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ppt.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637407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诗歌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唐代诗歌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诗歌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诗歌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代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618 618 907 907唐诗创作的繁荣|数量众多 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全唐诗全唐诗,收,收录诗人录诗人22002200余人,诗余人,诗4890048900余首,共余首,共900900卷。其中有卷。其中有别集者别集者691691家,这个收录并不完备,尚有不少遗逸。家,这个收录并不完备,尚有不少遗逸。陈尚君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全唐诗补编在吸收近现代唐诗辑佚成果在吸收近现代唐诗辑佚成果的基础上,续收唐五代逸诗的基础上,续收唐五代逸诗63006300多首。徐俊的多首。徐俊的敦敦煌诗集残卷辑校煌诗集残卷辑校又新辑唐人逸诗近千首。三书共

2、又新辑唐人逸诗近千首。三书共收唐五代诗歌约收唐五代诗歌约5500055000多首,如果再加上散佚不传多首,如果再加上散佚不传的,数量应该更加可观的。所以,在有唐一朝不到的,数量应该更加可观的。所以,在有唐一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收获,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收获,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的奇观。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的奇观。n艺术精湛 唐诗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唐诗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出现了美结合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产生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产生了王

3、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了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整体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唐诗的整体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个时代。|体裁全面 据前人对于据前人对于全唐诗全唐诗中存诗一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所作统计,其中五、七言古诗卷以上的诗人所作统计,其中五、七言古诗72447244首,五、七言绝句首,五、七言绝句92109210首,五、七言律诗首,五、七言律诗1547415474首,排律首,排律20042004首。这个统计占首。这个统计占全唐诗全唐诗的的70%70%,从

4、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人诗歌体裁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人诗歌体裁运用之多样。用之多样。|影响广泛 唐代是一个诗歌大普及的时代,上唐代是一个诗歌大普及的时代,上自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下及缁流、羽客,童子自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下及缁流、羽客,童子妇人,都对诗歌十分爱好。胡应麟说:妇人,都对诗歌十分爱好。胡应麟说:“其人,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客,靡弗预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唐唐诗在当时就以种种方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白居诗在当时就以种种方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白居易曾说他的诗被人易曾说他的诗被人“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

5、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持之以交酒茗”(白氏长庆集序),说明当时,说明当时人们对诗歌的普遍喜爱。不仅如此,唐诗还流传人们对诗歌的普遍喜爱。不仅如此,唐诗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国际影响。唐诗繁荣诸因素|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为唐代文学为唐代文学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政治的开明,思想的活跃政治的开明,思想的活跃,为唐代作家为唐代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唐代文学的繁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唐代文学的繁荣也与当时思想、文化环境的宽松、活荣

6、也与当时思想、文化环境的宽松、活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有利于文学风气有利于文学风气的形成。唐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文艺,的形成。唐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的创作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的创作也加以奖励、提倡。也加以奖励、提倡。|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了准备。文学的发展,总是从幼稚到成作了准备。文学的发展,总是从幼稚到成熟,从朴质到完美的。熟,从朴质到完美的。|南北文化的交流南北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学高潮的到来。,促进了文学高潮的到来。南北文化

7、的交流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差异颇大,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差异颇大,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学,其面貌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学,其面貌也各不相同。春秋战国时期北风与南骚的不同,即是明证。春秋战国时期北风与南骚的不同,即是明证。自晋室南渡,南北方长期对峙,在不同的政治环境、自晋室南渡,南北方长期对峙,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下,南方与北方的文学,形成地域环境、文化环境下,南方与北方的文学,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与特征。了不同的风貌与特征。魏徴魏徴隋书隋书文学传序文学传序说:说:“江左宫商发越,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贵于清绮,河朔词义

8、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宜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即指出即指出了南北文学的不同面貌。了南北文学的不同面貌。自隋统一之后,南北政治上的对峙被打破。政治上的一统,自隋统一之后,南北政治上的对峙被打破。政治上的一统,也带来了文化上交流与融合趋势的加快,南北的文风也也带来了文化上交流与融合趋势的加快,南北的文风也在逐步的融合。清丽而又略嫌纤巧柔弱的南朝文学,与在逐步的融合。清丽而又略嫌纤巧柔弱的南朝文学,与北朝的刚劲、粗犷、沉厚、朴实的文风相结合,为一种北朝的刚劲、

9、粗犷、沉厚、朴实的文风相结合,为一种既优美又刚健的新文风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魏徴既优美又刚健的新文风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魏徴隋隋书书文学传序文学传序中所说的中所说的“若能擢彼清音,简兹累句,若能擢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正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文学风貌。是这样一种理想的文学风貌。唐代诗人经过近百年的摸索探讨,到盛唐前期终于唐代诗人经过近百年的摸索探讨,到盛唐前期终于将南北两种文风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诗歌最成将南北两种文风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诗歌最成熟的典范。熟的典范。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 唐以前,中国文学

10、的各种体裁、题材、风格等已经唐以前,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题材、风格等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诗经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的浪漫主义传统,汉魏乐府的叙事抒情手法,都给唐代作家以丰富的营养。汉魏乐府的叙事抒情手法,都给唐代作家以丰富的营养。同时,六朝以后山水田园题材的开拓,以及对声律、对同时,六朝以后山水田园题材的开拓,以及对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的探索与运用,也为唐代作家的创作提供偶等艺术技巧的探索与运用,也为唐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此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了很好的借鉴。此

11、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为唐人提供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为唐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作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了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作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而把唐代文学推向高前人的经验,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而把唐代文学推向高峰的。峰的。唐代皇帝的提倡与重视 唐代历朝皇帝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唐代历朝皇帝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创作也时加倡导、褒奖。作诗歌外,对文人创作也时加倡导、褒奖。唐太宗唐太宗为秦王时,于武德四年(为秦王时,于武德四年(621621)打败王世充)打败

12、王世充后,就开设文学馆,置后,就开设文学馆,置文学学士文学学士。后又开设弘文馆,招。后又开设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高宗武后高宗武后时期,诗坛上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繁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的文艺活动更加繁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为为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文艺沙龙”。计有功。计有功唐诗唐诗纪事纪事载:载:“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赐以锦袍。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后成。文理兼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

13、衣之。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代宗皇帝也非代宗皇帝也非常重视文学,王维死后,他曾关心王维的诗集编纂工作。常重视文学,王维死后,他曾关心王维的诗集编纂工作。宣宗曾写诗悼念白居易,等等。宣宗曾写诗悼念白居易,等等。另外,唐代皇帝,为了吸引人才,以科举另外,唐代皇帝,为了吸引人才,以科举取士,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这对于吸引取士,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这对于吸引士子研习诗文,促进诗歌创作繁荣,都起到了士子研习诗文,促进诗歌创作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胡震亨积极的推动作用。胡震亨唐音癸签唐音癸签说:说:“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重诗赋。中叶后,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重诗赋。

14、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士益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士益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大关键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大关键”。上官婉儿 初唐大诗人上官仪的孙女,颇有诗才,深得武初唐大诗人上官仪的孙女,颇有诗才,深得武后赏识,为当时诗坛领袖,被后人称为巾帼首相第一人。后赏识,为当时诗坛领袖,被后人称为巾帼首相第一人。武后 即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像乾陵无字碑政治的开明,思想的活跃 唐代统治者,虽然强调儒学为本,但并不象汉代唐代统治

15、者,虽然强调儒学为本,但并不象汉代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具有一种兼容并包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一种宽松、的博大胸怀,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儒、释、道等各种思想都得以流传。自由的氛围,儒、释、道等各种思想都得以流传。终唐一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虽然在各个时期互终唐一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虽然在各个时期互有消长,但基本上都得到了自由发展,并且呈现出有消长,但基本上都得到了自由发展,并且呈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由于思想界的自由,由于思想界的自由,异域文化异域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原。也开始进入中原

16、。龟兹乐、胡旋舞、琉璃瓦、夜光杯、胡饼、胡药乃龟兹乐、胡旋舞、琉璃瓦、夜光杯、胡饼、胡药乃至于袒胸露臂甚至半裸的乐伎,都成为长安这个世至于袒胸露臂甚至半裸的乐伎,都成为长安这个世界性的名都的奇观。界性的名都的奇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互相影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互相影响,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新的手法。如山水诗响,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新的手法。如山水诗与山水画、舞蹈与书法等的相互影响。苏轼曾与山水画、舞蹈与书法等的相互影响。苏轼曾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杜甫在杜甫在观公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

17、脱孙大娘舞剑器浑脱中则说:中则说:“昔者昔者吴人张旭吴人张旭善草书善草书、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思想文化的活跃促进了文学上各种风格思想文化的活跃促进了文学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立,对于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如变流派的建立,对于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如变文、词)也有积极的影响。文、词)也有积极的影响。张旭草书欣赏 张旭(张旭(),字伯高,苏州人,唐),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二王的精

18、髓,又自创新意。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风之势,被称为风之势,被称为“狂草狂草”,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黄庭坚称其为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草书之冠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贴肚痛贴、心经心经、醉墨贴醉墨贴、千字文千字文、自言贴自言贴、古诗四贴古诗四贴等。等。唐代的异域文化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 唐王朝是继隋初统一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唐王朝是继隋初统一后建立的又一

1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唐王朝建立后,接受了前代王朝覆灭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唐王朝建立后,接受了前代王朝覆灭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措施,调整了当时的生产关系,缓和了当时列比较开明的措施,调整了当时的生产关系,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使得社会经济很快走向繁荣,形成了的社会矛盾,使得社会经济很快走向繁荣,形成了“贞观贞观之治之治”与与“开天盛世开天盛世”,成为唐代乃至于封建时代繁荣,成为唐代乃至于封建时代繁荣盛世的象征与标志盛世的象征与标志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载开元末(载开元末(740740)的情况:)的情况:“天下县千五天下县千五百七十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百七十三,户八百四

20、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西京、东京米斛钱不满二百,绢匹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西京、东京米斛钱不满二百,绢匹亦如之。海内富安,行者万里不持寸兵。亦如之。海内富安,行者万里不持寸兵。”不仅经济繁荣,当时不仅经济繁荣,当时唐王朝国家的版图唐王朝国家的版图也空也空前扩大。盛唐时期唐王朝影响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前扩大。盛唐时期唐王朝影响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使唐王朝成为当支那。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使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这样的背景下,民族的自时世界上最

21、强大的帝国。这样的背景下,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人民的创造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信心、自豪感以及人民的创造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经济的繁荣也影响了唐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经济的繁荣也影响了唐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的生活,其中一些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的生活,其中一些人甚至漫游过大半个中国。如李白的人甚至漫游过大半个中国。如李白的“五岳寻仙不辞五岳寻仙不辞远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的。杜甫的“放荡齐赵间,放荡齐赵间,逑马颇清狂逑马颇清狂”。孟浩然的。孟浩

22、然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两京山水寻吴越,风尘厌两京”等等。这种漫游生活,不仅开阔了诗人的眼界,而等等。这种漫游生活,不仅开阔了诗人的眼界,而且增强了诗人对社会的了解、对人生的体验。漫游也且增强了诗人对社会的了解、对人生的体验。漫游也改变了诗人的行为方式,许多诗人具有侠客的气质,改变了诗人的行为方式,许多诗人具有侠客的气质,这也使他们的诗歌充满一种豪放不羁的魅力。这也使他们的诗歌充满一种豪放不羁的魅力。所以,当时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空前繁荣,是唐所以,当时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空前繁荣,是唐代文学得以繁荣的肥沃的政治经济土壤。代文学得以繁荣的肥沃的政治经济土壤。唐王朝国家的版图唐诗史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23、 唐代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的变迁,在唐代历史发展唐代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的变迁,在唐代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段落,对此,前人早已有所认识。的不同时期,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段落,对此,前人早已有所认识。明代高棅在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唐诗品汇总序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晚四个阶段:初唐初唐:高祖武德元年(:高祖武德元年(618618)玄宗开元玄宗开元初(初(713713)近百年。)近百年。盛唐盛唐:玄宗开元元年(:玄宗开元元年(713713)代宗大代宗大历元年(历元年(766766)约五十年。)约五十年。中

24、唐中唐:代宗大历元年(:代宗大历元年(766766)文宗开文宗开成元年(成元年(836836)约七十年。)约七十年。晚唐晚唐:文宗开成元年(:文宗开成元年(836836)哀帝天哀帝天祐四年(祐四年(907907)约七十年。)约七十年。隋末唐初山东士子的刚健之作 隋末唐初,许多文士尤其是山东士子(因为当时的战争主要是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因时乘势,隋末唐初,许多文士尤其是山东士子(因为当时的战争主要是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因时乘势,纷纷希望在改朝换代、开国奠基的过程中建立功勋。他们的诗歌多表现经年征战生活和奔波求主的纷纷希望在改朝换代、开国奠基的过程中建立功勋。他们的诗歌多表现经年征战生活和奔波求主的境

25、遇,得志的慷慨、豪迈与失意的潦倒、怨愤并呈于诗中。境遇,得志的慷慨、豪迈与失意的潦倒、怨愤并呈于诗中。如李密在起事反隋过程中,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曾隐姓埋名,聚徒教授。经数月,郁郁不得如李密在起事反隋过程中,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曾隐姓埋名,聚徒教授。经数月,郁郁不得志,作志,作淮阳感怀淮阳感怀诗:诗: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26、。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上雄,虚生真可愧。诗成二泣下数行诗成二泣下数行(旧唐书李密传)。再如魏徴,于唐高祖武德元年随李密降唐,自请安辑山东,在出关时作再如魏徴,于唐高祖武德元年随李密降唐,自请安辑山东,在出关时作抒怀抒怀(一作出关)诗: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

27、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抒发了他风云际会、君臣遇合后,为国请缨、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情,风骨凛然,气格高迈。抒发了他风云际会、君臣遇合后,为国请缨、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情,风骨凛然,气格高迈。贞观君臣的宫廷诗歌创作 贞观年间是唐王朝基业初创、力求巩固的时期,当贞观年间是唐王朝基业初创、力求巩固的时期,当时宫廷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应制颂圣、润色鸿业和以隋时宫廷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应制颂圣、润色鸿业和以隋为鉴、谏议讽喻两个方面,

28、诗风开始由六朝绮靡浮艳为鉴、谏议讽喻两个方面,诗风开始由六朝绮靡浮艳向典雅中和转变。向典雅中和转变。卢照邻曾在卢照邻曾在南阳公集序南阳公集序中云中云:“贞观年中,太贞观年中,太宗外厌兵革宗外厌兵革内兴文事,虞(世南)、李(百药)、内兴文事,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王(珪)、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王(珪)、魏(徴)、来(济)、褚(亮)之辈以才术显。咸能魏(徴)、来(济)、褚(亮)之辈以才术显。咸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我(指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我(指唐王朝)之得人,于斯为盛。唐王朝)之得人,于斯为盛。变风变雅

29、,立体不变风变雅,立体不拘于一途;既博既精,为学遍游于百氏。拘于一途;既博既精,为学遍游于百氏。”概括了贞概括了贞观宫廷文苑兴盛的气象。观宫廷文苑兴盛的气象。这一大批宫廷文人绝大多数是元老重臣。他们深受这一大批宫廷文人绝大多数是元老重臣。他们深受围绕在太宗周围,深受赏识,身居要职,参与新朝的围绕在太宗周围,深受赏识,身居要职,参与新朝的重大政治和文化学术建设,不仅对实现贞观之治做出重大政治和文化学术建设,不仅对实现贞观之治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形成了当时的文学中心,以他们较了重大贡献,而且形成了当时的文学中心,以他们较为鲜明的文学观念和大量的宫廷诗作,领导着当时文为鲜明的文学观念和大量的宫廷诗作

30、,领导着当时文学创作的主要潮流。学创作的主要潮流。其中成就较大的诗人当推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其中成就较大的诗人当推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魏徴、李百药等人。魏徴、李百药等人。唐十八学士图唐十八学士图 清苏六朋作 唐太宗及其诗歌创作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高祖李渊第二子,辅佐李渊建立了唐朝。又唐高祖李渊第二子,辅佐李渊建立了唐朝。又以雄才大略,经过七年征战,削平群雄,统一全国。武德九年以雄才大略,经过七年征战,削平群雄,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登基,励登基,励精图治,从谏如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精图治,从谏如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他深知。他深知

31、“虽以武功定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旧唐书音乐志),十分重视文化事业。为秦王十分重视文化事业。为秦王时,就开文学馆广揽学士,为房玄龄等时,就开文学馆广揽学士,为房玄龄等“十八学士十八学士”画像题赞,后来又在弘文画像题赞,后来又在弘文殿侧立弘文馆,临朝听政之暇,常与学士讨论学问典籍、礼乐制度,作诗唱和,殿侧立弘文馆,临朝听政之暇,常与学士讨论学问典籍、礼乐制度,作诗唱和,吟咏情性,推动了诗歌创作乃至整个文化的繁荣。吟咏情性,推动了诗歌创作乃至整个文化的繁荣。唐太宗步辇图唐太宗步辇图 全唐诗全唐诗录存唐太宗诗八十六题九十八首,数量居贞观宫廷诸人之冠。其诗题材丰富,

32、其中纪行、录存唐太宗诗八十六题九十八首,数量居贞观宫廷诸人之冠。其诗题材丰富,其中纪行、咏怀之作,多是追忆昔年戎马征战的豪情胜慨。如咏怀之作,多是追忆昔年戎马征战的豪情胜慨。如过旧宅二首过旧宅二首:“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大风。”抒写帝业抒写帝业告成,还乡之时,踌躇满志,意气洋洋的情怀。告成,还乡之时,踌躇满志,意气洋洋的情怀。还陕述怀还陕述怀亦云:亦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33、。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回忆自己创业艰辛,壮怀激烈,有雄视天下的气魄。回忆自己创业艰辛,壮怀激烈,有雄视天下的气魄。帝京篇帝京篇十首是唐太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代表作,这组诗吸取前代京十首是唐太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代表作,这组诗吸取前代京都赋的开阔视野和铺张写法,描叙他作为帝王日常的临朝、读书、阅武、都赋的开阔视野和铺张写法,描叙他作为帝王日常的临朝、读书、阅武、听歌、观舞、游览、宴饮等生活场景,虽然旨在去奢戒盈,但仍有矜夸之听歌、观舞、游览、宴饮等生活场景

34、,虽然旨在去奢戒盈,但仍有矜夸之意。其一:意。其一: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连薨遥接汉,飞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用壮美山川烘托出巍峨帝居,气魄宏伟,工整富丽。用壮美山川烘托出巍峨帝居,气魄宏伟,工整富丽。虽然唐太宗集中也有一些染齐梁余习的咏物写景之作,但是虽然唐太宗集中也有一些染齐梁余习的咏物写景之作,但是“有唐三百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全唐诗卷一李世民小传)其创作活动其创作活动在唐诗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唐诗发展

35、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虞世南及其诗歌创作 贞观宫廷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虞世南贞观宫廷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虞世南(558638)。字伯。字伯玉,越州余姚玉,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他沉静寡欲,笃志勤学,诗文兼擅,人。他沉静寡欲,笃志勤学,诗文兼擅,少时曾获徐陵赞赏。历仕陈、隋,入唐后为李世民府属,少时曾获徐陵赞赏。历仕陈、隋,入唐后为李世民府属,“十八学十八学士士”之一。太宗即位后,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冯永兴县公,之一。太宗即位后,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冯永兴县公,人称人称“虞永兴虞永兴”。他对太宗常有规讽,太宗尝称其德行、忠直、博。他对太宗常有规讽,太宗尝称其德行、忠直、博学、

36、文词、书翰为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五绝”(旧唐书虞世南传),诗歌力图摆脱诗歌力图摆脱齐梁浮艳之习,初露清新、刚健气息。齐梁浮艳之习,初露清新、刚健气息。虞世南诗歌中的佳构主要是拟乐府诗,边塞诗和游侠诗写得尤其英爽精工。如虞世南诗歌中的佳构主要是拟乐府诗,边塞诗和游侠诗写得尤其英爽精工。如从军行从军行二首,描二首,描写边塞征战的艰辛,其中写边塞征战的艰辛,其中“剑寒花不落,弓晓月愈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剑寒花不落,弓晓月愈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飞雪”等句,刻画塞外严寒景色,苍莽荒凉,流露出对手便将士的关注之情。清人沈德潜谓此诗等句,刻画塞外严寒

37、景色,苍莽荒凉,流露出对手便将士的关注之情。清人沈德潜谓此诗“犹存犹存陈隋体格,而追琢精警,渐开唐风陈隋体格,而追琢精警,渐开唐风”(唐诗别裁集卷一)。再如。再如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行将重义轻生的少年侠将重义轻生的少年侠客从军报国的壮志,也写得生气勃勃,豪气逼人。客从军报国的壮志,也写得生气勃勃,豪气逼人。“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一联,描绘侠客戈上霜一联,描绘侠客戈上霜花如白色焰火,剑气浮动似虹彩闪熠,意象新奇壮丽。花如白色焰火,剑气浮动似虹彩闪熠,意象新奇壮丽。出塞出塞诗中诗中“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

38、霜旗冻不翻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等句,极力烘染边塞奇寒,诗思新颖,想象独到。后等句,极力烘染边塞奇寒,诗思新颖,想象独到。后来盛唐诗人王昌龄的来盛唐诗人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大漠风尘日色昏”(从军行),岑参的,岑参的“风掣红旗冻不翻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显然都脱胎于虞世南此诗。,显然都脱胎于虞世南此诗。虞世南的写景诗,也能在藻饰中显出清新、明丽、活泼的风致。如虞世南的写景诗,也能在藻饰中显出清新、明丽、活泼的风致。如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横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绿野明斜日,青山淡晚烟。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绿野明斜日,青山淡晚烟。”

39、已经洗尽了宫廷脂粉气,曲尽物象之妙,已经洗尽了宫廷脂粉气,曲尽物象之妙,“天然天然秀颖,不烦绳削。秀颖,不烦绳削。”(徐献忠唐诗品)其咏物小诗,每有兴寄感慨,如其咏物小诗,每有兴寄感慨,如蝉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状物形神毕肖,寓意巧妙自然,格调清隽高远。与后来骆宾王、李商隐同题之作,被后人推为唐人咏蝉状物形神毕肖,寓意巧妙自然,格调清隽高远。与后来骆宾王、李商隐同题之作,被后人推为唐人咏蝉诗诗“三绝三绝”。胡震亨胡震亨唐音癸签唐音癸签卷五云:卷五云:“虞永兴师资野王,嗜慕徐庾,而意存砥柱,拟浣宫艳之旧。故其诗虞永兴师

40、资野王,嗜慕徐庾,而意存砥柱,拟浣宫艳之旧。故其诗洗濯浮夸,兴寄独远,虽藻彩萦纡,不乏雅道。洗濯浮夸,兴寄独远,虽藻彩萦纡,不乏雅道。”虞世南作为当时第一文宗,此评洵非虚誉。虞世南作为当时第一文宗,此评洵非虚誉。初唐诗 高祖武德元年(高祖武德元年(618618)玄宗开元初(玄宗开元初(713713)“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希夷有闱帷之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希夷有闱帷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洎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神龙以还,洎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

41、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此初唐之渐盛也。”(高棅唐诗品汇总叙)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270人,诗歌人,诗歌27572757首,其中心任首,其中心任务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务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从作家来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从作家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李世民李

42、世民为代表,包括李为代表,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魏征、上官仪上官仪、褚亮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而、褚亮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而 “以绮错婉媚为本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的“上官体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诗风代表。在野诗人王绩为这一时期的诗风代表。在野诗人王绩“以真率浅疏之格以真率浅疏之格”(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坛上比较热闹,改革诗风风范的时

43、期。这一时期,文坛上比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先是高宗武后时期,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先是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感情基调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最后是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这种新形式。最后是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展健康地发展道路。倡风骨,为唐诗开展健康地发展道路。总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

44、纤弱,总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气息。了新的气息。盛唐诗 玄宗开元元年(玄宗开元元年(713713)代宗大历元年(代宗大历元年(766766)“自后曲江继起,浸浸称盛。开元、天宝之际,笃生李自后曲江继起,浸浸称盛。开元、天宝之际,笃生李杜二公,集数百年之大成。杜二公,集数百年之大成。其辅二家而起者,有王维、其辅二家而起者,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刘眘虚、裴迪、储孟浩然、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刘眘虚、裴迪、储光羲、常建、崔颢诸人。而元结又有光羲、常建、崔颢诸人

45、。而元结又有箧中集箧中集一选,集一选,集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融七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融七人之作,都为一卷,其诗直接汉人。故论诗者至开宝之世,人之作,都为一卷,其诗直接汉人。故论诗者至开宝之世,莫不推为千载之盛也。莫不推为千载之盛也。”(鲁九皋诗学源流考)盛唐,是唐代诗歌达到繁荣的顶点时期,在短短的五盛唐,是唐代诗歌达到繁荣的顶点时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里,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互不相同的风十三年里,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互不相同的风格,加入到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正如李白格,加入到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正如李白古风古风其一所说:

46、其一所说:“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星罗秋旻。”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杜甫无疑是两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杜甫无疑是两位最伟大的时代歌手。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位最伟大的时代歌手。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一批诗人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另一批首的一批诗人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另一批诗人分别以或宁静优美、或豪迈奔放的音符,诗人分别以或宁静优美、或豪迈奔放的音符,弹奏出盛唐之音的不同音部。弹奏出盛唐之音的不同音部。天宝十二载,盛唐人殷璠在天宝十二载,盛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河岳英灵集序集序中说中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矣。

47、”这种既讲究声律,又兼有气骨,文质这种既讲究声律,又兼有气骨,文质结合,元气淋漓,真力弥漫的诗歌美学品格,结合,元气淋漓,真力弥漫的诗歌美学品格,正是盛唐诗歌的艺术风貌。正是盛唐诗歌的艺术风貌。n 总的说来,这一代诗人大都具有宏伟的理总的说来,这一代诗人大都具有宏伟的理想和抱负、蓬勃热烈的感情,他们的诗歌大都想和抱负、蓬勃热烈的感情,他们的诗歌大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这也就是后人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这也就是后人所称道的盛唐之音。李白诗歌则是盛唐之音的典称道的盛唐之音。李白诗歌则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型代表。“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整个

48、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伟大的诗人杜甫,以他如椽巨笔,在诗中点。伟大的诗人杜甫,以他如椽巨笔,在诗中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巨变。他既是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巨变。他既是盛唐之音的结束者,又是中唐诗歌新变的开启盛唐之音的结束者,又是中唐诗歌新变的开启者,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者,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也成为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也成为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中唐诗 代宗大历元年(代宗大历元年(766766)文宗开成元年(文宗开成元年(836836)“盖一代之诗,有盛必有衰。其始也,由衰

49、而返乎盛,盖一代之诗,有盛必有衰。其始也,由衰而返乎盛,盛极而衰即伏其中。于是能者又出奇以求其盛,而变之上者盛极而衰即伏其中。于是能者又出奇以求其盛,而变之上者则中兴,变之下者则愈降。古人所谓则中兴,变之下者则愈降。古人所谓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是也。是也。大历以降,风调渐佳,气格渐损。故昌谷(按大历以降,风调渐佳,气格渐损。故昌谷(按指李贺,疑当为昌黎)以雄奇胜,元、白以平易胜,温、李指李贺,疑当为昌黎)以雄奇胜,元、白以平易胜,温、李以博丽胜,郊、岛以幽峭胜,虽品格不一,皆能自成局面,以博丽胜,郊、岛以幽峭胜,虽品格不一,皆能自成局面,亦皆力求其变者也。亦皆力求其变者也。”(

50、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高棅称之为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高棅称之为“中唐之再盛中唐之再盛”(唐诗品汇总叙)。与安史之乱期间相比,虽然时局得到相对的稳定,但藩与安史之乱期间相比,虽然时局得到相对的稳定,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盛唐那积极浪漫的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盛唐那积极浪漫的热情和理想退潮了,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不得不倾向热情和理想退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