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T-ZZB 2739—2022).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7655740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T-ZZB 2739—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T-ZZB 2739—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T-ZZB 2739—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T-ZZB 2739—2022).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7.120.10 CCS N 12 T/ZZB 27392022 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 Volume conversion device for gas meter 2022-06-15 发布 2022-07-15 实施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团体标准 T/ZZB 27392022 I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通用要求.25 基本要求.36 技术要求.37 试验方法.108 检验规则.139 标志与包装.1410 质量承诺.15附录 A(规范性)符号与单位.16 T/ZZB 2739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2、.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苍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温州市质量技术促进会、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天信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朝建、陈赏顺、李孝评、章圣意、丁渊明、李丕想、殷兴景、谢代梁、应仁

3、爱、孔祥威、郑建英、林细龙、谢象佐、陈美茹、吴富伟、颜克烨、孙治鹏、籍瑞春、许长泳、王荣晓、马长红、朱彬、陈通财。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陆品。T/ZZB 27392022 1 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由计量电池供电,或外加直流电源,由温度、压力传感器组成的,实现温度、压力和压缩因子转换功能的体积积算与能量积算的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4、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MOD,ISO 780:1997)GB/T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T 3836.12021,MOD,IEC 60079-0:2017)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IEC 60529:2013,IDT)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6112018 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 GB/T 186032014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T 362422018 燃气流量计体

5、积修正仪 3 术语和定义 GB/T 36242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 volume conversion device for gas meter 由积算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组成,根据测得的燃气体积流量、温度和压力,结合压缩因子进行计算,将测量条件下的体积转换成基准条件下的体积,并可根据设置或接收外部通信获得体积发热量转换成能量,进行积算、存储和显示的装置,以下简称修正仪。3.2 能量积算 energy calculation 气体体积流量与其体积发热量的乘积,再与时间乘积所得能量。3.3 计量电池 metering battery T

6、/ZZB 27392022 2 提供修正仪工作电源的电池或电池组。3.4 通信电池 communication battery 为通信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池或电池组。4 通用要求 4.1 工作原理 修正仪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量介质的温度及压力并将结果输出到积算器,积算器的流量信号接口接收流量计一次装置(或流量传感器)的流量信号,按公式(1)、(2)计算基准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转换系数,根据设置或接收外部通信获得体积发热量转换成能量按公式(3)进行积算,存储和显示的装置。VCVb.(1)ZZTppCbbbT.(2)bSVVHE.(3)压缩因子(Z、bZ)的计算按 GB/T 362422018

7、 中 4.2.4 规定的方法进行。4.2 额定工作条件 4.2.1 环境条件 应符合以下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25+55;b)环境相对湿度:10%93%,冷凝湿度设计;c)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d)电磁环境等级:E2 级;e)机械环境等级:M2 级。4.2.2 规定测量条件 修正仪测量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a)气体压力测量范围应满足公式(4);2minmaxpp.(4)注:燃气压力测量采用绝压传感器。b)气体温度测量范围:-25+55;c)燃气特性:燃气的类别及其特性依据 GB/T 13611 的规定。d)基准条件:温度 293.15 K(20)、绝对压力 101 325 P

8、a。T/ZZB 27392022 3 4.2.3 供电电源 4.2.3.1 计量电池供电 不可充电锂电池(组),公称电压值为直流3.6 V,允许电池电压范围应包含(3.33.65)V。4.2.3.2 无线通信电池供电 单独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公称电压值为直流3.6 V,允许电池电压范围包含(3.43.65)V。4.2.3.3 外部直流供电(可选)外部直流供电电源的公称电压范围应包含(924)V,允许电压范围应包含(8.126.4)V。4.3 安装要求 修正仪应能满足GB/T 18603中对安装要求的规定。4.4 发热量输入 燃气发热量输入修正仪应采用按键设置、RS485通信或无线通信等方式。5

9、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应具备对修正仪的本安型防爆电气电路、嵌入式系统、机械结构等设计能力。5.1.2 应具备机械设计 CAD、电子电路设计辅助、仿真模拟设计手段。5.1.3 应具备对 RS485 接口、无线通信接口的数据通信设计能力。5.1.4 应具备匹配流量输入信号的电气接口设计能力。5.2 零部件 5.2.1 中央处理器采用休眠状态下电流不大于 10 A 的低功耗单片机。5.2.2 温度测量采用参比条件下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1%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5.2.3 压力测量采用参比条件下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2%的数字式压力传感器。5.3 工艺装备 5.3.1 具备加工精度

10、不大于 0.01 mm 的数控机床。5.3.2 具备印制板组件动态老化设备。5.3.3 具备印制板组件各参数进行自动调试设备。5.4 检验检测 5.4.1 应具备高低温湿交变试验箱。5.4.2 应具备修正仪综合校准设备,以实现温度、压力及示值误差的检测。5.4.3 应具备沙尘、淋雨、跌落等环境可靠性检测设备。6 技术要求 T/ZZB 27392022 4 6.1 计量性能 6.1.1 修正仪主示值和各分量的最大允许误差(MPE)修正仪主示值和各分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6.1.2 重复性 重复性应不超过相应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表1 修正仪主示值和各分量的最大允许误差(MPE)

11、主示值和分量 参比条件下%额定工作条件下%主示值(eC、eV或eE)0.4 0.85 积算器(ef)0.1 0.2 温度(et)0.1 0.15 压力(ep)0.2 0.5 注1:修正仪主示值的误差不考虑燃气流量计的误差。注2:积算器的误差仅考虑自身对脉冲信号的接收和运算所产生的误差,不考虑压缩因子计算方法不确定度的影响。注3:温度测量误差包含了温度传感器及其信号转换所引起的误差。注4:压力测量误差包含了压力传感器及其信号转换所引起的误差。6.2 外观 6.2.1 修正仪外表面应光洁,不得有毛刺、划痕和开裂等缺陷。显示器应亮度均匀,不出现笔划残缺或显示闪烁的现象。6.2.2 修正仪的各连接端应

12、牢固可靠,线缆表面完好,无破裂、压痕。6.2.3 修正仪的铭牌应永久固定且不可擦除,信息应完整、正确、清晰。6.2.4 修正仪应有防止打开外壳的铅封或电子封印。6.3 指示装置 6.3.1 修正仪应有指示装置,显示的内容应正确、清晰,完整,内容至少应包括:a)基准条件下的体积(Vb),优先指示;b)测量条件下的体积Vm;c)校正体积Vc(适用时);d)能量EV;e)燃气温度t;f)燃气测量条件下的绝对压力p;g)基准条件,按下列形式:1)Tb=K;2)pb=kPa。h)转换系数C;i)压缩因子Z(适用时);j)电池电量指示。6.3.2 测量条件下的体积和基准条件下的体积有效显示位数应确保在燃气

13、流量计最大流量qmax下且转换系数 C 最大值条件下至少运行 8 760 h 不回零,指示装置Vb显示位数不应少于 10 位。T/ZZB 27392022 5 6.3.3 修正仪参数变化指示装置显示刷新时间间隔应不超过 10 s。6.3.4 指示装置要求:显示基准条件下的体积的数字最小高度应达到 4 mm,最小宽度应达到 2.4 mm;在窗口法线 15的角度范围内应能清晰正确地读取指示值。6.4 异常报警 6.4.1 修正仪应具备对下列异常类型的报警:a)测量或计算值超出了规定的测量范围;b)修正仪运行超出了计算算法的有效极限;c)电信号超出了积算器输入端口的范围;d)电池即将失效。6.4.2

14、 修正仪应具备显示、输出报警信号等方式报警。6.4.3 发生异常报警,修正仪应能记录、存储异常报警信息,内容应包括异常类型、开始和结束的日期与时间。6.5 信息存储 6.5.1 修正仪每小时应对下列信息进行存储,存储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a)基准条件下的体积;b)测量条件下的体积;c)校正体积(如适用);d)能量(如适用)。6.5.2 未经授权应不能对修正仪存储器中的测量参数及部件参数进行修改。发生修改参数后,存储器应能存储最近一次修改信息,信息内容应包括参数操作者的权限标识、修改内容和修改日期。6.6 影响量 6.6.1 高温 修正仪应能承受温度为(552),历时 16 h 的高温试验

15、,其计量性能应符合表 6.1 的要求。6.6.2 低温 修正仪应能承受温度为(-252),历时 16 h 的高温试验,其计量性能应符合表 6.1 的要求。6.6.3 交变湿热 修正仪按表 1 规定的参数进行交变湿热影响试验,期间应发生冷凝。试验后在参考条件下恢复 4 h,修正仪应能正常工作,所有功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示值和各分量的误差应符合参比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误差。表2 交变湿热影响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高温阶段 温度上限 制造商声明的环境温度等级上限温度 相对湿度 95%持续时间 24 h 低温阶段 温度下限 20 3 T/ZZB 27392022 6 相对湿度 93%3%表2(续)参

16、数名 参数值 低温阶段 持续时间 24 h 试验循环数 2 6.6.4 电源变化 修正仪在规定的电池供电和(或)直流电源上下限电压条件下均应能正常工作,主示值和各分量的误差均应符合表 1 规定的额定工作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误差。6.6.5 振动 修正仪按表 3 规定的参数进行振动影响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所有功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示值和各分量的误差应符合表 1 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误差。表3 振动(随机)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2 频率范围 10 Hz150 Hz 总均方根加速度(RMS)等级 7 ms2 加速度谱密度(ASD)等级 10 Hz20 Hz 1 m2s3 20 H

17、z150 Hz 3 dB/oct 试验轴向数量 3 每个轴向的持续时间 2 min 6.6.6 冲击 修正仪按表 4 规定的参数进行冲击影响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所有功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示值和各分量的误差应符合表 1 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误差。表4 冲击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2 冲击峰值加速度 100 m/s220 m/s2 脉冲持续时间 16 ms2 ms 脉冲重复频率 60次/min100次/min 连续冲击次数 1 000次10次 脉冲波形 半正弦波 6.7 电磁兼容性 6.7.1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T/ZZB 27392022 7 修正仪按表 5 规定的参数

18、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表5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电磁环境等级 E1 E2 频率范围 80 MHz2 000 MHz 场强 3 V/m 10 V/m 调制 80%AM,1 kHz,正弦波 6.7.2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有电源线或输入输出信号线的修正仪,按表 6 规定的参数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表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19、骚扰抗扰度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电磁环境等级 E1 E2 频率范围 0.15 MHz80 MHz RF电动势幅值 3 V 10 V 调制 80%AM,1 kHz,正弦波 6.7.3 静电放电抗扰度 修正仪按表 7 规定的参数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表7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3 试验电压(接触放电)6 kV 试验电压(空气放电)8 kV 试验循环数 在同一次测量或模拟测量期间,每一试验点至少施加10次直接放电,放电间隔时间至少1 s。对于间接放电,

20、在水平耦合平面上总计应施加10次放电。在垂直耦合平面上,每一位置总计施加10次放电。6.7.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外部直流电源供电或与外部设备之间有输入输出信号线的修正仪,按表 8 规定的参数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T/ZZB 27392022 8 表8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参数 电磁环境等级 尖峰幅值 a 其他试验参数 E1 E2 输入输出(I/O)和通讯端口(带外部设备连接线)b 0.5 kV 1 kV 上升时间:5 ns 尖峰持续时间:50 ns 重复频率

21、:5 kHz 脉冲群持续时间:15 ms 脉冲群周期:300 ms 每极性试验持续时间:1 min 直流电源端口c 1 kV 2 kV a 双指数波形瞬时电压尖峰脉冲。b 室内连接线的长度超过 10 m,如果有室外接线,则不考虑线长。c 不适用于连接电池或再充电时必须从装置上拆下的可充电电池的输入端口。6.7.5 直流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外部直流电源供电的修正仪,按表 9 和表 10 规定的参数进行直流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表9 直流电源电压暂降抗扰度试验参数

22、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1 降低至 40%70%持续时间 0.1 s 0.1 s 试验循环数 至少10次降低,每次间隔时间最少10 s。表10 直流电源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1 降低至 0%持续时间 0.1 s 试验循环数 至少10次,每次间隔时间最少10 s。6.7.6 电源线和/或信号线上浪涌(冲击)抗扰度 外部直流电源供电和/或与外部设备之间有输入输出信号线的修正仪,按表 11 规定的参数进行电源线和/或信号线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T/Z

23、ZB 27392022 9 表11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3 输入输出(I/O)和通信端口a 线对线 1 kV 线对地 2 kV 直流电源端口 线对线 1 kV 线对地 2 kV 试验循环数 每一极性至少3次。a 适用于室内信号线不少于 30 m 的修正仪,如果有室外连接线,则不考虑线长。6.7.7 工频磁场抗扰度 修正仪按表 12 规定的参数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应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工作正常,试验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丢失,积算值的变化应不超过一个显示分辨力。表12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严酷度等级 5 磁场强度 100

24、A/m 6.8 过载压力 6.8.1 压力传感器的过载压力 修正仪的压力传感器按表13规定的参数进行过载压力试验后,测量误差偏差的绝对值应不超过表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表13 压力传感器的过载压力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施加压力 1.25 MOP(最大工作压力)保压时间 30 min 卸压后恢复时间 30 min 6.8.2 修正仪的过载压力 本条款适用于壳体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的修正仪。修正仪与压力传感器正确连接后,按表14规定的参数进行过载压力(机械强度)试验,试验期间和试验后修正仪的引压元件、压力传感器及其各连接端均不应发生泄漏和密封损坏等现象。T/ZZB 273920

25、22 10 表14 修过仪的过载压力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最大工作压力MOP(MPa)试验压力 持续时间(min)MOP4.0 1.15 MOP 15 1.6MOP4.0 1.20 MOP 0.5MOP1.6 1.30 MOP 0.2MOP0.5 1.40 MOP 0.01MOP0.2 1.75 MOP MOP0.01 2.50 MOP 注:最大工作压力指表压力。6.9 耐久性 修正仪按表15规定的参数进行耐久性试验,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均应正常工作,试验前后主示值和各分量的误差偏差的绝对值应不超过表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表15 耐久性试验参数 参数名 参数值 循环定

26、义 先在环境温度等级的上限温度条件下持续 7 d,然后在环境温度等级的下限温度条件下持续 7 d 循环次数 2 总持续时间 28 d 6.10 外壳防护 制造商应根据安装条件规定修正仪和各部件的外壳防护等级。户外露天使用的修正仪或其部件的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达到 GB/T 42082017 规定的 IP 65。6.11 防爆性能 修正仪的防爆性能应不低于 GB/T 3836.1 中要求的 Ex ib IB T4 Gb 要求。6.12 能量积算功能 修正仪在输入燃气体积发热量后,可选择使用能量积算功能,显示能量流量并按时间累积能量。6.13 无线远传功能 修正仪应具有通过无线通信端口主动上报数据或

27、被动唤醒数据远传功能。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7.1.1 参比条件 T/ZZB 27392022 11 试验条件包括额定工作条件和参比条件,参比条件规定如下:a)环境温度:20 3,在一次试验期间实际温度变化不超过1;b)环境相对湿度:60%15%,在一次试验期间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 10%;c)直流电源设备:电源公称电压值;d)电池供电设备:电源公称电压值。型式检验时除规定的影响量外,其他试验条件均应保持在参比条件下。7.1.2 试验设备 试验所用的参考仪器均应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仪器的不确定度,包括仪器使用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应不超过修正仪的相关被测量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7

28、.1.3 通用试验要求 通用试验要求应符合GB/T 362422018第6.1.3的规定。7.1.4 试验程序的定义 试验程序按GB/T 362422018第6.1.5规定执行。7.2 计量性能试验 7.2.1 修正仪主示值和各分量的最大允许误差(MPE)试验 7.2.1.1 型式检验 应在参比条件下进行主示值和各分量的误差试验,试验步骤及误差计算按 GB/T 362422018 6.2.1)规定执行,并按公式(5)计算能量积算误差。100)(VVVEEEEe%(5)7.2.1.2 出厂检验 按GB/T 362422018第6.2.2规定执行。7.2.2 重复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可与主示值的误差

29、试验一起进行,按GB/T 362422018第6.3规定执行。7.3 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和手动检查方法进行符合性验证。7.4 指示装置检查 采用目测法检查指示装置显示内容和位数,采用秒表检查刷新时间,采用影像测量设备对显示数字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出厂检验时可仅对6.3.1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7.5 异常报警检查 T/ZZB 27392022 12 通过模拟修正仪异常类型报警的特征量进行验证,目测检查6.4.2条报警方式,通过按键或通信方式读取修正仪记录检查6.4.3条的功能。7.6 信息存储检验 7.6.1 通过通信方式读取修正仪存储信息进行检查存储内容。7.6.2 通过通信方式将外设与修正

30、仪连接,当外设写入数据到修正仪中时应进行授权,如验证密码等。写入参数后读取存储信息,修改信息内容应满足 6.5.2 要求。7.7 影响量试验 7.7.1 高温 按GB/T 362422018的6.9.1规定对修正仪进行高温影响试验。7.7.2 低温 按GB/T 362422018的6.9.2规定对修正仪进行低温影响试验。7.7.3 交变湿热 按GB/T 362422018的6.9.4规定对修正仪进行交变湿热影响试验要求。7.7.4 电源变化 在参比条件下按GB/T 362422018的6.9.5规定对修正仪进行电源变化影响试验。7.7.5 振动 按GB/T 362422018的6.9.6规定对

31、修正仪进行振动影响试验。7.7.6 冲击 按GB/T 362422018的6.9.7规定对修正仪进行冲击影响试验。7.8 电磁兼容性试验 按GB/T 362422018的6.10规定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7.9 过载压力试验 7.9.1 按 GB/T 362422018 的 6.11 规定对修正仪的压力传感器进行过载压力试验。7.9.2 壳体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的修正仪,按 GB/T 362422018 的 6.12 规定对修正仪的压力传感器进行过载压力试验。7.10 耐久性试验 按 GB/T 362422018 的 6.13 规定对修正仪进行耐久性试验。7.11 外壳防护试验 根据修正仪的外壳防

32、护(IP)等级,按 GB/T 362422018 第 6.14 规定的方法进行外壳防护试验。7.12 防爆性能检查 T/ZZB 27392022 13 由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机构按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并获得相应的防爆合格证书。7.13 能量积算功能检查 对修正仪输入燃气平均发热量,输入方式可以用按键设置方式或RS485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使能能量计量功能,使体积流量不为零,显示屏应显示能量流量及能量,能量流量及能量分别按公式(6)和公式(3)计算。qHqSE(6)7.14 无线远传功能 根据所配置的无线通信模块,用配套设备和系统测试修正仪的远传功能。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

33、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16。8.2 出厂检验 每台修正仪须经检验合格后封印,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表16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最大允许误差 6.1.1 7.2.1 2 重复性 6.1.2 7.2.2 3 外观 6.2 7.3 4 指示装置 6.3 7.4 5 异常报警 6.4 7.5 6 信息存储 6.5 7.6 7 影响量 高温 6.6.1 7.7.1 低温 6.6.2 7.7.2 交变湿热 6.6.3 7.7.3 电源变化 6.6.4 7.7.4 振动 6.6.5 7.7.5 冲击 6.6.6 7.7.6 8 电磁兼

34、容性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6.7.1 7.8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6.7.2 静电放电抗扰度 6.7.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6.7.4 直流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6.7.5 电源线和/或信号线上浪涌(冲击)抗扰度 6.7.6 工频磁场抗扰度 6.7.7 T/ZZB 27392022 14 表16(续)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9 过载压力 6.8 7.9 10 耐久性 6.9 7.10 11 外壳防护 6.10 7.11 12 防爆性能 6.11 7.12 13 能量积算功能 6.12 7.13*14 无线远传功能 6.13 7.14*注:

35、“”为必须试验项目;“”为不要求试验;“*”为当具备该功能时须试验,否则不要求。8.3 型式检验 修正仪的型式检验应按表 16 规定的全部试验项目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设计定型鉴定及批量试生产定型鉴定;b)当结构、工艺或主要器件有重大改变时;c)批量生产间断一年后重新投入生产时;d)正常生产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e)相关机构或客户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8.4 判定规则 8.4.1 出厂检验 按表16中所有出厂检验项目合格的,判定产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8.4.2 型式检验 按表16中所有型式检验项目合格的,判定产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9 标志与

36、包装 9.1 标志 每台修正仪应在铭牌或适当位置上清晰地标识下列永久信息:a)制造商的名称或注册商标;b)仪器的序列号和制造年月;c)修正仪适用的危险区域等级及其标志和编号(适用时);d)参比条件下的最大允许误差(MPE);e)最大工作压力(适用时);f)环境温度范围;g)IP 代码(外壳防护等级)。9.2 随行文件 每台修正仪均应提供纸质或电子格式的安装、操作和维护手册。手册应以用户可接受的语言编写,通俗易懂,并给出下列恰当的说明:a)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T/ZZB 27392022 15 b)额定工作条件;c)机械环境等级和电磁环境等级;d)环境温度的上、下限值,是否允许冷凝;e)修正仪是

37、否适合室外使用;f)安装、维护、修理和允许调整的说明;g)修正仪操作和其它特定使用条件的说明;h)接口、组件或修正仪兼容性的条件。9.3 包装 修正仪的包装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9.4 运输 修正仪应按标志向上放置装入运输箱,并不受挤压撞击等损伤,运输应采用无强烈震动的交通工具,运输途中应不受雨、霜、雾等直接影响。9.5 贮存 9.5.1 贮存环境 修正仪应贮存在环境干燥、通风良好且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介质的室内场所,并满足以下要求:a)环境温度 5 50;b)相对湿度不大于 90%;c)层叠高度不超过五层。9.5.2 贮存时间 修正仪贮

38、存时间应不超过12个月,超过12个月后应重新进行性能检查。10 质量承诺 10.1 用户在遵守制造商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操作、维护下,从修正仪交付之日起,产品质保期为 18个月。质保期间若因质量问题造成产品故障,制造商应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零部件。10.2 制造商应建立产品追溯信息化系统。10.3 制造商应提供维修服务。如因操作不当或超过质保期的故障情况,制造商可有偿维修。10.4 对客户反馈质量问题应在 24 小时内做出响应,必要时到现场分析、解决问题。T/ZZB 27392022 16 A A 附 录 A(规范性)符号与单位 A.1 符合与单位 符号与单位应符合表A.1 的要求。A.1 符号与

39、单位 符号 代表的量 单位 C 转换系数 Cc 积算器的转换系数 CCV 转换系数的约定真值 E 总转换系数误差%EV 能量 MJ,kWh EV 能量示值 MJ,kWh ec 转换系数误差%eE 能量积算误差%ef 积算单元的计算误差%ep 压力测量误差%et 温度测量误差%ev 体积转换误差%fnom 公称频率 Hz f(q)校正函数 Hs 平均发热量 MJ/m3 K或K 系数 p 测量条件下的绝对压力 MPa、kPa patm 大气压力 MPa、kPa pb 基准条件下的绝对压力 MPa、kPa pCV 绝对压力的约定真值 MPa、kPa pg 表压力 MPa、kPa pmax 绝对压力的

40、最大值 MPa、kPa pmin 绝对压力的最小值 MPa、kPa q 流量 m3/h qmax 最大流量 m3/h qE 能量流量 MJ/h qmin 最小流量 m3/h T/ZZB 27392022 17 A.1 (续)符号 代表的量 单位 T 测量条件下的热力学温度 K Tb 基准条件下的热力学温度 K TCV 绝对温度的约定真值 K Tmax 绝对温度的最大值 K Tmid 绝对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中间的值 K Tmin 绝对温度的最小值 K t 燃气温度 tam 环境温度 tam,max 最高环境温度 tam,min 最低环境温度 tmax 最高燃气温度 tmin 最低燃气温度 Umax 最高电压 V Umin 最低电压 V Unom 公称电压 V V 体积:Vm或Vc m3 Vb 基准条件下的体积 m3 VbD 受干扰的基准条件下的体积 m3 Vc 校正体积(燃气流量计误差)m3 VCV 体积的约定真值 m3 VD 受干扰的测量条件下的体积:VmD 或 VcD m3 Vm 测量条件下的体积 m3 Z 测量条件下的燃气压缩因子 Zb 基准条件下的燃气压缩因子 ZCV 压缩因子的约定真值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