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发热与传染病(2012.06.06)8133.ppt

上传人:muj****520 文档编号:7633347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专题—发热与传染病(2012.06.06)813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学专题—发热与传染病(2012.06.06)813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专题—发热与传染病(2012.06.06)813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发热与传染病(2012.06.06)8133.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热(f r)(f r)与传染病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yyun)吴惟一第一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是急性传染病的共同表现,很多传染病以“热”命名,如出血热、登革热、鹦鹉热、Q热、猩红热、回归热、鼠咬热,有的带“热”或带“寒”的传染病如黄热病、黑热病、兔热病、伤寒、副伤寒等,可见发热(f r)(f r)与传染病关系之密切。第二页,共二十九页。一、发热(f r)(f r)的定义l 发热通常是人体对致病因子(ynz)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一般认为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时称之谓“发热”。但个体间可有一定差异,如小儿代谢率较高,体温较成人稍高,年老者代谢

2、率较低,可较青壮年稍低,妇女月经前较平时低,但排卵期与妊娠期则稍高。l 第三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的定义l 就具体一个人体而言体温(twn)生理改变基本相同,这是产热与散热二个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twn)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加以调节。当感染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外源性致热原,与内源性致热原如IL1、IL2、IL6、TNF、IFN、PG等,共同作用于体温(twn)调节中枢时可导致发热。第四页,共二十九页。二、热型与热程(一)热型 l 许多传染病有其特殊的热型,对诊断可

3、起提示作用,常见的热型有:l 1、稽留热,多为高热,常持续在40上下,一日(y r)温差39,一日间温差可2,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可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肝脓肿等,也可见于伤寒、副伤寒。l 3、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至39以上,多伴恶寒或寒战,历时数小时后又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1-数日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称间歇热,见于间日疟,三日疟,回归热,布鲁菌病等。第五页,共二十九页。热型l 4、双峰热:在24小时内有二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见于黑热病,恶性疟,败血症(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引起(ynq))等。l 5、波状热:体温数日内渐上升至高峰,后又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

4、复似波浪,可连续数月,见于布鲁菌病。l 6、消耗热:体温波动幅度更大,在45之间,自高温降至常温以下,常提示严重毒血症,病情凶险,见于败血症等。l 7、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呈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互相周期交替,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l 第六页,共二十九页。热型 8、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日,经1至数日的退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日而完全热退,可见于脊髓灰质炎,登革热及病毒性肝炎,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等病毒性感染。9、不规则热,发热时间不定,高低不一,变动无规律,见于流感(li n),肺结核、阿米巴肝脓肿等。第七页,共二十九页。热型l l 疾病是十分复杂的过程,热型亦受多因素影响

5、诸如病人的年龄、免疫力、个体反应性、病程、病原体的数量:经口致病(伤寒杆菌105,志贺菌属10个,霍乱108 菌体),病原体的致病力、入侵门户及药物的干预(gny)如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退热剂的应用等,均可使热型不典型,或数型交替并存。故热型可作为传染病诊断的参考,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有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第八页,共二十九页。(二)热程l 按照发热的高低(god)与热程可将发热分为长期发热和长期低热,一般将2周的发热称为急性发热,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发热超过2周,体温高于38.5以上称长期发热,长期低热为发热持续4周以上,体温37.538.4者。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6、。三、发热与传染病常见(chn jin)(chn jin)症状与体征l 1、寒战:由于致热原急剧作用于机体可引起寒战、发热,临床上以某些细菌性感染如败血症,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亦可见于疟疾、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结核病、伤寒(shnghn)、副伤寒(shnghn)、立克次体病与病毒感染等罕有寒战。第十页,共二十九页。发热与传染病常见(chn jin)(chn jin)症状与体征l 2、皮疹:皮疹与发热,在发热性传染病中有重要地位,且与热程密切相关。皮疹的分布、形态、大小、出现日期、分布部位、发展顺序、存在的形态等,不同传染病常各不相同。热程与皮疹的关系第1天出疹者:水痘、风疹;第2天:

7、猩红热;第3天:天花;第4天:麻疹;第5天:班疹伤寒,第67天:伤寒。发热与皮疹的关系有专题介绍不作赘述(zhush)。以金葡败血症为例,虽然皮疹与发热无特定关系,但皮疹可呈粟粒样、脓疱疹、猩红热样、麻疹样皮疹,荨麻疹等可资参考。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l 出血性皮疹为急性传染病常见的表现,可见于钩体病、出血热、败血症、重型肝炎,为病情严重的信号。口唇疱疹 一 见于流脑、大叶性肺炎、间日疟病程中。l 3、面容:伤寒病人常表情淡漠,无欲状态。肾综合征出血热,斑疹伤寒,常呈酒醉貌。猩红热可见口唇周围苍白。麻疹(mzhn)呈麻相(结膜充血,眼睑浮肿,畏光,

8、眼分泌物增多)。破伤风的“苦笑脸”。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发热与传染病常见(chn jin)(chn jin)症状与体征l 4、淋巴结l 耳后、枕下淋巴结肿痛强力(qin l)提示风疹的诊断。l 恙虫病往往在发现腹股沟、腋窝淋巴结肿痛后可发现隐蔽处的焦痂,全身淋巴结肿大。伴不规则发热应注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艾滋病、弓形体病,野免热等。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发热与传染病常见(chn jin)(chn jin)症状与体征l 5、五官l 眼部:巩膜黄染为肝脏受损的重要体征,有助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急重肝,慢肝活动期,钩体病(黄疸出血型(xuxng)的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皆有发热与黄

9、疸,重症出血热亦可见黄疸。结膜瘀点可为流脑,败血症提供线索。眼底检查有利于急性粟粒型结核,结脑的诊断。l 口腔:柯氏斑为麻疹早期诊断的重要体征。l 咽喉部伪膜的发现是白喉的至关重要的依据。l 耳: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利于耳源性脑脓肿,肺脑的诊断,亦可为败血症的局部病灶。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l 6、呼吸道症状l 咳嗽是流感,百日咳(连续痉咳)、白喉(声哑、犬吠样咳嗽),钩体肺出血型等的重要症状可提供诊断线索。对有的传染病还有重要鉴别价值,如麻疹必有咳嗽而风疹(fn zhn)无肝炎。l 7、全身症状:白喉发热不高,但全身中毒症状十分明显;风疹热高但

10、全身症状轻,麻疹热高出疹,全身症状较风疹为重,水痘全身症状轻而天花则重。l 流感全身症状重但呼吸道症状轻,上感全身症状轻,而呼吸道症状明显等等。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l 8、休克:是十分危重的征象,在传染病中主要指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可由细菌及其内外毒素引起,可见于G-杆菌败血症如肠杆菌科(大肠、克雷伯菌,肠杆菌等),不发酵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也可引起休克,以G-细菌败血症、暴脑,毒痢易并发休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往报道多由金葡菌外毒素引起,近年发现(fxin)链球菌外毒素亦可引起。某些

11、病毒性疾病如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亦可发生休克,但总的讲较之细菌性少得多。l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9、发热与病情 多数传染病在热退后病情因病毒血症如麻疹(mzhn)、急性肝炎出现黄疸,毒血症被控制后病情好转,但肾综合征出血热常有热退病进,出现休克,甚至二期(发热、休克)、三期(发热、休克、少尿)重叠,表示病情严重。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五、发热(f r)(f r)与传染病的检测l 检测在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l 1、血常规l 化脓性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大多数病毒感染则不增加,流行性乙型脑炎则不然。在某些细

12、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布鲁菌病及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可不增多(zn du)。l 嗜酸性细胞增多可见于寄生虫病,传染病的恢复期如猩红热。伤寒、副伤寒则减少。中毒性颗粒可见于严重细菌性感染发病后2-3天后。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的检测l 2、血沉l 血浆纤维蛋白元,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时血沉加快。传染病时最常见于炎症,结核、严重肝病、贫血(pnxu),也见于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l 急性感染之初血沉多不加快,约30小时后始加速,持续时间较长,至恢复期仍未复常,需加注意,以免误导。l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血沉多正常,但黄疸型钩体病则加快;伤寒不增快,而败血

13、症则加快,有利于鉴别。l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的检测3、病原体的检测 病原体存在对传染病诊断具决定意义,且可以此作药敏有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故应及早检测。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出血点,体液、血液、脑脊液,骨髓等及早进行涂片(t pin)、培养,有助于诊断。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的检测l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出血点,体液、血液、脑脊液,骨髓等及早进行涂片、培养,有助于诊断。l要重视(zhngsh)真菌感染及某些条件致病菌如厌氧杆菌存在的可能性。有条件需进行需氧、厌氧及细菌L型培养,尤其在使用了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后。l

14、4、免疫学检测l对病毒性疾病,因培养与分离不易,费时较长,一般实验室难以开展,立克次体感染与之相仿,故进行免疫学检测,有重要意义。l 1)特异性IgM检测有助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如乙脑、麻疹、甲肝、肾综合性出血热等。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发热(f r)(f r)与传染病的检测l 可采用放免法(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荧光法(IFA),此外尚有间接血凝,反向间接血凝,乳胶凝集,协同凝集试验等,其灵敏性不如以上三法。l 2)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可制成单抗,其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l 3)基因检测如核酸杂交技术可用于疑似及难以确诊的病例。已广泛应用于乙肝病毒、分枝杆菌、军团

15、病、支原体、淋球菌等感染。聚合酶链反应(PCR)尤对微量病毒核酸的检测,有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高,但要严格(yng)质控,以免出现假阳性。l 4)结核菌素试验。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六、传染病与器械(qxi)(qxi)检查l1、B超l2、CTl3、MRIl4、内镜l5、病理(bngl)检查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七、诊断(zhndun)(zhndun)性治疗l 对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有局限性,要十分慎重,亦不能单纯以此作出肯定与否定的结果,否定意义大于肯定,如氯喹正规抗疟不退热,疟疾可能性小;使用(shyng)异烟肼抗结核可使持续发热变为败血性热型,每天波动较大,如

16、不了解可认为病情恶化,过早停止诊断性治疗。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l 总之,发热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的症状,使医患双方都十分焦急与揪心,要采集详细的病史与细致的体检,不放过任何(rnh)疑点,进行必要的、及时的检测与器械检查,前后对照,追踪观察,仔细分析,绝大多数的传染病是不难诊断的,当然期间还需除外很多非传染性发热。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谢 谢!杭州市第六人民(rnmn)医院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第二十八页,共二十九页。内容(nirng)总结发热与传染病。血浆纤维蛋白元,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时血沉加快。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血沉多正常,但黄疸型钩体病则加快。伤寒不增快,而败血症则加快,有利于鉴别。病原体存在对传染病诊断具决定意义,且可以此作药敏有利于合理(hl)选择抗菌药物,故应及早检测。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