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pptx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637583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ppt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夹板外固定术小夹板外固定术西关正骨“三绝”整复理伤手法杉皮夹缚固定(小夹板外固定术)百年名药小夹板的历史利用木制夹板做骨折外固定物,这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利用木制夹板做骨折外固定物,这种治疗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医心方医心方(晋代(晋代葛洪)就有葛洪)就有记载。这一治疗方法应用了一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记载。这一治疗方法应用了一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验。近几十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医近几十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结合现代医学力学与运动学原理,使小夹学的精华,结合现代医学力学与运动学原理,使小夹板治疗骨折这一古老方法成为我国

2、目前骨折外固定治板治疗骨折这一古老方法成为我国目前骨折外固定治疗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疗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夹板外固定术的定义小夹板外固定术的定义小夹板固定术是通过小夹板固定术是通过4 45 5块夹板和压垫以及被固块夹板和压垫以及被固定肢体肌肉及上、下关节的活动,动态地帮助骨定肢体肌肉及上、下关节的活动,动态地帮助骨折复位,且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而少有关节的僵硬折复位,且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而少有关节的僵硬发生。发生。优点:操作简单、调整方便、经济实惠。优点:操作简单、调整方便、经济实惠。缺点:对关节附近骨折的固定不方便。缺点:对关节附近骨折的固定不方便。广义的小夹板还包括铁丝夹板、石

3、膏夹板、塑料广义的小夹板还包括铁丝夹板、石膏夹板、塑料夹板等。夹板等。小夹板选材要求1 1、夹板厚度、夹板厚度0.3-0.6CM0.3-0.6CM。2 2、夹板要平整、结实、有一定的弹性。、夹板要平整、结实、有一定的弹性。3 3、选用纤维纹理较严密的第二层杉树皮(第一层、选用纤维纹理较严密的第二层杉树皮(第一层粗皮削去)。粗皮削去)。4 4、夹板表层和内层削平整,夹板两边削齐,夹板、夹板表层和内层削平整,夹板两边削齐,夹板两端修剪成小弧形,夹板端头可以压软两端修剪成小弧形,夹板端头可以压软1cm1cm。5 5、夹板宽度比伤肢周径小,约为伤肢同一平面周、夹板宽度比伤肢周径小,约为伤肢同一平面周径

4、径3/53/54/54/5。现代多选用已经制好的夹有海绵衬垫的三合板。现代多选用已经制好的夹有海绵衬垫的三合板。小夹板外固定的原理1.1.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2.2.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3.3.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小夹板包扎要求 1、换药时体位正确,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坠床或、换药时体位正确,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坠床或摔倒。摔倒。2、护士掌握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护士掌握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

5、、螺旋法、螺旋反折法、法、“8”字包扎法。字包扎法。3、内层用、内层用8cm绷带,内层绷带与夹板等长,下肢骨折外层绷带,内层绷带与夹板等长,下肢骨折外层用用8cm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6cm绷带。(小儿下肢骨折绷带。(小儿下肢骨折外层用外层用6m绷带,手掌及手指骨折用绷带,手掌及手指骨折用4cm绷带,可根据具体绷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绷带)。情况选用绷带)。4、注意绷带的松紧度内层绷带平板端,外层束带以不费力、注意绷带的松紧度内层绷带平板端,外层束带以不费力上下能移动上下能移动1cm为宜。为宜。5、骨折容易移位的方向放置压垫,骨突部用棉垫保护。、骨折容易移位的方向放置压垫,骨

6、突部用棉垫保护。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束带包扎方法顺序,、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束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间、再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先中间、再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夹板包扎方法正确。、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夹板包扎方法正确。8、外层束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头留、外层束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头留1.5cm,结,结头结实。头结实。9、小夹板之间有、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的空隙。10、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除外),指(趾)端清、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除外),指(趾)端清洁,以便观察血运情况。洁,以便观察血运

7、情况。11、操作熟练、准确、轻柔,尽量避免造成病人痛苦。、操作熟练、准确、轻柔,尽量避免造成病人痛苦。小夹板固定的指征四肢闭合性骨折。股骨骨折因大腿肌肉丰富强大,有四肢闭合性骨折。股骨骨折因大腿肌肉丰富强大,有较大的牵引力,单纯使用小夹板难以达到固定作用,较大的牵引力,单纯使用小夹板难以达到固定作用,须结合持续性牵引。须结合持续性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较小,并经处理已愈合者。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较小,并经处理已愈合者。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四肢关节内骨折或近关节骨折经手法复位成功者 小夹板固定的禁忌症创口较大的开放性骨折;创口较大的开放性骨折;

8、伤肢严重肿胀,肢端已有血循环障碍者;伤肢严重肿胀,肢端已有血循环障碍者;伤肢有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小夹板固定会加重伤肢有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小夹板固定会加重损伤者;损伤者;体形肥胖,伤肢皮下脂肪丰富,因固定不牢固易体形肥胖,伤肢皮下脂肪丰富,因固定不牢固易发生骨折移位、畸形愈合、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发生骨折移位、畸形愈合、迟缓愈合或不愈合;不能按时观察的病人不能按时观察的病人小夹板外固定时易发生的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症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夹板

9、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观察。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观察。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除。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除。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粗暴、不正确的整复,都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粗暴、不正确的整复,都会加重组织损伤。此时虽然夹板等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会加重组织损伤。此时虽然夹板等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但由于组织内水肿血肿,骨筋膜内压力已经增高,最终组但由于组织内水肿血肿,骨筋膜内压力已经增高,最终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坏疽。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坏疽。未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作必要的注意事项的交待或交待不未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作必要的注意事项的交待或交待不

10、清,未能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清,未能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压迫性溃疡压迫性溃疡常常发生在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是由于夹板边缘常常发生在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是由于夹板边缘粗糙坚硬,摩擦挤压皮肤,或夹板过紧、衬垫不当、粗糙坚硬,摩擦挤压皮肤,或夹板过紧、衬垫不当、压力垫硬厚等,使肢体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缺血压力垫硬厚等,使肢体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疡。而发生坏死、溃疡。骨折端移位骨折端移位骨折在未愈合之前都有发生再移位的可能。其主要原因骨折在未愈合之前都有发生再移位的可能。其主要原因有:有:夹板固定松弛,夹板固定松弛,压力垫放置不妥当,压力垫放置不妥当,患肢

11、患肢体位摆放不当,体位摆放不当,功能锻炼不正确,功能锻炼不正确,去除夹板过早,去除夹板过早,未能按时复查。未能按时复查。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小夹板包扎方法及固定垫放置方法 (1)续增包扎法:绷带由伤肢远端向近端包扎12层(内衬绷带),近关节处3层,保护皮肤不受夹板摩擦,及使各夹板间隙处承受均匀的压力。将固定垫用胶布条粘贴在小夹板或伤肢适当的部位上。安放主夹,用绷带在中段包扎两圈。安放辅夹,用绷带包扎,使小夹板全部覆盖。扎带(2)排列包扎法:先包扎内衬绷带12层。夹板一次排列在骨折四周相应部位。扎带(3)扎带松紧度测定(4)固定垫的作用及放置方法 加强夹板的固定力,能将外部扎带的小夹板的挤压作用力集

12、中到移位的骨折端上去,防止整复的骨折移位。仅有轻度矫正残余移位的作用。两点加压及三点加压法八、几种常用的夹板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观察夹板松紧夹板松紧夹板松紧适宜,既能有效地固定骨折,又不引起其他不良反夹板松紧适宜,既能有效地固定骨折,又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使骨折顺利愈合。夹板的松紧取决于布带捆应或并发症,使骨折顺利愈合。夹板的松紧取决于布带捆扎情况。检查方法一般以两手指提起布带后能在夹板上下扎情况。检查方法一般以两手指提起布带后能在夹板上下移动移动1cm为标准。布带移动度超过为标准。布带移动度超过2cm,说明布带松弛,说明布带松弛,未达到应有的约束力,夹板内压力达不到固定骨折的要求;未达

13、到应有的约束力,夹板内压力达不到固定骨折的要求;如果布带不能移动或移动不及如果布带不能移动或移动不及1cm,说明布带捆扎过紧,说明布带捆扎过紧,夹板内压力过高,会对患肢软组织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夹板内压力过高,会对患肢软组织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缺血性并发症。环,易引起缺血性并发症。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后最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应严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后最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应严密观察,如有异常须及时处理。密观察,如有异常须及时处理。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以对肢端血液循环的观察为最直接、简便。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患

14、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以对肢端血液循环的观察为最直接、简便。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疼痛 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续性剧痛,应提高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续性剧痛,应提高警惕,因为往往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之一。警惕,因为往往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之一。患肢肿胀患肢肿胀 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皮肤温度皮肤温度 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皮肤颜色皮肤颜色 如果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

15、;如果静脉回如果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如果静脉回流受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流受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感觉异常感觉异常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感觉迟钝或消失。脉搏减弱脉搏减弱 如果夹板内或组织内压力高度增加,阻断较大动脉的血液供应,肢端出现动如果夹板内或组织内压力高度增加,阻断较大动脉的血液供应,肢端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组织缺血程度严重。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组织缺血程度严重。活动功能障碍活动功能障碍 肌

16、肉组织缺血后表现为手指或足趾肌力减弱、活动受限。如严重缺血时肌肉组织缺血后表现为手指或足趾肌力减弱、活动受限。如严重缺血时手指(足趾)呈屈曲状态,被动牵伸时可引起剧烈疼痛。手指(足趾)呈屈曲状态,被动牵伸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小夹板外固定的健康宣教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卧床时抬高患肢卧床时抬高患肢15cm-20cm。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吊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吊带选材和使用方法准确。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吊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吊带选材和使用方法准确。4.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动血运的方法。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肤温较对侧下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动血运的方法。如

17、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观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观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告知患者伤肢肿胀高峰时间为伤后告知患者伤肢肿胀高峰时间为伤后3-5天,要注意肢端血运的观察。天,要注意肢端血运的观察。6.告知病人如何保持伤肢的功能位。告知病人如何保持伤肢的功能位。7.病人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病人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8.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拆除夹板。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拆除夹板。9.告知病人遵医嘱行伤肢负重。告知病人遵医嘱行伤肢负重。10.病人掌握深呼吸、抬臀运动、握拳伸指、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的方法。病人掌握深呼吸、抬臀运动

18、、握拳伸指、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的方法。11.病人了解功能锻炼目的。病人了解功能锻炼目的。12.病人掌握深呼吸、扩胸运动,四肢关节运动的方法。病人掌握深呼吸、扩胸运动,四肢关节运动的方法。13.病人会使用拉手架抬高上身、抬臀。病人会使用拉手架抬高上身、抬臀。14.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患者具体指导。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患者具体指导。小结1 1、在合适的地方做适合的事(选用合适的方、在合适的地方做适合的事(选用合适的方法(小夹板)做外固定法(小夹板)做外固定2 2、固定后密切观察,严防小夹板固定的并发、固定后密切观察,严防小夹板固定的并发症症3 3、加强小夹板外固定的健康宣教、加强小夹板外固定的健康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