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25935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编排,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搭石这篇散文,是作者刘章以家乡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为素材,运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优美画面,向人们传递着家乡人淳朴的民风和为他人无私奉献、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学习本课不但要使学生通过一幅幅美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美,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学情分析:本文描写的画面离学生生活较远,他们对山区的小溪、洪水暴发、走搭石等情景不很熟悉,对作者通过

2、普通的事物来发现美、表现美的写作方法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本册书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这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设计思路:1.整体感知,走近搭石感受美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2.自主学习,走上搭石寻找美通过学生的自主批画,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搭石美的语句,体会搭石带给人的美好画面。3.多种方法,亲近搭石升华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等多种方法,在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中,体会文章内涵,升华美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 7 个生字,会

3、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能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中关联词语的作用。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2.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现的情景,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并受到熏陶和感染。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感受。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学难点:1.感受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美、音韵美,画面的动态美。2.

4、初步体会作者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方法。3.体会“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联结乡亲们美好的的情感”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1.师生查阅的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及作者刘章的资料。2.为本课制作的 PPT课件。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知道什么是搭石,家乡人摆放搭石的原因;初步感知搭石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知道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中心句,作者从人们摆搭石、走搭石两大方面来记叙家乡独特的风景的。第二课时: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的具体内容,体会透过搭石表现出来的美好情感,

5、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初识搭石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搭石。出示句子,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1.读准字音。懒惰俗语平衡联结谴责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协调有序人影绰绰伏下身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俗语”,文中的俗语是什么?(紧走搭石慢过桥)说说文中这句俗语的意思,并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要紧走搭石。2.读准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查字典理解“暴”)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6、,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找出“谴责”的近义词换一换,找出“懒惰”的反义词。想象人们谴责时会说些什么。从这句话中你对作者家乡的人有了怎样的印象?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思考围绕搭石都记叙了哪些内容。指名朗读,适时反馈点拨,理清文章脉络。重点理清描写走搭石时是从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同时走搭石、年轻人遇到老年人走搭石三个方面来写的。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什么是搭石摆搭石走搭石作者感受三、

7、走进山村,了解摆放搭石的原因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家乡的人们摆放搭石的原因。想象人们上工、下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给人们生活、出行、工作带来的不便,初步感受搭石和人们的密切关系。出示作者回忆家乡的一些文字资料,进一步感受搭石的作用。我出生在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那是一条十里狭长的山村,人们依水而居。一条无名溪水的两岸,是大山、村庄、梯田和果园。上庄村有六个自然村,其中五个村的人家散落在小溪旁,我出生的那个小村是溪水的源头之一,人家散落在两条山谷里,泉水汩汩,下自成“溪”。从我的祖宗开垦小村,到我这儿才六代,算来也就是一百几十年的光阴。一代又一代人,出山串亲、赶集,唯有反复跨溪而行

8、,除此,别无选择。小溪最窄处仅五六米,最宽处也不过30 米。平时水最深处也不过一米。年年雨季过后,秋风将至之时,人们为了不涉凉水,在每一个跨溪水里摆上一排方石,这就叫“搭石”。小溪冬天结冰,人们来回走冰,只有窄处才搭小桥。夏天山洪暴发,唯有来回趟水,或背水而叹。一年365 天,有近200 多天走搭石。阅读文字资料后,再读说明搭石的句子,进而体会搭石的作用。四、自由读文,感知搭石给作者的印象在作者眼中搭石给他的印象是什么?(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眼中的风景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内容来说明家乡这道风景的?感知作者在表现结构上的特点。(总分结构)五、质疑问难,了解学情。六、识写生字,相机指导

9、。第二课时一、回顾内容,整体感知搭石美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搭石给作者的总的印象是什么?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总述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家乡一道风景摆搭石走搭石普普通通的搭石怎么构成了一道风景呢?这究竟是怎样的风景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搭石,感受这其中的深意。【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内容,进一步感知文章的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特点,并以“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为思考核心,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二、细读课文,走近搭石体会美1.自学批画寻找美学生默读 24 自然段,用“”画出能表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的句子。思考: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地批注在

10、旁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思考边批画的读书习惯。】2.组内交流丰富美3.全班反馈感受美预设一:摆搭石感受美的心灵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教师随机出示PPT:1.学生初步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2.抓住重点词句“无论”、“只要”、“一定会”、“踏上几个来回”、“才”等词语,深入理解家乡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意思。】3.展开想象,升华理解。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谁来走搭石?他发现搭石不稳,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11、设计意图: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不但深化了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5.小结: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道家乡人为他人着想的独特风景,这风景要读者用心来体会。【设计意图:力求通过教师的总结,渗透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教给学生用心来阅读的读书方法。】预设二:走搭石感受美的画面和情感(一)一行人走搭石感受美的画面学生交流“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的句子。教师随机出示PPT:1.学生初步交流自己的感受。2.抓住重点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运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感受一行人走搭石时的优美

12、画面。3.创设情境,感受走搭石的节奏美,韵律美(1)一组学生模拟走搭石,感受协调有序的节奏,富有韵律的声音。师:假如你们这一组就是走搭石的一行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小结: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师:像,生:轻快的音乐(2)全班学生走搭石,感受走搭石的协调与声韵美。师生对读: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

13、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师:踏踏的声音生:像轻快的音乐,小结: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那么默契,那么一致,这样的动作叫协调有序。【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节奏美、音韵美,使协调有序的动作形象化具体化。】(3)展开想象,感受走搭石画面的和谐美。抓住重点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受美的画面。出示“绰”字的解释:A 宽,不狭窄;B 宽裕,富裕;C 形容姿态柔美。结合句子想一想“人影绰绰”中“绰”什么意思?展开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想象

14、画面,教师适时评价点拨,引导学生读出画面的优美意境。【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将优美的词句演绎成优美的画面,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变换表达,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引读:一行人走搭石既像一幅美丽的动态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出示PPT:每当后面的上工紧跟上去下工踏踏的声音一行人像轻快的音乐走搭石的时候清波漾漾动作人影绰绰是那么协调有序给人前面的画一般的美感抬起脚来指名读:感受诗一般的语言和美好的画面。引入资料,感受画面印象之深:刘章爷爷从 1962 年起当上村干部的,直到1975年到县城工作,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天都有 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

15、样的情景。齐读这诗一般的语言,感受走搭石的美好画面。引读,感受画面印象之美: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 64 道,13 年一共踏过了 166400多道搭石,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齐读:小结: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的音乐美、画面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呀。【设计意图:通过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深入体会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感受语言的魅力。】(二)两人面对面走搭石感受谦让的美学生交流两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句子,教师随机出示PPT 想象画面,体会山村人的相互谦让美。读出自己的理解。(三)年轻人

16、和老人走搭石感受敬老美学生交流年轻人和老人走搭石的句子,教师随机出示PPT:1.初步交流自己的感受。2.抓住“伏”、“理所当然”这些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3.创设情境,感受敬老的情感师生交流: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老人没有向年轻

17、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小结:年轻人宽厚结实的后背就是一座老人可以依靠的山啊,就是一只可以安稳乘坐的船啊!我就在想,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因为(出示课件)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因为(课件)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家乡人对老人的尊敬)透过这一代又一代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小结:家乡人敬老的美德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意思,从而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4.朗读 3、4 自然段,感受走搭石带来的画面美、情感美。三、

18、激发想象,尝试表达升华美师:搭石成了家乡人渡过小溪的一种方式,每天有多少人在走搭石呀,假如怀抱宝宝的的妈妈来走搭石,谁会怎么做呢,他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引导学生说一说假如谁来走搭石,【设计与图:借助想象,进一步感受作者赞美的淳朴的情感,并受到感染。】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通过学习,我们和作者一样,也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认为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搭石还仅仅是供人们渡溪的一块块石头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写法:在刘章爷爷的眼中,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搭石上有爱。在看似普通的搭石上,他发现了美,悟出了情,用朴实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刘章爷爷

19、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令读者仔细回味、深受感染的文章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养成了细致观察、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习惯)现在,作者的家乡十里乡村已经沿着山根修建了乡村公路,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也许有一天家乡的搭石会永远消失,但是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设计意图:在阅读中渗透写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五、布置作业,延伸寻美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事物中蕴含着美,课下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寻找平凡事物中的美,准备召开一个寻美交流会。【设计意图:将学到写作方法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意识。】附板书设计:21搭石家乡一道风景美摆搭石心走搭石景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