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670930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政治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政治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高一政治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1 转瞬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想这学期的教学,既有进步的地方,也存在不足之处。准时的反思,能促进我的教学水平,为日后更好开展教学工作做铺垫。 一、留意关怀同学加深对学问点的理解和记忆。 本学期的政治教学以政治生活为主线和上学期的经济生活不同,经济学问记忆的学问点不是太多,着重理解,对运用的要求比较强。而政治学学问对记忆的要求则明显比较高,并要求同学在深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政治生活对同学而言比较生疏,他们参与的机会少,因而对很多学问点都难以把握。不少学习认真的同学反映,政治学问点难于记忆,因此,关怀同学加深对学问点的理解与记忆尤其重要。

2、1、国内外重大时政穿插运用,加深对学问点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加深同学对政治学问的理解很有关怀。这能让同学觉得,政治生活就在他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例如,在讲授“政府的性质与职能”这一学问点时,我运用了“2010年海南琼海国庆期间水灾中的政府作用”这个热点问题,让同学乐观参与争辩,深刻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学会区分政府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再如,在叙述“国际关系的准备性因素”时,我运用了“中日关系进展历程”的材料,同学都会通过分析,指出国际关系的准备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2、讲授记忆方法,强化同学对学问点的理解与记忆。 针对政治学问点众多,难以记忆的问题,我多次鼓舞同学运用学问框架图

3、进行复习记忆。学问框架图有助于同学从宏观的角度对学问点进行理解与把握,把书本零散的学问点归纳为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我鼓舞他们在复习的时候,建立自己的学问框架,这样会记得更结实。 此外,我还引导同学在理解学问点的基础上,运用循环记忆法、关键字词记忆法等对重点学问进行分类记忆,并通过定时的课堂小测进行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授答题技巧必不行少。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同学已经基本把握了辨析题的解题方法,但是对于论述题和探究题,同学解题阅历实在是少得很。因此,教给他们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特殊必要的,主要是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除了在平常习题评讲中慢慢向同学渗透解题技

4、巧外,我还会开设特地的主观题解题方法讲授课。把同学在答主观题时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为同学指出来。把主观题的类型、审题、答题技巧以及步骤通过例题的讲解引导同学慢慢学习。此外,通过强化练习,使同学慢慢建立起解答主观题的模式。 高一政治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2 中期考试硝烟布满过后,反观前半期的教学,感受颇多。 从教学教育活动过程看,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对象的深化了解,按以前对高一同学的教学教育方法和观念来教学,通过平常考试才发觉我们的教学对象已大大转变,有那些不同呢?一、现在的同学学校用的是课改教材,教材的侧重于从感性熟识来引导同学明白一些生活的道理,但缺少基本学问、理论的系统学习;二、学习习惯

5、差,不会听讲、记笔记(包括成果好的);三、考试是开卷,同学对政治学习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四、对高一经济学中基本理论的理解缺少心里预备,同学的角色还处在学校阶段,角色转变太慢。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留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要低估同学的水平,把他们当成是以前初三的同学,要求他们记住基本学问,先记再理解,循序渐进;二、逐步培育同学的学习习惯,要求记笔记、会使用工具书,增加自学力气;三、教学中留意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落实教材,加强书本学问的认知和理解;四、课堂课后严格要求,加强训练。俗话说笨鸟先飞,通过劳动、努力定能取得好的成果。 高一政治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3 中期考

6、试硝烟布满过后,反观前半期的教学,感受颇多。 从教学教育活动过程看,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对象的深化了解,按以前对高一同学的教学教育方法和观念来教学,通过平常考试才发觉我们的教学对象已大大转变,有那些不同呢? 一、现在的同学学校用的是课改教材,教材的侧重于从感性熟识来引导同学明白一些生活的道理,但缺少基本学问、理论的系统学习; 二、学习习惯差,不会听讲、记笔记(包括成果好的); 三、考试是开卷,同学对政治学习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四、对高一经济学中基本理论的理解缺少心里预备,同学的角色还处在学校阶段,角色转变太慢。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留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7、、要低估同学的水平,把他们当成是以前初三的同学,要求他们记住基本学问,先记再理解,循序渐进; 2、逐步培育同学的学习习惯,要求记笔记、会使用工具书,增加自学力气; 3、教学中留意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落实教材,加强书本学问的认知和理解; 4、课堂课后严格要求,加强训练。俗话说笨鸟先飞,通过劳动、努力定能取得好的成果。 高一政治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4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尤其针对政治学科在会考中遇到的同学不宠爱学的“尴尬”状况,就准备了在政治会考的教学中培育同学爱好的重要性。 依据我在政治课教学上的摸索,结合

8、同学的心理特点,我慢慢摸索出了,在教学中,假如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就能乐观调动同学的爱好,使课堂教学收到特殊好的效果。假如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同学就能乐观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育同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同学爱好 在政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同学的爱好,活跃同学思维,发挥同学的想象。如何引起同学的爱好,引发同学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学问间的联系,顺当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需留意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从与同

9、学联系亲热的生活阅历、已有的学问、力气、志趣、品德的实际动身,这是充分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同学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老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同学带入预备的包含确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同学心灵深处受到猛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老师所要传授的学问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老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接受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同学的爱好,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究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同学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同学主动参与,经过同学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学

10、问。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同学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化熟识事物,发觉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同学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冲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我们用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串香蕉,演绎了一个“买水果”的小品故事,同学在笑声中,明白了梨、苹果、香蕉与水果是共性与共性的关系,梨、苹果、香蕉这些个体无论怎样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为共性的“水果”,也离不开“梨”、“苹果”、“香蕉”等个体。这些乡土实物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同学印象,便于同学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培育了同学亲近自然、宠爱乡土的朴实感情。在学习高一“提高

11、企业经济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时,我们预备了一个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细沙、一杯水。先用石头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时,还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还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时,还可以再充进其他气体看似“满”了不能再装的容器,其容量的潜力原来如此惊人。形象的演示使同学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力,让石头、砂子、水、空气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潜能无限”的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同学学。”一般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也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

12、于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同学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乐观性与参与性,培育探究政治问题的力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力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一组争论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把握学问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争辩50%,实际操作75%,教会同学立刻应用所学学问90%。这组数据表明,同学听课及阅读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争辩、实践和应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问,熬炼力气,需要突出实践应用。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可以借鉴争论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通过对政

13、治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转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依据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探究的课题,让同学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 总之,乡土材料是特殊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效地优化学习方式,激活同学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乡土资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内、回归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爱好,使政治课教学获得新的活力、生命力。政治课教学也最终会走入同学的心中。 高一政治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5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

14、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进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老师要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富有共性地学习,对于同学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学问,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老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必需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乐观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 尤其是要擅长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大事、时政热点与书本

15、中抽象的政治理论学问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通过分析汽车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同学熟识到要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面对不断下降的汽车价格,必需实行必要的措施;而对于家庭来说,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购买汽车也纳入了生活消费的内容。这样,同学才会对政治课感爱好,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学问的理解。 其次,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特别重视同学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舞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争辩争论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查找解决的方法

16、。例如,作为当代中同学,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同学中存在很多看法,老师可实行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舞同学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同学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老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留意进展同学自主学习力气、鼓舞同学自主进行价值推断的同时,为同学供应鲜亮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第三,政治老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实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老师尽快把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

17、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叙述,把同学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同学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同学更简洁接受对学问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同学学会对学问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学习“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呈现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让同学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同学爱好和思维,引导同学质疑、探究、发觉,达到对同学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需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同学的共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受、性格气质、爱好爱好的同学,进行多侧

18、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政治的乐观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同学以温和和信念,使集体成员间相互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轿车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同学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就准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学问。 作为高中政治老师,尤其是高一班级使用着新教材的政治老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了要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公正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同学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

19、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同学共享彼此的思考、阅历和学问,沟通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奇妙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展。 高一政治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6 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旨在进展,目的是促使同学在学问、力气、觉悟方面有所收获,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深熟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乐观性和制造性,留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点”,即结合点、生命点、兴奋点和情感点。 一、查找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 理论联

20、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首先必需全面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应当说,把握理论是联系实际的基础,因此,必需先学好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较好地分析当今社会纷繁简洁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现象;同时,要留意理论联系实际,由于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就会把思想政治课讲成纯理论条条,变成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很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关键在于查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即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实际存在的问题包罗万象,无可胜数,假如信手拈来,势必会铺张时间与精力

21、,因而,科学查找“结合点”,选择实际问题极为重要。我想,老师选择的“点”应是同学生疏的、贴近生活的,是与教学内容亲热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实际和同学中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的分析说明,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确保让同学感爱好。紧扣社会问题与同学现实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尽量做到深化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同学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加以理解把握,又有利于提高同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力气,关怀同学明辨是非,提高觉悟。 二、体现“生命点”,发挥同学

22、的主体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遗忘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共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同学是“熟识的仆人”,而不是机器,不是“熟识”、“学问”的“容器”。可见,同学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教学就是要擅长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使同学成为主动的、活泼的、进展的学习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确定要转变老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比如,在教学中可运用“读、议、讲、练”教学方式,通过情景设置,组织同学进行充分争辩与互动沟通,让教学成为老师主导作用和同学主体作用最优化结合的过程。“读”就是在课堂上给同学确定的自学

23、时间,指导看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同学通过自学,能自己领悟理论学问,发觉问题,质疑释疑;“议”就是在同学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争辩。争辩前,老师要指导同学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用基本原理作指导,同时联系实际地进行争辩,不能脱离教材想当然地乱争辩。“讲”就是老师依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对基础学问进行讲解,并解答同学自学争辩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在同学自学和争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目的是使同学对已把握的学问更加明确、更加系统。“练”就是在自学、争辩、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进行练习,目的是为了巩固学问,并将学问转化为力气。通过练习,发觉同学学习上的漏洞和老师教学上的

24、薄弱环节,可以准时得到弥补。如在讲学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内容时,就可以实行这样的教学步骤:先由同学课下自学两点:一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二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接着,着重对后一个问题进行课堂争辩,让同学讲自己的看法或做法,而老师则重点讲解调整人际关系的几种应当留意的问题;最终,全体同学每人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总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同学独立思考、相互争辩中完成的。这样,不仅学得印象深刻,而且在获得学问的同时又熬炼了自己的思维力气,指导了自己的行为。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老师做好“疑”字文章,也就是要使课堂成为同学“提疑”、

25、“质疑”和老师“答疑”、“解疑”有机融合的、互动式的教学。这里,提疑、质疑是前提,讲疑、答疑是关键,解疑是目的。面对同学提出各式各样的、五花八门的问题,老师要加以归纳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指导,例如,属于老师在教学中同学没有弄清楚的,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实行集中讲解、答疑的方法解决;属于老师在教学中同学没有弄清楚的,而带有特殊性的问题,但又比较重要,可利用每节课前或结合新课,进行分散答疑;若是不属于讲课内容,或有些还未讲到的问题,则可实行个别答疑的方法,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鼓舞同学的学习乐观性,而且还能调动同学主动接受教育的乐观性。因此,老师要转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

26、立科学的同学观,把同学当作是“学习的主体”,使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 三、刺激兴奋点,激发学习爱好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同学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同学“厌学”,因此,教学确定要让同学对学习科学学问有深厚的爱好,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必需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当同学学到了丰富的科学学问,有助于他们去熟识和改造世界时,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加强趣味性,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其目的也是使同学更加自觉地把握科学学问,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并不困难,问题在于老师是否肯下功夫。

27、查找“兴奋点”是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保证,老师一方面要深化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在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课前教学的预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可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像一些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好玩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以及能开阔同学视野的丰富学问等;还可收集一些剪报,加以分门别类整理;或写一些教学卡片,买必要的工具书、参考书,甚至是上网查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学内容生动好玩,引人入胜,让同学“愿学”、“乐学”。当然,讲究教学“趣味性”,并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使“趣味”成为教学内容的外加东西,游离于科学学问之

28、外,像这样的教学,绝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其效果必定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乐观探究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激发同学学习爱好,使同学学习政治课由“自发”变为“自觉”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必定是一个擅长激起同学对自己课程感爱好,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老师”。 四、抓住“情感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素养教育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同样要努力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抒缓如清流的课堂教学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假如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同学产生心情昂扬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学问,那么,这种学问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乏。”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布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同学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老师擅长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同学,宠爱同学,做同学的知心伴侣,关怀他们的成长,急躁解答他们的问题,关怀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同学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