质、用地面积等规划指标,参照国家现行的各项用热量标准和有关经验热负荷指标进行测算; (2)大力发展集中统一供热,严格控制新建小锅炉群,以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减少占地,综合利用,降低造价的目的

29、; (3)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第四十二条 供热工程规划镇区一类居住用地内的靠近供热接入点的用户采用集中供热,其余用户可以采用秸秆炉供热。二类居住用地内的用户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采用集中供热。各中心村主要通过土暖气供热,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秸秆炉供热。第四章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第四十三条 行政管理及区域性商贸设施镇域内规划建设新政府,其中成立各项管理机构,每个村设置村委会。规划区域性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镇区中心大道沿线,包括银行、商店、饭店等,占地 22.1 公顷。镇区东西居住片区各形成商业中心,各村内形成分散商业网点,规划后商业金融设施完善,用地规整。 规划将现有集贸市场移至规

30、划集贸市场用地,满足镇区发展的要求。第四十四条 文化体育设施镇域内规划一处文化中心,主要设置文化活动站、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农科站,位置在中学南侧,占地 6.15 公顷,形成镇区标志性建筑景观区。 第四十五条 医疗卫生设施镇域内规划医院一处,占地2.86公顷,社区卫生服务站多处,在各个村庄内建立卫生所。 医院内设置计划生育站、防疫站、卫生监督站,以满足居民对社会化公益事业的需要。 第四十六条 教育设施规划镇域规划中学两处,位于镇区内,同时镇区设置小学六处,于中心村设置小学。 第五章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十七条 空间管制目标规划整合协调镇区发展,产业空间,生态保护,景观体系与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31、根据不同土地实际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将全镇空间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各分区实施不同开发建设管理要求。 第四十八条 “三区”“五线”规划1、“三区” 1)禁止建设区 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辽河水域、浑河水域控制区,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和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区内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任何不符合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必须限期搬迁。 2)控制建设区 (1)水域建设控制区,须对区内各类建设活动进行严格审批,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给予控制。小清河外侧各100-400米为建设控制区,一般水域廊道外侧各50米为建设控制区。 (2)缓冲绿带:包括基础设施隔离带,安全防护带以及城市

32、防灾避难系统等;主要河道两侧防护带控制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镇区地段防护带不小于50米,镇区以外地段防护带不小于100米。 (3)区域性交通廊道控制用地:包括中心大道、S322省道、过境高速等区域性交通沿线控制用地等,严禁村庄夹公路发展,防止公路街道化,规划区内公路旁绿带宽度每侧按3050米控制,规划区外国道,县道,乡道两侧分别设置15米,10米,5米以上的绿化带。 (4)控制预留电力,电信,燃气等区域性市政设施走廊用地。 (5)水源地,雷达站,气象站,军事设施,外事机构,微波站,微薄通道,危险品等有关设施应按照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确定控制范围。 (6)一般农业生产用地是以种植业,林业,牧业

33、,水产等为主要的用地区域,地貌以自然环境,绿色植被和自然村落为主,土地利用功能以农业为主导,居民点有明显的农业地带。 3)适宜建设区 指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包括镇区建设区,中心村居民点及文化古迹的环境协调区。适宜建设区是称呼四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需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确定开发模式。 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之内,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之内,。严格控制村庄零散建筑的数量。不增加新的用地指标。全面实施绿色通道建设,集中建设的同时提高生态绿地面积,治理和防治水土流失。 2、“五线” 分别为蓝线、黄线、绿线、紫线和道路红线。在这些控制线两侧留有不同

34、的控制性用地。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第一节生态环境规划目标与功能区划分第四十九条 规划目标1、镇域大气环境整体上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主要道路两侧不低于二级标准。 2、镇域内的水系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类标准以内。 3、在镇域范围内保持树木植被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4、各类环境噪声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控制。 第五十条 生态功能区划分镇域生态环境空间划分为水域生态系统,设施农业生态系统,耕地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其中部分生态环境空间的范围相互涵盖和交错。 1)林地生态系统 主要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生态敏感性较高的林地、苗圃、草场(涵盖部分一般林地);公路防护林带

35、;地表水保护区绿地等。 2)水域生态系统 (1)严禁建设有污染的工业、乡镇企业等项目,确保浑河水系安全。 (2)生产、生活污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才允许排放。 (3)垃圾必须进行收集,运至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严禁向河流水系倾倒垃圾、弃土,污染水体。 (4)严格保护水源涵养地、地下河出入口。在镇域内建立环境监测点、水质监测点,进行环境、水质监控。 3)村镇生态系统 加强镇区、中心村的管理力度,处理好工业企业和村民生活、生产废渣、废水、废气等,其排放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第二节 生态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第五十一条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健全执法体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36、1、环境保护投资近期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上,远期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5%以上,抓好镇供热工程和绿化工程等。增加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推动农村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传授广大村民正确使用农药,农膜,化肥等农资的方法。 2、按规划布置新建工业及对部分老工业的调整,从单纯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改变,逐步形成工业园区,使基础设施配套,污染集中控制,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引导且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加强绿化,到2030年镇区绿地40.5公顷,人均绿地9平方米,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混合型绿

37、地系统,以改善乡城特别是镇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4、随着镇域建设规模的扩大,为加强环境质量的管理,增设环境空气,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检测点位。 第五十二条 改善水环境质量(1)完善排水体制,生活污水处理后污水处理厂。 (2)工业废水全部要事先企业内处理,达标排放。 (3)对浑河沿岸拟建的有污染建设项目一律实行严格控制,现已建成的污染项目坚决治理整顿,不能完成治理任务的关停处理。第五十三条 改善声环境 (1)镇区声环境质量按环境噪声躬耕分区控制和管理。重点加强交通噪声的管理,在居住小区,生活性干道禁鸣喇叭。 加大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美化环境,同时降低噪声的影响范围与影响速度。 (2)对工业噪声扰民

38、的企业限期治理,对严重扰民娱乐场所的社会噪声坚决取缔。第五十四条 固体废物处理 (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要提倡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为主,控制和减少废弃物的生产量,防治固体废物的二次污染。 (2)生活固体废弃物要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结合改厕,改灶,改圈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秸秆气化,使用清洁能源。第五十五条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要切实保护和建设好各类水源涵养林,加快浑河及干渠两岸防护林体系建设,近期绿化覆盖率达到25%,远期绿化覆盖率达到40%。 第七章 综合防灾规划第一节 消防规划第五十六条 消防安全重点保护区域依据国家及省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

39、划分甲、乙、丙类消防安全保护区域。 甲类消防安全重点保护区域为镇政府办公楼、商业街、集贸市场、医院、加油站、液化石油气站等。 乙类消防安全重点区域主要有中小学、文化体育中心等用地。 丙类消防安全区域为除甲、乙类消防安全重点区域外其他区域用地。 第五十七条 消防安全布局规划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站及加油站的建设须满足集镇建设规划的要求,不应随意增设。燃气管道及其站点的建设要接严格国家有关规范规定选址、选线、保证安全距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高压输电线路应符合总体规划。电业部门应完善集镇的送、配电系统,实现环网供电。 3、镇区内新建的大型商贸及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接一、二级要求审批,

40、重点建筑要严格按消防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第二节 防洪规划第五十八条 规划期内对河要进行加固、整修堤防,保证汛期洪峰流量能顺利通过。 1、防洪标准:根据规范,确定浑河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2、工程措施:规划对河进行综合治理, 按标准修建堤防,清淤、清障,使河道有足够的过水断面,保证汛期洪峰能顺利通过。同时,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小流域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防洪问题。 第三节 防滞规划第五十九条 规划后,在镇区东侧,建立滞水区,在各个村庄范围内建立一些小型的滞水区域。在雨季能够保证全镇域范围的排滞顺利进行,不会出现其他大规模的滞水现象.第四节 防震规划第六十条 抗震设防标准镇

41、区新建的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接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的抗震要求设防,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执行抗震规范,对原有的建筑物逐步接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第六十一条 避震疏散场地和通道避震疏散场地要求空间开敞、通道顺畅,根据集镇用地布局,确定公园、广场、中小学校的操场用地、绿化用地、空闲地为避震疏散场地及医疗救援场地,人均疏散用地不小于3平方米。 镇区主干道做为疏散的一级道路,承担中远程疏散及救援、救护任务。集镇应根据避震场地的设置,详细制定疏散路线图以示居民。为确保疏散道路的通畅,地震时应使沿街建筑倒塌后,遭路上仍有不小于6米宽路面供人员疏散,以房屋倒塌堆积高度为其高度0.5

42、倍计,确定道路两侧建筑物限高或退道路红线距离。 第三部分 镇区规划第一章 规划原则第六十二条 规划原则1、根据镇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镇区周围土地实行控制,划定规划区范围为:北临过境道路中和路,南到过境高速,东达静安路大道,西以规划的S322国道为界,规划区用地面积为4.5平方公里2、坚持“开发一片,带动一片”的原则,抓好近期建设,为远期发展打好基础。3、体现人文关怀,为居民提供优越的生活、生产环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第二章 镇区性质、范围与规模第六十三条 镇区性质 黄店镇位于中牟县南部生态产业区范围内,以农业生产为主,未来规划以产业发展为主,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六十四条 城镇

43、人口规模近期:至2010年,镇区人口2237万人,城镇化率10%,用地约2.1平方公里。远期:至2030年,镇区人口4.5万人,城镇化率45%,用地约5平方公里。第三章 用地布局第一节 规划结构第六十五条 规划结构镇区在原有乡道基础上,用道路划分出尽可能规整的地块,以达到土地利用最大化,同时将工业区与居住区严格区分开来,并沿河设置景观绿地最大化,也将公共服务设施沿主要交通道路布置,从而促进城镇发展。第二节 各类用地布局第六十六条 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主要位于镇区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小清河从中穿过,有较好的环境,并依城市干道集中布置,出行方便。居住建筑以低层和多层为主,注重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地段,安排较高档的居住建筑,沿河建筑应注重体现人与自然相协调。2行政办公用地将原镇政府搬迁至镇区西部新区中心沿主干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