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71504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总结-.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计算机网络就是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的的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将远方终端资料传送给主计算机,形成一种简单的联机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以下4 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又称为联机系统,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

2、信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将若干个自主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课分为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者一起构成一通信子网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互联网ARPANET 是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广域网的发展也从ARPANET 的诞生开始的。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高速互联网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又称高速互联网(或称高速Internet)。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通信和共享的,基本上以电信网作为信息的载体,即计算机通过电信网络中的X.25 网、DDN 网、帧中继网等传输

3、信息。二、计算机的分类1.按地理范围分类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广域网、局域网和互联网。广域网又称远程网,是研究远距离、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涉及的区域大,如城市、国家、洲之间的网络都是广域网。广域网一般由多个部门或多个国家联合组建,能实现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局域网又称局部网,研究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一般在10 公里以内,以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小范围为限(如一个学校、一个建筑物内),由这些单位或部门单独组建。这种网络组网便利,传输效率高。我国应用较多的局域网有:总线网、令牌环网和令牌总线网。互联网又称网际网,是用网络互联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和

4、局域网互联起来,形成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联成一片,这就是 Internet网。2.按拓扑结构分类结构拓扑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以局域网为例,其拓扑结果主要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三种。对应的网络就称为星形网、总线网和环网。(1)星形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2)总线形所有节点都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主干电缆就称为总线(Bus)。(3)环形各节点形成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可实现任意两点间的通信。3.按传输介质分类网络传输介质就是通信线路。目前常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卫星、微波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相应的网络

5、就分别称为同轴电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无线网等。4.按通信协议分类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不同的网络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CSMA/CD 协议,令牌环网采用令牌环协议;广域网中的分组交换网采用 X.25 协议,Internet 网则采用TCP/IP 协议。5.按带宽速率分类根据传输速率可分为低速网、中速网和高速网。根据网络的带宽可分为基带网(窄带网)和宽带网。一般说来,高速网是宽带网,低速网是窄带网。三、OSI 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983 年 ISO 颁布的网络

6、体系结构标准。从低到高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层之间相对独立,第N 层向 N+1 层提供服务。OSI 中数据的实际传输过程数据从发送端进程到接收端进程,实际上是经过发送方各层从上到下传递到物理介质,从上到下逐层传递的过程中,每层都要加上适当的控制信息,称为报头。到最底层成为由“0”或“1”组成的数据比特流,然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向上逐层剥去发送方相应层加上的控制信息,最后到达接收进程。三、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常用网络协议分类1.计算机网络协议简明概述网络的基础,就是众多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搭建和应用。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呢?下

7、面我们就阐述一下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概述。网络通信协议(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通常简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就是对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信息格式、能被收/发双方接受的传送信息内容的一组定义。为了实现OSI 七层参考模型功能,各层都有许多负责各个不同方面,解决不同问题的通信协议,如有物理层中的物理接口通信协议(如RS-232、RS-449 和 V.35 等),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链接协议(如CSMA/CD、SDLC 和 HDLC等),网络层则有许多路由层协议(如IP、RIP、OSPF 和 IGRP 等),传输层则有许多传输控制协议(如TC

8、P、FTP 和 TFFP 等),同样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都有许多相应的的网络协议(如应用层的POP3、SMTP、SNMP 和 DNS 等)。就是在这些许许多多的通信协议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的七层模型才能全部正常工作,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2.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类网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但网络协议又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通常融合在其他软件系统中。网络协议遍及OSI 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 协议,到 OSPF、IGP 等高级路由协议都可以认为是网络协议,有上千种之

9、多。在所有常用的网络协议中,又可以分常用的基础型协议和常用的应用型协议。TCP/IP、IPX/SPX、NetBEUI属于常用的基础型协议;而HTTP、PPP、FTP 则属于常用的应用型协议。基础型协议用来提供网络连接服务,它在网络连接和通信活动中必不可少;应用型协议对于网络来说不是必需的,而是在具体应用到网络服务时才需要。如 HTTP 协议只在进行因特网应用时才需要,FTP 协议则只用于文件传输活动中。四、IP 地址的概念IP 地址是我们进行TCP/IP 通讯的基础,每个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我们目前使用的IP 地址是 32 位的,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例如:192.168

10、.0.181。IP地址的格式为:IP 地址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或者 IP 地址=主机地址 +子网地址 +主机地址。一个简单的IP 地址其实包含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重要的信息。最初设计者,为了便于网络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 地址包括两个标识(ID),即网络 ID 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机器都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 与其对应。五、网络常用操作技巧大家都知道Windows 是从简单的DOS 字符界面发展过来的,所以有些时候DOS 命令对我们仍然很有用,如Ping 和 IPConfig 等等。Ping 是个

11、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和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根据返回的信息,我们就能够推断TCP/IP 参数是否配置得正确连同运行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和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 配置就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 TCP/IP 的正确性。简单的说,Ping 就是个测试程式,假如Ping 运行正确,我们大体上就能够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但由于能够自定义所发数据报的大小及无休止的高速发送,Ping 也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 DDOS(拒绝服务攻击)的工具,例如许多大型的网站就是被黑客利用数百台能够高速接入互连网的电脑连续发送大量Ping 数据报而瘫痪的。学习了这门课后,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更加的了解。在平时上网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网络。同时我们也打开了网络这扇神奇的大门,它的神奇和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吸引着我我更好的学习知识,去不断地探索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