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图式概念.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25149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德的图式概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康德的图式概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德的图式概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德的图式概念.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德的”图式”概念及宾在当代英美窑学申的演变一一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江怡)(学灯第6期);工。I台“图式”(schema)概念在康德窑学中占萄一件珊的地位。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先验原理论”申,康德通过对姐性概念的分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感性经验给予我们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我们从这些具体形态申得到了概念、范畴以及对逻辑的应用,但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个过程的?感性经验本身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倒可超越具体事物的内窑,或者说,感性经验本身只是特殊的、个别的、具体的,不具离任何普遍性但我们却往往可以从这些具体的经验中得到普遍的知性概念和范畴。例如,一个小孩可以从”两个苹果”、

2、“两个人”这些词申得到”两个”这个量词,当然也可以从“张三”、字四”等具体的人申得到”人”这个概念根据传统经验i仑的观点,我们能够从感性经验中得到这些范畴和普遍概念的能力是我们观察和实践的结果,就是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具体事物和事件中发现它们之闹的内在联系,并形成我们的理论思维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没苟任何神秘而言,只萄我们具体的l惑性经验在帮助我们得到这种理性的能力。但是,这似乎无法解释没苟任何经验的小孩是如何完成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的。与经验论观点徊皮,传统的唯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种理性能力,完全是由于人类本身先天真奇理性的认识结构,就是说,人类大脑结构中本身就

3、具备了把J蔽性经验概括为理性活动的能力而且,正由于人类先夫真奋虐样的能力,所以,人类才能够以概念和范畴的方式认识相把握世界然而,唯理论的这种观s无法令人满意妇也能程后夫的实践活动对人类认识活动的影响,无法说明同一个体在后天发震申出现的变化。康德突破了侮充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思路,他不是简单1四巴感性经验和理性能力对立起来,而是另辟累经,在感性经验与理性能力之间确立了知性过程,并把人类的知性能力解怒为“一切纯粹概念发展的线索”,是得到一切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最高原理而在这个知性过程申,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图式康德这样来说明他的这种“图式”概念我的称限制细性概念使用的感性立这种形式租纯辉的条件,为

4、慨念的图式我们将称在这些图式申的知性进程为纯粹知性的图式论。”(康德,A140,8178)(根据康德在书申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基本思路:当我们用概念采细聂对象时,这个概念相对象,i员是同质的,否则两者之阎就不具有细累和被细累的关系,但是,根据需识可以得知,概念与对象是异质的,就是说,E们是在性质上不同的两个东西那么,我们是如何做到用概念来统j黠才象的呢?就是说,我们如何能够说明纯粹姐性概念是可以用来说明经验现象的呢?显然,这里就需要引入既不同于概念和对象但又与3fi有密切关系的第三番,e应当是纯将知性的,就是说没有圭何经验内窑,但S又必须是感性的,就是说可以处理经验的杂多康德把这种既

5、纯又不纯的东西就叫做“图式”,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种”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形肃日条件,但这种形式和条件是用于感性对象的从康德的论述申,我们可以理解他关于”图式”的以下基本思想第一,如性概念可以用于感性对象,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先天真苟时间形式,而时间作为知性概念就是我们可以用范畴统摄!恶性对象的申介在这里,理解时间形都抒理解康德的图式概念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康德,时间不是一个从任何具体经验得来的概念,它是作为一切直观基础的必然袤象时间的必然性是先夫的,不是根据我们的经血事。的,时宵的形式特征表现为官的规定性,就是说,时可构成了我们的存在规则,这些规则本身不是来自于经验,而经验却是根据这些规则得到说

6、明和整理的。另一方面,时间又不是纯粹客观的、与感性对象全然无关的东西,包作为!恶性直观的一种纯粹形式,又必须与我们的感性直观有关。这样,时间就具有经验的实在性,2可以普遍适用于我们的感盲被给予出来的所苟对象。用现代语言来说,时阅统一了主观认识活动相窑观对象内昏的一种普遍形式由此可见,当康德把时间作为纯粹知性范畴把握感性对象的申介时,他实际上就是把时间理解为这样一个”图式”,我们正是通过或运用这个国式来这到知性认识的。第二,作为纯粹概念的回式”必定能够扩充到感性对象,同时如娥们的感性加以限制。然而,”图式”对感性对象的这种扩充不是我们的主1见意愿所为,而是感性声才象本身使然,就是说,是感性对象本

7、身具有这样的可能性使得呈献辛概念可以适用于2们但并非所苟的对象都具萄这样的可自胜,适用纯榕辘念的对象仅仅副F些自身具有这种可能性的对象;而这样的可能性(根据康德的说法)就是我们逼迫感官变化可以感细到的对象,换言之,真奋这种可盲目主的对象正是通过对我们感富的作用而得到证明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康德之所以对这样的对象加以说明,是因为他心目申的对象并非一切切。性和理性活动之外的东西,而仅仅是指那些可以为我们的感富所感知到的物质对象和物理事件。这就14卡除了真他被同梓雷作是对象的心E里对象或虚构的对象,或把自我、空可以及理性的一个纯粹理念等看作础象根据这种理解,康德意义上的“图式”就真萄了双重意义一方面

8、是外在的客观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言所形成的可能性条件,另一方面是把旦司范畴应用于一切可能对象所必须具备的普遍条件。无论是可能性”还是“普遍性”,都意味着这样的”图式”不是运用于某个黑体的个别的对象,但却适用于一切可能的对象。用我们现在的话i兑,康德意义上的”因式”就是概念的逻辐形式第三,由于这样的图式本身不是具体的对象或事件,所以,Bff只能是想象的产物,就是说,E们是根据想象严空出来的。但i主样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胡想,而是建立在感性对象的基础之上,是对感性对象的一种综合统一。康德一方面把图式看作是想象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把图式和想象区分开来,强调不能用想象来代替图式例如,任何想象都无法袤这三角形这

9、个概念,因为百总是要局限在某个具体的三角形,而不能概括所苟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图式不能存在于任何具体的地方,而只能存在于思维之申,因为它是关于空闽中的,嘲字几何图形的想象力综合的一种规则(康德,A141,8180)他接着说,经验的对象或对这个对象的想象绝不足以表这2的经验性概念,因为经验性概念总是饺照某种特定的普遍性概念与我们的图式产主直接的关系,或者说,我们使用某个概念总是要超越这个概念即用累的具体对象可是,在康德看来,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的理由并不清楚,他把这归结为”隐穰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真活动的真相是自然绝不会让我们去发现或窥测的。”所以,康德把这称作”纯粹先夫的”,它是想象力的一种先

10、验产物,即就一切袤象而言,在真要饺照统觉的同主而先天在一个概念申联结起来的这个限度内,依照内感言的形式(即时间)的各种条件,而与一般内感冒之确定萄关的一种产物”(康德,A142,8181)换言之,”图式”就居巴告抑感觉对象迢迢内在思维活动而统摆在先天的概念之下的形式条件,也就是用抽象的、纯粹的辘念形式表达的对一切感觉对象所规定的普遍规则第四,康德把各种图式与感性直观形式结合起来,或者说,以感性的直观来阐述图式的基本规定这些直观形式就是康德提出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因为空可是我们的外部感富所得到的关于量的纯粹想象产物,而时间则是我们的一般感盲目。心灵对一切对象所产空的纯粹想象产物。作为感性直观主要形

11、式的空间和时间,完全是以图式的形式对一切对象产笠作用的。除了空间和时间之外,康德还分析7实在性和实体这些知性的纯蒋辄念,认为宫的的图式虽然与一般的感宽对象膏笑,但却不是局限于粟个黑体对象,而是规定了对象在时闺中指久的东西真申的实在性就是哲学上通常说的“苟”或“存在”,而否定性则是”无”或”不存在”。从“无”到有”或从“苟”到“无”,正是对象在时间申的一种过渡,因而量的概念就与实在苟了联系。实体的图式是万变不离冥宗的东西,因为世界万物苟变化,所以就一定存在不变的东西,使得一切的变化成为可能用现代语言来说,变化的是现象或袤象,而不变的则是本质或性质。正是这种本质或性质构成了实在世界和实体的图式根据

12、对图式的这种理解,康德还具体分析7几种不罔的国式,即因果、亘动范麟、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他认为,因栗的图式就是规定了两个事物在的阅上的前后关系;亘动的国式就是几个实体在偶性后面的徊亘因果关系;可能性的图式是告种不同表象的综合与一锻时闹的普种条件的一毅关系,是一个事物在任何时阔的表象;现实性的国式是一个对象在某个确定时闹伯存在;必制生的图式是一个对象在任何时间的存在作为图式,这些概念的共同中夺征是规定了不同的普遍规则,而且每个概念都只合苟一个时间的确定,就是说,都只能具有一个时间上的规定从康德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他特别强调了图式的形式中新正,无论是可能性条件还是普遍性条件,都蕴涵着一种超越具体

13、经验对象的形式规定。说的更清楚一些,康德的这种图式真实就是苦学上的最高概念,官们既是窑学上最为抽象的概念,又是一切经验概念的基础。根据康德自己的论述,如果我们把官们真申的一切!惑性条件完全去除掉的话,这样的图式最终就只真奇纯粹逻辑的意义这就表明,图式既是主嚼的又不能完全去除感性对象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窑学上的概念如果没奋了图式,就仅仅是知性对概念、的一种功能,而不会呈现出任何!惑性对象的袤象康德关于图式的思想对当今的英美哲学产主了很大影响。这个影响与真说是直接来自康德的观点,不知说是来自康德对图式提出的基本问题,目。我们的认识活动是如何从特殊的经验上升为真奋普遍意义的概念的。应当说,整个当代

14、英美哲学都是在康德思想的影响之下发宝的,但最明显地接受了康德思想影响并对图式做了专门论述的哲学家,则是英国的斯特劳森和美国的黠睐。斯特劳森虽然被看作是英E日需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思想却与冥他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苟很大的不同除了他在逻辑学方面苟真他英国暂学家力所不及的造诣,他的思想资源主要来自康德的理性主义而不是休漠的经验主义,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在整个日需语言窑学申显得更真奇思阳春征,也就是更具萄哲学意昧他的代表作个体:论简述的形而上学(1959)充分体现了他对传统哲学的强烈兴趣,也体现了他真奇浓厚的形而上学情结他关于国式的思想正是在这本书中提出来的斯特劳森在书中i仓证了物质物体相人是基本

15、殊徊,并以康德的时空理论对这个观点做了说明他指出,康德的时空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形式,我们需要做的是确认,在这个空间申的事物究竟是真正真奇感性内窑的特殊个体还是被捕职掉了一切经验杂多的抽象个体。按照、通常的理解,特别是根据经验主义的理解,时空中的个体当然是经验的个体,用罗素的话说,就是我们当下感知到的”这个”或“那个”只奋这些才是在逻辑上允许的真正专各但是,斯特劳森认为,这样的规定婚朋认识基本殊徊是没苟意义的,因为如果我们把时空申的基本殊徊都看作是某个当下的具体对象,那么世界上就会苟无数的基本殊徊,这样,官们也就不再是基本的了。从定义上看,基本殊相似乎应当是一切殊徊申最为基本的,但这

16、个基本并不是还原论意义上的基本,而应当是概念论意义上的基本,也就是说,基本殊相应当是一切殊相申最为普遍的、最为抽象的、最真奇概!性的东西。这样,当斯特劳森把物质物体和人作为基本殊徊的时候,伽心目中的“物质物体”和”人”就不是我们在日需经验中感觉到的东西,而是真萄普遍苦征的物质物体相人,或者说,就是物质物体和人的”原型”。斯特劳森把这叫做”单一的、统一的图式”。他认为,正是由于我们拥苟这样的图式,我们才能够对出现于不同时空申的相同对象给予重新确认,这种确认的标准并不是粟些外在的般性的中朝正,而是对象的数的同一性这种”数的同一性”不同于通篇理解的”质的同主”目o两个或以上的对象在性质上的同一,.数

17、的同性”是指一个对象由于真自身的原因而与自身相同,也就是亚里士多德F腑的事物是真所是”的原因日根据。斯特劳森把这种重新确认的标准就叫做概念图式”,并明确地把这种图式定义为,”每个物质事物在任何时刻都是以各时代的各种方式与每一时刻的真他事物在空间上联系直睬”。从这个定义申可以看出,斯特劳森像康德一样,把概念图式理解为对事物存在的一种普遍规定。斯特劳森使用的诸如每个”、”任何时刻”、“各时代”、“各种方式”、每一时刻”等词,都明确地告诉我们,斯特劳森心目申的图式不是某时某地的某个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构成一切事物在任何时空申的存在条件与康德不同的是,斯特劳森运用现代逻辑手段和语言分析方法,把这些

18、存在条件相普遍规定加以形式化,使Eff更为准确地反映图式的思想蕴涵。这就是斯特劳森对谓词逻辑的论述个体一书的关键部分是对命题的逻辑主词和疆谓词的分析。通过指出对主i霄区分的语法标准和范畴标准的不同运用,斯特劳森在书申提出了这两种标准在存在问题上的一致性,巨D只要是符合范畴4示准的主i胃区分,在语法上就应当是怡当的。首先,斯特劳森分析了语法上的主谓区分对袤达式的形式要求.I安照通需的观点,语法上的主i霄区分应当是确定的,就是说,语法上的名词表达式在句子中只能作为主词出现,而语法上的i胃词则是由断定性的词语构成的。但是,这里明显存在两个问题真一,即使符合这种语法要求的名词袤这式也并非可以作为句子的

19、主词,如”无物”(nothing),真二,即使符合这种语法要求的断走出吾词也并非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词,如哧恪拉底是”,这里的宫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合,需要补充应恒的内窑。所以,斯4劳森指出,仅仅从语法上的主i霄区分来看,我们并不是在要求作为句子主i司的是否是一个名词表达式或作为句子谓词的是否是一个怪阳性语词,而是要求给出能够完成这个命题的条件,也就是要求给出一个符合逻疆要求的命题形式。只萄符合了这个要求,语法上的主谓区分才是萄意义的。真次,斯4莞森进一步指出,以主谓区分来看待哲学上的殊徊与共侣的区分,就是犯了一种替代错误,即以语法的标准代替范畴的标准。由于破除了在主i胃区分相殊侣共徊区分之间的密切联

20、系,斯特劳森就可以区分”类共侣”和“中药E性共徊”,并把官们都看作是处理殊徊时使用的某种原则或万法。斯斗:劳森认为,一个殊相(侈d虫日M格;豆底,)在归属共相的过程申,既可以被日属到不同的类共捆(锣d虫日,是一个人”),也可以被归属到不同的特征性共徊(例如,”在微笑”),甚至还可以被归属到各种不同的真他殊徊(例如,苏格;目爵的某次具体的微笑)。这些情况就表明,不仅共相是由抽象的范畴表达的,而且殊徊也是不依赖于具体感性对象的一种“捆”,也就是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概念无论是英文的“particulars”,还是申艾的”殊侣”,都不是揭示某个具体的对象,而是代表了所苟真悯蝶的类,如同日需语言申的共名

21、。换言之,当我们把殊福和共相之区分看作是构成了我们图式的基本内窑,我们就是在用抽象的、普遍的、形式的概念构成我们的认识框架。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康德苦学的再现,不同的只是斯特劳森用形式的语言表这了这个恩想再次,斯特劳森详细分析了主谓区分的语法标准和范畴标准之间的明显冲突,特别是为了符合范畴标准而导致在语法上伪造主词的情况。他认为,语法上的主i霄区分虽然保证了我们可以不同地处理不同的语词,但结果却导致我们对这些语词的范畴旧属发空了;昆;番。例如,说唠格拉底是聪明的”和智慧是苏格拉底自贺新正”都符合语法的标准,但后面一个句子显然是为了模仿前一个句子而空造出来的,完全不符合范畴的标准,因为哧格

22、拉底的特征”显然不是一个断走性的,增目,而”留慧”也不是一个被断定的殊徊斯特劳森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区分句子主谓的语法标准和范畴标准的确苟所不同,在确定主谓关系中需要坚持的不是语法的标准,而应当是范畴的标准,也就是要看作为主词相谓词的语词所属的范畴。应当说,剧精森对主i雷区分这两个标准的分析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分析,而是为了阐明我们在使用语词时所依据的范畴标准;这实际上表明,我们日需使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主谓命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语法问题,而是包含了更深的范畴选痒。由于主i胃命题构成了我们认识表达的基本结构,这就揭示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图式最后,斯特劳森在分析存在问题时重新肯定了主谓区分的语法标

23、准和范畴丰示准的一数他指出,主谓区分的语法标准依赖于引入词项的不同方式,范畴标、础。依赖于被引入的词项的不同种类。由于这两个标准的确定方式不同,E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方式来选择语词表达式作为句子中的主词和谓词然而,如果这两个标准是各自发挥作用的,句子中的主谓区分在某种意义上就变的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根据语法标准只能作为主词的语词表这式,根据范畴标准却完全可以作为谓词这表明,句子的主i霄区分不是我们关心的最后结果,而仅仅是一个开踹,我们希望由此揭示这个区分背后隐黯的图式一旦我们把i玉意力放到了图式上,句子的主谓区分就变的习那么重要了,同样,我们就可以把主谓区分的两个标准看作是一致的了在斯特劳森看来

24、,这特别体现在关于存在的问题上因为在关于存在的命题中,即使主词袤这式所指称的对象并不存在,官也仍然可以起到引入殊徊的作用。当然,斯特劳森的目的不是为主i霄命题与存在的关系指出一个新的途径,而是要确认,我们使用主谓命题并不是要用谓词对确认性指称殊徊的主词做出存在性断定,而是要对这个主i司做出事实性的预设,就是说,要把王语袤这式看作是在以指称殊侣的方式断定使用这个表这式的存在预设。”那个看上去仿佛是以指称殊徊的方式在使用的表达式,就被替换为意义上与之相应的i霄词表这式,而存在一i司就仅仅作为量化机制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就允许,殊徊可以被说成是存在的,而我们无需承诺不合逻辑地试图把存在解程为殊娼的谓

25、词”(Strawson,p.240)这样,我们在结构申就可以得到完全一般的、形式的和意义明确的存在概念每个主谓命题都蕴涵了宾主i吾表这式被替换为”存在某个东西巨D.”这种形式的存在命题他说,毫无疑问,这种看法的根据仍然在于对基本种类的主谓命题的刻画,在这种命题申,逻辐主词就是一个殊侣。但真精华则纯粹是形式的观念,来自于范畴上的承诺或偏好以及形式逻辑本身的图式化。”(Strawson,pp.240-1)这样,殊徊在命题中作为逻辐主词出现就仅仅具萄形式上的意义,而与主语表这式所指称的对象的存在毫无关系7.这也表明,我们对”存在”寸司的使用完全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表明事物的存在,也可以表明某种概念的

26、存在等等.确立了这种观念,我们理解世界的图式也就发笠了变化。根据西方哲学家的一般理解,”图式”就是我们用来皇岛只、描述和解程我们经验的概念网络和命题网络。从康德到斯特劳森,他们对”图式”的共同理解是:真一,因式表现了实在,是我们把握实在的惟一方式,反过来说,我们对存在之物的理解都必须是以理解我们的图式为前键的;真二,整个人类在最深层次上的图式是相同的,存在一种适用于一切文化传统的统一的图式然而,这种理解在当代窑学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特别是受到了来自概念相对主义的挑战,根据这种相对主义观帘,不同的文化传统申存在看不同的图式,所谓的真理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图式,而且所苟这些图式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标

27、准,官们都萄自己的合理性,因而并不存在由统一回国式所表现的实在针对概念徊肘主义的这种挑战,去军刚刚去世的美国哲学家戴维森对”概念图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代表了当代英美分析窑学的基本思路在发表于1974年的论概念图式这一观念一文申,戴维森首先分析了这种概念相对主义的潜在悖论,臣D不同的概念图式往往只是在可以组述官们的共同坐标申才是苟意义的,而认为各种不同的概念图式之胃存在不可比性,则使得这种共同坐标变得不可能了。戴维森指出,存在这种悖论的原因在于对概念雷式的理解上,就是说,我们应当接受这样一个看法,即概念图式总是和语言萄笑的他写道:我们可以接受这么一种学说,百把真萄一刚去言与真奇一种概念图鹉英系

28、起来。可以则主种关系作出这样的假设概念图式苟什么不同,语言也就苟什么不同。”(戴维森,第112页)E接受了这样的看法,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结构揭示2们的概念图式之司的异同而研究语言结构的最直接后粟,就是看两种语言铺位闽是否存在可翻译性:只要两种语言之间是可翻译的,那么就可以得知它们pfrt句:袤的概念图式是相同的但是选一步的问题是:两种不可翻译的语言是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图式?对此,戴维森区分了完全的不可翻译和部分地不可翻译,认为完全的不可翻译是不存在的,而对部分地不可翻译由应领区分对待。戴维森既批评了副因对分析与综合区分的抛弃,也批评了库恩提出的”不可通约性”观点。他指出,概念图式

29、虽然起到了组织经验的作用,团军个图式本身并不以经验为内窑的,正如语言本身并不是一种经验内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概念图式就是我们的说话方式戴维森用”适合某个实体”这个说法来说明概念图式,就是说,如果某种东西是真的,它便是一种可接受的概念图式或理论。”(戴维森,第124页)这样,他就把概念图式与”真”概念结合起来了”寞”不过就是我们可以便一种语言符合于(9&;翻译为)我们所熟悉的语言,因而一种语言的概念图式就保证了这种符合(或翻译)的险当性。我们知道,戴维森的语言哲学自巴意义概念建立在他关于寞的理论之上,霄”概念揭示了一切意义理论的基础。团军个“寞”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符合关系,更不是某种先天判断的结

30、果,而是对句子形式的恰当使用,是培尔斯基的”T约定”所规定的形式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令人满意的关于语言L的真理论必须对于L申的每个句子都能够推出一个飞是真的当且仅当P”这种形式的定理。在这里,对真”概念的规定没苟内窑上的要求,只萄形式上的限制,换言之,一种语言只苟能够构成这样的定理,我们才能够i则主个语言中的句子是寞的由此可见,戴维森的真理论不是一种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真I.见念,同样,他的图式思想也不是要求经验内窑的外在形式概念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康德窑学在当代语言苦学申的继续当然,与康德的图式不同,戴维森的理解更多地是从语言的角度出发,与斯特劳森的概念图式不同,戴维森的理解更多地关注概念图式中包

31、含的信念和知识前提从戴维森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理解他的概念图式思想真奇以下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强调概念图式就是我们的语言形式。虽然斯特劳森同样把概念图式理解为语言的袤这形式,通过分析句子的主i霄关系去揭示我们的概念图式,但在他的心目中,图式本身是可以脱离语言的,因为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用于表达相同的概念图式;而且,分析句子主谓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种句子所表达的范畴区分,i吾词总是在起着标示类的作用然而,黠筐森不起巴语言分析看作揭示语言背后的概念图式或范畴,而是直接把这样的图式或范瞒着作语言形式本身,因为只苟分析语言才能够知道Am嚣的概念图式是什么,迸一步说,,i;回国式只能是我们所昕到的语言本身,

32、语言之外没苟独立的图式或范畴。戴维森这样做的理由萄二冥一是为了回应概念相对主义的挑战,指出不同语言之哥的可翻译性就表明了E们真奇泪同的概念图式,一种以上的语言可以轰这同一种概念图式;真二是为了说明语言是不能与心分离的,概念图式的思维特征一定是在语言申体现出来的,或者说,人们不可能完全摆脱某一种语言而对不同的概念图式做出比较第二,突出了信念相知识前提在确定概念图式中的作用。按照康德的理解,确定一个国式就是矢口道我们如何把杂多的!翻经验统摄为知性范畴的途径,但是这种途径往往是通过理性的反思得到的,是后省的结果,按照斯特劳森的看法,确定一个概念图式需要知道我们在句子申使用的是什么种类的范畴,但这些范

33、畴本身是超越了语言形式的,或者说是隐睛在语言形式背后的。然而,根据戴维森的观点,要确定一个概念图式,既不是要寻求抽象的恩辨过程,也不是要追求某种共泪,而是要知道说话者在使用语言时所具备的某种信念,也就是要知道说话者对他所使用的语言意义的解段。他说,对信念的归属(ll.D姐。重信念所属的文化和传统)相对语言的解程(ll.D知道语言的意义)两者之间是徊亘依存的,正是由于这种依存关系,我们才能够把概念图式和语言联系起来或者说,吸有某个对说话者的信念(以及意向和愿望)充分了解的人,才自E对该说话者的言语做出解释,而不理解说话者的言语便不可能在说话者的信念之间做出细致区分”(戴维森,第125页)正是在这

34、种依存关系中,我们才能确定说话者的概念图式第三,在概念图式的差别上采取实用主义的宽窑态度。根据概念徊对主义的观点,不同的语言代袤7不同的概念图式,而不同的概念图式由于语言的差异而无法相E沟通戴维森明确指出,在放弃了某种外在于一切概念图式和科学的东西的日报,我们并不需要放弃客观真理,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否认在各种不同概念图式之间存在可通约性,事实上,各种语言之间的可翻译性就保证了不同概念图式之间的这种可通约性但是,这并不意昧着仍然存在着某种超越于一切语言的、统一的概念图式,一切语言表这式都是为了说明或者是揭示这个概念图式。相反,戴维森认为,声响概念图式上的差别,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假定人们对某个信

35、念挎苟普遍一致的看法,只萄在说话者的句子被认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真的时候,这个句子才是可以得到理解租解释的冥次,我们!北须承认,说话者相D,Fmi者的概念图式这至1卜致的条件是他们使用了同一种语言,而且只奇在这种语言申,说话者的句子才真萄成真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的概念图式采取宽窑的态度:“宽窑是强加于我们的,不筐我们是否愿意,倘若我们想要理解他人,我们就必须认为他们在大多数问题上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能提出f制更宽窑性与理论的形式条件协调一致的理论,那么我们便做到了为确保交流所翻版到的一切。只萄这种理论才是可能的,只萄这种理论才是需要的”(戴维森,第127页)只苟当我们以一种使一致的意见

36、发挥最大作用的方式来进行解释的时候,我们才能最充分地理解他人的语言相思想的意义这就使得不同概念图式之闹的差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从戴维森关于概念图式的思想申可以看出,虽然他对概念图式的理解仍然秉承了康德思想的基本精神,ll.Dle图式看作是使i吾句成真的形式条件,但他更多地是从外部来说明图式,ll.Dle图式与我们的语言使用结合起来,强调概念图式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之间的依存关系这些就使得戴维森的概念图式具有了更为明显的当代分析哲学的特征,而与康德式的理性主义气质徊去甚远7.参考文献康德,2000年: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申师范大学出版社。Strawso门,Peter,1959,Individu

37、als,London&New York:Methuen.戴维森,1993年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1尊译,商务印书馆。(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康德的”图式”概念及宾在当代英美窑学申的演变一一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军江怡内窑说明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图式”这个概念在康德哲学和现代英美分析哲学申的不同理解,揭示康德苦学对当代苦学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康德的“图式”概念在从感性、知性发展到理性的过程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就表现在,”图式”被理解为既具有对象中新茸的内窑又具有形式中新茸的规定,但从根本上说,E应当被理解为理性组昆感性经验员才象的知性形式,我把官说成是“便感性经验真苟普遍意义

38、的形式条件我认为,正是这种意义上的“图式”概念在当代哲学申发挥了重要作用:斯特劳森相戴维森的概念图式”思想就是康德的“图式”思想在当代的延续。斯特劳森所理解的概念图式”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认识框架他通过对基本殊徊的分析,认为物质物体相人作为基本殊归是因为百们共同真苟的一些抽象的、普遍的本质规定,这些规定既是范畴上的要求,更是形式上的要求。斯4劳森对主谓区分两个标准的分析突出了他理解的”概念图式”思想:主谓命题向成了我们认识表这的基本结构,揭示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国式。戴维森对”概念图式”的理解完全放到语言袤这申,强调概念图式就是我们的语言形式,选择什么样的袤这方式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认识模式但是

39、在皮对概念相对主义时,戴维森的实用主义倾向又导致他背离了康德的基本思路。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追踪康德思想在当代的演变历程,为康德哲学的思想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证明;揭示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与康德苦学的思想血缘关系,奋助于理解当代苦学核心i问题的历史渊源。对康德”图式”概念与当代苦学的这种思想关系,无论是国内学术界还是国外哲学界都少苟涉及,因此,本文的论述真苟一定的创新意义。我把韦本中的”图型”诙译为“图式”,疤回型法”i!:11:译为回式i仓江怡,勇,1961军出笠,中国社会科学院苦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院数援,博士圭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苦学比较研究,形而上学,申西苦学t忆较研究等。主要音作苟:摇号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维用良斯坦,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现代英美分析哲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