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pdf

上传人:pei****hi 文档编号:76533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DF 页数:203 大小:77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亲,该文档总共2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pdf(20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我的医学故事 前 言 我的太爷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理论学习,他的医学知识来源于祖辈的口授,但他却从我幼年开始,用他的方式,为我走上医学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将我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中医,他付出了晚年全部的心血,在临终前仍不忘告诫我行医的准则,我便是太爷一生的希望。在医学的路上走到今天,我最感谢的是他老人家。今天我抽出时间来完成这篇小说,既是我多年的心愿,也是对他老人家的告慰,愿老人家九泉安息,含笑着看我走着每一步行医之路! 第一章:童年的回忆(上) 我的太爷是家乡有名的草医,给人和猪牛看病,在当地人缘很好,也很有威望,他很想将自己的一生医术流传下来,可惜自己没有儿子

2、,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我奶奶,一个是我姑奶奶。我奶奶是大女儿,最终留在家里招了上门女婿-我的爷爷, 而爷爷年轻时好赌成性,偌大的家业输的所剩无几,几百上千亩的板栗山最后输的只有两块了。庆幸的是给我太爷添了四个孙子和一个孙女,我父亲老大,继承了太爷手艺的一部分,即给牲口看病,一本牛马经加上太爷的实践经验,将父亲造就成了一方的有名兽医,太爷的其他孙子一个学了木匠,两个当个教师,成了国家干部,眼看一生苦心研究的医术将要带进黄土,年迈的太爷常常叹息. 1975 年的秋天,随着我的出生,太爷看到了希望! 从我满月开始,太爷便天天抱着我在村前村后转,唱着我还听不明白的中医歌曲,将他毕生的心血慢慢地灌输在我

3、稚嫩的脑海中,随着慢慢的蹒跚学步到能够四处跑着玩,跟在我后面的总是我的太爷,气吁吁的跟着我, 口中喊着:“东娃子, 慢点跑, 小心有蜈蚣?”欢笑声在太爷的担心中四处散开。 我依稀记得三岁那年很重要的日子,村头李家的儿子不听话,李叔打了几下,结果儿子突然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出气困难,慌忙中来找太爷,太爷拽着我,向李家跑去。 到他家时,李叔的老婆站在门口, “怕是不行了,娃子脸色白的像张纸,出气困难! ” 太爷说, “别急,让我看看! ” 李叔儿子涛涛躺在堂屋的凉床上,看上去出气很困难,太爷切完脉,让李叔拿两口缝衣服针来,然后倒上半碗酒,将针在酒中洗了洗,在涛涛的两个手腕内侧上一点各扎了一针,然后

4、用大拇指在胸口反复推,几分钟后,涛涛的面部有了血色,出气也顺畅。 太爷回头对李叔说, “娃子气性大,以后教育要注意方式,刚才差点就气昏死了!” 李叔点头称是,在一连串的道谢中太爷带着我回家了.回家的路上, 我问太爷, 为什么缝衣服的针能救人,太爷笑着说,不是针救人,是针扎了穴位救人了,刚才扎的是内关穴,这个穴位能调理胸部的气机,我手推的是膻中穴,此穴为气海,涛涛是生气后,气郁在胸中,气顺了,病就好了。 太爷用手摸着我的头问, “想不想学救人的本事?” 我说: “想学想学!问好玩吗?“ 太爷笑着说: “那可不是玩的事,得好好学才能救人,不然会把活人治成死人! ”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只觉得死人可怕

5、,看来学救人的本事是一件不好玩,而且会遇到死人的事情 太爷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只要按照他说的学,一定能学好,而且学好后也很好玩。听到很好玩,我便闹着要学救人的本事。太爷爽朗的笑声响彻山谷! 太爷的医学知识也是其上辈传给他的,记得太爷说上辈人中有深悉阴阳五行八卦的先生, 不仅给人看病,还顺便帮人看风水,但长时间流传下来,也遗失了不少,现在想来,也许是几次革命将他们革怕了吧。而最终留给太爷的只有几本医书加上一些常用的效方(也就是农村说的秘方) , 而太爷经过努力的继续学习和求教,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包括切脉诊病、药性整理、特效方剂、疾病预后、愈后调理等,但是如何将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向一

6、个只有不到四岁的小孩灌输,还要不让小家伙感到枯燥,太爷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思索着 1980 年秋,记得我刚满五岁。太爷带我到山上放牛, 一边走一边指着山上的花花草草说, 这都是药材,多好的药材啊! 我好奇地问: “什么时候开始叫我学习救人的本事?” 太爷笑着说: “别急慢慢来,你看前面那片刺藤上面一个个红红的,咱们叫蜂笼罐 ,就好像装满了蜂蜜的小罐子, 可甜了! 不过表面有刺, 采摘时要小心。 ” 我闹着要吃。太爷摘了一个颜色深红的,擦掉了上面的刺,掰开后扣掉里面的籽,然后将果肉放到我的嘴里,甜丝丝的,虽然水分不是很多,但真的很甜。 太爷说: “医书上将这称为金樱子,没有熟时呈青色,味道酸涩,

7、熟透了就很甜! ” “这也是药吗?“我笑着问。 太爷看着我说, “去年你每晚尿床,后来我给你喝了几回甜水不就好了?” “可那时你说是糖水?” 太爷笑着说, “就是这金樱子煎的药水!以后可要记住了,金樱子煎的甜药水可以治疗尿床! ” “知道啦!以后你不能再骗我,将药水说成糖水。来!拉钩! ” 太爷笑着和我拉钩,然后我们继续跟着家里的老黄牛朝山里走去。大山里的秋天随处可以看到成熟的野果,没走几步就看见前面有棵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已被采摘, 剩下几个橘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 非常诱人,太爷用树枝给我勾下来两个, 我急不可耐地吃了起来,甜甜的爽滑的感觉很是舒服,太爷自己却等在地上拾满地的柿蒂把。 我说:

8、“老爷爷,你吃个柿子吧,柿蒂把不能吃的。 ” 太爷看着我,笑着说: “这可是救人的好药! ” 一听说救人的好药,我便帮忙拾起来,满地的柿子蒂一会功夫就拾干净了,太爷足足用随身带的布袋足足装了小半袋。 “这东西看起来很丑,皱皱巴巴的,能治疗什么病?” “打嗝! ” “打嗝也是病?我每天吃饱饭后都要打几个嗝,很舒服的事情,怎么会是病?” 太爷笑着看着我, “打嗝多了也是病! 而且很难受! ” 我将信将疑,拉着太爷的手追随我们家的老黄牛去了。 当天边的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后,祖孙俩才慢慢下山回家,玩了一下午我也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家里来了几位不认识的客人,其中一个女的不停地打嗝,就像老公鸡吃了蜈蚣, 不停

9、地嗝噜嗝噜, 满脸痛苦的样子,太爷摇了摇半醒中的我, 让我看看打嗝打多了也难受,随后太爷抓了一把下午我们拾的柿子蒂给病人,让病人回家煎水喝,病人在半信半疑离开了。 迷迷糊糊中我晚饭还没吃完就睡觉了。 第二章:童年的回忆(中) 清晨醒来,一阵香气将我弄醒了,只见太爷担着一碗鸡蛋面条让我起来吃,诱人的家伙!这可是每年过生日才能吃上的东西,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就吃了起来。 “为什么有好吃的?”我疑惑地问。 “昨天下午拾得柿子蒂换来的! ” “柿子蒂能换鸡蛋?今天我们再出拾!以后每天都吃鸡蛋! ”我立即回答到。 太爷笑了笑, “是昨天晚上那个打嗝的病人今天早上送过来的,他的病好了! ” 太爷平淡谈话让

10、我的心灵受到冲击,为什么别人不知道柿子蒂可以治病?为什么打嗝治好了病人却硬要感谢?看来我正按照太爷的培养计划一步一步向前走。 吃完鸡蛋面条,又该上山放老黄牛了,这是老太爷晚年的一项工作,同时也顺便采草药。到了半山腰,太爷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一边装旱烟,一边给我讲故事。 今天讲的是太爷父亲年轻时的一段佳话,曾经讲过几遍了, 但每次他都爱讲这个故事, 里面有虎有龙的。 “有一年冬天,镇上的粮油商陈老爷从外地贩油回镇上卖,回来时受了寒,一到家就开始发烧,周身疼痛,因为做生意挣钱很辛苦,所以陈老爷就舍不得看病抓药,只喝了些葱姜水发汗,结果病情没有好转,躺了三天,眼看病情日渐加重,于是请来镇上的王大夫就

11、诊,王大夫是镇里最有名的中医,看后说是伤寒入阳明,开了一副白虎汤治疗” “白虎吃人吗?”我插言道。 “那是方名,不是白虎。古人用这个名是因为此方退烧效果很好,如同白虎。 ” “病人服药后烧退了,但周身骨节疼痛加重,家人急忙请镇上的陈大夫看看, 陈大夫也是 8 代祖传中医,切完脉,叹了口气说,老爷子身子骨本身就不好,加上劳累后感受重寒,现在寒邪已深入骨髓,部分已化为热毒,寒热两种病邪交织在一起,不好治!方子也没开,摇摇头走了。家属一听就哭了起来。当时你老太爷正好到集上卖柴火,看到好多人围在镇上最大的粮油店前,里面传来阵阵哭声,好奇中走了进去,问问了情况,切了切脉说,别哭了,病人还有救。于是让病人

12、家属拿来笔和纸,开了两付大青龙汤。三天后病人找到你老太爷,硬是要感谢他,还说他的两付药就将病人治好了,带来一大桶芝麻油,要送给你老太爷。那年月,一桶芝麻油可是很好的东西,你老太爷硬是没有收下。粮油商陈老爷就教你老太爷榨油的技术,现在咱们家的榨油房还是陈老爷帮忙盖的,这些年来咱们家就一直没缺有油吃.” “看来青龙还是比白虎厉害! ”我悠悠地说。 太爷笑了笑, “它们都厉害,但要用的恰当,时候不到,用了就没效。就好比你昨天吃的柿子,如果一月前吃,就没那么好吃! ” “嗯!上月老爸摘柿子,我偷偷尝个一个,很不好吃! ” 休息好了,我们该上路了,太爷拉起我追前面吃草的老黄牛去。 这时发现前面小树叶上有

13、只小蜜蜂,跟隔壁邻居家养的一样,我忙用手去捏。 “别抓! ”太爷的话刚说完,我的大拇指已被蜜蜂蜇了,一阵痒痛立即传过来,太爷忙用手轻轻拔去毒针。顺便去怀中找药,看着大拇指上慢慢出现的小红包,我当时还以为会死呢,吓得直哭。 太爷一边安慰我,一边打开从怀里摸出的小药瓶,里面装着淡黄色的药液,太爷摇了摇,药液立即变成红黄色。 他打开瓶盖,用小树棍沾上药液涂在我受伤的大拇指上,还真快,一种凉爽的感觉让人很舒服,过了几分钟,小红包没见了,不痛也不痒了。 “太爷!这是什么药?”我好奇地问。 太爷神秘的说, “这可是咱们家的祖传秘方,你知道后可别告诉别人。 ” 见我点头,太爷继续说, “这是清明节后抓到的活

14、蜈蚣, 加上雄黄, 用烧酒泡一周后配制的雄黄蜈蚣酒,别看这东西,效果好着呢,咱们山里毒蚊子多,经常会被叮上,有了这药就不怕了,只要用这点上一点,很快就好了,蜜蜂蛰了也有效。去年上山采药,被毒蛇咬伤后,要不是及时抹上这药,现在你太爷就在土里啰! ” 我接过小药瓶,摇了摇,看不出里面的神奇来,但我相信太爷的话,上过月弟弟被红蚂蚁咬伤后,太爷就用过这个药治好了弟弟的伤。 “蜈蚣一定要活的才有效吗?” “晒干的蜈蚣也有效, 但起效稍慢些, 蜈蚣要大的,越大越好,一斤烧酒 5 条蜈蚣就好了,雄黄细粉一小包就可以了,如果加上点薄荷叶进去,效果会更好,不过咱们这里不产薄荷, 镇上药房买的薄荷没啥力道,还不如

15、不放。 ” “记住没有?” “记住了! ” 我在前面一边跑一边念道: “蜈蚣 5 条、烧酒一斤、雄黄少许、泡泡就行.” “还有薄荷.”太爷怕我忘记, 。 其实我老爸给我买过薄荷糖,凉凉的甜甜的不太好吃,难道薄荷就不是凉的?反正咱们家山上没有,记了也白记,记住薄荷糖就行了。 前面拐弯处有一颗桑树,记得去年太爷带我上山时还吃过桑葚,当时太爷说桑树一身都是宝,桑叶清肝火、肺火,桑葚可以补血补肾,桑枝可以治疗臂膀疼痛,就连土里的桑树根的皮还可以止咳。我一边念着太爷说过的话,一边看树上还有没有桑葚,太爷走过来放下背篓,开始拾地上的桑叶。 “山里风大,才入秋,桑叶都吹落了,要是下霜后从树上摘的桑叶才好!

16、! ”太爷念叨着。 “为什么?” “那称“霜桑叶” ,药劲足! ” “既然桑树一身都是药,为啥不在屋前屋后载上桑树呢?” 太爷看了看我,没想到我还有这种想法。 随即解释道, “老太爷懂得风水,曾经给他讲过,屋前屋后载桑树不吉利, 桑与丧同音, 怕我听不明白,继续说,农村死了人,称为办丧事,因为桑树和丧事音相同,所以一般屋前屋后不栽桑树。 ” 虽然那时我还没上学,但太爷从我三岁就开始教我识字,所以还是明白他说的话。 “这桑叶又叫神仙叶,除了清肝火、肺火,还能止咳,但得用蜂蜜炒后效果才好;身体肥胖的人,长期煎水喝还可以使人变瘦呢! ” 太爷怕我记不住, 就没再继续说下去, 但我知道, 他经常用桑叶

17、给人治病。 拾完地上的桑叶,我指着树上的问为什么不摘了,太爷说留着,等下了霜咱们来摘“霜桑叶” 。 随着老黄牛在山里不紧不慢的转,太爷给我讲解好多药材的功效、味道、采集时间,可惜年幼的我一时也不能全记下来,最后还有些烦了,眼看近中午了,肚子也饿了,便催太爷准备回家,于是我们便邀上老黄牛往回走,此时太爷还不忘用柴刀砍了几支柏树枝带上。 “太爷!上次你不带了一捆吗?家里引火柴够了! ”我们农村就喜欢用柏树枝作引火柴。 太爷笑了笑, “这不是作引火柴用的,你爷爷患有风湿,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发作,上次那捆他已经煎水熏洗完了!这两天就没见他喊膝盖痛了。 ” “爷爷患有老寒腿的事爸爸跟我说过,用着带刺的柏树

18、枝熏洗有效吗?” “你想想看,这几天你爷爷腿脚是不是利索了不少?” 想想也是,很少抱我的爷爷,今天早上还抱我转个圈呢! 玩了一上午的我有些困意的回到家中,吃完午饭就睡午觉了,一觉醒来已是下午四点,太爷下午一个人进山了,看看屋后的大山,想着太爷一个人在山上采药,真想进山找太爷,可妈妈说山里很危险,一个小孩子就别进山了,到外面找弟弟玩去。 夜色慢慢降临,村头又响起太爷的呼唤声!我们四五个小家伙才恋恋不舍地分头回家。 刚进门就看见家里堂屋的神桌上放着一个大的玻璃瓶,里面放了一条很大的乌梢蛇,这蛇虽然无毒,但也怪吓人的,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就曾经看到过它偷吃鸡的事。 太爷指着瓶里的蛇对我说: “这是乌

19、梢蛇,今天下午捉的,用它泡上药酒,治疗风湿效果很好,咱们农村风湿病人多,泡上药酒,平时喝点,不仅可以治疗风湿,还可以预防风湿! ” 一边听太爷说,一边摆弄着瓶子,这么丑的蛇,想不到还是很好的药材,真奇怪啊! 第三章:童年的回忆(下) 准备开晚饭了,这是忙碌一天后,全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家里人多,我每次总坐在太爷身边,这样太爷就可以给我多夹一些菜,因为人多,桌子大,没有靠山可不行! 菜上齐了,年轻的各自去盛米饭,男的准备喝点小酒。 还没开始吃,村尾的曹爷爷抱着孙女曹琳琳过来,曹琳琳圆圆的脸很可爱,可今天怎么满脸通红? 我还以为她怕呢,忙走过去说: “别怕,我太爷不会用针扎你的。 ” 曹爷爷说:

20、 “琳琳前天吃了两个糯米团子,昨天一天没吃东西, 今天开始发烧, 她奶奶给他煮了五谷茶,喝了也不管用,实在没办法就过来麻烦余叔你了! ” 老家的五谷茶是用稻谷、小麦炒焦,加上鸡内金、艾叶、茶叶煮水喝,用于小孩子停食的治疗,效果不错,但那玩意又苦还有糊味,很难喝。 太爷听完后,从药柜里抓了一小把牵牛子研成粉后给曹爷爷,吩咐他回家后拌上红糖给曹琳琳吃。这个我以前也吃过,拌上糖后香甜味,好吃!就是吃完后会拉肚子。 看到太爷给曹琳琳吃牵牛子粉,便笑着说: “曹琳琳!今晚你会拉肚子的,别拉在床上! ” 琳琳要打我,曹爷爷拦住说: “拉就好!拉就好,不拉停在里面会坏事的! ” 看我们正准备吃放,曹爷爷道了

21、谢后就走了。后来听曹爷爷说,曹琳琳晚上拉了两次大便,烧就退了,第二天开始吃饭了。 太爷看病从来不收钱,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药材是自己在山上采的,也不花什么本钱,碰上病人家里条件好的,病瞧好了,病人就给太爷提上两斤酒,两斤好的烟叶。太爷不抽纸烟,说纸烟没劲,还是旱烟好,自己也种过旱烟,而且长得也很好。太爷喜欢把好东西送给朋友尝尝, 所以每年都种烟, 每年都送烟,每年也收到不少病人送给他的烟叶。 烟抽多了,痰就多了。每天早上起来,太爷总要咳上几口黄痰,我爷爷很不喜欢太爷的抽烟习惯,更不喜欢他吐痰, 最后太爷从大山阴沟里采了很多鱼腥草,阴干后每天泡茶喝,后来太爷就很少咳痰了,但抽烟还是多,这也是他九

22、十五岁那年几次发病的原因。 山里人上山干活,经常会碰伤,岔气的事情经常发上,而每次出现岔气,他们总是找到我太爷,然后说,“老爷子,把你的止痛烟给我抽口,我又岔气了。 ” 太爷总是笑笑,从烟丝袋中取出一包早已配好的药粉惨上烟丝,放在旱烟锅里点着,病人深吸几口后,就会打嗝或放屁,只要气一通,岔气就好了,第二天就能上山干活, 这种办法起效很快,也只有太爷知道配方。在我几次的询问下,太爷才神秘的告诉我,家里每年都会重些小茴香,在秋天收获后,用茴香籽研成细粉,用塑料袋装好,遇到岔气的病人,配上烟丝,吸几口就好了。 茴香我家里每年都种,但治疗岔气我还是第一次听太爷说。 记得去年我肚子受凉,连续两天小肚子痛

23、,老爸煮姜水给我喝,喝了还是隐隐作痛,后来太爷听说后,用小茴香的苗切碎后拌上鸡蛋炒了一小碗让我吃,那可真香,也太香了,吃到最后有些腻,不过吃完后就不痛了。太爷给我讲,小茴香苗和茴香籽都能散小肚子的寒,我就一直记住了,没想到他还能治疗岔气。 我继续问太爷: “小茴香还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太爷看我对小茴香很感兴趣,就接着说, “小茴香主要是温暖小腹部,凡是小腹部发胀、发凉、疼痛都可以使用。 还记得前几天你二婶不是叫唤小肚子胀吗,一会想上厕所,可又没小便,后来用小茴香煮水喝就好了! ” 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遇到这类病人,B 超检查提示盆腔少量积液,采用太爷当年的办法有很好的疗效,病人往往是先有

24、气郁在小腹,后有少量积液形成, 30 克小茴香煎水后一次喝下, 连续放上几个响屁,当天就缓解了病情。 随着天气的变冷,上山采药少了,但太爷却利用冬天的时间一边看病人,一边给我熟悉药材,讲解药物的用途。 有天上午讲到白果,这种药材村头就有,我们农村成为银杏树,结的果实沉甸甸的,称作“银杏果” 。 太爷说: “白果仁能止咳,治疗妇科病,止白带,还能补肾;还说补肾是通过金水相生来达到的,可惜当时我不明白金水相生的意义。还谈到白果有小毒,一般大人一天服用不要超过 30 粒。 如果中毒了, 就用白果壳煎水喝就可以解毒了。 ” 这些话当时听起来很琐碎,但没过三天就得到了验证。 村里张叔家有棵白果树,产了很

25、多白果,张叔的老婆正好长年咳嗽,听我太爷说可以用白果止咳,就煮了不少给他老婆吃,结果他儿子园涛乘张叔不在家,偷吃了不少白果,中毒了。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来找我太爷治疗,可太爷正好出远门看病人去了,我问清情况后让张叔用白果壳煎水解毒,效果还真不错,很快就解毒了。 太爷回来后,听完我的汇报,高兴地说看来咱们家中医有传人了! 邻居奶奶经常头疼,在太爷手中看了几年也是时好时坏,问题的关键是邻居奶奶每天要吃辣椒,没辣椒就吃不下饭。她头疼,搞得太爷也头疼,看不好病人的病医生很是头疼。这也是这些年我时有的感觉。 在太爷没有良方时,我的一句话改变了现状。 我说: “要是奶奶每天能问问药味,那吃点

26、辣椒也不怕! ” 太爷看着我,突然笑了起来,不停唠叨,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后来才知道,太爷用秋天采的野菊花给邻居奶奶做了个菊花枕。从那以后,邻居奶奶就没再上火了,而且每年她自己都做几个菊花枕,一个自己用,其余的都送人。自从这件事以后,太爷就真实的认定我是学中医的一块料,对祖传秘方也就爽快的教我了。 在太爷的思维中选择中医的传人宁缺勿滥,这也是太爷不传授给爷爷和几个孙子的原因。 爷爷好赌成性,让太爷失去培养他的信心,几个孙子对学医基本没兴趣,所以只得从我这辈人中寻找接班人。 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行,是不适合学医的,只能最后救人不成,反而害人,造成许多后患。 另外学医必须有较强的悟性,没有悟性的人学

27、习中医不能将中医的发展向前推进,只能使其退步。 太爷最后看中我,主要是看到了我心地善良和领悟力强! 现在想想读大学时,很多成绩很好的同学,毕业后却失去了对中医的兴趣, 改行从事西医或者其他行业,读书时的成绩靠的是死记硬背,装在脑海中没能灵活运用,最终成了一锅烂粥,放弃中医是迟早的事。 想想太爷当初的顾虑,再看看现在中医学院的招生和中医的现状,我才感到中医的传授选对人是何等的重要! 中医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太爷的计划,首先是传授常见药物的识别及单味药的特殊功效, 培养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 此期间我会很多问题,然后太爷再开始传授中医理论,同时传授脉法,逐步解开我的疑问;再传授一些经典

28、方剂,通过经方来的运用,提高自己对疾病对人体的认识度;过程中我会因为有些疗效不好而产生新的疑问,借此机会太爷再传授家传秘方,弥补传统经方的不足。 而大学里的课程就不一样,先让你背中医基础理论,然后再是中药学、方剂学,然后生理、病理,最后是上临床实习。往往大学第一年就因阴阳五行搞得一头雾水,失去了对中医的兴趣,接下来只能按部就班向脑子里塞东西,到大学毕业时才慢慢理清头绪,可惜已经晚了。 我在接受了太爷对白果的讲解后,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一个白果,外面的壳能解里面的毒性? 当我向太爷询问这个问题时,他说: “这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 太爷的回答更让我摸不着头脑 阴阳是什么?为什么要阴阳统一呢?

29、第四章:太爷教我学阴阳 由于我还小,太爷只能由浅入深的谈论阴阳!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很多,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何来认识这些事物,古代人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分阴阳。 ” “正如我们看电影,可以将电影里的人分为两种,即好人和坏人! ” “根据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 ” “根据人的身高,可以分为高和矮! ” “根据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和阴天! ” “我们对气温的感觉,可以分为热和冷! ” “这些都是按照阴阳来划分的,男人、高个子、晴天、热属于阳;女人、矮个子、阴天、冷属于阴! ” “这好懂,但是矮个子男人又属于什么?高个子女人有属于啥?”我疑惑的问道: “男人属阳,矮个子属阴,那矮

30、个子男人难道就是阴阳人了?” 太爷听到我问这个问题,非常高兴,认为我对阴阳的理解还是很有悟性的。 接着就立即给我解释: “男人属阳,男人中再按照高矮来份,矮个子就属于阴,综合来讲矮个子男人就属于阳中之阴了! ” “哦!我还以为算阴阳人呢! ” “阴阳本身是对立的,但没有阴就无法谈阳,没有阳也无法谈阴,正因为阴阳的存在,才使世界有了变化,有了相互制约,在制约中发展、成熟。 ” “哦!我明白了夏天很热,属阳,冬天很冷属阴。 ”我迎合道。 “是的没有夏天的炎热,就没有植物的生长旺盛,没有冬天的寒冷,植物第二年春天就不能健康成长。 ” “对了,前年冬天很暖和,结果去年春天庄稼都生病了,人也生病了。 ”

31、我随着太爷的话说着。 “白果壳属阳,白果仁属阴,两者的统一,就是一个完美的果实。 ”太爷笑咪咪地看着我说。 “还有其他药物有这样的统一吗?”我追问道。 “有!还很多!比如:生姜的姜皮是凉性,姜肉是温性;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柑能令肺冷生痰,柑皮令人肺燥;瓜蒌化痰,瓜蒌的根天花粉能生津;杏仁中毒,用杏树根皮可解;发芽马铃薯中毒,用土豆秧煎服可解.” 太爷说得我一愣一愣的,事物真的这么奇妙吗?太爷接着说: “在人体心属火、肾属水,两者本身相克,但因为有了水,所以火就不会太旺,有了火,水就不会太寒。 ” “太复杂了! ”听太爷娓娓道来,我心里暗暗地想。 但随着太爷的讲述,阴阳的理论在我心里慢慢明朗化

32、,逐渐清晰起来,虽然这个体系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实在有些复杂。 太爷继续讲: “在特定的情况下阴阳是可以转化的,阴可以转阳,阳也可以转阴。 ” “是不是冬天到夏天是阴转阳,夏天到冬天是阳转阴?”我好奇的问道。 “对!对!对! ”太爷兴奋的回答到: “阴阳在相互转化的同时,也是可以相互制约的,我们往往利用阴阳的相互制约来达到调整机体平衡的目的,这也是我们治病的基础。如果是阳病就得用阴药,而阴病就得用阳药!比如身上长脓包,如果发红、发热” “我知道了,发热、发红属阳,就用阴药,而寒性属阴, 用寒性药就可以治疗阳性长包了?” 我抢着说。 “太对了! ”太爷兴奋地看着我,仿佛看到了医学承继的希望,他继续问

33、道: “那如果长包不发热,也不发红呢?” “那就用阳药嘛!太简单了! ”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慢慢的,我认识到治疗疾病不是单单记住什么药治疗什么病那么简单, 应该很复杂, 但似乎又很简单 一时间我也不知如何表述,只是知道太爷已经把我领入了一片神秘的宝地,好多好多好东西,我得用心去领悟!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去年春天长包,太爷用的是蒲公英煮水给我喝,而弟弟秋天长包,太爷用的是菊花煎水给他喝。一样是包块,都有红肿,虽然药物不一样,但都是采用凉性的药物,用的是属阴的药,所以病都治好了。 太好了!看来学习救人的本事也有窍门,不是很死板的,通过对太爷所说阴阳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太爷遇到一些小病,

34、在屋前屋后随手采上几味药就能将病人的小病治好,我想这里面就运用了”阴”和”阳”的相互制约。 太爷对阴阳的认识很深刻,他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得分阴阳,这是第一步。这步搞不清楚,按照土话说,就容易将药下反了,会加重病情,甚至会死人,所以在阴阳的分辨上,太爷总是时刻训练我,经常是太爷说阳,我说阴,好比对对联。 “天为阳!” “地为阴! ” “头为阳! ” “脚为阴! ” “火为阳! ” “水为阴! ” “外为阳! ” “内为阴! ” “气为阳! ” “血为阴! ” “六腑为阳! ” “五脏为阴! ” “右手为阳! ” “左手为阴! ” “上眼皮为阳! ” “下眼皮为阴! ” “上嘴唇为阳! ” “下嘴唇

35、为阴! ”. 就这样反复的练习,反复的对对联,太爷将阴阳的观点深深种植在我的脑海中。 三十年后的今天,每次在切病人的脉,在提笔开处方时,阴阳辩证总是清晰地指引着我,可以说,若果不明白是阴虚还是阳虚,是阴盛还是阳盛,我真还不知道如何开处方,只有脑海中分清了各脏腑阴阳虚实情况,下药才能立竿见影。 分清了阴阳,但如何确定各脏腑的阴阳虚实,成了我的最大疑问。 当时我已经满七岁,太爷也发现这个问题,下一步是教我望诊还是切诊,太爷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教我切诊。 因为切诊非常重要, 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这也是太爷医学知识中总结最多的一部分,现在的太爷已是九十来岁的人了,如果有生之年不能将重要东西传给我,也

36、是一件很大的遗憾事,于是太爷开始培养我的切诊功夫。 第五章:太爷教我学诊脉(上) 现在想来,当年为了教我习诊脉,太爷的确花了很多心思 教一个只有 7 岁的孩子,了解什么是脉象以及背后的含义已经很难了,还要把相对比较微细的脉象变化体会出来,我实在想不出比太爷更高明的教法了。 有天早上起床后,太爷把我带到了院子,角落里有一个大木盆,里面居然有许多泥鳅,大约几百条吧。太爷拿出一个木桶,让我把那些泥鳅从盆里抓起来后放到桶里。 真是一件好玩的游戏,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很容易啊! 我伸手便抓,泥鳅滑溜无比,忙乎了半天,除了溅了一身水外,我一无所获。 我困窘的看着太爷,太爷微笑着捋了捋胡子,缓缓道来: “东娃

37、子,抓泥鳅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哦,抓泥鳅下手要轻,不要让泥鳅感觉到你在抓它,泥鳅可是很滑的,当你的手轻轻地碰到泥鳅后,双手慢慢合拢,快快地抓起来,你要注意轻、慢、快三个字。 ” 太爷说起来很简单,但我做起来可就有些难了。在太爷的细心指导下,我终于找到了感觉。 接下来的一整天,我将所有的泥鳅全部抓到了桶里。看着我的成绩和沾满泥水却高高昂起的骄傲的小脸,太爷也开心地笑了。 但让我郁闷的是,太爷在表扬我之后,随后顺手将桶里的泥鳅又倒回了盆里。 我忍不住抗议了: “干嘛又倒回盆里, 抓得很辛苦! ” 没有想到太爷却板着脸, 严厉地说” 这可不是游戏,明天放学后再抓一遍,记住明天不能再抓这么慢了! ”

38、“抓就抓,谁怕谁呀! ”我有些委屈地赌气说。 “东娃子,你要知道学医是很辛苦的,你是太爷的希望,你一定要更努力才行。太爷我老了,怕等不了那么久了.”记得当年太爷摸着我的头,喃喃地说,目光看着很远的地方,不知道是在安慰我,还是在自言自语。 我只知道那语气里带着几分我所不理解的苍凉,而我的委屈也很快就消散了,谁让我和太爷关系最铁。 第二天老师有事,只上了半天课就放学了,回家一放下书包,我就到后院去抓泥鳅,成绩有所上升,从放学到天黑,我终于抓完了所有的泥鳅。照例是一身泥水,被妈妈骂了一通,但也得到了太爷的表扬。 毕竟是孩子,连续抓了 3 天,再好玩的游戏也玩腻了。 太没有意思了,每天手都在水里泡着,

39、泡得手都肿了,我罢工不干了。太爷用尽办法劝我也没有用。 太爷摇着头对我说: “东娃子,抓泥鳅是为了练习你的感觉, 给病人切脉也需要感觉, 只有感觉到位后,才能体会到脉象的变化,这样切脉才能得心应手,你如果想学医,就一定要有耐心。 ” 我却一口咬定自己已经抓得很好了,不会有人比我抓得更好,我可以学其他的了。 太爷好笑地看着我说: “我们打个赌好吧,我们来比比谁抓得快,如果你比太爷抓得快,太爷就教你其他的东西,但太爷比你抓得快,你就得乖乖地抓一个月的泥鳅,不许赖! ” 我说: “好,比就比,但太爷你输了,不光要教我其他的东西, 还要给我买糖吃! ” 小时候我是个很馋嘴的小孩子,但是那个时代的孩子有

40、谁不馋呢! 比赛的结果不言而喻,我惨败 我沮丧极了,也有些不服气。 太爷说: “来来来,太爷抓给你看看,你就知道你比太爷差的原因了。 ” 只见太爷慢慢在把手伸进水时,缓缓地接近泥鳅,但很快便把泥鳅捧在手里,而那些泥鳅躺在他的大手里,一动不动,很舒服的样子,一次能抓两三条,就这样一盆泥鳅很快就抓完了。 我这才真正掌握了抓泥鳅的要诀:轻、慢、快。而这一切的把握都要依靠手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时有怨言,但总是被太爷揪住在课余时间练习着捉泥鳅。 快入冬的水有些凉意了,每次捉完泥鳅,手都被冻得通红,每次太爷看着我冻红的小手,都很心疼地帮我暖热,但从来不准我放弃。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太爷心里

41、好象有很多话要对我说,他却很少说,他常常看着我,但目光却停在很远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我抓泥鳅的速度终于能够和太爷一比了。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在太爷的要求下,我在全家人面前表演了抓泥鳅,赢得了大家的表扬。 大家笑着说: ”看来咱家以后不缺泥鳅吃了。 ” 我却苦着脸说: ” 天气太冷了, 我再也不抓泥鳅了” 。 大人盼种田,娃娃盼过年! 每年最快乐的时光总是来得迟, 而去得快! 盼啊盼,终于盼到快过年了,鞭炮、龙船、糖果、年糕、新衣服 太多的诱惑,一想到心就痒痒的。 过年喽!不,只是快过年喽! 和往年一样,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心情激动地象要飞上天,恨不得盯着日历过日子,但唯

42、一的例外是今年我要随着太爷一起替人看病。 临近过年,通常是病人最多的时候,忙了一年,闲下来,身体的不舒服就显出来了,同时在外乡揽工的也回来过春节了,人多了,病也多了。 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每天都要看病人,看到其他的小伙伴在稻场上疯闹、嘻戏、放鞭炮,而我却每天都得陪太爷给人看病,心痒无比,恨不得身分两边。 太爷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许诺说,等看完病人,就给我买最棒的冲天炮,我的心才收回来。 整个春节期间,我和太爷看了好多病人,其中有几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曹叔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只好来找太爷。 太爷从药柜里抓了一把威灵仙,倒了半瓶醋,加了半碗水,放在

43、炉子上煮了十来分钟,过滤凉温后,让曹叔喝下去, 不一会曹叔感觉好多了。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神奇。 太爷对我说: “鱼刺卡喉一碗醋, 灵仙一把立能疏。 ” 到今天,我治疗鱼刺卡喉仍用这个单方,效果真的很好。 第二个病人是在外乡揽活的小伙子,是个外村人,我并不认识。 小伙子找到太爷,就忙着脱裤子。我觉得这人真不知羞,外面还有好多村里的大婶呢。 太爷说: ”别急,小伙子,来屋里吧! ” 小伙子跟我们一起到了里屋,只见他在大腿内侧抓得血淋淋的。 小伙子说: “在外面揽活不容易,染上病了又没有钱治,结果就成这样了。 ” 太爷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问: “这病晚上睡暖和了,痒得更厉害,是吧?” 小伙子连连点

44、头! 太爷说这是疥疮,随后包了一包硫磺,写了一个方子:苦参一两,黄柏一两,蛇床子一两,共三剂。 并交代小伙子,将每付药煎成半盆水,放入硫磺粉洗澡, 并叮嘱他要把换下来的衣服用开水烫过后曝晒。 过了几天,小伙子又来了,提了两瓶酒,说是要感谢太爷治好了他的病。 太爷谢绝了他的酒,对他说: “在外揽活,日子过得艰难,过年了还是早点回家去!平时换下的衣裤要曝晒,免得再传染疥虫” 我二叔非常喜欢喝酒,酒量却不行,每年过年都要闹酒,每次都醉得不省人事,最后要靠太爷善后,把他弄醒,大家都想知道要用什么药解酒,但是太爷从来秘而不宣,今年我可要抓紧时机,看看太爷是咋用的药。 喝年酒时二叔闹得最凶,也醉得最快。还

45、没等大家吃完,他已经躺在桌子底下了,我就叫太爷来看,太爷看着这个让他头痛的孙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让我去柜子里的拿了个小盒了过来,抓了一把里面的东西,外加一把葛花,煮水给二叔灌下去,不到晚上,二叔就醒了,又开始闹着喝酒。 我悄悄地问: “太爷!小盒子里是什么药。 ” 太爷神秘地对我说: “东娃子,千万不要告诉你二叔,免得他以后喝酒更没有节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奇药。 ” 原来家里后院种了一颗拐枣树,每年太爷就把拐枣树的种子收起来,放在小盒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太爷告诉我, “拐枣籽又名枳棋子, 是解酒的好药。 ” 拉肚子是春节最常见的病,一般的都是在家里吃点止泻药就行了。 但张叔的小儿子拉肚

46、子却不一样,自己吃了止泻药可以止住,但肚子不拉了,出现肚子痛。折腾了几天,实在受不了,就来找太爷了。 太爷摸了摸他的手心,我也跟着摸了摸,烫的很! 太爷又问: “是不是拉肚子的时候屁眼热辣辣的。 ”他点了点头。 太爷说: “你这是过春节,好的吃多了,辣的吃多了,拉肚子是正常现象,不拉才会出大问题! ”太爷给他包了两块大黄,让他泡水喝。 病人走了,我很奇怪地问太爷, “为什么拉肚子还要吃大黄,不是越拉越厉害吗?” 太爷说: “这就叫做 通因通用 ,病人因为肠道热毒过盛引起拉肚子,用大黄通下,帮他将热毒清干净,病自然就好。 ” 我还是似懂非懂,太爷接着说: “阳病用阴药,热病用凉药,这中间的关键是

47、分清楚病人是不是热病,阳病! 只要确定了, 就可以用, 治病要从根本入手” 这番话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在思索!而每一个医生一生所做的都是为了找出疾病的本质,并治疗它。 春节很快过去了,我记住的除了鞭炮、热闹以外的东西,那就是病例,还有太爷手书的一付对联: 上联:青山采药锄岁月 下联:河水熬汤炼春秋 横批:医药人家 我看到了太爷的骄傲和希望 第六章:太爷教我学诊脉(中) 练习了一个冬天的抓泥鳅,虽然小有所成,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感度大大增加了。但是要找到脉行的感觉,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爷日思夜想,居然想到一个从没有用过的办法放风筝。 山里风大,不容易找到风势平稳的地方,每次放风筝都要跑到

48、后山去,山顶上风虽然很大,但是风势比较平稳,所以很适合放风筝,每当风筝放到二十米以上后,太爷便将一个园形的硬纸片穿在线上,纸片沿着线在风中向风筝追去,而太爷让我将三指切在绷紧的风筝线上,体会从指上传来的那种时有时无,时快时慢,时滑时涩的感觉。 太爷在风筝线上打了一些小结,距离有一定的规律,纸片每通过一个小结就会有轻微的振动,这种感觉会随着风筝飞的高度而减弱,当风筝升得很高时,纸片通过小结时的振动就完全感觉不到了。 太爷就让我细心感觉,时放线,时收线,在不同的距离体会这种振动的感觉,纸片的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一张,有时是两张,这样感觉又不一样,如同小鸟在半空歌唱,通过细线将它们的歌声传到

49、我的指尖。风小时振动会慢,风大时好象它们在吵架一样,互不相让,你还未罢,它又起;它方起时,你又来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当你的心很静时,才能体会到几张纸片的不同振动,从一张纸片开始练起,一直到同时放上五张不同大小的纸片,它们停在风筝线上的不同位置,当五种振动同时传来,要细分开来,很不容易 一个春天的练习,我已经能够有一定的感觉! 太爷放上纸片后,让我背着风筝用手指切线,询问我有几张纸片,第几张最大,我都能够一一做答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别的练习,使我现在对切脉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一种包含着情感的脉搏敲动,让你能从中感觉到患者的喜、怒、哀、乐 练习完了放风筝,太爷才拿出他珍藏的诊脉心法 , 这是一本关于切脉的练习及一些脉学理论方面手抄本,书皮已发黄发暗,还得从右向左竖着看,而且大多是繁体字,对于一个不满 8 岁的我来说,的确难度很大,但我还勉强认得第一页上的几行字: 凡心浮气躁者,不可与之言脉巧! 凡资质愚钝者,不可与之言脉深! 凡眼见为实者,不可与之言脉理! 凡不求甚解者,不可与之言脉奥! “我学得好吗?”我有些心虚了。 太爷说: “我年纪大了,说不准那天就走了,这本书你好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