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法十讲 130页介绍许多种中药.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767070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用法十讲 130页介绍许多种中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药用法十讲 130页介绍许多种中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用法十讲 130页介绍许多种中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用法十讲 130页介绍许多种中药.doc(1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二第二讲讲 发发散散药药 麻黄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结。由於 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 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 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 止咳的效果较好。 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 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

2、黄以杏 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侯(痰黄稠、喉燥咽乾、口鼻气热、遇热 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 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於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 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 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水从汗解而消肿; 小便增多而消肿; 大便水泻而消肿; 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 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 肾,其标在肺”等理论

3、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 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麻黄配熟地、白芥子、当归等可以散阴疽,消结。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宣透皮 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破坚积聚”的记载。外科全生集的阳 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黄(五分)、熟地 (一两)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黄得熟地而不表, 熟地见麻黄而不腻”的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我曾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 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

4、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麻黄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叁钱之间。治疗水肿时常比一般用量较大,可由叁钱渐 加至五钱,个别的还有时用到七、八钱,这时要配用生石膏八钱至一两半左右(生石膏与 麻黄之比约为3:1),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 桂枝 桂枝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常配合麻黄治疗无汗的风寒感冒,有助麻黄发汗解表 的作用。配合白芍治疗有汗的风寒感冒,有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的作用。 桂枝还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 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芍、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後错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2腹部块等证; 配合片姜

5、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的肩臂疼痛; 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 配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可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 、四肢疼痛,常用於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桂枝还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效能。 常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苏子、桑皮、炙甘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 肿等; 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而致的胸心痛。 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常用於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但要注意辨 证论治,不可用於有热证的病例。 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用量一般为一

6、至叁钱。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到五钱至一两。 荆芥 荆芥味辛、性微温,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配防风、苏叶,用於辛温解表; 配薄荷、银花、桑叶,用於辛凉解表; 配防风、当归、川芍、苏梗,用於产後受风。 荆芥与其他辛温解表药不同的是风寒、风热的表证,都可以应用。 荆芥还可以透疹、止痒、治皮肤病。 配蝉衣、葛根、薄荷等,可治麻疹不易透出; 配赤芍、苍术、黄柏、白藓皮、苦参等,可治风疹、湿疹、疥、癣等。 荆芥兼能清血分伏热,有理血止血作用。 配地榆、槐花炭,可用於治疗便血; 配藕节、黑山栀、白茅根,可治衄血; 配当归、益母草、棕炭、川断炭,可治月经过多、崩漏、产後失血; 配红花,可行恶血等。 用於止血时,须炒

7、炭用。 本品茎穗同切生用,称荆芥;只用其穗称生芥穗;炒炭用时散头部的风邪;荆芥炭和芥穗 炭适用於止血,并可治疗产後失血过多和血晕症。需选用哪一种,处方时要写清楚。 用量一般是一至叁钱。治产後失血而血晕时,可用芥穗炭一两,单味水煎服。 防风 防风是最常用的辛温发汗剂。配荆芥、苏叶,治疗感冒风寒的表证。防风风解表治全身疼 痛的效果比荆芥好,荆芥风解表发汗的作用比防风明显,临床上常常是荆芥、防风同用。 防风有经络筋骨中风湿的作用,可用於治疗风寒湿、周身骨节疼痛、脊痛项强、四肢挛急 等症。这时常与羌活、独活、当归、苡米、威灵仙、伸筋草、鸡血藤等配合应用。 防风还有明显的风解痉作用,可用於治疗肝风内动、

8、风痰上扰、破伤风等引起的咬牙、吊3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这时要与全蝎同用,防风能增强全蝎祛风止痉的作用。还 可随证配用藤、蜈蚣、僵蚕、白附子等。 防风还用於肝郁侮脾而致腹痛、腹泻的治疗。常配合白术、白芍等同用,例如痛泻要方( 防风、白术、白芍、陈皮),就是治疗这类疾病常用的方剂。 防风还有治疗肠风便血的特殊作用。反覆发作、日久不愈的大便下血,前人经验认为是大 肠有风邪,可在对症药方中,加入防风,每收良好的效果。常配合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同用。 用量一般二、叁钱。阴虚火动的头痛不宜用。 紫苏 紫苏气味芳香,主要用於解表散寒,但兼有芳香理气、和胃止呕的作用。 常用它治疗兼有胸闷、呕吐、胃

9、部不适的风寒感冒(即俗话说的“停食着凉”)。常同藿香 、荆芥、防风、陈皮、神麴等配合应用,例如藿香正气散。 从近些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本药常用於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解表散寒用苏叶,行气宽中用 苏梗,和胃止呕用紫苏(梗叶齐用),降气消痰用苏子(要略炒捣碎用)。苏梗还有理气 安胎的作用,常用於妊娠呕吐、妊娠腹胀等的治疗。 紫苏有香气,能芳香辟秽、暑化浊,解鱼蟹毒,所以也常用於暑湿秽浊、鱼蟹中毒而致的 胸闷、呕吐、腹痛等的治疗。 苏子下气消痰的作用比较明显,善治肺气喘逆、痰嗽等症,但脾胃气虚常有腹泄者忌用。 紫苏配独活、苍术、槟榔,可用於脚气病;配生石膏、白芷,可用於口臭病。 常用量是二、叁钱。用苏叶时

10、,一般要写明“後下”。 羌活 羌活的主要功用有叁:1. 辛温解表;2. 祛风胜湿;3. 升太阳经和督脉经的阳气。 羌活常用於治疗风寒感冒表证,对身冷无汗、头痛明显的有显效。由於羌活兼有胜湿的作 用,所以对夹有湿邪的感冒(恶寒、发热、身体沉重、骨节疼痛、嗜卧、不愿转动翻身)具有特效。 羌活除用为辛温解表药外,“祛风湿”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对治疗风湿相搏而致的全身骨节 疼痛,颈项疼痛,脊背强痛,脊柱骨节疼痛等,有良好作用。根据这种经验,近些年来多 用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常与独活、 桂枝、赤芍、红花、威灵仙、苡米、松节等同用。 羌活祛风湿与独活不同。羌活偏

11、於祛上半身的风湿,善治脊、项、头、背的疼痛。独活偏 於祛下半身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羌活与桂枝都能祛风散寒,但羌活善於祛散头项脊 背部的风寒,而桂枝则善於祛散肩臂手指的风寒。羌活: 配片姜黄、桂枝,可治肩、臂、手等部位的风湿疼痛; 配荆芥、防风,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尤其对後头部疼痛明显的,效果更好; 配苍术,治头痛如裹; 配菊花、白蒺黎、蔓荆子,治受风目赤。4羌活又常用为治疗上半身疼痛和後头部疼痛的引经药。 羌活的常用量是八分至叁钱。本品辛温燥烈,由於血虚而致全身空痛、虚弱乏力者禁用。 独活 独活也有辛温发散的作用,可用於治疗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身体疼痛、 腰腿酸痛等症。但

12、由於独活祛风胜湿的作用较为明显,故临床上,常把它用为祛风湿、治 痛的药。可与威灵仙、防风、秦艽、签草、松节、透骨草等同用。我常用它配合桑寄生、 川断、补骨脂、威灵仙、牛膝、泽兰、红花、附片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於虚寒性者效 果较好,尤其是对腰痛、腿痛,效果更为明显。一般用法是:上半身疼痛明显者用羌活; 下半身疼痛明显者用独活;全身疼痛者,羌活、独活同用。 独活发散解表的力量不如羌活。独活配细辛能治疗少阴头痛(头痛、目眩、痛连齿颊部 ,或见风即痛);配牛膝、木瓜、苍术、地龙、五加皮、川续断,可治两脚风湿疼痛、 软弱、难於行走。独活配黄柏炭、川断炭、桑寄生,还可用於子宫出血。 一般用量为二、叁钱;

13、个别体壮而病重者,可用至四钱;外用为风湿痛、骨节痛的薰洗剂 时,可用到五钱至一两。外用为薰洗剂时,常与桂枝、透骨草、乌头、当归、红花、防风、生艾叶等配合使用。 血虚头痛,肾虚腰痛,阴津不足等证,均不宜用。 白芷 白芷性味辛温,有散风、除湿、通窍、排脓、止痛五大功能。 1. 散风:白芷辛温发散,能治疗风寒感冒,尤其是头痛重的,更为有效。还能治风疹瘙痒 ,时起时落。 2. 除湿:白芷气味芳香燥烈,燥可胜湿,有除湿作用。可用於寒湿下注所致的白带,常配 合苍术、炒苡米、茯苓、樗白皮、白鸡冠花等同用。对脾虚湿盛所致的久泻,也有治疗作 用,可与肉豆蔻、诃子、茯苓、芡实等同用。 3. 通窍:白芷辛香走窜,有

14、芳香开窍的作用。常用於通鼻窍,治疗鼻塞不通,鼻流腥臭脓 涕(鼻渊)等,常与细辛、苍耳子、辛夷、薄荷等配合应用。 临床上常用这些药随证加减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窦炎、鼻炎等,每收良效。 4. 排脓:白芷还有消毒排脓,生肌长肉,去腐生新的效能。可配用丹皮、冬瓜仁、败酱草 、红藤、生大黄等,治疗肠痈(包括急性阑尾炎)。配赤芍、红花、公英、地丁、野菊花 、银花等,治疗痈肿疮疡。例如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银花、防风、赤芍、贝母、山 甲、花粉、甘草、乳香、白芷、没药、皂刺、归尾、陈皮)中,就有白芷,是外科常用的 着名方剂。 5. 止痛:白芷善治各种头痛,尤其是对前头痛或眉骨处疼痛。有显着效果。除能治头痛外

15、,还可用来治牙痛、胃痛、疮疡痛。但要注意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物,配合使用。 白芷与细辛都能止牙痛,但细辛偏治齿髓疼痛,或夜间牙痛,白芷偏治齿龈连面颊部肿痛的牙痛。 近些年来,有的使用白芷治疗溃疡病的胃痛,除白芷的止痛作用外,它的生肌长肉、去腐 生新的作用,是否对本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观察。5常用量为一至叁钱。 血虚有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痈疽已溃者也宜少用,以免耗伤气血。 高本 本也有辛温发散的作用,主用於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顶疼痛。头巅顶处为督脉经所过之 处,本散督脉经风寒,善治头顶痛;羌活散太阳经风寒,善治後头痛;白芷散阳明经风寒 ,善治前头痛;川芎搜少阳经风邪、解少阳经血郁,善治

16、两侧头痛。 本能直走头顶部,故又为治头顶部疾病的引经药。但又因督脉经与肾经相连,故本品也能 治风寒侵入腰部而致的腰脊冷痛。 用量一般为五分至叁钱。 细辛 细辛气味辛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用於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骨节 疼痛。常与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配伍应用。本品有升浮之性,故又可用於头面部诸 风百疾。 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辛”味能“开通”,可用它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 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寒痰喘嗽,眼风流泪,鼻塞不闻香臭,风寒痹痛等证。 细辛可入心、肾、肺、肝四经,故: 与桂枝、薤白、当归、丹参同用可治胸痹心痛; 与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同用,可

17、治腰、膝、腹部疼痛; 与乾姜、五味子、半夏、麻黄、杏仁同用可治寒饮犯肺的咳喘;(即小青龙汤) 与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白芷、瓜蒌同用,可治妇人乳结疼胀,经血不行; 与草决明、石决明、羊肝、木贼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目痛,目痒,流泪等。 蚕砂也能通凝滞,但偏用於祛风湿滞於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痛。细辛主要是搜风湿寒邪滞於 肝肾而致的筋骨疼痛。独活善搜肾经气分伏风,细辛善搜肝肾血分风寒。 细辛的常用量是叁分至一钱,一般不超过一钱。前人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但这是指单 服细辛而言。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临床上也有在处方中用一钱 半、二钱、甚至叁钱的。但须仔细分析,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不

18、可贸然地使用大量。 辛夷 辛夷气味辛温,有祛风通窍的作用,尤善於通鼻,以散风寒。故常用於通鼻窍,为治鼻病 的要药。例加:治风寒感冒的鼻塞不通,可配合细辛、荆芥、防风、苍耳子同用;治鼻炎 、鼻窦炎,可配合白芷、细辛、苍耳子、川芎、菊花、银花同用。临床上遇有鼻渊(鼻塞 、流腥臭脓涕)、鼻鼽(音求,鼻流清水涕)、鼻塞(鼻中生肉窒塞鼻孔)、鼻疮、鼻塞 流涕等,都可随证配伍应用。 苍耳子也能治鼻病,但偏於散 头部风湿,兼治头风头痛;辛夷则偏於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 细辛也有辛通走窜的作用,可通全身之气,但偏於入心肾两经。辛夷则以通上焦之气为主 ,但配合桑枝、桂枝、松节、红花等也可通利关节。白芷也能芳香通

19、窍,但主要散头面的 风寒而治前头痛、鼻塞。辛夷则善於散上焦风寒,宣肺而通鼻窍。6辛夷配鹅不食草、苍耳子、白芷、薄荷、梅片为细末,用少许搐鼻用,可治鼻塞不闻香臭 ,鼻炎、鼻窦炎等。 辛夷内服用量一般为二、叁钱。阴虚火旺者忌用。 苍耳子 苍耳子性味甘温,有祛风、通窍、散结等作用。临床上常用於以下叁种情况: 1. 祛风湿:用於治疗风湿所致的周痹(全身疼痛),四肢拘挛,常配羌活、透骨草、威灵 仙、苡米等同用。治风湿头痛也有良效。 2. 通肺窍:用於治疗鼻塞不通,鼻炎,鼻窦炎,鼻流涕不止等,常配辛夷、白芷、细辛、川芎、菊花等同用。 3. 治皮肤病:苍耳子有祛风止痒散结的作用,用於治疗各种癣、疥、痒疹及麻

20、风等。 另外,秋季采新鲜苍耳子,连茎带叶切碎,加水煮,取汁熬膏,摊於布上,贴肚脐及囱门 处,可治小儿疳疾,肚大黄瘦,两目少神,消化不良等症;也可用此膏贴瘰历,有消瘰历 、肿块(如淋巴结核等)的作用。 用量一般为二、叁钱。本药有小毒,不宜使用太大量。 香薷 香薷味辛,性微温,能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主治夏季感冒暑湿的表证,症见恶寒发 热、头痛、无汗、身痛或腹痛、吐泻等。常与荷叶、扁豆、佩兰、藿香等同用。并可用於 治疗水湿浮肿,小便不利者(如急性肾炎浮肿等)。 扁豆健脾化湿而消暑;荷叶升达清气而消暑;香薷散利湿浊而祛暑。冬季伤寒的表证,解 表用麻黄;夏季伤暑的表证,解表用香薷。 用量一般为一、二

21、钱,体壮病重者也可用叁钱。体弱易出虚汗者忌用。 生姜 生姜味辛,性微温。常用於解表发汗、发散风寒的方剂中,以治风寒感冒。 可配伍麻黄、荆芥、桂枝、苏叶等同用。也可单用生姜一味,切碎,加红糖适量煮汤饮服 ,治风寒感冒。前人经验中有“行阳分而发表散寒,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 ”的记载,可资参考。 生姜配半夏有明显的和胃止呕作用,并可解半夏毒。生姜也可解南星毒。生姜与大枣同用 ,能益脾胃元气,温中祛湿;与白芍同用能制白芍之寒而温经止痛。 生姜汁可化痰止呕,用於治风痰口噤不语,风痰阻滞经络半身不遂等证。这时常配竹沥汁 同用。一般用法是:竹沥汁一两兑入生姜汁六、七滴,分两次服。 乾姜温中祛寒

22、、温肺化饮。炮姜温经止血。生姜发散风寒,并能止呕。煨姜治胃寒腹痛, 和中止呕,比乾姜而不燥,比生姜而不散。要注意根据病情,分别选用。 生姜皮有行水气、消浮肿的作用。可配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猪茯苓等同用。 生姜的用量一般是二、叁片,或一钱至叁钱。 乾姜、煨姜、炮姜一般用量是五分至二钱。特别情况可用至叁、四钱。 生姜皮常用量是叁分至一钱半。7 薄荷 薄荷主要用为辛凉解表药,有辛凉发汗的作用。常用它治疗风热感冒,头晕头痛,咽喉肿 痛等。多与荆芥、银花、桑叶、菊花等同用。 薄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故可用於由风热引起的风疹、皮肤痒疹、麻疹等。这种情况常与 连翘、赤芍、白藓皮、苦参、蝉衣等同用。薄荷尚能

23、清肝明目,用於肝郁化火目赤肿痛、 视物模糊、头痛头晕等证。常配菊花、冬桑叶等同用。 对於薄荷的用途,大家多注意使用它发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而常不注意它能消食下气 、消胀、除霍乱吐泻的作用。这种情况常与木香、槟榔、大腹皮、焦叁仙、草蔻等同用。 薄荷配地骨皮、银柴胡、秦艽,能退骨蒸痨热;配桑白皮,能泻肺热;配四物汤(地黄、 当归、白芍、川芎)能调经顺气,例加逍遥散(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炙草、 陈皮、薄荷、煨姜)中,也用薄荷以助散郁调气之力。 桑叶、薄荷都常用为祛风清热药,但桑叶偏於凉血清热,疏风明目。薄荷则偏入气分,富有辛凉解散的作用。 久病、大病之後,不可用薄荷,以免出汗不止。 一

24、般用量为五分至二钱,病较重者,也可用叁钱。 菊花 菊花甘苦微寒,有疏风散热的功效。常用於治疗风温初起,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 菊花也是眼科常用的药物,主用於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两目昏花、见风流泪、目生 云翳等,有清利头目的作用。常配伍黄芩、密蒙花、草决明、青箱子、木贼草、桑叶、蝉 蜕等同用。对肝阳上亢、肝风上扰所致的头晕、头痛,也有治疗作用,常与生石决明、白 蒺藜、生地、白芍、蔓荆子等同用。 菊花、薄荷都能散风热、清头目,但薄荷偏於发散,辛凉发汗的力量大於菊花。菊花则偏 於清肝热,祛肝风,并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可以常用。薄荷则没有养肝之效,不能久服。 菊花还有清热解毒治疔肿的作用,为外科常

25、用药。一般常与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等同 用。这种情况有时用野菊花。 菊花的用量一般为二、叁钱,特殊情况也可用到四钱或五钱。 牛蒡子 牛蒡子辛苦而凉,有散风除热,宣肺透疹,清热解毒的作用。 牛蒡子配桑叶、菊花、银花、薄荷,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的表证,对兼有咳嗽、 喉痛、咽痒的尤为有效。小儿麻疹时,加果肺经郁热,咳嗽、咽喉红痛、麻疹出不透,这 时可用牛蒡子宣肺透疹,常与荆芥、芦根、黄芩、蝉退、葛根、桔梗、薄荷等同用。 牛蒡子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於咽喉红肿疼痛,如急性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常与山 豆根、玄参、桔梗、甘草、黄芩等同用,也可配合银花、连翘、苦参、归尾、赤芍等治疗 疮疡肿毒,并能

26、促进痈结的部分消散。 常用量为一钱至叁钱。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泄泻的入不可用。8 蔓荆子 蔓荆子性味辛凉,主用於散风清热、凉肝明目、治头痛。蔓荆子配荆芥、薄荷、菊花、牛 蒡子等,治疗感受风热所致的头痛、发热、口痛、面肿等症,具有辛凉散热的作用。本药 能散上部风热,所以凡因风热上犯而致的头痛、目赤、目昏均可。用本品配合桑叶、菊花 、草决明、青箱子、薄荷等进行治疗。 蔓荆子最大的特点是能散头部风热而治头痛。尤其是对发於头部两侧近太阳穴处的头痛。临 床上常与荆芥、防风、菊花、白蒺藜等同用。单用蔓荆子泡酒饮服,也可以治疗慢性头痛。 配养血祛风药,如当归、川芍、白芍、熟地、羌活、防风等,也可用於治疗头风

27、头痛。 本常用於治风寒头痛;白芷常用於治风湿头痛;蔓荆子常用於治风热头痛。 白蒺藜偏用於肝风上扰而致的眩晕头痛。蔓荆子偏用於风热上攻而致的头沉昏闷、头痛。 用量:一钱半至叁钱。注意:凡属於血虚而致的头痛、目痛均忌用。 浮萍 浮萍为辛寒发汗药,本品轻浮升散,可用於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无汗、口渴、咽 痛、脉浮数等,用一般辛凉解表剂不能发汗者。可配薄荷、黄芩、荆芥、杏仁、淡豆豉等 同用。因本品疏风散热、善达肌表,故常用於治疗热邪郁於肌表而致麻疹不透者。可与牛 蒡子、蝉蜕、薄荷、葛根等同用。也可用於治疗风热瘾疹(麻疹等)。 浮萍除辛寒发汗而散热外,还有宣肺利水而消水肿的作用。适用於全身水肿而兼发

28、热者( 如急性肾炎水肿等)。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二钱;个别重症可用到叁钱;鲜的可用叁至五钱,入汤药煎服(後下)。体虚自汗者忌用。 蝉蜕蝉蜕咸寒,有四大功用: 1. 发散风热:适用於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证,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等同用。 兼有音哑、咽痛者,效果更好,常与桔梗、胖大海、射干等同用。 2. 透发麻疹:适用於小儿麻疹发热而疹出不透者,用蝉蜕散热透疹,可防热毒内陷。常与 牛蒡子、银花、薄荷、芦根、葛根等同用。配防风、荆芥、浮萍、白藓皮、赤芍等,也可 用於治疗风疹(麻疹等)。 3. 祛风解痉:适用於破伤风、高热惊厥、颜面神经麻痹等,有祛风止抽、缓解痉挛的作用。常与全、藤、蜈蚣、僵蚕等同

29、用。 4. 退翳明目:适用於风热攻目,目赤目昏、目生云翳之证。常与菊花、木贼草、桑叶、草 决明、蔓荆子等同用。蝉蜕善於散风热、退翳、透疹、祛风解痉。 蛇蜕有小毒,善於除风邪,亦善退翳膜,多用於治疗皮肤疥癣、搔痒等皮肤病。 一般用量为八分至二钱;体壮邪盛者可用至叁钱;治破伤风时可用到八钱至一两。视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虚证、孕妇及无风热者,不用。9第叁讲泻利药本讲介绍的内容,包括泻下药、利尿湿药、通利关节药和逐水药。至於寒性 泻火药,则放在以後“寒凉药”中讲述。 大黄 大黄性味苦寒,有泻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故临床上常用它通便泻火 、消痈散肿、清热燥湿、活血通经。但最常用於泻下。

30、 急性热性病人,如五、六天或七、八天不大便,证见高热不退,下午热重,阵阵汗出,晚 间神昏谵语,衣摸床,腹部胀满、痞硬拒按,舌苔黄厚或黄褐焦黑,脉象重按有力,此为 火热积结於肠胃之证。这时可急用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攻下泻火。患者泻下一、 二次稀便,常可热退症除。 胃火驳盛的人,口舌生疮,口渴咽燥,齿龈肿痛,大便秘结或衄血、吐血者,可取生大黄 一、二钱,用开水浸泡2030分钟,取汁饮服,每日二次,连用二、叁日,可通便泻火而 使病愈。凡大便乾秘,数日不行的实证,需用通便者,都可用此法。 热痢初起,由於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後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等 ,泻除肠胃积滞,其痢可止。此

31、即“通因通用”之法。 大黄还有散肿消痈的作用。凡痈肿热痛不消,可用大黄内泻毒热、推荡壅滞而使痈消肿散 。这时常与赤芍、归尾、银花、连翘、丹皮等配合应用。例加: 大黄配白芷为丸内服,可治头背部的痈毒; 配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赤芍等,可治肠瘫(阑尾炎)。 近些年来,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已收到良好效果。 大黄还可用以清热除。例如治疗黄疸(阳黄)时,除用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柏等药外 ,再适当配入大黄,则可加速清热除湿和退黄疸的效果;再如用大黄粉外撒,可治疗黄水 疮、湿疹等。 女子由於内有瘀血而导致月经闭止不来,肌肤乾燥失荣,瘦弱少食,小腹满,目珠青黯, 盗汗等症(俗称乾血痨),可

32、用大黄虫丸治疗,每服一丸,一日两次【大黄虫丸是前人的 经验方,市面上有成药出售,以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赤芍、生地、乾漆、虻 虫. 水蛭、蛴螬(金龟子的幼蛊)、虫(即地鳖)组成】。大黄能入血分,其性沉降下行 ,故妇女因血瘀而月经闭止不行者,可在调经药中加入大黄以活血通经。 另外,大黄配甘草还有止吐的作用。我曾用生大黄配生甘草(大黄甘草汤),结合生赭石 、旋覆花、半夏、党参,槟榔等,治疗神经性呕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仅供参考。 黑白丑泻下,有小毒,主要是攻逐腹部积水。大黄泻下,主要是推荡肠胃积滞、热结。 巴豆、大黄均为峻泻药。但巴豆性热,大黄性寒。 大黄生用则泻下的力量猛烈(所以攻下的方

33、剂中,常用生大黄,且往往注明“後下”);酒 炒(或酒浸. 酒洗)则能达身体上部而驱热下行,酒洗并能助其泻力(目赤、牙痛、口疮 、胸中焚热者适用);蒸熟则泻力和缓,适用於老年人及体弱者;炒炭可用於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有止血作用。 大黄合芒硝同用,可使泻下之力增强而且快速;10 配黄芩、栀子泻肺火; 配黄连泻心火; 配龙胆草泻肝火; 配生石膏泻胃火。 用量一般为叁分至叁钱;但个别病例,有时也可用到四、五钱。元气不足,胃虚血弱,病在气分及阴虚便燥者,均不宜用。 遇有怵(chu,音触,恐惧之意)服汤药、每喝汤药即吐者,把汤药煎好後,可先用大黄 叁分、甘草二分,煎水一小杯,慢慢喝下,服後约过20分钟如

34、不吐,再服原来的汤药即可 不吐,已试多人,有效,附此供参考。 芒硝 芒硝苦咸性寒,为盐类泻下剂。主用於治疗热邪炽盛所致的大便秘结,常和大黄同用。本 品使肠中水分增多、软坚润燥,大黄推荡积滞,二药合用,泻力可以增强,攻下的药效可以加速。 本品除泻下外,尚有软坚破血的作用。可配合当归、红花、桃仁、川芎等,治疗妇女血瘀 经闭;配苍术、白术、叁、苍术、牡蛎、郁金、丹参、山楂核等,治疗腹中瘕积块。 芒硝煎水可作为外洗剂,用於治疗目赤、痔疮等。配硼砂、冰片等研为细粉,可外用治疗 口舌生疮;或吹喉用,治疗咽喉肿痛。 芒硝与莱菔同煎,过滤,冷卸後析出结品,经过风化而成为白色粉末,叫做“元明粉”。元 明粉的泻下

35、作用比芒硝较缓和,治疗作用大致相同。多用於热较轻体较弱者。 用量:芒硝一般一次为一钱至二钱;元明粉一次量为一至叁钱,均可用汤药冲服。 无热邪结滞及年老体衰者忌用。 番泻叶 番泻叶味甘苦,性寒凉,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泻下药。治疗火热内结的便秘,可取本品二、 叁钱,用开水浸泡约半小时,取汁分两次饮服,隔4至5小时服一次(服第一次如即泻下,第二次即可停服)。 习惯性便秘者,可於每日睡前(或早晨)服一次即可。元气不足,胃虚血弱,病在气分及阴虚便燥者,均不宜用。 本品小量使用可清除胃热而开胃进食,适量应用可泻下通便,过量服用会引起恶心,甚至 呕吐。通便泻下一般用二至叁钱,或用水泡服或入汤药煎服。 番泻叶的泻

36、下作用,可通过乳汁使哺乳的小儿泻肚;本品还有使身体下部充血的作用。故 授乳妇忌用;妇女月经期、孕妇及有痔疮者都不适用。 芦荟 芦荟味苦性寒,有泻下作用,并能凉肝明目,消疳积,清热杀虫。 芦荟能入肝经血分,有通月经的作用,可配合当归、川芎、熟地、茜草、红花等,治疗妇女 经闭。并能凉肝明目,配草决明、青箱子、生地、白芍、夜明砂、石斛等,可治血热目昏。 芦荟配合胡黄连、焦叁仙、使君子、苍术、白术、鸡内金、茯苓、槟榔、黄芩、党参等为11丸剂服用,可治疗小儿疳积、虫积所致的面黄消瘦、肚大青筋、下午低热等症。 前人经验认为芦荟引药入肝的效力最快,近几年曾用芦荟一分左右,为末,装胶囊中,随 汤药(柴胡、黄芬

37、、半夏、焦叁仙、槟榔、白蒺藜、皂刺、红花、草豆蔻、炒莱菔子等) 吞服,治疗慢性肝炎,对恢复肝功能及消除症状均有一定作用。对儿童肝炎,肝功能长时 期不恢复者,也可用本品配合胡黄连、柴胡、黄芩、黄连、焦叁仙、苍术、槟榔、炒内金 、红花、茜草、半夏、枳实等,做为蜜丸服用二、叁个月,可渐见好转。以上体会,仅供参考。 芦荟作为泻下剂治疗热结肠胃时,每用二分左右即可致泻。也有个别的人,用一分即泻, 使用时须视具体情况而斟酌。作为通经、凉血、消疳、杀虫剂时,每次约有将近半分左右 即可。小儿用量更要酌减。因本品味极苦,故常把它研为细粉,装入胶囊中,随汤药吞服 。一般不入汤剂煎服。小儿一般多入丸药中使用芦菅有破

38、血作用,孕妇忌用。 巴豆 巴豆辛热有毒,泻寒积、逐痰癖,为峻泻猛剂。用於肠胃中有寒痰积聚,食积胀满、腹中 有痞癖结等,需用泻法等,须用泻法从大除者。 内服时,多用巴豆霜(巴豆经过制作而去油者)加入丸、散剂中应用。每次约有数厘即可 ,不可多服。如服巴豆霜後泻肚不止,赶紧服冷稀粥或引冷开水可得缓解。注意此时不要 喝热粥或热水,越喝热的越助泻力。 巴豆除泻下作用外,还有消除腹中结积块的作用。我曾用巴豆霜五分至八分,加入黄连八 钱、厚朴六钱、吴萸叁钱、泽泻叁钱、白术叁钱、枳实四钱、黄芩叁钱、茵陈叁钱、乾姜 一钱半、砂仁二钱、党参叁钱、茯苓叁钱、川乌叁钱、川椒叁钱、桃仁叁钱、红花叁钱、 香附四钱、肉桂一

39、钱半、叁棱叁钱、莪术叁钱、皂角刺一钱、生牡蛎四钱、炙山甲二钱、 昆布四钱、乌贼骨二钱、山楂核叁钱、桂枝叁钱的细末中研匀,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 日服两次,每次半丸至二丸(以大便微泄为度),温开水送下,治疗早期肝硬化的肝脾肿 大,从几个病例来看,对肝肿大有一定的效果。有的服一剂即可见消,有的须服叁、四剂 才见消。巴豆霜的量及其他药物均可随症增减。因治疗例数太少,仅供参考。 巴豆霜是用量很小即可致泻的泻下药,并有消疳化积的作用,所以小儿科的丸散中常用之 。例如市售的“保赤散”、“铁娃散”中,都含有巴豆霜。 巴豆(去壳)配胡桃仁、大风子、水银等,捣如泥膏状,外擦,可治疥疮。注意巴豆有毒 ,摸过巴豆的

40、手,不可揉眼,误揉之,可使眼睑肿胀。 火麻仁 火麻仁性味甘平,含有脂肪油,为滋润滑肠的通便药。适用於老年人、热性病後、产後等 由於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燥结。常与郁李仁、桃仁、瓜蒌仁、熟大黄、蜂蜜等同用。 黑芝麻、火麻仁均可滋润通便,但黑芝麻偏於滋补肝肾、养血益精而润燥;火麻仁则偏於 缓脾生津、增液润肠而通便。 用量一般为叁至五钱,燥结重者也可用至七、八钱到一两。 郁李仁12郁李仁味辛苦,性平。能开幽门之结气,润大肠之燥涩而行气、润燥、通肠,并有利水消 肿作用。 火麻仁偏入脾与大肠血分,生津润燥、增液缓脾而滑肠通便。郁李仁偏入脾与大肠气分, 通幽散结、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 郁李仁配火麻仁、全瓜蒌、

41、番泻叶,为末蜜丸,每个叁钱,每服l2丸,可用於治疗习惯性便秘。 郁李仁兼有行气利水作用,可用於腹水兼有便秘者。另外,因受惊而失眠,经服一般安眠 剂无效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酒煮郁李仁(把郁李仁用黄酒煮十分钟,去酒)五 钱至一两,往往有效。 用量一般二至四钱,特殊情况下,可用至一两。 蜂蜜 蜂蜜味甘性凉,为润肠通便药。多用於老人、虚人、津液不足、肠道涩滞而致的大便燥结 。可用蜂蜜一至叁羹匙,开水冲服,一日二、叁次。 蜂蜜煎熟後则不太凉而补中,是很好的滋养品,可用於病後调养。 饴糖、蜂蜜、大枣均味甘补中,但饴糖性微温主入脾,能缓急止腹痛,滋润滑肠之力不如 蜂蜜;蜂蜜兼能润肺治疗肺燥咳嗽。大枣

42、甘温补中,但专补脾胃,无润肠通便之力。 木通 木通性味苦寒,有利水通淋、导热下行、通经下乳等作用。临床上最常用为利尿治淋药。 木通能降泻心火,导心经湿热由小便而出。配生地、竹叶、生甘草梢(名导赤散),可治 疗心火盛、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小便不利、尿道作痛、舌尖红等症。木通有明显的利水清热 作用,可用於治疗膀胱结热而致的热淋、血淋等,常配合车前子、栀子、瞿麦、扁蓄、滑 石、大黄等同用。以这些药随证加减,可用於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 木通还能宣通血脉、下乳、利关节。配川芎、当归、红花、赤芍、桃仁等,可治妇女经闭 ;合猪蹄熬汤饮服,可治产後乳少;配合桑枝、防己、松节、威灵仙、羌活、独活等,可 治关节不利、

43、筋骨疼痛。 木通与泽泻都为利尿湿药,但泽泻偏於泻利肝肾经之湿热,木通偏於泻利心与小肠经之湿热。 木通与其他利尿药不同,不但能通利小便并且能兼通大便,这也是木通的一个特点。 据近代报导,木通有显着的利尿和强心作用。故配合茯苓、猪苓、桑皮、苏子、泽泻等, 可用於治疗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小便不利、两足浮肿、全身浮肿、烦闷喘促等症。但应随时 注意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配合药物。 用量一般一至叁钱。内无湿热,滑精,气弱者及孕妇均忌用。 通草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功能利小便,下乳汁,泻肺热,舒胃气。 本品质轻柔。味淡能渗湿利尿,性寒能清热降火。配防已、茯苓、猪苓、大腹皮等,治水 肿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麦、连翘、

44、竹叶等,治热淋小便不利。配杏仁、蔻仁、苡仁、滑 石、厚朴、半夏、竹叶等,治湿热内蕴而身重疼痛、舌苔白厚、口不渴、胸闷不饥、午後13身热、小便不利等症。配杏仁、黄芩、苡仁、桑叶、豆卷等,治疗表证兼湿而致的肺热咳 嗽、烦渴、小便不利等症。 配穿山甲、川芍、甘草、猪蹄等煎汤饮服,能通乳汁而治乳少。 木通与通草不同点是:木通降心火引热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通血脉、通大便、通 利关节)。通草泻肺热助气下降而利水,其性降中兼升(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 灯心草清心热,引热气下行而利水。通草降肺气,渗湿清热而利水。 王不留行、木通主要是行血脉、通瘀滞而下乳汁。通草则主要是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 用量一般一至

45、叁钱。但有的下乳汁方中,可用到五、六钱或一两。孕妇忌用。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用有叁:1. 利水除湿;2. 宁心安神;3. 益脾止泄。 茯苓淡渗利湿,能利尿消水。凡五脏六腑身体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的证候,皆可用茯苓治疗 。例如:配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桑皮、冬瓜皮等,可治脾虚湿停而 全身浮肿;配党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外台茯苓饮),可治胃和胸部有停痰宿 水而致满闷不食;配瓜蒌、川椒目、桑皮、苏子、桂枝、猪苓、泽泻、白蒺藜等,可治 胸胁部停水(悬饮)。 茯苓味甘益脾,能助脾运化水湿而达到健脾的作用。例如配党参、白术、猪苓、泽泻、藿 香、车前子、炒芡实、伏龙肝等,可治脾虚

46、湿盛引起的水泻。 配党参、白术、甘草,可治脾虚气弱等证。 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加炒白芍、木香、吴茱萸、肉豆蔻等,治疗肠 功能紊乱(出现脾虚、中焦水湿不化而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者),能取得一些疗效。 茯苓有宁心安神作用可治失眠健忘。主用於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之证。常配合 当归、白术、柏子仁、远志、枣仁、朱砂(二、叁分冲服)等同用。 猪苓利水之力大於茯苓,但无补益之性,多用於邪,不用於补正。茯苓淡渗利湿、益脾宁 心,兼有补益之性。茯邪、扶正均可使用,多用於补益剂中。 茯苓一般指白茯苓而言。其色淡红者,称赤茯苓,偏於清热利湿;抱松根而生者,称茯神 ,偏於宁心安神;茯神中之松

47、根称茯神木,偏於舒筋止挛;茯苓外面的皮质部分称茯苓皮 ,偏於利水消肿。茯神木可治心掣痛、神惊、健忘,并可平肝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 在宽胸、通阳、活血、开窍剂中,加入茯神木五钱至一两,有时可收到止痛的效果。 用量一般为叁、四钱。茯苓皮可用五钱至一两。茯神木可用五钱到一两。 阴虚津液枯乏者不宜用,滑精者亦须慎用。 猪苓 猪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用为利水渗湿。各种水肿、尿少、湿盛泄泻、淋浊、黄疸等症 ,皆可使用。例如配白术、茯苓,可治水泻尿少;配苍术、白术、厚朴、砂仁、陈皮、茯 苓,可治脾湿肿满、中脘闷胀等症;配扁蓄、瞿麦、木通、黄柏、滑石等,可治热淋、小 便疼痛不利;配茵陈、车前子、黄柏、栀子

48、、大黄等,可治黄疸(阳黄);配泽泻、滑石 、阿胶(名猪苓汤),可治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等症。 猪苓与泽泻合用,能增强利水的效果。14车前子利水而不伤阴,兼能清热。猪苓专主利水。 用量一般为二至四钱,特殊情况时也可用至七、八钱或一两。 泽泻泽泻味甘咸,性寒。主要功用有二: 1. 泻肝、肾二经之火; 2. 逐膀胱、叁焦之水。临床上主要用为利尿湿清热药。例如: 配合车前子、通草、桑皮、猪苓等,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配合茯苓、海金沙、滑石、萆等,治疗小便浑浊如膏。 配合生地、木通、猪苓、黄柏、石苇等,治疗热淋尿痛、小便不利。 配桑皮、枳壳、桑寄生、茯苓、大腹皮等,治疗妊娠水肿。 配合海金沙、

49、金 钱草、牛膝、 泽兰、冬葵子、猪苓、茯苓、赤芍等,可用於治疗泌尿系结石。 配龙胆草、黄苓、柴胡、茵陈、青黛、车前子等,能清利肝胆湿热,治目赤、胁痛、呕 恶少食、黄疸、尿赤等症。 临床上常在补肾药中,佐用一些泽泻,以防补药生热而致产生肾火。治疗肾、膀胱或肝、 肾有火邪、湿热时,泽泻是首选药物。 泽泻配白术(泽泻汤),可治胃内停饮而致的头目眩晕。 泽泻利尿消水,适用於消水臌之腹水。泽兰行血消水,适用於消血臌之腹水。 用量一般为二、叁钱,病情需要时,也可用到五、六钱至一两。 阴虚无湿热者忌用。 车前子 车前子味甘性寒。有利水清热,通淋,益肝肾,明目的功效。常用於以下几种情况: 1. 消水肿:车前子有利水消肿作用,常配合茯苓、泽泻、冬瓜皮等,用於治疗各种水肿。 2. 通淋闭:车前子甘寒滑利,性善降泄,能利湿清热。可用於因湿热下注,热结於膀胱、 小肠而致的小便淋涩不畅,欲尿不出,不尿自滴,尿道疼痛,甚或小便癃闭,点滴难下。 常与茯苓、泽泻、滑石、木通、瞿麦、黄柏、扁蓄等同用。 3. 疗目病:本品甘寒能 清热明目。可用於肝火上升所致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