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20220302001655).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23970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0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2022030200165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2022030200165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2022030200165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20220302001655).pdf(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一、概述.1二、综合性指标定义及计算.2三、锅炉技术经济指标.4四、汽轮机技术经济.10 五、机组效率变化与热耗的关系.13 六、耗差分析方法在火电厂指标分析中的具体应用.14 七、其它.18 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

2、料指标、化学指标等。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

3、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4、化学指标:自用水率、补水率、汽水损失率、循环水排污回收率、机炉工业

4、水回收率、汽水品质合格率等。5、热工指标:热工仪表、热工保护及热工自动的投入率和准确率。二、综合性指标定义及计算1、发电量:指电厂发电机组经过对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而产生的有功电能数量,即发电机实际发出有功功率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单位为kW h或万 kW h。发电量根据发电机端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即:发电量=计算期电能表的读数差电能表的倍率2、厂用电率:指发电厂为发电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即式中:全厂的外购电量,kW h;全厂的关口电量,kW h 3、标准煤耗(1)标煤量7000100006.29307原油

5、耗量量原煤实测平均低位发热原煤耗量原油折算原煤折算标煤量 t注:各种不同煤种具有不同的发热量,必须折算到一定的基准下才能进行经济性比较。标准煤是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07.6kJ/kg(即 7000kcal)的煤。燃油耗用量较小且油质变化不大,41868 kJ/kg(即 10000kcal/kg)就是 1kg 标准油的发热量。(2)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标煤率):是指火电厂产生1kW h 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kWh)。正平衡计算)发电量()标煤量(发电标准煤耗1000./hkWkghkwg(3)供电标准煤耗(供电标煤率):是指火电厂向厂外每供出1kW h 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kWh

6、)。正平衡计算)厂用电量()发电量()标煤量(供电标准煤耗1000./hkWhkWkghkwg正平衡计算)全厂外购电量()全厂关口电量()标煤量(综合供电标准煤耗1000./hkWhkWkghkwg根据入炉煤、油计量装置实测得的发电所消耗的原煤量、燃油量,并按其平均热值计算出耗用的标准煤量,来计算的供电煤耗率,称之为正平衡供电煤耗率。根据锅炉效率和锅炉所生产的蒸汽含热量反算出的供电煤耗率,称之为 反平衡供电煤耗率。4、发电厂热效率 cp(又称全厂毛效率、全厂热效率、发电厂总效率):指火电厂所产生电能的热功当量与发电燃料输入热量之比的百分数。或:式中:3600=4.1868*860(热功当量,1

7、kWh 相当于 860kcal)gd管道效率。即汽轮机热耗量与锅炉有效利用热量的比值。bl 锅炉热效率(算法见锅炉技术经济指标)。汽轮机热效率(算法见汽机技术经济指标)。5、发电单位成本:发电总成本与厂供电量(发电量与厂用电量的差)的比率就是发电单位成本。发电总成本是指发电厂为生产电能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燃料费、购电费、水费、材料费、工资福利金、折旧、大修费和管理费等。6、等效可用系数:指统计期内可用小时减去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之后与统计期内日历小时的比率。其中,可用小时指设备处于可用状态即运行和备用的小时数,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计算公式如下:注:利用小时指机组实际发电量折合成额定容量的运

8、行小时数,公式为:三、锅炉技术经济指标1、锅炉主蒸汽流量:锅炉主蒸汽流量是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流量值(kg/h)。2、锅炉主蒸汽压力:锅炉主蒸汽压力是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MPa)。3、锅炉主蒸汽温度:锅炉主蒸汽温度是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4、锅炉再热蒸汽压力:锅炉再热蒸汽压力是指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压力值(MPa)。5、锅炉再热蒸汽温度: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温度值()。6、锅炉给水温度:锅炉给水温度是锅炉省煤器入口的给水温度值()7、过热器减温水流量: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过热器系统的减温水流量(kg/h)。对于过热器系

9、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之和。8、再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再热器系统的减温水流量(kg/h)。对于再热器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之和。9、送风温度:送风温度是指锅炉空气系统风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对于有两台送风机的系统,送风温度为两台送风机入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对于采用热风再循环的系统,送风温度应为冷风与热风再循环混合之前的冷风温度。对于具有送风机风量和一次风机风量单独计量,可以采用风量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送风温度计算。10、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10、)。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11、锅炉氧量:锅炉氧量是指用于指导锅炉运行控制的烟气中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一般情况下,采用锅炉省煤器(对于存在多个省煤器的锅炉,采用高温省煤器)后或炉膛出口的氧量仪表指示。12、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之比(%)。13、飞灰含碳量(飞灰可燃物):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占飞灰质量的百分比(%)。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为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对统计期内的每班飞

11、灰含碳量数值取算术平均值。14、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的剩余煤粉质量占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百分比(%)。15、锅炉热效率(1)输入一输出热量法(正平衡)热效率计算输入一输出热量法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比。其中,锅炉的输入热量Qr 为入炉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锅炉输出热量应根据汽水系统的设置来确定热量平衡界限,主蒸汽系统以锅炉省煤器入口至末级过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给水、减温水、排污、抽汽及主蒸汽的相关参数;再热汽系统以锅炉再热器入口至再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再热器入口蒸汽、抽汽、再热减温水及再热汽的相关参数。这些需确定的参数包括流量、温度及压

12、力,并由温度及压力求出相应的焓值,即:式中: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B 锅炉燃料的消耗量,kg/h.一般情况下,锅炉输出热量可按下式计算,即:式中:D锅炉主蒸汽流量,kg/h;锅炉主蒸汽焓值,kJ/kg 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kg/h;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焓值,kJ/kg;锅炉明漏量(如排污等),kg/h;锅炉明漏焓值,kJ/kg;主给水流量,kg/h;锅炉给水焓值,kJ/kg:冷再热蒸汽流量,kg/h;冷再热蒸汽焓值,kJ/kg 二过热器减温水流量,kg

13、/h;过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再热器减温水流量,kg/h;再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锅炉其他输出流量(包括吹灰、疏水及抽汽等自用蒸汽),kg/h;锅炉其他输出(包括吹灰、疏水及其他抽汽等自用蒸汽)焓值,kJ/kg。(2)热损失法(反平衡)热效率计算式中:q2排烟热损失,%(指末级热交换器后排出烟气带走的物理显热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q3可燃气体(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指排烟中可燃气体成分未完全燃烧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对于燃煤锅炉可以忽略);q4固体(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指锅炉灰渣可燃物造成的热量损失和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q

14、5锅炉散热热损失,%(是指锅炉炉墙、金属结构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烟风道及汽、水管道联箱等向四周环境中散失的热量占总输入热量的百分率,对于容量大的锅炉,一般小于0.5%,我公司 100MW 机组取值 0.4%);q6灰渣物理显热热损失,%(指炉渣、飞灰排出锅炉设备时所带走的显热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各损失计算如下:一般情况下,q2在各种损失中最大,可以达到4%-8%。式中:、简化系数,无烟煤及贫煤分别取值3.55、0.44;排烟过量空气系数,排烟温度,;基准温度,;或:q3 可燃气体(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对于燃煤锅炉可以忽略;q4 固体(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仅次于排烟热损失的锅炉热损失,主要

15、影响因素是燃料性质和运行人员操作水平。煤中含灰分、水分越少,q4越小;挥发分越多、煤粉越细,q4 越小;适当增大过量空气系数,可减少q4;维持适当炉温,可减少 q4。我公司 q4计算公式如下(计算的q4中不包含灰渣损失):注:可燃物的发热量31.048MJ/kg;adfMM100100称为灰比。q5 锅炉散热热损失对于容量大的锅炉,一般小于0.5%,我公司 100MW 机组取值 0.4%;q6 灰渣物理显热热损失主要影响因素是燃料灰分、排渣量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我公司 100MW 机组取值 0.1%)。16、锅炉排污率:锅炉排污率是指锅炉运行中排污量与锅炉实际蒸发量的百分比。17、锅炉辅助设备

16、技术经济指标引风机单耗、耗电率:引风机单耗是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引风机消耗的电量;引风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引风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送风机单耗、耗电率:送风机单耗是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送风机消耗的电量;送风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送风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一次风机(排粉机)单耗、耗电率:一次风机 (排粉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制 It煤一次风机(排粉机)消耗的电量;一次风机(排粉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一次风机(排粉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磨煤机单耗、耗电率:磨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制1t 煤磨煤机消耗的电量;磨煤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磨煤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

17、分比。给煤机单耗、耗电率:给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制1t 煤给煤机消耗的电量;给煤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给煤机所耗用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制粉系统单耗、耗电率:制粉系统单耗为制粉系统(包括磨煤机、给煤机所消耗的电量;制粉系统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炉水循环泵单耗、耗电率:炉水循环泵单耗是指锅炉每产生1 吨蒸汽炉水循环泵消耗的电量;炉水循环泵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炉水循环泵所耗用的电量与发电量的百分比。除灰、除尘系统单耗、耗电率:除灰、除尘系统单耗是指锅炉每燃烧1t 原煤,除灰、除尘系统消耗的电量;除灰、除尘系统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除灰系统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

18、的百分比。脱硫耗电率:脱硫耗电率是指脱硫设备总耗电量与相关机组总发电量的百分比。吹灰器投入率:吹灰器投入率是指统计期内吹灰器正常投入台次,与该装置应投入台次之比值的百分数。四、汽轮机技术经济1、汽轮机主蒸汽流量:是指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流量值(kg/h)2、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是指汽轮机进口的蒸汽压力值(MPa),应取靠近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如果有两路主蒸汽管道,取算术平均值。3、汽轮机主蒸汽温度:汽 轮机主蒸汽温度是指汽轮机进口的蒸汽温度值(),应取靠近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前的蒸汽温度。如果有两路主蒸汽管道,取算术平均值。4、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是指汽轮机

19、中压缸进口的蒸汽压力值(MPa),应取再热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如有多路再热蒸汽管道,取算术平均值。5、汽轮机再热蒸汽温度:汽轮机再热蒸汽温度是指汽轮机中压缸进口的蒸汽温度值(),应取再热主汽门前的蒸汽温度如有多路再热蒸汽管道,取算术平均值。6、再热蒸汽压损率:再热蒸汽压损率是指高压缸排汽压力和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之差与高压缸排汽压力的百分比。7、最终给水温度:最终给水温度是指汽轮机高压给水加热系统大旁路后的给水温度值()。8、最终给水流量:最终给水流量是指汽轮机高压给水加热系统大旁路后主给水管道内的流量(kg/h)。如有两路给水管道,应取两路流量之和。9、凝汽器真空度:凝汽器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

20、缸排汽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10、排汽温度:排汽温度是指通过凝汽器喉部的蒸汽温度值(),条件允许时取多点平均值。11、真空系统严密性:真空系统严密性是指机组真空系统的严密程度,以真空下降速度表示。12、机组的汽耗率、热耗率、热效率(1)机组平均负荷:机组平均负荷是指统计期间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与运行小时的比值就,即:(2)汽耗率:汽耗率是指汽轮机组统计期内主蒸汽流量累计值与机组发电量的比值,即:对于初终参数不同的汽轮机,即使功率相同,但它们消耗的蒸汽量却不同,所以就不能用汽耗率来比较其经济性,对于供热式汽轮机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汽耗率不适宜用来比较不同类型机组的经济性,而只能对同类型同参

21、数汽轮机评价其运行管理水平。(3)热耗率: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产生1kW h 电能所消耗的热量,简称热耗。对于不同参数的汽轮机可用热耗率来评价机组的经济性。对于中间再热汽轮机,计算公式为:式中:、再热器出口和入口蒸汽的焓,kJ/kg(1kcal=4.1868kJ);、新蒸汽的焓和锅炉给水焓,kJ/kg;、主蒸汽流量和再热蒸汽流量,kg/h;d汽耗率,kJ/kWh。热耗率有两种计算方式:不把小汽轮机的功率算作汽轮机输出功率的热耗率称净热耗率,用 q 表示;把小汽轮机的功率算作汽轮机输出功率的一部分的热耗率称毛热耗率。通常,对于给水泵用小汽轮机驱动的机组,其热耗率是净热耗率;对于给水泵用电动机驱动的

22、,其热耗率则为毛热耗率,同一台机组的毛热耗率总是小于净热耗率。(4)热效率: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千瓦时发电量相当的热量占发电热耗量的百分比。随着蒸汽参数的不同,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相差很大,高压高温机组为 30%-40%,超高压参数以上机组大于41%。式中:3600=4.1868*860(热功当量,1kWh 相当于 860kcal)t 指每千克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焓降,与其在锅炉中的吸收热量之比,称为汽轮机装置的循环热效率,一般为36%-54%;i 相对内效率。在汽轮机通流部分内蒸汽热能转化为功的过程中,由于进汽节流、汽流通过喷嘴和叶片产生的摩擦,叶片顶部间隙漏汽以及余速损失等原因,实际上蒸汽的可

23、用焓降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转变为汽轮机的内功。蒸汽实际用于做功的焓降与蒸汽理想焓降之比称为汽轮机相对内效率。m 机械效率。汽轮机的机械损失包括用来带动主油泵、调节系统和克服轴承摩擦而消耗的功率,汽轮机内功率减去机械损失之后的功率叫做轴端功率,汽轮机轴端功率与内功率之比,称为汽轮机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一般较高,约为 96%-99%。g发电机效率。由于发电机内有铜损、铁损和机械损耗,输出功率比汽轮机轴端功率要小一些,发电机电功率等于汽轮机轴端功率与发电机各种机械损失和电损失之差,发电机电功率与汽轮机轴端功率之比称为发电机效率。大功率发电机效率一般在98%-99.5%。从上述可知,热耗率q 和热效率 都

24、是衡量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一个以热量形式表示,另一个以效率形式表示,但它们均未考虑锅炉效率、管道效率,以及厂用电等。13、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凝结水泵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凝结水泵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电动给水泵单耗、耗电率:电动给水泵单耗是指统计期内电动给水泵消耗的电量与电动给水泵出口的流量累计值的比值;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电动给水泵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是指汽动给水泵组中供给汽动泵汽轮机的能量被泵组有效利用的程度;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是指其输出单位功率的汽耗量;循环水泵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循环水泵耗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对于母

25、管制循环水系统,机组发电量为共用该母管制循环水系统的机组总发电量。冷却塔:空冷塔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单元机组空冷塔(包括各水泵、风机)耗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冷却塔水温降是指循环水在冷却塔内水温降低的值;加热器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加热器上、下端差和加热器温升、高压加热器投入率;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背压下饱和温度与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温度的差值;凝结水过冷却度:是指汽轮机背压下饱和温度与凝汽器热井水温度的差值;胶球清洗装置投入率:是指统计期内胶球清洗装置正常投入次数,与该装置应投入次数之比值的百分数(%);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是指统计期内,每次胶球投入后实际收回胶球数与投入胶球数比值的百分数(%)

26、。五、机组效率变化与热耗的关系1、效率变化与热耗的关系效率变化率与热耗率变化率绝对值是相等的,但变化方向不同,效率增加百分之几,热耗率将降低百分之几;效率变化率与煤耗变化率绝对值是相等的,但变化方向不同,效率增加百分之几,发电煤耗率降低百分之几。即:如果效率提高 2%,则热耗率必然减少2%,煤耗也随之减少2%。必须注意的是,虽然相对变化的绝对值是相等的,但是它们的绝对变化值是不同的。2、热效率与分效率的关系任意分效率单独发生变化时,其相对变化率将等于总效率的相对变化率。六、耗差分析方法在火电厂指标分析中的具体应用1、耗差分析方法概述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在西欧北美地区开始应用耗

27、差分析方法,来研究发电设备与系统的经济性指标变化规律,简称耗差分析。我国从80 年代开始这一方法的研究应用工作。耗差分析法也叫偏差分析法,它是根据运行参数的实际值与基准值的差值,通过分析计算得出运行指标对机组的热耗率、机组效率(或装置效率)、煤耗率、厂用电的影响程度,从而使运行人员根据这些数量概念,能动地、直观地、分主次地努力减少机组可控损失;此法也可用来分析运行日报或月报的热经济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和能耗情况,以提高计划工作的科学性和热经济指标的技术管理水平。目前许多电厂通过实施数据采集、微机计算程序去完成耗差分析过程,从而组成能耗指标在线分析系统,任何时候只要有了实际的运行参数,就可以通过编制

28、的微机计算程序计算得到运行参数偏离基准值的能耗损失量,以便随时指导运行人员进行科学的燃烧调整,从而获得更高的运行经济效益。其中基准值就是根据制造厂设计资料(如参数的额定值)、变工况计算值和热力试验情况确定的运行参数的最佳值,因此基准值也叫标准值或目标值;运行参数就是指参与耗差分析的各项小指标,也叫运行值,主要包括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排烟温度、送风温度、飞灰可燃物、过量空气系数、主蒸汽减温水量、再热器减温水量、煤粉细度、主要辅机(如送风机、引风机、磨煤机、排粉机、循环水泵、给水泵等)单耗、补水率等。当值人员应根据耗差分析情况,综合考

29、虑各项有关参数(如真空与循环水泵电耗、飞灰可燃物与煤粉细度等)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控制有关指标的变化范围,及时指导操作。各指标以每小时各参数或每班各参数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每小时或每班耗差情况,作为小指标竞赛的重要内容。根据单位参数变化对煤耗率的影响值,然后根据参数增加或减少总量,求其煤耗增加或减少总量,这就是耗差分析的过程。运行耗差分析方法对机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的原则是:以每台机组为基础,根据机组表计、数据测试情况,确定参与耗差分析的指标;耗差分析应首先根据运行参数或小指标偏离标准值对热效率或煤耗的影响,得出影响关系曲线或简易计算公式,提供现场作为统计分析;各耗差参数与基准

30、值的偏差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计算误差,实践证明,各耗差参数与基准值的偏差只要不超过 50%,耗差分析结果就准确可靠;耗差分析以同一负荷为基本比较条件,各运行参数基准值和基准煤耗率是负荷的函数;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和设备条件的变化,基准值也应不断地进行校正,以保证基准值始终能基本上反映机组当前的最佳运行情况。由前面分析可知,应用耗差分析法的关键是基准值的正确确定。基准值的确定方法是:(1)对于试验中不宜确定的参数或制造厂已提供明确的设计参数,如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锅炉效率、端差等,耗差分析的基准值应尽量采用设计值,但是由于锅炉汽温会随着负荷降低而降低,因此这时的主蒸汽温度和再热器温要根据

31、燃烧调整的结果确定不同负荷下的基准值。(2)对于在试验中比较容易确定的参数,如氧量、真空、飞灰含量、煤粉细度等可以从优化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到。(3)对于真空等参数也可以根据变工况计算得出不同循环水温、循环水量、机组负荷时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作为基准值。(4)对于过热器减温水量(如果减温水来自高加出口,减温水量的多少对效率无影响,可不作为监控参数)和再热器减温水量,因受锅炉受热面积灰和运行操作水平的影响较大,因此基准值一般根据燃烧调整结果或参考运行统计资料确定。应用耗差分析的另一关键是耗差分析模型,即建立各参数对机组煤耗影响关系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和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基本公式法:适用于

32、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氧量、飞灰含碳量等影响参数;(2)热力学方法:即查曲线方法,适用于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排汽压力等,一般汽轮机制造商均提供了这方面热力影响曲线。(3)等效焓降法:也叫等效热降法,此法适用于热力系统局部分析。(4)试验法:有些参数对煤耗的影响可通过试验确定,例如排汽压力、煤粉细度等。(5)小偏差方法:各汽轮机制造厂、上海发电设备研究所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研究汽轮机各缸效率对热耗率的影响,结合实际试验数据,得到很多计算公式,便于我们应用。2、各项小指标对能耗的影响(1)300MW 机组各项小指标偏离标准值对热耗率和发电煤耗的影响(100%负荷)

33、如下表(仅供参考):参数单位偏差热耗率变化kJ/kWh 发电煤耗率变化g/kWh 主蒸汽压力MPa 1.0 0.57%1.682主蒸汽温度10.0 0.308%0.909再热汽温10.00.27%0.797真空kPa 1.01.05%3.099给水温度10.00.148%0.438过热器喷水增加1%Gms 0.00236%0.00696低加解列1.857%5.481高加解列2.758%8.14最高抽汽压力高加端差1.00.049%0.1446高压缸效率变化%1.00.185%0.546 中压缸效率变化%1.00.215%0.635低压缸效率变化%1.00.478%1.411凝结水过冷度10.0

34、0.143%0.422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1.079.21kJ/kWh2.951排烟温度10.0炉效率 0.519%1.701排烟氧量%1.0炉效率 0.353%1.157飞灰可燃物%1.0炉效率 0.311%1.019锅炉效率%1.0热耗 1.1%3.277 连续排污率(不回收)%1.00.4373%1.291 厂用电率%1.0供电煤耗 3.414 注:按设计锅炉和管道效率92.5%和 99%、热耗率 7921 kJ/kWh、厂用电率 5%计算,表示减少,表示增加。(2)江苏省电力工业局于1995 年 8 月发布了火电机组主要小指标耗差分析结果(供电煤耗升高幅度)g/kW h 如下表:影响供

35、电煤耗升高的因素N10090/535 N125135/550/550 N200-130/536/535 N300-165/550/550 1.机 组 降 出 力(10,20,30)%3.77/8.24/13.54 2.99/7.02/11.05 3.98/8.42/12.85 2.95/6.92/10.90 2.新蒸汽压力降低(5,10,15)ata 1.91/4.18/6.45 0.97/1.96/2.97 0.54/1.59/2.65 1.23/2.10/3.01 3.新蒸汽温度降低(5,10,15)0.37/0.99/1.62 0.53/1.06/1.59 0.43/0.98/1.52

36、0.95/1.5/2.07 4.再热汽温度降低(5,10,15)/0.26/0.60/1.07 0.34/0.69/1.00 0.79/1.68/2.57 5.真空度每降低1%4.47 3.65 3.75 3.60 6.凝汽器端差每增大 1(夏/冬)2.25/0.99 1.95/0.86 2.01/0.88 1.93/0.85 7.凝结水过冷度每增大 10.15 0.04 0.09 0.07 8.高加解列9.81 8.20 9.33 9.55 9.低加解列18.31 9.13 8.17 8.02 10.主 给 水 温 度每降低 101.41 1.13 1.12 0.95 11.过 热 器 喷

37、水每增加 1%(高加/给水泵)0/0.08 0/0.08 0/0.04 0/0.06 12.再 热 器 喷 水每增加 1%(高加/给水泵)/1.14/1.22 0.98/1.09 0.60/0.86 13.空 预 器 漏 风率每增大1%0.16 0.14 0.15 0.14 14.锅 炉 排 烟 温度每升高102.63 1.74 2.10 1.66 15.飞 灰 含 碳 量每增加 1%1.43 1.24 1.27 1.23 16.锅 炉 排 污 率每增大1%(不回收)1.33 1.12 1.13 1.18 17.厂 用 电 率 每增加 1%4.45 3.83 4.05 3.78(3)国产汽轮发

38、电机组的热经济性指标:额定功率(MW)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循环热效率发电机效率锅炉效率汽耗率 d kg/(kW h)热耗率 q kJ/(kW h)1225 0.82 0.85 0.986 0.99 0.37 0.39 0.965 0.975 0.89 4.7 4.1 1241411250 50100 0.85 0.87 0.99 0.43 0.47 0.98 0.985 0.890.91 3.9 3.5 100009231 125200 0.86 0.89 0.99 0.49 0.50 0.99 0.900.92 3.1 2.9 86128238 300600 0.88 0.90 0.99 0.

39、51 0.54 0.99 0.920.94 3.2-2.8 82197579 七、其它锅炉大修前后一般均有进行锅炉效率、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汽机大修前后有进行汽轮机热耗率试验。从汽轮机热耗率即可求出汽轮机热效率,对管道效率取值后和试验得出的锅炉效率即可求出发电厂热效率,进而求得发电厂发电煤耗率。对于大修前后煤耗变化情况,从()可以粗略估计发电煤耗变化值;或者,以效率提高1%,热耗率降低 1%(绝对值按设计值计算),如上表(2)300MW 机组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提高1%,热耗率降低 79.21 kJ/kWh,发电煤耗率降低 2.951g/kWh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看,上述计算值比实际计算值大。焓:焓是汽体的一个重要的状态参数,焓的物理意义为:在某一状态下汽体所具有的总能量,它等于内能和压力势能之和。【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904一 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2 李 青,公维平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010-6-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