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4949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学-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管理理论基础课程大纲(Basic theory of public management)一、课程目标1 . 了解与掌握公共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2 .形成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二、课程内容专题1:可行能力理论1 .核心内容一、可行能力理论的渊源(一)亚里士多德的“善”的思想的影响(二)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三)罗尔斯正义论思想的影响二、可行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关于自由(二)关于发展(三)关于可行能力三、可行能力理论的具体化(一)可行能力与贫困(二)可行能力与失业(三)可行能力与性别四、可行能力缺失的本土审视(一)教育可行能力贫困(二)就业可行能力贫

2、困(三)性别可行能力贫困五、可行能力理论的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艮责,于真,译.刘民权,刘柳, 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M.王磊,李航,译.刘民权,校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杨春福.“可行能力”与中国少数人权利之保护J.江海学 刊.2005 (6) : 120-123.(5)周文文.新的平等: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 J.理论 界.2005 (1):87-88.(6)叶战备.可行能力视阈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 索.

3、2009(1): 74-77.周明海.农民权利贫困及其治理基于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 的分析.甘肃理论学刊J. 2009(5):78-81.(8)秦国伟.社会性弱势群体能力贫困及治理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 力”视角的分析J.理论界.2010 (4) : 1667 67.(9)马永华.论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南京航天航空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58-63.(10) 杨兴华,张格儿.阿玛蒂亚森和玛莎努斯鲍姆关于可行能力理论 的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14(2) : 31-34.(11) 李慧,杨颖秀.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升学的可行能力缺失与提升J. 教

4、育科学研究.2014(1) :25-29.(12) 夏雪,杨颖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中的利益团体衍生基于团 体理论模型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14(10) : 19-23, 28.(13) 杨颖秀.随迁子女异地升学政策的冲突与建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1-135.3.作业设计题目:“可行能力”理论文献综述要求:按照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完成“可行能力”理论研究文献综 述,字数在5000字以上,附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封面。作业 在学期第19周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左侧装订。专题2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内容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一)组织

5、的变化(二)工作的变化(三)学习的变化二、学习型组织的涵义(一)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二)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三)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一)自我超越(二)改善心智模式(三)建立共同愿景(四)团队学习(五)系统思考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一)行为准则与测定标准(二)国外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三)我国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主要参考文献(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 书店,1998.(2)张声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3)周德孚.学习型组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4)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M.上海三联书店,2001.1

6、.作业设计题目:创建学习型学校(或学习型教师组织)的策略研究要求:以论文形式呈现,符合论文的基本格式与要求,字数不限。可在课堂讨论的 基础上形成,须体现自我观点,禁止抄袭。专题3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内容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动因1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2 .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3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4 .后工业化社会形成的诸多问题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来源1 .新管理主义理论2 .公共选择理论3 .新制度经济学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一)优化政府职能,政府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的(二)强调政府权力分散,广

7、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三)改革政府管理手段,注重私营部门管理方式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入(四)提倡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五)重视公共管理的结果和产出,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六)改革公务员制度,提高人事管理的灵活性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实践(一)英国的政府改革(二)美国的政府改革(三)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政府改革(四)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实践四、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析(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参考文献(1)澳欧文E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

8、出版 社,2007.(2)美D 奥斯本,T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3)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 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美珍妮特V 登哈特,罗伯特B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 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美R.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文修订版)M.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3.(6)汪大海.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王定云,王世雄.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综述与实务分析M.上海三联 书店,2008.(8)竹立家,李军明.公

9、共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 .作业设计题目: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评析,或者谈谈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 鉴意义。要求:两个题目二选一,以论文形式呈现。专题4公平理论.核心内容一、公平理论概,述(一)理论提出的背景(二)公平的内涵(三)公平的类型(四)影响公平的因素(五)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教育公平思想的演进(一)教育平等(二)教育公平(三)教育公正(四)国外教育公平理论的主要代表及流派三、教育公平的检验指标(一)基础性检验指标(二)发展性检验指标(三)现代化检验指标四、中国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原因及策略(一)中国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二)中国教育公平突出问题的原因(

10、三)中国教育公平突出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参考文献(1)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中国矿业大学出 版社,2004.(2)蓝建著.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国际视野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瞿瑛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问题研究:教育水平的视角M.浙江大 学出版社,2010.(4)卫兴华;张宇著.公平与效率的新选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汪行福.社会公正论M.重庆出版社,2008.(6)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周志刚.中国社会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万俊人;梁晓杰.正义二十讲M.天

11、津人民出版社,2008.1 .作业设计根据兴趣选择一个中国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公平理论进行科学、 客观的评价,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专题5发展理论.核心内容一、发展理论二、教育发展理论三、中国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四、中国政治发展与教育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美C.P.欧曼,G.书格纳拉加.战后发展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2)西里尔-E 布莱克主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译文出 版社,1996.(3)莫林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教育科学出版社.(5)樊纲.改革三十年 转轨经济学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 料

12、,2008 (6) (7).(6)郁建兴.发展型国家:一种理论范式的批评性考察.文史哲J, 2008.3.作业设计根据学生汇报主题,结合具体教育问题,形成课程论文。专题6治理理论.核心内容一、治理理论的起源及发展(一)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二)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三)治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二、治理理论的现实应用(一)当前我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二)治理理论对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启示三、治理理论的回顾与反思(一)治理理论的现实局限性(二)治理理论的未来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法让-皮埃尔戈丹著,钟震宇译.何谓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0.(2)美珍妮特登哈特等著,丁

13、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美凯尔特著,孙迎春译.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麻宝斌.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5)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 (9): 40-43.(6)俞可平.作为一种新政治分析框架的治理和善治理论J.新视野,2001 (5): 35-39.1 .作业设计题目:治理理论研究文献综述或治理理论的启示及思考要求:学生可以选择2个题目中的一个,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撰写相关作 业。作业应以论文形式呈现,符合论文

14、的基本格式与要求,作业应在课堂讨论的 基础上形成。作业应体现自我观点,禁止抄袭。二、教学万式本课程以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研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随时讨论、 小组合作研究和个人研究发表来实现。课堂随时讨论,是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及教育问题实际,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 的意识与能力。小组合作研究,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某一问题或案例进行小组 讨论及相关研究,由小组自主查找资料,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案,并在课堂 上进行呈现与汇报。要求每次小组合作研究的汇报不少于20分钟,并回答同学 们提出的问题。汇报后将相关研究形成研究论文提交给教师。个人研究,是指学生结合研究兴趣,选择相关问题或案例,自主进行研究, 并形成研究论文提交给教师及全体同学。要注意问题选择的角度、范围、问题研 究的方法及解决策略的有效性。四、教学评价1 .平时出席与发言情况(占30%)。根据平时出席情况和参与课堂讨论情况 来评判。2 .个人论文(占20%)。学生按每位任课教师要求完成课堂作业,具体要求 见每一专题中的作业要求。3 .期末考试(占50%)。学生必须参加期末闭卷考试。五、学习建议学生上课前,应阅读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阅读相关文献,做好上课 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倾听他人发言,并提出自我的质疑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