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计量学.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635671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治疗计量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放射治疗计量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计量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治疗计量学.ppt(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定义一、定义 1.照射野照射野(fieldfield)由准直器确定射线束的边界,并由准直器确定射线束的边界,并 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射线束平面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射线束平面 称为照射野。称为照射野。照射野剂量学照射野剂量学 照射野及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描述照射野及照射野剂量分布的描述 2.2.射线束中心轴射线束中心轴 (beam axis)(beam axis)定义为射线束的对称轴定义为射线束的对称轴,并与由光并与由光 阑所确定的射线束中心阑所确定的射线束中心,准直器的准直器的 转轴和放射源的中心同轴。转轴和放射源的中心同轴。射线束射线束(beambeam)从放射源出发沿着光子或电子等辐射粒

2、子传输方向从放射源出发沿着光子或电子等辐射粒子传输方向,其其 横截面的空间范围称为射线束。横截面的空间范围称为射线束。5 5、源轴距、源轴距(SADSA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离。离。4 4、源皮距源皮距(SSDSSD)由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由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中心轴到受照射物体表线中心轴到受照射物体表面的距离。面的距离。7、模体(体模)、模体(体模)射线入射到人体时发生散射与射线入射到人体时发生散射与 吸收,能量与强度逐渐损失,剂量吸收,能量与强度逐渐损失,剂量 监测及验证研究过程中不可能在人监测及验证研究过程中不可能在人 体进行,常常

3、使用模体(体模或假体进行,常常使用模体(体模或假 人)。人)。假人假人:是用一种组织等效:是用一种组织等效 材料做成的模型代替人的身体,简材料做成的模型代替人的身体,简 称体模(假人)。称体模(假人)。6 6、参考点、参考点(Reference pointReference point)规定模体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某一点规定模体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某一点,为剂量计为剂量计 算或测量参考点,表面到参考点的深度算或测量参考点,表面到参考点的深度D D。对于势能低于。对于势能低于 400kV400kV的的X X射线,该点为模体表面。高能射线,该点为模体表面。高能X X线线()射线射线 定义为最大剂量

4、点位置。定义为最大剂量点位置。剂量学参数剂量学参数 1、平方反比定律、平方反比定律(ISL)指放射源在空气中放射性强度(可表示为照射量率和指放射源在空气中放射性强度(可表示为照射量率和吸收剂量率),随距离变化的基本规律。吸收剂量率),随距离变化的基本规律。2、百分深度剂量、百分深度剂量(parentage depth dose PDD)百分深度剂量是最常用的照射野剂量学参数之一,定百分深度剂量是最常用的照射野剂量学参数之一,定 义为水模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射线中心轴,某一深度处义为水模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射线中心轴,某一深度处 的吸收剂量与参数深度的吸收剂量的比值的吸收剂量与参数深度的吸收剂量

5、的比值 PDD(E、S、W、D)=DxDy100 其中:E:射线束能量 S:源到水模体表面距离 W:水模体表面的照射野大小 D:水模体中任意深度 影响百分深度剂量分布的因素:射线能量射线能量 照射野照射野 源皮距源皮距 深度。深度。对于不同类型的射线束,如目前应用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射线束,如目前应用的X、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其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其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的特性不同,根据各个不同类型的机器,需具体的特性不同,根据各个不同类型的机器,需具体测量和建立不同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数据。测量和建立不同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数据。组织模体比组织模体比(Tissue phanto

6、m ratio,TPR)和和 组织最大剂量比组织最大剂量比(Tissue maximum ratio,TMR)a、组织模体比:组织模体比:指对于高能量光子,不依赖于指对于高能量光子,不依赖于源皮距变化而改变的剂量学参数叫组织模体比。源皮距变化而改变的剂量学参数叫组织模体比。定义为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定义为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标准深度处收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标准深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吸收剂量的比值,公式表示为:TPR(E、Wd、d)=DxDx b、组织最大剂量比 TMR:标准深度的选择依赖于光子射线的能量标准深度的选择依赖

7、于光子射线的能量 组织模体比组织模体比与与组织最大剂量比组织最大剂量比都表示空间同一位都表示空间同一位置,水模体中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其位于标准深置,水模体中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其位于标准深度或参考深度的吸收剂量比值,因此影响这两个参度或参考深度的吸收剂量比值,因此影响这两个参数变化的因素为能量、照射野和深度。数变化的因素为能量、照射野和深度。PDDPDD和和TMRTMR作处方剂量计算有何异同作处方剂量计算有何异同 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计算,最常用的剂量参数是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计算,最常用的剂量参数是百分深度剂量(百分深度剂量(PDDPDD)和组织最大剂量比()和组织最大剂量比(TMRT

8、MR)。前者用)。前者用于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的剂量计算,而后者由于不依赖于于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的剂量计算,而后者由于不依赖于源皮距而变化源皮距而变化,主要用于等中心或旋转照射技术。主要用于等中心或旋转照射技术。这两个剂量学参数既有联系又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两个剂量学参数既有联系又有完全不同的意义。1 1、百分深度剂量描述的是空间不同位置的剂量两点、百分深度剂量描述的是空间不同位置的剂量两点之间的剂量比值;之间的剂量比值;2 2、除物理定义不同以外,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很大除物理定义不同以外,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很大区别,区别,PDDPDD主要应用固定源皮距(主要应用固定源皮距(SSDSSD)照射技

9、术。其照射)照射技术。其照射野的大小则在摸体表面。野的大小则在摸体表面。3、PDD通常选择标准源皮距条件下的最大剂量深通常选择标准源皮距条件下的最大剂量深度做剂量参考点度做剂量参考点.4、剂量参考点的几何位置不同即距放射源的距离、剂量参考点的几何位置不同即距放射源的距离不同。不同。比较:比较:1、组织最大剂量比、组织最大剂量比(TMR):描述的是空间同一描述的是空间同一位置(即距辐射源的距离相同)但处于不同深度的剂位置(即距辐射源的距离相同)但处于不同深度的剂量比值。量比值。2、临床应用中、临床应用中TMR 主要用于等中心照射技术,照主要用于等中心照射技术,照射野的大小则以等中心的位置确定。射

10、野的大小则以等中心的位置确定。3、TMR以等中心位置正处于最大剂量深度时作剂以等中心位置正处于最大剂量深度时作剂量参考点。量参考点。5、准直器散射因子准直器散射因子Sc(collimator scatter factor)和和 模体散射因子模体散射因子Sp(phantom scatter factor)统称为总散射因子。统称为总散射因子。概念:概念:模体中某一点吸收剂量,是由接受两部分射线造模体中某一点吸收剂量,是由接受两部分射线造成的:成的:经由治疗机准直器准直入射的经由治疗机准直器准直入射的射线束射线束;另一部分是由模体中产生的另一部分是由模体中产生的散射线散射线。准直器散射因子也称准直器

11、散射因子也称输出因子输出因子(output factor),定义为空气中某一大小照射野的输出剂量与参考照射定义为空气中某一大小照射野的输出剂量与参考照射野(通常野(通常1010cm)的输出量之比。)的输出量之比。准直器散射因子准直器散射因子反映的是有效源射线随反映的是有效源射线随 照射野变化的特点。照射野变化的特点。有效原射线有效原射线:指原射线和经准直器产生的散射指原射线和经准直器产生的散射线之和。线之和。模体散射因子:模体散射因子:保持准直器开口不变,保持准直器开口不变,模体中最大剂量点模体中最大剂量点处某一照射野的吸收剂量处某一照射野的吸收剂量,与参考照射野(通常与参考照射野(通常101

12、0cm)吸收剂量之比。)吸收剂量之比。X()射线照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射线照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 一、一、X,()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特点)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特点 PDD受射线能量、模体深度、照射野大小和受射线能量、模体深度、照射野大小和 源皮距离源皮距离 的影响。的影响。临床放疗中,最常用的是临床放疗中,最常用的是、射线。射线。例如:例如:1、X射线治疗机产生的势能在射线治疗机产生的势能在400kV以下的中低能以下的中低能 X线,用来做浅表肿瘤的治疗等。线,用来做浅表肿瘤的治疗等。2、医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医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MV级)级)X射线。射线。3、60钴治疗机产生的钴治疗机产生的射线。射

13、线。1、能量和深度的影响。能量和深度的影响。中低能中低能X线:最大剂量点基本位于或接近模体线:最大剂量点基本位于或接近模体表面,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度剂量逐渐减少。表面,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度剂量逐渐减少。对于较深部位位于中线的肿瘤治疗,对于较深部位位于中线的肿瘤治疗,高能高能X、()射线的剂量建成效应,要优于中低能)射线的剂量建成效应,要优于中低能 X射线。射线。表面剂量低可使皮肤、皮下组织得到保护。表面剂量低可使皮肤、皮下组织得到保护。一、一、X,X,()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特点)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特点剂量建成区:指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剂建成区。剂量建成区:指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剂建成区。高

14、能高能 X X()线:)线:表面剂量比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度剂量逐渐表面剂量比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度剂量逐渐增增加加,直至达到最大剂量点。过最大剂量点以后,深度剂量,直至达到最大剂量点。过最大剂量点以后,深度剂量才逐渐下降,其下降速率依赖于射线能量,能量越高,下才逐渐下降,其下降速率依赖于射线能量,能量越高,下降的速率越慢,表现出较高的穿透能力。降的速率越慢,表现出较高的穿透能力。2、照射野影响照射野影响 当照射野很小时,散射线也很小,随照射当照射野很小时,散射线也很小,随照射野变大,散射线对吸收剂量的贡献增加,百分野变大,散射线对吸收剂量的贡献增加,百分深度剂量会增加,深度剂量会增加

15、,但中低能但中低能X线的百分深度剂线的百分深度剂量,随照射野变化要比高能量,随照射野变化要比高能X射线显著。射线显著。不同形状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可进行转不同形状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可进行转换。换。等效方野:等效方野:在临床中常用的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照在临床中常用的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可以用一百分深度剂量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可以用一百分深度剂量与之相等的正方形照射野的数值表示,则称这与之相等的正方形照射野的数值表示,则称这一正方形照射野,是该长正方形或不规则形状一正方形照射野,是该长正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照射野的照射野的等效方野等效方野。一个长方形照射野与一个正方形照射野是

16、一个长方形照射野与一个正方形照射野是有相同的面积与周长比值,他们之间等效。有相同的面积与周长比值,他们之间等效。3 3、源皮距的影响、源皮距的影响 百分深度剂量变化的特点:百分深度剂量变化的特点:百分深度剂量百分深度剂量 PDD PDD 随源皮距离增加而增加,随源皮距离增加而增加,应用高能量应用高能量X X,(,()线治疗较深部的病变,最)线治疗较深部的病变,最小源皮距离一般为小源皮距离一般为80cm80cm。注意:不能轻易改变、拉长源皮距,也就是注意:不能轻易改变、拉长源皮距,也就是说较长源皮距、较大深度、较大照射野会出现明说较长源皮距、较大深度、较大照射野会出现明显偏差。显偏差。二二、等剂

17、量曲线、等剂量曲线 射线在照射野内剂量分布:射线在照射野内剂量分布:用连线将剂量相同点连接,形成等剂量曲线。用连线将剂量相同点连接,形成等剂量曲线。等剂量曲线示意图 1 1、照射野离轴比和半影、照射野离轴比和半影 离轴比(离轴比(OAROAR):):垂直于射线中心轴平面的等剂量分布曲线图,沿照射野垂直于射线中心轴平面的等剂量分布曲线图,沿照射野X X或或Y Y轴方向测量,可以得到照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曲线。轴方向测量,可以得到照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曲线。意义:意义:评价照射野的平坦度:标准源皮距条件或等中心评价照射野的平坦度:标准源皮距条件或等中心条件下,条件下,模体中模体中10cm10cm深度处照深

18、度处照射野射野80%80%宽度内宽度内,最大、最小剂量最大、最小剂量与中心轴剂量偏差值应好于与中心轴剂量偏差值应好于3%3%。对称性:对称性:与平坦度同样条件与平坦度同样条件下,中心轴对称任一两点的剂量下,中心轴对称任一两点的剂量差,与中心轴剂量的比值应好于差,与中心轴剂量的比值应好于3%3%。与照射野内均匀的剂量相比,与照射野内均匀的剂量相比,照射野边缘剂量照射野边缘剂量变化剧烈,迅速跌落形成所谓的半影区变化剧烈,迅速跌落形成所谓的半影区(即(即80%80%与与20%20%等剂量曲线之间的宽度)。等剂量曲线之间的宽度)。半影半影 几何半影:几何半影:主要指主要指6060钴,是由放射源大钴,是

19、由放射源大小、源到准直器的距离和源皮距离形成的。小、源到准直器的距离和源皮距离形成的。穿散半影:穿散半影:受准直器漏射线的影响形成的。受准直器漏射线的影响形成的。散射半影:散射半影:是准直器和模体内散射线形成的。是准直器和模体内散射线形成的。2、等剂量曲线、等剂量曲线 等剂量曲线受射线束的能量、放射源尺寸、准直器、照射等剂量曲线受射线束的能量、放射源尺寸、准直器、照射野大小、源皮距离和源到准直器距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野大小、源皮距离和源到准直器距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低能射线束等剂量曲线较为弯曲,能量增加时曲线变得平低能射线束等剂量曲线较为弯曲,能量增加时曲线变得平直。等剂量曲线在边缘中断,形成

20、断续分布;直。等剂量曲线在边缘中断,形成断续分布;在照射野边缘,低能射线束旁向散射较大。等剂量曲线向在照射野边缘,低能射线束旁向散射较大。等剂量曲线向外膨胀。外膨胀。对于对于60钴射线,由于钴射线,由于放射源有一定尺寸,一般放射源有一定尺寸,一般小于小于 2mm,结合源到准,结合源到准直器距离、源皮距离的影直器距离、源皮距离的影响,使响,使60钴半影区较大。钴半影区较大。图中提示高能射线在模体内具有较强的穿图中提示高能射线在模体内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透力。高能射线穿透力比较强,高能射线穿透力比较强,准直器不能完全准直器不能完全吸收,等剂量曲线基本连续分布。吸收,等剂量曲线基本连续分布。3、楔形滤

21、过板、楔形滤过板 多数是由不锈钢或铅材料制成,放到照射野内不仅改多数是由不锈钢或铅材料制成,放到照射野内不仅改变等剂量曲线形状、吸收部分射线,也改变了照射野的输变等剂量曲线形状、吸收部分射线,也改变了照射野的输出剂量。出剂量。在在 放疗中经常需要两个或更多的野交叉照射,在照射放疗中经常需要两个或更多的野交叉照射,在照射野重叠的菱形区域内,剂量分布不均匀,往往出现野重叠的菱形区域内,剂量分布不均匀,往往出现“热点热点”,必须将两个单野剂量修正。修正之后,在肿瘤区形成,必须将两个单野剂量修正。修正之后,在肿瘤区形成均匀的剂量分布。其方法是通过楔形板来改变剂量分布均匀的剂量分布。其方法是通过楔形板来

22、改变剂量分布楔形板临床应用的三个方面:楔形板临床应用的三个方面:A A、对偏体位一侧肿瘤,用两野交叉照对偏体位一侧肿瘤,用两野交叉照射时由于剂量不均匀,选择合适角度的楔形射时由于剂量不均匀,选择合适角度的楔形板可以得到理想的靶区剂量分布。板可以得到理想的靶区剂量分布。B B、利用适当角度的楔形板,对人体曲利用适当角度的楔形板,对人体曲面和缺损组织进行组织补偿,能取得较好的面和缺损组织进行组织补偿,能取得较好的剂量分布。剂量分布。C C、利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利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适合治疗适合治疗胰腺、肾等靶体积较大、部位较深的肿瘤。胰腺、肾等靶体积较大、部位较深的肿瘤。常用的楔形板角度:常用

23、的楔形板角度:1515、3030、4545、6060.楔形板角度选择用楔形板角度选择用9090角减去楔形野交角的一半。角减去楔形野交角的一半。计算公式:计算公式:a a、应选应选楔形角楔形角=90=902 2 (:为两楔形野交角):为两楔形野交角)(:为应选择楔形角):为应选择楔形角)b b、楔形因素(楔形因素(FwFw)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等于相同的大小射野不加楔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等于相同的大小射野不加楔形板时形板时,平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平野的百分深度剂量(PDDPDD平平)与楔形因素)与楔形因素FwFw乘积。乘积。举例:正常平野面积举例:正常平野面积6 66 6的的PDDPDD是是7

24、4.2%74.2%。简单说,无楔形板简单说,无楔形板PDDPDD与楔形因素的乘积。与楔形因素的乘积。楔形因素楔形因素FwFw,6 66cm6cmFw=0.70Fw=0.70 楔形的百分度剂量公式楔形的百分度剂量公式:PDDPDDW W=Dd=Ddw wDm=DdDm=DdFwFwDmDm =Dd =DdDmDmFw=PDDFw=PDD平平FwFw4 4、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 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人体曲面的影响,以及人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人体曲面的影响,以及人体内不均匀组织的存在,会改变原射线及散射线的体内不均匀组织的存在,会改变原射线及散射线的

25、分布,致使剂量分布有改变,需在剂量计算时给予分布,致使剂量分布有改变,需在剂量计算时给予修正。修正。、人体曲面校正的三种方法、人体曲面校正的三种方法:a a、组织空气比方法(或组织最大剂量比)、组织空气比方法(或组织最大剂量比)b、有效源皮距离方法、有效源皮距离方法c、等剂量曲线移动方法、等剂量曲线移动方法 、组织不均匀性校正、组织不均匀性校正 人体主要由肌肉、脂肪、骨、气腔(气管、人体主要由肌肉、脂肪、骨、气腔(气管、喉、咽、上额窦等)、肺组织组成。喉、咽、上额窦等)、肺组织组成。骨、肺组织对剂量分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骨、肺组织对剂量分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密度引起。具体数值因人而异,一般肺密度为

26、密度引起。具体数值因人而异,一般肺密度为0.200.40gcm3,平均为平均为 0.3gcm3。例如例如:、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的治疗,由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的治疗,由于肺组织的存在,在剂量计算中如不作肺组织于肺组织的存在,在剂量计算中如不作肺组织校正,剂量就不准确。校正,剂量就不准确。对肺后部和肺中部的病变治疗,由于肺组对肺后部和肺中部的病变治疗,由于肺组织的存在,其剂量有所增加。织的存在,其剂量有所增加。如采用如采用60钴治疗,每穿过钴治疗,每穿过 1cm 的健康肺组的健康肺组织,肺后病变的剂量就要增加织,肺后病变的剂量就要增加4%;如用三野技如用三野技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两后斜野各会穿

27、过肺组织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两后斜野各会穿过肺组织约约5 57cm7cm。不作肺校正,实际剂量会增加。不作肺校正,实际剂量会增加13.213.218.5%18.5%。建议不用建议不用60钴治疗肺癌患者。钴治疗肺癌患者。另有实验证明,对于小于另有实验证明,对于小于68cm2的照射野的照射野,大于大于6mV能量的能量的X线在低密度介质中(如肺组织),边缘线在低密度介质中(如肺组织),边缘剂量下降较快,还会造成肺中病变的周边剂量不足。剂量下降较快,还会造成肺中病变的周边剂量不足。注意的是,高能射线小野治疗肺癌时,要考虑到剂注意的是,高能射线小野治疗肺癌时,要考虑到剂量不足的问题。量不足的问题。、中低能

28、、中低能X射线治疗肢体肿瘤、良性血管瘤射线治疗肢体肿瘤、良性血管瘤等时要慎重,因为骨组织吸收是软组织的等时要慎重,因为骨组织吸收是软组织的24倍,倍,容易造成损伤。容易造成损伤。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精度会有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精度会有所下降。其中,受照射部位不均匀组织存在是影响所下降。其中,受照射部位不均匀组织存在是影响剂量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剂量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 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 高能电子束(电子线)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高能电子束(电子线)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偏心部位的肿瘤和侵润的淋巴结。临床可单独使偏心部位的肿瘤和侵润的淋巴结。临床可单独

29、使用或与高能光子治疗结合。用或与高能光子治疗结合。最重要的剂量学特点是避免对靶区后深部组最重要的剂量学特点是避免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织的照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1、表浅肿瘤、皮肤表面病变、偏心部位肿瘤电子表浅肿瘤、皮肤表面病变、偏心部位肿瘤电子线皮肤剂量高,疗效好。线皮肤剂量高,疗效好。2、因从表面到一定深度剂量分布均匀,因从表面到一定深度剂量分布均匀,80%剂量剂量点以后剂量突然下降,对保护正常组织有利。点以后剂量突然下降,对保护正常组织有利。3、电子线遮挡比较容易,有机玻璃、塑料、橡皮泥、电子线遮挡比较容易,有机玻璃、塑料、橡皮泥、固体石蜡等,这些物质都可以做等校物来改变身表面曲度。

30、固体石蜡等,这些物质都可以做等校物来改变身表面曲度。4、皮肤剂量大,可出现皮肤的灼伤皮肤剂量大,可出现皮肤的灼伤(由于电子线(由于电子线建层区小,并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建层区小,并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物理特点物理特点 高能电子线是具有有限射程,穿透力很低,可避免高能电子线是具有有限射程,穿透力很低,可避免 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这是最重要的剂量学特点。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这是最重要的剂量学特点。1、易于散射,皮肤剂量相对高,并随能量的增加而、易于散射,皮肤剂量相对高,并随能量的增加而 增加,更适合表浅的肿瘤。增加,更适合表浅的肿瘤。2、随限光筒到患者皮肤距离增加,射野剂量均匀性、随限

31、光筒到患者皮肤距离增加,射野剂量均匀性 变劣,半影增宽。变劣,半影增宽。3、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大小,特别在射野较小时变、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大小,特别在射野较小时变 化明显。化明显。4、不均匀组织对百分深度剂量影响显著。、不均匀组织对百分深度剂量影响显著。5、延长源皮距照射时,输出剂量不能准确按平方反、延长源皮距照射时,输出剂量不能准确按平方反 比定律计算。比定律计算。大致分四部分:大致分四部分:剂量建层区剂量建层区 高剂量坪区高剂量坪区 剂量跌落区剂量跌落区 X线污染区线污染区一、电子束的深度剂量一、电子束的深度剂量1 1、高、高 能能 电电 子子 束束 的的 百百 分分 深度深度 剂剂 量量

32、 分分 布布 2 2、能量对电子线、能量对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特点:射线能量增加,特点:射线能量增加,表面剂量表面剂量 增加。高剂量坪区变宽,增加。高剂量坪区变宽,剂量梯度变小,剂量梯度变小,X线污染增线污染增 加。加。例如:例如:46 MeV电子线电子线 表面剂量表面剂量75%9 MeV电子线电子线 表面剂量表面剂量87%2025 MeV电子线电子线 表面剂量表面剂量90%当照射野小时,一部分当照射野小时,一部分电子被散射出照射野,中心电子被散射出照射野,中心轴剂量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轴剂量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变小。变小。当照射野大时当照射野大时,较浅部位较浅部位中心轴上

33、电子的散射损失,中心轴上电子的散射损失,被照射野边缘的散射电子补被照射野边缘的散射电子补偿,逐渐达到平衡。偿,逐渐达到平衡。PDD不不再随照射野增加而变化再随照射野增加而变化.3 3、照、照 射射 野野 对对 百百 分分 深深 度度 剂剂 量量 的的 影影 响响4 4、源皮距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源皮距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为保持电子线剂量分布特点,加速器对为保持电子线剂量分布特点,加速器对 限光筒设计要求:限光筒设计要求:、紧贴皮肤表面、紧贴皮肤表面 、或仅留有、或仅留有5cm 5cm 空隙空隙 临床工作中除了特殊要求外,应保持源临床工作中除了特殊要求外,应保持源 皮距不变,否则,必须具体测

34、量有关参数的皮距不变,否则,必须具体测量有关参数的 变化。变化。5 5、临床中选择电子线能量、临床中选择电子线能量 要根据靶区深度及靶区后正常组织耐受量考虑要根据靶区深度及靶区后正常组织耐受量考虑 例如:例如:、靶区后部正常组织耐受量高,靶区后部正常组织耐受量高,以以90%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来选择电子束能量。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来选择电子束能量。、如果靶区后部正常组织的耐受量低如果靶区后部正常组织的耐受量低(如乳腺癌的术后治疗),应以保证胸壁和肺的界面处百分深度剂量不超过应以保证胸壁和肺的界面处百分深度剂量不超过80%来选择射线能量,以保护肺组织。来选择射线能量,以保护肺组织。电子线能量选择

35、公式:电子线能量选择公式:Eod323 MeV d:为靶区后缘的深度 如:如:2323 MeV9 MeV(能量)(能量)5323 MeV 18 MeV(能量)(能量)二、二、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三、电子线射野均匀性及半影三、电子线射野均匀性及半影 垂直于电子束射野中心轴平面的剂量分布,垂直于电子束射野中心轴平面的剂量分布,可以用射野的平均性、平坦度及半影来描述。可以用射野的平均性、平坦度及半影来描述。四、四、电子线的输出剂量电子线的输出剂量 五、组织不均匀性校正五、组织不均匀性校正 在不均匀性组织如骨、肺和气腔中,电子束在不均匀性组织如骨、肺和气腔中,电子束的量分布会发生变化,

36、的量分布会发生变化,应对其校正应对其校正,通常采通常采 用用 的的方法为等效厚度系数法。方法为等效厚度系数法。六、电子线补偿技术六、电子线补偿技术 电子线补偿技术用于电子线补偿技术用于:1 1、补偿人体不规则的外轮廓。、补偿人体不规则的外轮廓。2 2、减弱电子束的穿透能力。、减弱电子束的穿透能力。3 3、提高皮肤剂量。、提高皮肤剂量。例如,胸壁照射不加补偿时,肺前缘的剂量较高例如,胸壁照射不加补偿时,肺前缘的剂量较高80%80%,加补偿时,降低肺前缘受量,又减弱了高剂量区,加补偿时,降低肺前缘受量,又减弱了高剂量区的剂量。的剂量。材料有:石蜡、聚苯乙烯、有机玻璃等。材料有:石蜡、聚苯乙烯、有机

37、玻璃等。七、电子束照射野的衔接技术七、电子束照射野的衔接技术 一些特殊部位病变的照射,如全脑、全脊一些特殊部位病变的照射,如全脑、全脊 髓照射中的脊髓野、乳腺癌术后的胸壁照射野髓照射中的脊髓野、乳腺癌术后的胸壁照射野 等。等。因单一电子线不可能包括整个靶区,需要因单一电子线不可能包括整个靶区,需要 采用多个相邻野衔接,有可能使靶区内超量或采用多个相邻野衔接,有可能使靶区内超量或 欠量。欠量。电子线照射野衔接的方法:电子线照射野衔接的方法:皮肤表面相邻野之间皮肤表面相邻野之间 1 1、留间隙、留间隙 2 2、两野共线,最终使其、两野共线,最终使其50%50%等剂量曲线等剂量曲线 在所需要的深度相

38、交,形成较好的剂量分布在所需要的深度相交,形成较好的剂量分布 3 3、无论什么方式、无论什么方式,是以靶区剂量分布均是以靶区剂量分布均 匀为前提。匀为前提。电子线照射野衔接的条件:电子线照射野衔接的条件:1 1、电子线治疗肿瘤大多数位于表浅部电子线治疗肿瘤大多数位于表浅部 位,治疗区域内无敏感器官;位,治疗区域内无敏感器官;2 2、如果已经注意到了可能出现热点的如果已经注意到了可能出现热点的 位置和低剂量范围;位置和低剂量范围;3 3、临床认为可以接受。临床认为可以接受。相邻照射野相邻照射野(包括包括X X、射线照射野相邻射线照射野相邻),),就可以在皮肤表面共线衔接。就可以在皮肤表面共线衔接

39、。(八)、电子线照射野挡铅技术(八)、电子线照射野挡铅技术 临床应用中,根据加速器产地不同,临床应用中,根据加速器产地不同,电子线限光筒大小不同,一般标准限光筒电子线限光筒大小不同,一般标准限光筒 分方形、长方形、圆筒形等。分方形、长方形、圆筒形等。面积有面积有1010、1515、2020、2525 cm等;圆直径有等;圆直径有6、8、10、15等。等。无论形状如何之多,肿瘤不按其规定无论形状如何之多,肿瘤不按其规定 生长。生长。1、限光筒:、限光筒:标准电子线限光筒,模室按照射野形标准电子线限光筒,模室按照射野形 状,铅挡所形成的照射野。电子线限光筒要适合照射野状,铅挡所形成的照射野。电子线

40、限光筒要适合照射野 形状,必须将周边屏蔽、隐蔽、遮挡。形状,必须将周边屏蔽、隐蔽、遮挡。2、要通过模室人员制作(每个病人一套)要通过模室人员制作(每个病人一套)。3、铅遮挡对剂量参数有一定的影响,铅遮挡对剂量参数有一定的影响,与电子线能与电子线能 量和遮挡后照射野面积大小有关。量和遮挡后照射野面积大小有关。4、应该注意的是:挡铅形成的照射野应该注意的是:挡铅形成的照射野 a、较高能量时,照射野小于较高能量时,照射野小于88cm,治疗深,治疗深 度变浅、梯度变小度变浅、梯度变小;较低能量时没有变化。较低能量时没有变化。b、射野输出因子变化明显,照射野越小,输射野输出因子变化明显,照射野越小,输

41、出因子越大。出因子越大。近距离放疗剂量学基础近距离放疗剂量学基础概述概述 近距离放射治疗已经有近距离放射治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多年的历史,是放射治疗是放射治疗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腔内治疗、管内治疗、组包括:腔内治疗、管内治疗、组 织间插植、敷贴等织间插植、敷贴等。接受近距离治疗的患者占放疗患者的接受近距离治疗的患者占放疗患者的510%左右。左右。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物理、剂量学及放射生物学的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物理、剂量学及放射生物学的 特点。近几年来,放射肿瘤学不断发展,并开展了血管特点。近几年来,放射肿瘤学不断发展,并开展了血管 内照射内照射(PTCA)

42、、粒子植入等方法。、粒子植入等方法。近距离放疗近距离放疗按参考点剂量率大小划分以下几种类型按参考点剂量率大小划分以下几种类型:低剂量率:低剂量率:2 Gyh 中剂量率:中剂量率:212 Gyh 高剂量率:高剂量率:12 Gyh近距离放疗使用的放射源近距离放疗使用的放射源 放射源:放射源:目前国内临床上用的大多是目前国内临床上用的大多是192铱铱(Ir-192)、)、137铯铯(Cs-137)、)、252锎锎(Cf-252)。)。植源方式:植源方式:1、手工:用低剂量率,易于防护。、手工:用低剂量率,易于防护。2、后装:将源放到施源器上,植放于人体。、后装:将源放到施源器上,植放于人体。自然腔隙

43、管道,将空心针管植入瘤体,再导入放自然腔隙管道,将空心针管植入瘤体,再导入放 射源。后装方式均由计算机程控操作。射源。后装方式均由计算机程控操作。腔内治疗适应症:主要作为宫颈癌的治疗。腔内治疗适应症:主要作为宫颈癌的治疗。1、宫颈癌、宫颈癌治疗包括两部分:治疗包括两部分:腔内治疗:腔内治疗:针对原发灶针对原发灶A 点的治疗。点的治疗。外照射:外照射:针对转移灶针对转移灶B点点 的治疗的治疗。只有腔内和外照射相结合,只有腔内和外照射相结合,才能使在盆腔内形成以宫颈为才能使在盆腔内形成以宫颈为中心的有效剂量区。中心的有效剂量区。任何一种方法不能任何一种方法不能 替代宫替代宫颈癌的腔内照射颈癌的腔内

44、照射。3 3、血管内照射(血管内照射(PTCAPTCA):):最近几年新兴的用于最近几年新兴的用于治疗血管非肿瘤疾病治疗血管非肿瘤疾病热门新热门新 技术。但血管的介入、插管治疗后的复发、再狭窄等技术。但血管的介入、插管治疗后的复发、再狭窄等 问题也是血管成型术的主要并发症问题也是血管成型术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达发生率达40%40%。发。发 病在病在3 3个月到半年时间个月到半年时间.许多专家又发明了:许多专家又发明了:支架、支架、冠脉内旋切术、冠脉内旋切术、激光冠脉成形术激光冠脉成形术等多种技术等多种技术,以预防再狭窄的问题。以预防再狭窄的问题。4 4、放射线治疗瘢痕、放射线治疗瘢痕:预防瘢痕组织形成预防瘢痕组织形成,手术后24小时内,9MEV,3Gy,5次。2 2、食管癌、鼻咽癌残留肿瘤、肺癌的治疗、食管癌、鼻咽癌残留肿瘤、肺癌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