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5506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基础巩固1.1920年同1913年比较,中国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 152%和51. 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新式企业B.戊戌变法中成3农工商总局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2.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 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的推动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3.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

2、数据直接表明()A.政府扶持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 38%7. 6%36. 93%21.43%70. 56%B.纺织业走上独上发展的道路C.民族工业呈现曲折发展的势头D.帝国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丽而根据表格中19151919年盈利指数的发展变化状况,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A、D两 项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答案:4.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初步建立中央、地方二级财政体制: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 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这一税制改革()A.进一步增强了民国

3、地方行政和财政基础B.给予了地方财政完全独立的地位C.反映了经济结构已经向以工商业为主过渡D.说明田赋在税源结构中地位上升翩而根据材料”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 央”,可知这一税制改革强化了中央行政和财政权力,故A项错误;“完全独立”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 错误;根据材料“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说明商业税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一项重 要税种,反映了经济结构已经向以工商业为主过渡,故C项正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 说明田赋在税源结构中地位下降,故D项错误。|答案:5.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

4、额中所占比例(酚。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1913 年1920 年1936 年中国民族资本182459中国官僚资本26258在华外商资本565133A.民国时期外资长期在中国占主体地位B.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C.全面抗日战争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D.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瓯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解读图表,可知民族资本在 1913-1936年比重不断增加,反映/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B项正确;由图表可知,1936年外资企业在中 国产业资本中所占比重不是最大的,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C项错误;世界局势的 影响在图

5、表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答案:|B6.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B.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D7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 8 万元上升至1 108. 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A.发生在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8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I).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瓯材料信

6、息反映了中国通货膨胀十分严重,该情景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后期的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 胀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张春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 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骞不幸的根源是()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故选D项。|答案:|D.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向中国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人最订购面粉,荣宗敬、 荣德生创

7、办的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19221924年,荣氏企业渡过了亏损难关。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日战争胜利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 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根据材料-,指出荣氏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材料二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荣氏企业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 有所减少。(2)发展趋势:生产经营日益陷入困境。影响因素: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 战的危害;通货

8、膨胀政策;美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繁重。二、能力提升1.李芳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 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 金时代”。那么,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A.洋务运动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列强暂时无暇东顾、辛亥革命、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等,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进入“黄金时代”,故选B项。|答案:|B2.下表展示了 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

9、(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 383. 58104. 9219152 097. 3493. 3019162 062. 0741.4219171 559.4385. 4719181 334. 0830. 661920848. 43239. 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 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 1920年的投资高潮瓯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 1914年,因此1914-1915年民族

10、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欧洲列强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 略,而不是辛亥革命,故A项错误。表格中火柴进口量逐渐递减,但无论是新厂数还是厂均资本额,都呈波 状,故B项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兴起于1915年,故D项错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近代中国火柴 业的发展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 了。美国货充斥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 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 ”这则报道应出现于()A. 18951911 年19121919 年B. 19271936 年1945194

11、9 年瓯解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排挤国货,故选D项。|答案:包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材料二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 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 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行业企业名称经营者籍贯面粉、棉纱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江苏无锡酿酒张裕酿酒公司张振勋(本为华侨)广东大埔

12、火柴鸿生火柴公司刘鸿生浙江定海卷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广东南海化工水利化学工业公司范旭东湖南湘阴机器制造求新机器制造厂朱志尧上海一一摘编自张海鹏等着中国近代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 的政治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 严重后果。改隹塞特点: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化工也获得定程度的发展。影响:民 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相继发起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 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主要特征:为侵略战争服务,掠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后果: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变 成了日本的附庸经济,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实力,有助于其扩大侵略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