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33018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混合默写1 .默写。(I)论语十二章中,表达“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就未免虚 浮”意思的句子是, O(2)知足者富,。(老子三十三章,老子名。)(3)飞湍瀑流争喧眩,o (李白蜀道难)二、选择题2 .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C.只有获得等奖,才能参加决赛,小明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D.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小王是大学生,所以小王是国家的栋梁之材。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

2、白处,语意连贯的项是()所谓理性认识是通过人的头脑,运用分析、综合、对比等等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感觉到的 现象加以研究,, , , ,即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他种种非木质现象抽出事物的本质抛开事物的虚假现象找出事物的来龙去脉A.B.C.D.(东汉庆劭风俗通义穷通)【注】昼:齐国邑名。嬖人:受宠爱的人。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 国做官。14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则是干禄也()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距杨、墨,放淫辞()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

3、 兽也。B.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 兽也。C.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 禽兽也。D.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 时在昼“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B.孟子在昼“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 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再停留下去了。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

4、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 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仁义就会充满天地,就像野兽会出来吃人,并导 致人们相互残杀。17 .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18 .请结合文章第三段分条概括孟子为何著书立言?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设鱼樵对贝琼客之京师,遇业渔者偕老樵休于道,意若有德者。因诘之曰:“渔樵未事也,方今明天子 侧席求上如不及,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平? ”对日:“公卿大夫以至齐民,贵贱虽不伦,其道一也。彼渔于民,吾渔于河;彼樵于国, 吾樵于山,吾何异彼哉!且彼大宫室,盛舆马,妇女不蚕而锦绣,子弟不田而粱肉,非

5、民之 钓饵、国之斧斤里?民日削,国日坏,彼犹未已也。小覆家,大赤族,呜呼! ”今吾薪给于 爨,未始赭山而樵也;鱼给于食,未始绝河而渔也,视彼不已廉乎? 一饱之余,息于树, 忘吾柯矣:濯于流,忘吾筌矣,无覆家,赤族之忧,所获多矣。吾何易彼哉! ”客惭而谢日:“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曰:“又有大者焉。渤懈之东,其深无极,曰有珠焉,在大鲸之腹。吾渔而有之,可以光 六合。邓林之西,其广万里,曰有材焉。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此吾渔 樵之所获也大矣,岂苟富贵而蹈祸者同辙哉!”客谢之曰:“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遂录其对。19 .在第段划横线的甲处填入适当的一项是:A.也B.乎

6、C.耳D.焉20 .渔樵者说“吾何易彼哉”,联系第段,简要分析渔樵者不愿与公卿大夫交换位置的原因。21 .对第段“又有大者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渔樵者境界极高,不求利己无害。B.渔樵者眼界甚宽,遍游江河湖海。C.渔樵者收获颇丰,官吏望尘莫及。D.渔樵者成就甚大,客者难以理解。22 .客的问与答表现了客怎样的心理变化?七、材料作文.写作。我们知道理解一个人很难,误解却相当普遍,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被人理解。对此,你有怎样 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I)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I.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强行者有志耳碌崖转石万壑雷【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7、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质”“野共眯崖”“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2. 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A.采纳他的意见与否,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也不能同时肯定),违反排中律。B.违者“一触即死”,自然不能再行法办,违背矛盾律。D.两个“大学生”所表达的概念并非同一,前者是“大学生”这个整体,后者指“大学生”中的一 员。混同为一,违背同一律。故选C。3.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这四句话的排列可抓住语段主题,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兼用排除法。本段给理性认识下定义。其逻辑顺序应是从现象到本质,分别是先句后句,排除 AC:句按照逻辑顺

8、序应先找出本质,再找出其来龙去脉,且“来龙去脉”照应后文的“事物发 展的规律”。故在前,排除B。故选D。4. D5. B 6. D 7.首先指出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点明儒学可以解决这些 问题,最后委婉指出复兴儒学对人类贡献的有限性。【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强调平等仁爱”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 观”可知,选项中“强调平等仁爱”说法不当。B ”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 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可知, 崇尚

9、教化,尚贤使能,没有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C.“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 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可知,不是让所有人都推 崇权势和暴力。故选D。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 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内容“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 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可知,选项中的“也使其各自 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前后因果关系不当。故选B。6. 本

10、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可以解决现实社会矛盾的观点。A.阐述的是赵孟的“作画贵有古意”的复古理论,不能支撑材料三的观点。B.阐述的是赵孟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不能支撑材料三的观点。C.阐述的是“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不能支撑材料三的观点。D.提到了文人画的审美价值在当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材料三中主要谈的儒家思想为解 决现实社会矛盾提供了智慧相吻合。8. C 9. D.父亲外出打猎,说明孩子的病情不重,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宕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父亲打猎时心情轻松愉悦,衬托了小男孩的紧张恐惧。10 .小男孩发

11、烧,认为自己会死,可见他处在内心恐惧的重压之下。自己生病不忘为父母关上窗户;得知自己发烧一百零二度,不让父亲陪伴,不让任何人进 房间,怕传染别人。一整天静静地躺着,一直醒着,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死亡降临。 这些都体现了小男孩的优雅风度。面临绝境时关爱他人、沉着顽强、不失体面,这些优雅风度正是勇气的体现。【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C.“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错误,从文中来看, 小男孩并没有暗示父亲,想引起父亲的重视,相反,他不断催促父亲离开,怕传染给他,“你 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

12、烦的话, 你就不必呆在这里”。故选C。9.本题考杳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D.“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呈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倍感压抑”错。文中小男孩恐惧死 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小说结尾解除了小男孩的恐惧,让读者感到很轻松。12 . C.诗歌前三联写了诗人面对着生活的困境,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在尾联从精神层面进行 化解。诗人经历罢官、生活困苦,可他“撑拄”度过凶年,并且能够“粲然”一笑,(或者答: 这反映出诗人面对官场不顺、抗金被贬、人生苦难顺利化解的淡然态度)标志着其心灵修养 的“深度”。【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伤感情绪”错误,应该是反映了

13、诗人面对窘境的坚强和自我化解的豁达淡然态度。故选C。1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卜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I月大风怒吼, 诗人却没有御寒的衣物,而且家中缺少粮食,向寺院借米,连待客的坐垫都没有,写了诗人 生活的困境艰难;“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身老”和“悲”字渲染了诗人悲苦的心境,“撑”字写出 了诗人没有沉溺于悲伤,诗人经历了因抗金被罢官的悲愤和生活的困苦,能撑住度过凶年, 可见其坚强;“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表现面对困境,诗人能够“粲然”一笑的豁达,联系注 释“本诗作于诗人罢官居乡”可知,尾联反映出

14、了诗人面对宜场不顺、抗金被贬、人生困 顿等劫难,能自我化解的豁达淡然和超脱,标志着其心灵修养的“深度.迂腐欺罔,欺骗谋求抵制15. C 16. A 17.宠臣中有个叫臧仓的阻止他, 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18.现实状况:天下混乱,扬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危害弊端: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民众就会被欺罔,仁义就会被遏 止。作者态度:批驳错误的言论,捍卫先圣的准则。立言目的:端正人心,破除邪说,继承圣人的事业。【解析】14.本题考瓷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句意: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际。句意:那就是为谋求利禄。句意:这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句意:抵制杨

15、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以致)世上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一派便是属于墨翟一派。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是 无视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无视父亲;目无父亲,目无君王,就是禽兽。“天下之言”作主语,“不归杨则归墨“作谓语、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D。“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是对称结构,其中“是”(这),一般置于句首,判 断句的标志,是前断开;也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断开。排除ABD。故选C。1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B “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错,结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分析,齐王 并“没有改变态度”

16、,孟子离开了昼邑,齐王也没有派人追他回去。C.“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结合“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 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分析,可见选项“依然发愤著书”违背文意,为 诗书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为。D.“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错,结合“杨、墨之道不息, 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仁义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分析,原因有 二:一是不破除杨墨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学说。可见选项原因提取不全,表述绝对。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嬖人”,宠臣;沮”,阻止;“不果”,最终没有来。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

17、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可概括出现实状况:天下混 乱,扬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由“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可概括出危害弊端:杨墨 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民众就会被欺罔,仁义就会被遏止。由“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可概括出作者态度:批驳错误的言论,捍 卫先圣的准则。由“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可概括出立言目的:端正人心,破除邪说,继承圣人的 事业。参考译文:孟子在子思门下接受学业,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 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

18、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 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 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地来见齐 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所以离开,但却在昼邑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 ”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 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 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让我回去。(等到) 离开了昼邑,齐王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

19、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鲁平公准备好车马,将要去会见孟子,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说:“这为的是什么呢,您为何 要先屈驾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难道认为他有贤德吗? ”乐正子(对孟子)说:“我告诉过 国君,他打算来见您的,宠臣中有个叫戒仓的阻止他,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孟子说: “要办一件事,可能有人会促使它办成:不办,可能有人会阻挠它。能不能办成事,不是人 力能够决定的。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接见,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接见 呢? ”孟子义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序, 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篇共十一篇,认为:“圣王不出现,诸侯 横行

20、霸道,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以致世上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 一派便是属于墨翟一派。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是无视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无视父亲; 目无父亲,目无君王,就是禽兽。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这是用邪说来欺 罔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像对兽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 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来继承夏禹、 周公、孔子这三位圣人的事业。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 ”梁惠王又聘请他,任 命他为上卿。18 . B. 20.公卿大夫贪求富贵,有害国家、百姓,也常常给自己及家族招来杀身之祸,他们的

21、追求弊大于利而渔樵者自给自足,悠闲自在,没有破家灭族的忧患,所得利大于弊。因此, 鱼樵者不愿交换。19 . 21. C. 22.通过客的对话来分析客的心理变化。“渔樵末事也”、“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乎? ”开始表现出对渔樵生活的轻视和对自己入京师 图富贵的自信。“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表现了客的惭愧和歉意,愿意与他们交游以听取教导。“大哉,夫子之忐乎!愿终身执御焉。”最后表现了对渔樵者的赞赏和钦佩,愿意为他们效力。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要求各种审美形式,都以温柔折中为主调,必须要“中 和”,不走极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怨而不怒”,而不喜欢“怪力乱神”。从诗 经到古诗十九首的一脉传统,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需求。而在宋、元以后勃发起来的 戏曲艺术中,这种美学追求就体现得更为显著了。元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把“中和美”阐释为“和顺积中”。“和顺积中”,就是要如同孔 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在结构上要把握“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 (李渔闲情偶寄)。要通过悲喜交集的手法和大团圆的结局,来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中和”, 求得欣慰。如奚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报仇雪恨,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等等。 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

23、理现象。(摘编自师阳中和美与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材料二: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 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 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 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 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 对先祖保持某种敬畏。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 的家族传

24、承意念。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 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 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 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 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 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 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 素质提升的关注和

25、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 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 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 以物质利益为谤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 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具有不同的理念, 在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诸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 了

26、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摘编自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材料三: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 们片面的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哽,致使身 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 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种 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我 觉酹。我们

27、认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 慧。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 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 步解决。(摘编自汤一介论儒学的复兴)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反映世袭贵族阶层的理念,守护家族利益,注重血缘关系,尊崇祖制礼仪,强调平 等仁爱。B.墨家维护他人利益,主张节用,倡导非攻,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 的信奉。C.法家认为人有利己之心,治国应诱以利益,施以权术,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遵 循法规。D.中

28、国从宋、元以后的戏曲艺术,更为显著地体现了以温柔折中为主调,“中和”、不走极 端的美学追求。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讲究“哀而不伤”,所以琵琶记中赵五娘历尽人生种种悲剧的痛苦 终在和丈夫蔡伯喈团圆后消解中和。B.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理念,也使其各自 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C.儒家为传承贵族阶层的家族利益,墨家为表达对兼爱的推崇,都提倡崇拜先圣,而法家 为保证君主的权势反对崇拜先圣。D.儒、墨、法三家不仅在道德观、圣人观、人才观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对爱、 德、贤、圣等概念内涵的理解也不同

29、。6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赵孟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个目的。B.赵孟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 所在。C. “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绘画 莫不如此。D.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F 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7 .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述思路。四、文学类阅读一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天的等待美海明威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

30、嗦,脸色苍 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 “头痛。“赶快回床上躺着去。”“不,我没事儿。”“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既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 额头,烧得很厉害。“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我没事儿。”他说。医生很快来了,给孩子量了体温。“多少度? ”我问医生。“一百零二度。”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胶囊,并交代如何服用。一种是退烧药,一种 是止泻药,还有一种是抗酸药。他解释说,流感病菌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存活。他似乎对 治疗流感很在行,还说只要发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没

31、什么好担心的。只是轻度流感,只要 当心别引起肺炎,就没有什么危险。我回到房里,记下孩子的体温和服药的时间。“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 ”“好的,您想读就读吧。“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对 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听。“感觉怎么样,宝贝儿? 我问道。“目前为止,还是那样儿。”他说。我坐在床尾,自顾自地念着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吃另一种胶囊。按理说他应该睡着了,可 是我抬头一看,他正神情古怪地盯着床脚。“怎么不去睡会儿?吃药的时候我会叫醒你。”“我还是醒着好。”过了一会儿,他冲我说道:“爸爸,要是您觉得心烦的话,就不用在

32、这儿陪我。”“没有什么可心烦的。”“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我以为他有点儿神 志不清了,十一点按医嘱给他吃完药,我便出去了。户外有些寒冷,天空中下着雨雪,飘洒在地面,形成一层薄冰,那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丛, 修剪过的树枝、草坪和空地,似乎都被笼罩在寒冰里。我牵着小爱尔兰察特犬出门,沿着大 路和结了冰的小溪往前走,可是,要在光溜溜的冰面上站立和行走,真是有点困难。红毛犬 连跌带滑,一路赵起,我也重重地摔了两跤,猎枪都被甩了出去,在冰面上滑出去老远。一群科鹑躲在悬着树枝的高高的堤岸下,被我们惊飞了,我立刻举枪击落两只。有几只仍然 栖息在树上,其他大部分都钻进了灌

33、木丛。要想把它们赶出来,你得在生长着灌木丛的土地 上跳几下。结果,你在这些又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还没站稳时,它们又飞了出来, 你很难瞄准。我击落了两只,放跑了五只。不过,我在动身返程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 了一群构鹑,不禁窃窃自喜,还剩下许多,改日再来寻觅猎捕。回到家,家里人告诉我孩子不让任何人进他的房间。“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还保持着我离开时的姿势。他面色苍白,但两颊烧得通红,眼睛依旧 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我测了他的体温。“多少? ”“一百来度吧。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刚才是一百零二度。”他说。“谁说的? ”“医生。”“你的体温没

34、问题,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可是我忍不住。”“不要想。”我说,“放松点儿。”“我挺放松的。”他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显然,他在极力克制自己。“喝点水,把药吃了。”“您觉得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我坐下来,打开海盗故事,读给他听,但看得出来,他根本没兴趣。于是我停了下来。“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 ”他问道。“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 ”“你不会死。你这是怎么了? ”“哦,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发烧到四十度就活不了了。我已经一百 零二度了。”原来自早

35、上九点起,整整一天时间,他都在等死。“你这可怜的宝贝儿,”我说,“哦,可怜的傻宝贝儿,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问题。你不会 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用那种温度计测,三十七度是正常体温。而用这种温度计测,正 常体温是九十八度。”“您肯定? ”“十分肯定。我说,“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换算一样。你知道,就好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 英里,该换算成多少公里一样。”“哦。”他说。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 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叙述了一位九岁的男孩因为不懂摄氏与华氏计最温度的区别

36、,在误以为自己即将发 烧死去的复杂心情中度过了一整天的故事。B.小说沿着“小男孩生病,医生来诊,父亲讲故事、外出狩猎、狩猎归来,误会消除”的顺 序展开叙述,脉络清晰。C.小男孩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 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D.小说省略了父亲外出打猎期间小男孩的身体状况及心理活动的内容,留下叙事空白,但 读者依然能想象出小男孩内心的绝望。9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同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真实性和感

37、染力。C.小说语言简洁,叙事客观,竭力淡化主观色彩,体现作者的“冰山理论:D.小男孩面对死亡时的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呈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感到压抑。10 .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11 .海明威曾写过这样的话:“勇气是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结合小说中“小男孩的形象,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霜 风陆游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抹绵。岂惟饥索邻僧来,真是寒无坐客毡。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注】本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十月,诗人罢官居乡。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38、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交代了季节、环境,刻画了当时的物质窘况,又为渲染诗人的悲苦心境 做了铺垫。B.颔联写向寺院借米,连待客的坐垫都没有的状况,将困窘的描摹推向极点,“岂惟”“真是” 虚词连用,语意递进。C.颈联中“身老”“悲”“撑”等细节描写,承接上两联,反映了诗人面对窘境悲苦难耐无法度 日的伤感情绪。D.尾联总结全诗,写出了诗人虽遭遇罢官居乡,但仍然能够拥有化解苦难的生活智慧,点 出了诗歌的主题。13.诗人曾有“柳暗花明乂一村”之警句,结合本诗分析诗人的心灵修养的“深度”。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

39、不屈道趣舍,枉尺以 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土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 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 何濡滞也? ”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 而王不予追也,予然然有归志。”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 ” 乐正子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日:“行, 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曾侯,天也。威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 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 为“圣王不作,诸侯迟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 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 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 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 之,以为上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