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70646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2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三年级(上)1、大海的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潮声、玉镜、仰头、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让我们师生一起

2、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仿佛”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词中应读“f”,不要读成“f”。“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读“q”,不要读成“q”.“驾驶室”的“室”平时人们爱读成“sh”,其实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h”。“旗帜”的“帜”应读“zh”,不要错读成“zh”。练习巩固字的读音:2理解词义。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本文中指海风的风势非常猛,力量很大。耸立:高高地直立。仿佛:好像地意思。闪烁: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弥漫:布满,充满。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楚。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极目瞭望:极目,用尽眼力

3、。瞭望,登上高处向远望。本文指站在高处,用尽目力向远处望。海平线:天和海交界的线。远远看去,海和天连在一起的地方。石油钻探船:专门在海上用钻井钻到海底勘测石油的船。三、默读课文,指出问题。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决。1学生质疑。通过教师整合,最后决定提出两个大问题或者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1)大海两次唱的各是什么歌?2)大海为什么唱歌?3)自悟解疑。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理解体会大海第一次唱歌。读一读,比一比,下

4、面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为什么?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的巨臂上下挥动,海轮排列在码头两边。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船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2)理解体会大海第二次唱歌。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谈自己作画的意图。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喜悦、兴奋、自豪)2带着喜悦、兴奋的心情读1、3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码头的美景和海港的繁忙、兴旺。3带着兴奋、自豪的感情读4、5 自然段(重点体会“咱们自

5、己的心”)4还可以启发学生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把优美的句子背下来。第二课时一、出示填空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1在码头上,“我”看到了蓝天、白云、碧海、朝阳。2在海港两岸“我”看到了吊车、海轮。3在海上,“我”看到了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观察点变换的顺序。1 分析句子,认识不同观察点变换的顺序,上述三句话,分别代表了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其中“在码头上,”“海港两岸”、“大海上”分别是三个词语表示不同观察点。“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和“吊车、海轮”及“钻探船”又分别写出了作者在不同观察点看到的景物,作者这种以地点词语作为标志,以观察点的不同为顺序,就是地点

6、变换的顺序,也叫不同观察点的顺序。2扩大思路,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己掌握的表示不同观察点的词语。如:在校园里,在教学楼里,在楼道里,在操场上,在院子里,在家里,在马路上,在汽车里,在商店里,在山上,在船上,在楼上,3依照句式,练习说话。练习用“有什么地方?”谁?干什么?或“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一句话。如:1)小明在操场上与同学一起踢足球。2)妈妈在厨房里为我做可口的饭菜。4照样子,写句子。谁让谁?到什么地方?做什么?如:1)爸爸让我带上游泳衣与他一起到“二十一世纪”游泳馆游泳。2)老师让我回家把1 课读熟。三、全课小结2、帽子和鸟窝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

7、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帽”和“窝”:1板书:帽子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2板书:鸟窝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

8、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3纠正字音: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四、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2强调易错字:慌:右边容易加点。耍:与“要”区分。挠:右上边不要加点。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

9、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三、分组讨论交流。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1感悟一: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2感悟二:(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4)练习读三自然段。3感悟三:(1)

10、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2)指名朗读、评议。4感悟四:(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5感悟五:朗读 6、7 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6归纳: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

11、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五、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1出示文字: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3、吹泡泡教学目标1、认识“易、裂、碗”等生字,会写“戏、易”等生字新词2、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3、有感情地朗读

12、课文,背诵课文第4、5 自然段。重点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学时间: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泡泡游戏了。同学们一定也玩过这个游戏,对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好吗?二、认读生字,理清层次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读熟会认,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再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认字方法,“开火车”认读生字。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5、小组交流。6、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13、三、朗读课文,质疑问难1、细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归纳难题。四、作业1、抄写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朗读,引入新课1、指名朗读。2、全班评议。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3、4 自然段。(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并把相关内容画出来。(2)用自己的话说说玩吹泡泡的过程。(3)同桌互相说,然后派代表说,师生评议。(4)出示课文第3 自然段,一边指导朗读,一边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文中哪些词用得好?用重点号标出来,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指名回答,全班评议,“放”“加”“和弄”“

14、沾”“吹”“一提”等用词精当,且描写有条理。(5)让学生吹七彩泡泡,亲身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6)朗读课文3、4 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2、学习第5 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5 自然段,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2)小组交流。(3)全班归纳。3、教师引导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1)作者看着这些肥皂泡,想象到了什么?(2)出示句子“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指导反复朗读。(3)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泡泡真的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4)指名回答,全班评议。(5)拓展想象:冰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三、感情朗读,积累语言1、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文中

15、有许多好词好句,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请同学们把喜欢的摘录下来,多读几遍。四、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4、5 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1、指名背诵课文4、5 自然段。2、全班齐背。二、巩固生字,书写练习1、抽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读准“扇、若、扯、润”的翘舌音。2、小组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3、重点指导记字方法。用已学过的部件记忆字形,例如:乘剩羽扇止扯度渡乔骄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字形,例如:飘漂若苦4、指导书写。“易”字下面是“勿”不是“匆”。“戏”和“越”右上角都有点。三、拓展延伸,实践体验1、说说你最喜欢的游戏名称及具体的游戏玩法。(先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发言。)2、玩一玩自己最爱

16、玩的游戏,然后把玩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3、把写好的片段读给父母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并作修改。【同步练习】一、给加下划线的汉字注音。()骄傲()圆润()散裂()和弄()渡过二、补充恰当的词语。()地飘过飞越()玲珑的()()的浮光慢悠悠地()()的球面三、多音字组词。和 h()散 a()扇 a()hu()a()a()四、写反义词。骄傲()容易()美丽()潮湿()小心()零乱()4、沙滩上的童话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读懂

17、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课题。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挖:注意右下部分没有撇,被挖掉了。狠:大灰狼的尖牙没有了,看它还怎么凶狠起来。补、装、赛、救、忘是形声字。读准“装”,三拼音;“赛”声母是平舌。4、指导书写。(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8、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3、同桌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一人读一人夸。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四)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3、查字典,了解“编织”“魔窟”等字词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1、听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

19、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3、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理解“编织”。)师引读。师:我们在沙滩上师:城堡周围师:不知谁说了一句师:接着又有人补充师:第三个小伙伴说4、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评议。用自己体会的感情比赛朗读。(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老师朗读4、5 自然段,学生思考。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3)“妈妈开心的笑了”说明什么?他*的话又说明什么?(4)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三)小结回到课题,我们

20、本课的童话指什么?有人说,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童年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童年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彩画,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呢?(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特点.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3.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4.背诵古诗,积累语言。5.阅读短文,拓展阅读。6.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2、习作练习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语海畅游: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意思,谁能看懂

21、?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出示象形文字“衣”和“示”:这就是象形字“衣”和“示”。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后来衣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6、你还能说出其他带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吗?二.读词语,说词语.出示两组词语: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三.读句子,写句子.出示例句。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仿照句式说一说。填空练习,指名读

22、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四积少成多:读读背背: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熟读、练习背诵。互相检查。五.阅读平台: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何读准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自由读快乐的回忆,圈出不认识的字,标出自然段,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小组讨论交流。师生总结归纳:板书:选鸡毛大找门一手按,一手抚摸使鸡毛发电,同时唱歌松手贴住鸡毛,比贴的时间长短。第二课时语文大课堂:玩得真开心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二小组

23、讨论:想玩什么?怎样玩?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说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心理?,游戏结果怎样?各自什么心情?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九布置作业:完成习作。5、山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

2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1、出示生词。(1)、指名认读,评议。(2)、齐读词语。(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

25、画出来。指名反馈,读句子。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学生默读课文1 3 自然段。指名反馈,评议、补充。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 句。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指名反馈,介绍、交流。理解“起劲”的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指名发言。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二、总结课堂,鼓励阅读。1、学习课文第1 3 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喜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险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明到家了。4、鼓励阅读。三、布置作业。书写生字新词。继续阅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猜字游戏。2、指名反馈: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与了解。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三段。二、抓住山雀的语言,弄清“我”的猜想。1、学生自由读第4 17 自然段,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2、指名反馈,读一读找出

27、的语句。3、集体评议,纠正补充。4、全班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 17 自然段。5、引导体会:你从山雀说的话中感受到什么?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直接读两只山雀说的话。7、教师质疑,引导弄清作者猜想的根据,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以及山雀的聪明、机智、团结互助。(1)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语言是哪儿来的?(2)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根据什么猜出山雀的对话的。(3)指名反馈,抓住山雀第一次说的话做具体地示范性的指导体会。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 17 自然段。三、总结课堂,拓展仿写。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明、机智、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

28、通过耐心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山雀都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2、拓展仿写。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6、蜗牛一、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4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15 个字。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

29、牛的看法是怎样的?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三、整体感知:四、质疑:五、学习生字:1 自学生字。2 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3 师生研究难记字: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六、布置作业:1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2听写字词。3学生互查,改错。二、谈话导入: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三、朗读感悟:1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

30、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2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3板书:“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4总结:5体会作者感受:了解到蜗牛实在是胆小。下面我们再随着作者感受一下他的敬佩之情从何而来?二、研读4、5 自然段:1默读课文4、5 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4再读 4、5 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

31、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5 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三、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1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2自由读 1、2、6 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不写可以吗?4小结: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7、寓言两则一、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成语

32、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 认读文中8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5 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派、虎、茂”。二、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是难点。四、教学时间:4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板书:)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二、学习课文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3、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

33、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

34、”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

35、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 6 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师板书:骨碌扯蒙(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

36、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师范读,学生练读。(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

37、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第二课时一、导入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 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二、学习课文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

38、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 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

39、跑。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7、请学生进行评价。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受骗)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大家读

40、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我教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学生 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学生 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学生 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学生 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

41、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教师:为什么?学生 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学生 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第 3 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

42、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三、学习会写字。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2、同

43、桌说词,看谁说的多。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4、说说你的发现。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7、书写评价。作业:1、读课文。2、写字。第 4 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三、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3、4、5 自然段。(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

44、动词,画上“”。(5)出示小黑板: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 结果把鹬的长嘴()了。(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7)指导朗读。(8)学生自由读4、5 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全班反馈。(11)齐读课文3、4、5 自然段。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3、分组说说故事。4

45、、指名说故事。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7、学习课文1、2、7、8 自然段。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四、拓展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齐读课文。作业:1、读课文。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8*好伙伴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2、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3、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

46、话导入伙伴乌鸦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

47、交。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段。(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48、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6)第九

49、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五、故事扩展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2、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3、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4、通过阅读练习,

50、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5、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用“因为。所以。”造句2、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写一则观察日记。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二练习说绕口令:7出示绕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9激发学生收集和练习绕口令的积极性: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准备绕口令比赛。三把句子补充完整:1出示两个句子:“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3填写缺少的部分。4指名读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