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系统-陈林介绍.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639896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火系统-陈林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点火系统-陈林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火系统-陈林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火系统-陈林介绍.ppt(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4 4章章 点火系点火系l l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l l第二节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l l第三节第三节 传统点火系工作特性及使用传统点火系工作特性及使用l l第四节第四节 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l l第五节第五节 触点式电子点火装置触点式电子点火装置l l第六节第六节 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l l第七节第七节 数字式点火装置数字式点火装置第四章第四章 点火系点火系4.1.2 4.1.2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要求点火系统的作用与要求l1 1、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的作用l 点火系统的

2、作用是将汽油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系统的作用是将汽油发动机工作时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及时地用电火花及时地用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点燃可燃混合气,并,并满足可满足可然混合气充分地燃烧及发动机工作稳定的性然混合气充分地燃烧及发动机工作稳定的性能要求能要求,使汽油发动机顺利地实现从热能到,使汽油发动机顺利地实现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变。机械能的转变。4.1.2 4.1.2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要求点火系统的作用与要求2 2、对点火系统的要求、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1 1)点火系统应能)点火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产生迅速及时地产生足以击穿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火

3、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高电压(击穿电压)击穿电压)(2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3 3)能根据发动机各种工况)能根据发动机各种工况提供最佳的点火提供最佳的点火时刻时刻n n点火系将电源的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再按照,再按照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点燃压缩混点燃压缩混合气合气;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还能在更换燃油或安装分电器时进行还能在更换燃油或安装分电器时进行人工校

4、准人工校准点火时刻。点火时刻。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810kV);2)火花应具有一定的能量(5080mJ);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最佳点火时间)。4.1.2 4.1.2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要求点火系统的作用与要求第一节概述1 1、传统、传统点火系点火系2 2、普通、普通电子点电子点火系火系3 3、微、微机控制机控制点火系点火系已淘汰已淘汰正在淘汰正在淘汰正在广泛应用正在广泛应用3、点火系的种类4.1 概述l4.1.2 4.1.2 点火系统的发展概况点火系统的发展概况l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l 1886 1886年

5、,第一辆以四循环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以年,第一辆以四循环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以磁电机为磁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电源的点火系。l 19081908年,美国人首先在汽车上使用蓄电池点火装置,这种以年,美国人首先在汽车上使用蓄电池点火装置,这种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经过不断的改进,结构性能逐渐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经过不断的改进,结构性能逐渐完善,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称之为完善,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称之为传传统点火系统统点火系统。l 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出现了年代,出现了电子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l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

6、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开始应用并得到了迅开始应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速的发展。l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期,随着微机控制的喷油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年代末期,随着微机控制的喷油系统的应用与发展,以以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点火系统开始在汽车上使用。开始在汽车上使用。二、点火系种类二、点火系种类l l点火系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点火系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 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和和磁电机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两大类。两大类。l l蓄电池点火系按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按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传传统点火系统点火系和和电子点火系电子点火

7、系。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 机械式无触点点火系统机械式无触点点火系统 无分电器式点火系统无分电器式点火系统4.2 传统点火系传统点火系4.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l主要包括:主要包括:l1、电源、电源 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点火系统工作所需的电能。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点火系统工作所需的电能。l2、点火线圈、点火线圈 将电源提供的将电源提供的12 V低压电变成低压电变成1520 kV的高压电。的高压电。l3、分电器、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组成。各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如下:分作用如下:l 断电器:

8、接通与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路。断电器:接通与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路。l 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气缸的工作顺序送至各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气缸的工作顺序送至各缸火花塞。缸火花塞。l 电容器:减小断电器触点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并提高次电容器:减小断电器触点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并提高次级电压。级电压。l 点火提前机构: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变化改变点火提前机构: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变化改变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4.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l主要包括:主要包括:l4、火花塞、火花塞l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

9、可燃混合气。l5、点火开关、点火开关l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l6、附加电阻、附加电阻稳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改善点火性能和起动性能。稳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改善点火性能和起动性能。4.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点火开关:作用是控制电路通电。电源:作电源:作用是供给用是供给电能电能点火线圈:作用是点火线圈:作用是将将12V低压电变为低压电变为1525KV高压电。高压电。分电器:作用是适时控分电器:作用是适时控制初级电路通断,按顺制初级电路通断,按顺序分配火花到各缸序分配火花到各缸火花塞:作用是将高火花塞:作用是将高压电引入气缸并产生压电引入气缸并产生火

10、花点燃混合气。火花点燃混合气。附加电阻:作用附加电阻:作用是改善点火性能是改善点火性能和起动性能和起动性能4.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l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来自蓄电池或发动机的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来自蓄电池或发动机的12V低压电,低压电,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1520V高压电,由分电器按高压电,由分电器按 一定规律送入各缸火花塞,击穿其电极间隙而点燃混合气。一定规律送入各缸火花塞,击穿其电极间隙而点燃混合气。l传统点火系的电路可分为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传统点火系的电路可分为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2部部分: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分: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

11、。l 4.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低压电路的作用是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使点火低压电路的作用是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使点火线圈内磁场产生突变而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低压线圈内磁场产生突变而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低压电路主要包括:蓄电池、电流表(有些车辆没有)、点火开关、电路主要包括:蓄电池、电流表(有些车辆没有)、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断电器、电容器等。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断电器、电容器等。高压电路的作用是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感高压电路的作用是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感生出高压电,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可燃

12、混合气。次级生出高压电,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可燃混合气。次级电路主要包括: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心高压线、配电电路主要包括: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心高压线、配电器、分缸高压线、火花塞等。器、分缸高压线、火花塞等。4.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l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l 发动机工作时,由发动机凸轮轴以发动机工作时,由发动机凸轮轴以11的传的传动关系驱动分电器轴。分电器上的凸轮使断电器触动关系驱动分电器轴。分电器上的凸轮使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当触点闭合时,接通点火线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当触点闭合时,接通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

13、;当触点打开时,切断点火线圈圈初级绕组的电路;当触点打开时,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初级绕组的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经火花塞的电极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压电;经火花塞的电极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4.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4.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3.传统点火系点火过程l 初级电路接通,点火线圈积蓄能量;初级电路接通,点火线圈积蓄能量;初级电路切断,点火线圈产生次级高压;初级电路切断,点火线圈产生次级高压;次级高压加到火花塞上,击穿

14、火花塞间隙,点燃次级高压加到火花塞上,击穿火花塞间隙,点燃混合气。混合气。(接通、切断,必须自动完成。)(接通、切断,必须自动完成。)4.2.3 4.2.3 4.2.3 4.2.3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因素因素因素1 1、工作特性、工作特性 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高次级电压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高次级电压U U2max2max随发动机转速变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规律称为点火系统的化的规律称为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工作特性,如图所示。发动机工,如图所示。发动机工作时的转速变

15、化范围是很大的,点火系统的最高次级电压作时的转速变化范围是很大的,点火系统的最高次级电压理论计算公式为:理论计算公式为:式中,式中,U UB B点火系统电源电压;点火系统电源电压;R R点火系统初级回路电点火系统初级回路电阻;阻;L L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感;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感;n n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Z Z发动机气缸数;发动机气缸数;C C1 1分电器上的电容;分电器上的电容;C C2 2分布电容;分布电容;b b触点的相对闭合时间;触点的相对闭合时间;N N1 1N N2 2点火线圈初次级绕组匝数比。点火线圈初次级绕组匝数比。4.2.3 4.2.3 4.2.3 4.2.3 传统点火系

16、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及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因素因素因素1 1、工作特性、工作特性 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高次级电压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高次级电压U U2max2max随发动机转速变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规律称为点火系统的化的规律称为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工作特性,由上可知,次级电压的最大值由上可知,次级电压的最大值U2max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从图可看出,在发动机转速为从图可看出,在发动机转速为1000r/min左右,次级电压左右,次级电压U2max达到最高值,随着发动

17、机转速的升高,次级电压将下降到某一限值达到最高值,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次级电压将下降到某一限值V1(保证能可靠点燃可燃混合气的最低电压保证能可靠点燃可燃混合气的最低电压),超过此限值,发动机,超过此限值,发动机将不能稳定地工作。将不能稳定地工作。2、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1)发动机气缸数)发动机气缸数l 从次级电压理论计算式可知,次级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气缸数的从次级电压理论计算式可知,次级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气缸数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断电器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同,发动机的气缸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断电器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同,发动机的气缸数越多,断电器凸轮每转一周,

18、其触点开闭的次数就越多,于是触点的闭数越多,断电器凸轮每转一周,其触点开闭的次数就越多,于是触点的闭合时间缩短,次级电压的最大值降低。合时间缩短,次级电压的最大值降低。2)火花塞积炭)火花塞积炭l 积炭具有导电性,它覆盖在火花塞绝缘体的表面及电极的周围,使火积炭具有导电性,它覆盖在火花塞绝缘体的表面及电极的周围,使火花塞电极间的有效间隙减小,降低了火花塞间隙的击穿电压,花塞电极间的有效间隙减小,降低了火花塞间隙的击穿电压,U 2max还没有升到足够高时,因火花塞的击穿而降下。当积炭严重时,由于漏电还没有升到足够高时,因火花塞的击穿而降下。当积炭严重时,由于漏电严重,火花塞甚至不能跳火,发动机不

19、能正常工作。严重,火花塞甚至不能跳火,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l当火花塞由于积炭严重而不能跳火时或跳火过弱时,可用当火花塞由于积炭严重而不能跳火时或跳火过弱时,可用“吊火吊火”的方法的方法临时补救。即拔出高压导线使它与火花塞间保留临时补救。即拔出高压导线使它与火花塞间保留34 mm的间隙(称附的间隙(称附加火花间隙),使次级电压上升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当次级电压上升到足加火花间隙),使次级电压上升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当次级电压上升到足够高的值后,将附加火花间隙和火花塞间隙同时被击穿。须指出的是够高的值后,将附加火花间隙和火花塞间隙同时被击穿。须指出的是“吊吊火火”法是在提高次级电压的条件下工作的,增加

20、了点火线圈的负担,只能法是在提高次级电压的条件下工作的,增加了点火线圈的负担,只能短时使用。因此在积炭严重时,应及时清除,消除积炭的影响。短时使用。因此在积炭严重时,应及时清除,消除积炭的影响。2、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3)电容值的大小)电容值的大小 从从U 2max的理论计算式可知,的理论计算式可知,U 2max随电容随电容C1和和C 2的减的减小而增大。当小而增大。当C10时,时,U 2max最大,但实际上最大,但实际上C1太小,太小,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吸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自感电动势的作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吸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自感电动势的作用,触点断开时的电火花将会增大,从而使用

21、,触点断开时的电火花将会增大,从而使U 2max降低。降低。C1过大时,触点火花虽小,但电容充放电的周期较长,磁场过大时,触点火花虽小,但电容充放电的周期较长,磁场下降速率减慢,也会使下降速率减慢,也会使U 2max降低。一般降低。一般C1值在值在0.150.35 F之间为宜。分布电容之间为宜。分布电容C 2应越小越好,但应越小越好,但C 2不可不可能减小到零,因为次级绕组、配电盘、高压导线和火花塞能减小到零,因为次级绕组、配电盘、高压导线和火花塞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电容量,所以受结构限制不可能过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电容量,所以受结构限制不可能过小,一般为一般为4070F。2、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

22、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触点间隙与闭合角的关系触点间隙与闭合角的关系 4)触点间隙)触点间隙 断电器触点间隙是指断电器凸轮将动触断电器触点间隙是指断电器凸轮将动触点顶开至最大位置时触点间的距离,如图点顶开至最大位置时触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触点间隙增大,触点闭合角所示。触点间隙增大,触点闭合角2 2(触点闭合时凸轮所转过的、相对于曲轴的触点闭合时凸轮所转过的、相对于曲轴的角度)减小,相对闭合时间缩短,角度)减小,相对闭合时间缩短,U U 2max 2max降低。反之,若触点间隙减小,触点闭合降低。反之,若触点间隙减小,触点闭合角增大,相对闭合时间增加,角增大,相对闭合时间增加,U U 2max 2m

23、ax提高提高但如果触点间隙过小,会因触点火花严重但如果触点间隙过小,会因触点火花严重而使而使U U 2max 2max降低降低(间隙小,击穿间隙所需间隙小,击穿间隙所需的电压低而产生触点间隙火花的电压低而产生触点间隙火花)。因此,。因此,触点间隙一般为触点间隙一般为0.350.350.45 mm0.45 mm。5)点火线圈温度)点火线圈温度l 当点火线圈过热时,由于初级绕组的当点火线圈过热时,由于初级绕组的电阻增大,使初级电流减小,次级电压电阻增大,使初级电流减小,次级电压下降。下降。4.2.4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 1、分电器、分电器l传统分电器由传统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

24、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点火提前机构等组成,如图等组成,如图所示。所示。分电器盖分电器盖分火头分火头分电器轴分电器轴触点副触点副断电器凸轮和离断电器凸轮和离心提前调节装置心提前调节装置电容器电容器电容器电容器真空点火真空点火提前装置提前装置4.2.4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 1、分电器有三个功能:、分电器有三个功能:l接通和断开初级线圈电路接通和断开初级线圈电路l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分配给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分配给各个气缸各个气缸l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自动调节发电机点火时刻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自动调节发电机点火时刻

25、断电器断电器配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机构点火提前机构4.2.4 4.2.4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1)1)配电器配电器l配电器安装在断电器的上方,它由配电器安装在断电器的上方,它由胶木制的胶木制的分电器盖和分火头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组成。l中央有一中央有一高压线插孔高压线插孔(中央电极,(中央电极,其内装有带弹簧的炭柱,压在分火头其内装有带弹簧的炭柱,压在分火头的导电片上)。的导电片上)。l四周均匀分布着与发动机气缸数相四周均匀分布着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的等的旁电极旁电极(通至盖上金属套坐孔,以通至盖上金属套坐孔,以安插高压分线,可通过分缸高压钱与安插高压分线,可通过分缸高压钱与

26、各气缸火花塞相连。各气缸火花塞相连。l分火头分火头套装在凸轮的顶端,和凸轮套装在凸轮的顶端,和凸轮一起旋转(其中有金属导电片)一起旋转(其中有金属导电片)中央高压插孔中央高压插孔4.2.4 4.2.4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2)2)断电器断电器l 位于分电器的中部,由固定在断位于分电器的中部,由固定在断电器底板上的断电器触点和断电器凸电器底板上的断电器触点和断电器凸轮组成。断电器的触点由钨制成,轮组成。断电器的触点由钨制成,l作用是用来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作用是用来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l一个触点及支架固定在底板上且直一个触点及支架固定在底板上且直接搭铁,并可借助转动固定触点支

27、架接搭铁,并可借助转动固定触点支架的偏心螺钉调整触点间隙。另一个触的偏心螺钉调整触点间隙。另一个触点为活动触点,在触点臂回位钮簧的点为活动触点,在触点臂回位钮簧的作用下,向固定触点靠近。作用下,向固定触点靠近。4.2.4 4.2.4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3)3)点火提前机构点火提前机构l由于可然混合气从点燃到产生最高温度与最大压力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可然混合气从点燃到产生最高温度与最大压力需要一段时间(该时间的长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该时间的长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来实现,根据可然混合气的燃烧理来实现,根据可然混合气的燃烧理论,火花塞应当在活塞达到上止点前,相对于曲轴转角的某一时刻点

28、论,火花塞应当在活塞达到上止点前,相对于曲轴转角的某一时刻点火,使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在活塞运行到上止点后相对于曲轴转角火,使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在活塞运行到上止点后相对于曲轴转角10101515时达到最高值,发动机才能发挥最大的热效率。因此,我时达到最高值,发动机才能发挥最大的热效率。因此,我们将这一点火时刻称之为点火提前角们将这一点火时刻称之为点火提前角(点火后曲拐转到上止点所转过的点火后曲拐转到上止点所转过的角度角度)。l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功率、稳定性及排放污染有较大的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功率、稳定性及排放污染有较大的影响l最佳点火提前角应根据发动机转速、混合气的浓度及混合质量

29、、燃最佳点火提前角应根据发动机转速、混合气的浓度及混合质量、燃油品质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油品质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当转速一定时,随着负荷的加大,点火提当转速一定时,随着负荷的加大,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发动机负荷减少时,点火提前角应当加大。当负荷前角应适当减小;发动机负荷减少时,点火提前角应当加大。当负荷一定时,点火提前角应随转速提高适当增大;当使用高辛烷值汽油时一定时,点火提前角应随转速提高适当增大;当使用高辛烷值汽油时,因其抗爆性好,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增大。,因其抗爆性好,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增大。4.2.4 4.2.4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传统点火系的主要元件3)3)点火提前机构点火提前机构 分电

30、器的点火提前机构一般设有两套:一套是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分电器的点火提前机构一般设有两套:一套是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另一套是按发动变化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另一套是按发动机负荷不同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机负荷不同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2 2离心点火提前调节机构离心点火提前调节机构离心点火提前调节机构离心点火提前调节机构l 其作用是在转速变化时,利用离心力自动使信号发生器其作用是在转速变化时,利用离心力自动使信号发生器提前产生点火信号来调节点火提前角。在分电器轴上固提前产生点火信号来调节点火提前角。

31、在分电器轴上固定有托板,两个重块分别套在托板的柱销上,重块的另定有托板,两个重块分别套在托板的柱销上,重块的另一端由弹簧拉向轴心。信号发生器的转子与拨板一起套一端由弹簧拉向轴心。信号发生器的转子与拨板一起套在分电器轴上,拨板的两端有长形孔,套于离心块的销在分电器轴上,拨板的两端有长形孔,套于离心块的销钉上。点火提前角无需调整时,离心调节器处于不工作钉上。点火提前角无需调整时,离心调节器处于不工作位置,两离心块在拉簧作用下抱向轴心。当发动机转速位置,两离心块在拉簧作用下抱向轴心。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两离心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甩开,离心块上升高时,两离心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甩开,离心块上的销钉拨动

32、拨板和信号发生器转子,顺着分电器轴的旋的销钉拨动拨板和信号发生器转子,顺着分电器轴的旋转方向相对于轴转动一个角度,提前产生点火信号,点转方向相对于轴转动一个角度,提前产生点火信号,点火提前角增大。转速越高,离心块离心力越大,点火提火提前角增大。转速越高,离心块离心力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反之,转速降低,点火提前角减小。前角越大。反之,转速降低,点火提前角减小。3真空点火提前调节机构l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装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装于分电器壳体一侧。在外壳内固定有弹性金属片制成的膜于分电器壳体一侧。在外壳内固定有弹性金属片制成的膜片,膜片中心一

33、侧与拉杆固连,另一侧压有弹簧。拉杆由片,膜片中心一侧与拉杆固连,另一侧压有弹簧。拉杆由壳底座孔中伸出,与底板相连,拉动底板带着信号发生器壳底座孔中伸出,与底板相连,拉动底板带着信号发生器的定子相对于轴产生角位移。的定子相对于轴产生角位移。l当发动机负荷较小时,节气门开度也小,节气门下方及管当发动机负荷较小时,节气门开度也小,节气门下方及管道的真空度增大,真空吸力吸引膜片压缩弹簧而拱曲,通道的真空度增大,真空吸力吸引膜片压缩弹簧而拱曲,通过拉杆拉动底板带着信号发生器的定子逆着分电器轴旋转过拉杆拉动底板带着信号发生器的定子逆着分电器轴旋转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提前产生点火信号,于是点火提前角方向转动一

34、定角度,提前产生点火信号,于是点火提前角增大。负荷越小,节气门开度也越小,真空度越高,点火增大。负荷越小,节气门开度也越小,真空度越高,点火提前角越大,反之,负荷变大则点火提前角减小。提前角越大,反之,负荷变大则点火提前角减小。3真空点火提前调节机构2、点火线圈与附加电阻l点火线圈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铁心等组成。按磁路的结构形式不点火线圈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铁心等组成。按磁路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开磁路式点火线圈和闭磁路式点火线圈。同,可分为开磁路式点火线圈和闭磁路式点火线圈。1)开磁路式点火线圈)开磁路式点火线圈l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开磁路式点火线圈。有二接柱式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开

35、磁路式点火线圈。有二接柱式(不带附加电不带附加电阻阻)和三接柱式之分。和三接柱式之分。l点火线圈的中心是用硅钢片叠成的铁心,在铁心外面套上绝缘的纸板点火线圈的中心是用硅钢片叠成的铁心,在铁心外面套上绝缘的纸板套管,纸质套管上绕有直径为套管,纸质套管上绕有直径为 0.060.10 mm、约、约11 00023 000匝的次级绕组;初级绕组用直径为匝的次级绕组;初级绕组用直径为0.5l.0 mm、约绕、约绕230370匝的高强漆包线,绕在次级绕组的外面,以利于散热,如下图所匝的高强漆包线,绕在次级绕组的外面,以利于散热,如下图所示。绕组和外壳之间装有导磁钢套,底部有瓷质绝缘支座,上部有绝示。绕组和

36、外壳之间装有导磁钢套,底部有瓷质绝缘支座,上部有绝缘盖,外壳内充满沥青或变压器油等绝缘物,加强绝缘并防止潮气侵缘盖,外壳内充满沥青或变压器油等绝缘物,加强绝缘并防止潮气侵入。入。l三接线柱式与二接柱式点火线圈的区别在于三接柱式带附加电阻,而三接线柱式与二接柱式点火线圈的区别在于三接柱式带附加电阻,而二接柱式不带附加电阻。三接柱式点火线圈的绝缘盖上有二接柱式不带附加电阻。三接柱式点火线圈的绝缘盖上有“-”、“开开关关”、“+开关开关”三个接柱,分别接断电器、起动机附加电阻短路接柱、三个接柱,分别接断电器、起动机附加电阻短路接柱、点火开关点火开关“IG”接柱或接柱或15接柱。附加电阻接在标有接柱。

37、附加电阻接在标有“开关开关”和和“+开开关关”的两接柱上,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串联。的两接柱上,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串联。2、点火线圈与附加电阻 2)闭磁路式点火线圈 闭磁路式点火线圈的结构如闭磁路式点火线圈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图所示。有“口口”字形和字形和“日日”字形之分。与开磁路式点火线圈字形之分。与开磁路式点火线圈不同的是铁心内绕有初级绕组,不同的是铁心内绕有初级绕组,而次级绕组绕在初级绕组外面。而次级绕组绕在初级绕组外面。绕组在铁心中的磁通,通过铁心绕组在铁心中的磁通,通过铁心形成闭合磁路,故称为闭磁路式形成闭合磁路,故称为闭磁路式点火线圈。此外,与开磁路式点点火线圈。此外,与开磁路式点

38、火线圈相比,闭磁路式点火线圈火线圈相比,闭磁路式点火线圈具有漏磁少、转换效率高、体积具有漏磁少、转换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铁心裸露易于散热小、质量轻、铁心裸露易于散热等优点,目前已在电子点火系统等优点,目前已在电子点火系统中广泛采用。中广泛采用。3、火花塞火花塞的工作条件及对其要求:火花塞的工作条件及对其要求:1、受高压燃气冲击及发动机振动,故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受高压燃气冲击及发动机振动,故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2、受冲击性高电压作用,故应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受冲击性高电压作用,故应有足够的绝缘强度。3、应能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应能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4、火花塞的电极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39、火花塞的电极应采用耐腐蚀材料。5、应有适当的电极间隙和安装位置,气密性要良好。、应有适当的电极间隙和安装位置,气密性要良好。火花塞的结构1、接线螺母、接线螺母2、高氧化铝陶瓷绝缘体、高氧化铝陶瓷绝缘体3、商标、商标4、钢质壳体(六角形)、钢质壳体(六角形)5、内垫圈(密封导热)、内垫圈(密封导热)6、密封垫圈、密封垫圈7、中心电极导电杆、中心电极导电杆8、火花塞裙部螺纹、火花塞裙部螺纹9、电极间隙、电极间隙10、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中心电极和侧电极11、型号、型号12、去干扰电阻、去干扰电阻提高对点火系提高对点火系电磁干扰的抑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制能力其他一些型式的火花塞多极火多极火花塞花塞改善点

40、火改善点火性能性能“V”型电型电极火花塞极火花塞其他一些型式的火花塞火花塞的热特性火花塞裙部的温度:火花塞裙部的温度:1、500700为自净温度,适当。为自净温度,适当。2 2、温度过高,形成炽热点火,损坏发动机。、温度过高,形成炽热点火,损坏发动机。决定受热情况和散热条件决定受热情况和散热条件热型:裙部较长,吸热多,散热难,温度高热型:裙部较长,吸热多,散热难,温度高冷型:裙部较短,吸热少,散热易,温度低冷型:裙部较短,吸热少,散热易,温度低适用于大功率高压缩比高转速适用于大功率高压缩比高转速的发动机的发动机功率转速和压缩比较低的功率转速和压缩比较低的发动机发动机火花塞的散热火花塞的型号E

41、4 T1989年标准:年标准:1、表示火花塞结构类型和主要型式尺寸。、表示火花塞结构类型和主要型式尺寸。2、表示火花塞热值。、表示火花塞热值。3、表示火花塞派生产品结构特征,、表示火花塞派生产品结构特征,发火端特征材料特性及特殊技术要求。发火端特征材料特性及特殊技术要求。123不同国家生产的火花塞采用不同的型号表示方法。我国生产的火花塞型号个部分代表的意义如下:第一部分:英文字母,表示火化塞的结构和类型及主要尺寸。第二部分:阿拉伯数字,表示火化塞的热值第三部分:英文字母,表示火化塞的特性。例:K6RTCK表示螺纹规格M14*1.25 平座螺纹长度19MM克体六角对变长度16MM.6表示火化塞的

42、热值R表示火化塞为电阻型T表示火化塞绝缘体为突出型C表示火化塞中心电极为镍铜复合型。附1:产品型号表示方法表示火花塞热值,从热型到冷型,以1、2、3、4表示,其中 13为低热值,46为中热值,79为高热值字母螺纹规格座形式螺纹长度壳体六角对边AM10*1平座12.716.0BM10*1平座19.016.0CM10*1.25平座12.717.5DM10*1.25平座19.017.5EM10*1.25平座12.720.8FM10*1.25平座19.020.8KM10*1.25平座19.016.0QM10*1.25锥座17.516.0表示火花塞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字母火花塞特征B表示为半导体型C表示为

43、中心点极为镍铜合金G表示为贵重金属电极J表示为多极型R表示为电阻型T表示为绝缘体突出型V表示V型火化塞表示火花塞特征1、火化塞的热值表什么?、火化塞的热值表什么?答:火化塞的热值表示其散热快慢,数值越大就散热越快(或称为火花塞答:火化塞的热值表示其散热快慢,数值越大就散热越快(或称为火花塞越冷),不同的发动机要求使用的火花塞不同,必须匹配。一般而言,轿车的越冷),不同的发动机要求使用的火花塞不同,必须匹配。一般而言,轿车的行使速度快,压缩比高,需用热值较高的(散热快)的火花塞,大行车行使速行使速度快,压缩比高,需用热值较高的(散热快)的火花塞,大行车行使速度缓慢,一般用热值低(散热慢)的火花塞

44、。度缓慢,一般用热值低(散热慢)的火花塞。2、若火花塞的热值不对,会有什么影响?、若火花塞的热值不对,会有什么影响?答:热值越高,集散热越快,易使火花塞的温度越低,点火头部产生积碳,答:热值越高,集散热越快,易使火花塞的温度越低,点火头部产生积碳,引起跑电,试火花塞跳不出火来;热值过低,散热不够,使火花塞温度过高,引起跑电,试火花塞跳不出火来;热值过低,散热不够,使火花塞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燃等,易使火花塞头部陶瓷烧损,电极溶解。会导致爆燃等,易使火花塞头部陶瓷烧损,电极溶解。火花塞使用中常见的故障集炭集炭烧蚀烧蚀烧蚀烧蚀第五节第五节 触点式电子点火装置触点式电子点火装置l l传统点火系的缺点传

45、统点火系的缺点传统点火系的缺点传统点火系的缺点1.1.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2.2.触点故障多、寿命短触点故障多、寿命短触点故障多、寿命短触点故障多、寿命短3.3.对火花塞积炭和污染敏感对火花塞积炭和污染敏感对火花塞积炭和污染敏感对火花塞积炭和污染敏感l l电子点火系统优点电子点火系统优点电子点火系统优点电子点火系统优点1.1.次级上升速度更高,点火能量大次级上升速度更高,点火能量大次级上升速度更高,点火能量大次级上升速度更高,点火能量大2.2.对火花塞积炭不敏感对火花塞积炭不敏感对火花塞积炭不敏感对火花塞积炭不敏感3.3.高速

46、点火可靠高速点火可靠高速点火可靠高速点火可靠使发动机燃烧更充分、工作更可靠,同时还对降使发动机燃烧更充分、工作更可靠,同时还对降使发动机燃烧更充分、工作更可靠,同时还对降使发动机燃烧更充分、工作更可靠,同时还对降低燃料的消耗、改善排放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低燃料的消耗、改善排放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低燃料的消耗、改善排放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低燃料的消耗、改善排放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子点火系的分类:电子点火系的分类:1.1.根据根据储能储能方式不同:电感式、电容式方式不同:电感式、电容式2.2.根据根据有无触点有无触点:有触点、无触点:有触点、无触点1)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2)霍尔式无触点

47、电子点火系统;3)光电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4)电磁振荡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点火系的分类点火系的分类机械式触点点火系统机械式触点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电感式电感式电容式电容式微机控制微机控制普通电子点火系普通电子点火系光电式光电式霍尔式霍尔式电磁式电磁式无触点式无触点式有触点式有触点式4.5.3 电感储能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电感储能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l电子点火系的组成电子点火系的组成 普通电子点火系一般由电子点火器、点火信号发生普通电子点火系一般由电子点火器、点火信号发生器、配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主要部件组成器、配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主要部件组成2.无

48、触点电子点火系的组成点火开关:作点火开关:作用是控制电路用是控制电路通电。通电。电源:作电源:作用是供给用是供给电能电能l点火线圈:作用是将12V低压电变为1525KV高压电。点火器:点火器:作用是控作用是控制初级电制初级电路通断路通断分电器:提供点火信分电器:提供点火信号;按顺序分配火花号;按顺序分配火花到各缸;按发动机工到各缸;按发动机工况改变点火时间况改变点火时间火花塞:作用火花塞:作用是将高压电引入是将高压电引入气缸并产生火花气缸并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点燃混合气。4.5.3 电感储能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电感储能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l电子点火系的工作原理电子点火系的工作原理1 1、磁脉冲式电

49、子点火装置的工作过程、磁脉冲式电子点火装置的工作过程a.信号发生器工作信号发生器工作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具有点火信号电压的大小具有点火信号电压的大小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发动机转速升化的特点。发动机转速升高时,点火信号发生器磁高时,点火信号发生器磁路的磁阻变化速率提高,路的磁阻变化速率提高,相应磁通量的变化速率也相应磁通量的变化速率也提高,传感线圈产生的信号提高,传感线圈产生的信号电压也就随之增大。电压也就随之增大。1 1、磁脉冲式电子点火装置的工作过程、磁脉冲式电子点火装置的工作过程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丰田汽车常用的

50、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组成:组成:1 1、磁脉冲式电子点火装置的工作过程、磁脉冲式电子点火装置的工作过程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丰田汽车常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当点火信号产生正向脉冲时:点火线圈储能当点火信号产生正向脉冲时:点火线圈储能当点火信号产生反向脉冲时: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当点火信号产生反向脉冲时: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2 2、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装置工作过程、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装置工作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