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产业的发.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23920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钕铁硼产业的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钕铁硼产业的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钕铁硼产业的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钕铁硼产业的发.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钕铁硼产业的发展烧结钕铁硼磁体是当今世界上综合磁性能最强的永磁材料,以其超越于传统永磁材料的优异特性和性价比,在各行各业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许多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一、钕铁硼磁体产业发展态势1、发展概况自 1983 年钕铁硼磁体问世以来,全球钕铁硼磁体产量从1983 年不足 1 吨,猛增到 2006 年的 55540吨。其中,烧结与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之比约为9:1。从 2003 到 2006 的近三年来,全球烧结钕铁硼磁体年产量从 2 万吨猛增到5 万吨,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经过 20 多年发展,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磁能积也由 279kJ/m3(35M

2、GOe)提升至 474kJ/m3(59.5MGOe)。我国自 1983 年研制成功钕铁硼磁体后,紧跟发达国家的步伐,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4 年产量为 2 吨,1990 年年产达到180 吨,1994 年达到 1230 吨,2001 年首次超过日本,产量达到 6500 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成为烧结钕铁硼磁体第一生产大国。2006 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达到近 4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8.6%。2、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钕铁硼制造技术进步显著。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韵升高科磁业公司等已能工业化生产 VCM(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主轴驱

3、动电机)等高端应用磁体,并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烟台正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无氧工艺工业化生产,可生产含氧量低于500ppm 的高磁能积、高热稳定性、高耐蚀性和高一致性的磁体,并使磁体中的钕含量比以往下降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既提高了产品性能,又节约了宝贵的稀土资源。钕铁硼磁体生产整体装备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尤其是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普遍采用了快淬甩带和氢破制粉工艺并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突破了快淬和氢破设备对生产高档烧结钕铁硼产品的制约,使产品规格和档次有较大提升。我国生产高性能(48M 以上)烧结钕铁硼磁体,过去主要采用日本真空株式会社生产的甩带炉来生产钕铁硼甩带片。目前大的烧结钕铁硼磁体

4、企业仍是如此。但我国目前已与日本合资成立了爱发科中北真空(沈阳)有限公司,可生产600 公斤甩带炉,可为大批量生产高档磁体提供良好的设备。配合甩带工艺,直接用氢玻碎,可省去中破碎,提高了生产效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也已研制成功300 公斤钕铁硼快冷厚带甩带炉,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大量专业甩带炉的投入使用,为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提供了原料保证。在钕铁硼合金制粉的生产工艺上也有大的突破。氢化制粉是利用钕铁硼合金中各相在吸收氢气后,各相的体积膨胀系数不同,由内应力产生破裂的原理制粉,对性能和产量的提高非常有利。近年来,由于国产氢破设备基本过关,众多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厂纷纷添置了氢破炉。加上许

5、多中小企业经过改造,几乎全部把湿法制粉改为气流磨。使得我国2/3 的钕铁硼企业烧结钕铁硼磁体都可以生产中高档产品。国产化的快淬甩带和氢破设备基本上取代了进口设备。除了规模化程度上有所差别外,主要烧结钕铁硼磁体设备水平已很接近。3、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快速增长烧结钕铁硼磁体是当今磁性能最强、性价比最优的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电动机、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仪器仪表、磁传动轴承、高保真扬声器、核磁共振成像仪和航天航空导航器等方面。在磁悬浮列车等新兴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近 10 年来我国凭借稀土产业优势,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增长远远高于国外。国内外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增长情况列于表1。

6、表 12000 2006 年我国与世界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增长情况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我国年产量(吨)25503260420056006500880018460275103016039300年增长率(%)21282933163597493230世界年产量(吨)768091001099013600128501526025220345103911049980年增长率(%)31182125-6.21965372928我国占世界(%)33.235.838.241.250.657.773.279.777.178.6可以看出,十年来烧结钕铁硼磁

7、体产量总体上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唯一的例外是2001 年。当年由于全球经济,特别是IT 和计算机产业的不景气,使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钕铁硼磁体产量和应用量下降。2001 年我国产量增长虽然也放慢,但仍有16%的增长率。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于2002 年之后,很快又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由于我国稀土产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镨钕等稀土金属价格长期在低价位徘徊,使钕铁硼磁体的推广应用获得难得机遇。4、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价格变化与产值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烧结钕铁硼磁体多为中低档产品,加上专利制约,售价一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价格。近 10 年来,由于稀土产品和钕铁硼磁体市场的恶性竞争,产品长期供过于求,

8、导致了钕铁硼磁体价格连年下跌。1997 2006 年烧结钕铁硼磁体平均价格和产值增长情况列于表2 和表 3。表 21997 2006 年烧结钕铁硼磁体平均价格统计(美元/公斤)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我国价格65625854443835333238我国价格增长(%)-5-5-7-6.9-18.5-13.6-7.9-5.7-3+19世界均价1091049986.865.357.449.244.943.8848.9世界价格增长(%)-3-5-5-12-24.8-12.1-14.3-9-2.310.3价格比(%)59.6

9、 59.6 58.6 62.4 67.4 68.2 71.1 73.5 72.3 77.7 表 31997 2006 年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产值统计(亿美元)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我国年产值1.6582.0212.4363.032.863.3445.4437.5609.65114.93产值增长(%)16222124.4-5.6176338.927.754.7世界年产值8.379.4710.8211.678.278.7610.9813.6217.1624.43产值增长(%)2813158-29.23.825.325.22642我国/世界(

10、%)19.8121.34 22.51 25.96 34.59 38.17 49.57 55.51 56.24 61.11 上述表格中,我国产品的价格和产值主要是以拥有专利许可企业的国际售价来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97 年至 2005 年的 9 年期间,世界和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连年处于下跌状态。中低端产品价格年均下降 1015,N48 以上的高端产品价格则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下降。直到2006 年,由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稀土产品价格大涨,导致了磁体生产成本提高,使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才随之出现了多年来第一次止跌上涨。尽管磁体价格持续下跌,但由于产量增长很快,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年产

11、值也一直增长很快。1997 年我国产值占世界不到20%,而 2006 年就增加到占世界60%以上。多年来,价格下跌造成的效益下降,一直由提高产品性能、减少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来消化,但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直到2006 年由于稀土价格上涨过快,致使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也不得不上涨,现在烧结钕铁硼磁体价格已比两年前增长了约一倍。4、稀土永磁体出口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烧结钕铁硼为主的稀土磁体出口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6 年出口到 68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到 11248 吨,较 2005 年增长 28.46%,占生产总量的27.2%。出口量排在前10 位的国家和地区列于表 4。

12、表 42006 年按稀土磁体出口量排在前10 位的国家和地区序 号国家(地区)数量吨比例(%)1 香港2770.124.62 美国1767.815.73 日本1224.710.94 新加坡923.88.25 韩国568.65.16 德国509.04.57 意大利442.63.98 荷兰426.33.89 泰国256.72.310 台湾省206.81.8合计9096.480.8可以看出,出口量占前10 位国家和地区占总出口量80%以上。香港和新加坡合计将近33%,表明东南亚已成为我国钕铁硼磁体外销的重要市场。香港主要是转口贸易,新加坡主要是外延加工。2006 年,我国稀土磁体出口金额达到3.03

13、 亿美元,较2002 年 9200 万美元,增长了3 倍。二、我国钕铁硼磁体产业格局现状2006 年之前,由于稀土生产长期处于价格低迷状态,为钕铁硼产业提供了物美价廉和来源充足的原料供给。加上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显著进步,使钕铁硼磁体具有更为优越的性价比,有利地促进了钕铁硼在各领域中应用技术的开发。可以说,正是廉价稀土、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催熟了钕铁硼磁体市场。2006 年我国全年共生产钕铁硼磁体4.09 万吨(按成材磁体计),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3.9 万吨,粘结钕铁硼磁体0.19 万吨。而据有关专家统计,实际产量上要高于上述数据,2006 年全国钕铁硼磁体产量超过 5 万吨。钕铁硼磁体产业属于

14、高科技产业,需要良好的人才、技术和配套环境来支撑。基于此,钕铁硼磁体产业首先在我国技术经济发达地区获得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钕铁硼磁体企业不但起点高,发展快,有些企业还成功上市,或者购买了专利销售许可。自1990 年以来,在我国逐渐形成了浙江、山西和京津三大钕铁硼磁体生产基地。随后,包头和烟台等地区的烧结钕铁硼磁体产业也取得快速发展,大有形成五大基地的趋势。浙江宁波已成为我国著名的“钕铁硼城”,除了有中科三环宁波科宁达公司外、还有宁波韵升高科磁业公司、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等近20 家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其下属的慈溪市就有 12 家钕铁硼磁体生产厂,其中最大者为宁波合力磁

15、材技术有限公司,年产能力达5000 吨,全慈溪市产能超过 10000 吨。金华地区的浙江横店集团也是很有实力的钕铁硼生产企业,拥有东磁有限公司和浙江英洛华磁业公司。此外浙江还有杭州永磁集团(稀土永磁公司)、浙江中科迈高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等上规模生产企业。浙江2006 年钕铁硼磁体实际产量超过3.7 万吨(毛坯),占全国的50%以上。山西地区钕铁硼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太原、运城和阳泉地区,目前共有钕铁硼生产企业60 余家,产能约占全国 1/4。实力较强的有恒磁科技(集团)公司、山西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太原刚玉)山西盂县磁材厂、山西金山磁材公司、山西京宇磁性材料有限公司、通力实业发展(香港)有限公司、

16、万荣恒磁等。该地区 2006 年钕铁硼磁体产量达到1.5 万吨(毛坯)。约占全国进20%。京津地区主要有中科三环下属的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北京高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银纳公司、北京京磁技术公司、北京恒安泰达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天津三环乐喜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天和磁材集团、天津市津滨新材料工业有限公司等,合计产能达到10000 吨,约占全国15%。包头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钕铁硼并率先实现产业化的地区之一。现在主要钕铁硼生产企业有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2000 吨)、包头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合金1000 吨)、包头神头磁业有限公司(年产钕铁

17、硼1500 吨)、包头瑞福鑫磁材有限公司(年产钕铁硼1000 吨),加上在建的包头天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1500 吨),生产能力达到8000 吨,约占全国的12%。山东烟台地区拥有烟台正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和烟台首钢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规模虽然都各有 800 吨,但都是从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地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和检测设备,技术精良,以生产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为主。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三环)是我国钕铁硼磁材产业的领军企业,规模全国最大,产能仅次于日本NEOMAX公司(日立住友合资企业),是全球第二大钕铁硼磁体制造公司,其发展也早已突破了地域界限。其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却分布

18、在浙江、北京、天津、广东、山西和上海,在全国有五家烧结钕铁硼磁材生产企业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天津三环乐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台湾台全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三环瓦克华(北京)磁性器件有限公司(与德国真空熔炼有限公司合作)、肇庆三环京粤磁材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科三环盂县京秀磁材有限公司(山西),还有一家粘结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 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公司(与日本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合作)。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具有技术先进和设备精良的优势。是目前国内能生产 VCM(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主轴驱动电机)磁体的最大企业。作为上市公司,中科三环(000970)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融资手

19、段。它还获有日本NEOMAX 和美国麦格昆磁的钕铁硼专利许可,其专利产品通过北京中科三环国际贸易公司以“SANMAG?”商标远销世界各地,具有销售优势。但中科三环在国内也遇到几家有实力的钕铁硼磁材制造公司的挑战,如宁波韵升高科磁业公司、浙江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北京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他们也是上市公司,都拥有技术先进和设备精良的优势,也都拥有专利许可,所生产的钕铁硼磁材也在进入计算机驱动器电机(VCM)和核磁共振成像(MRL)等高端领域。如宁波韵升也已开始生产VCM。作为高科技产业,钕铁硼磁体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日益国内化,而国内竞争也日益国际化。三、钕铁硼产业格局的两大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和平

20、崛起,国外许多产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缺乏资源和成本优势,于是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纷纷把需要消耗资源、能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转移。相比之下,中国稀土产业更具突出优势,稀土分离产品的商品量已占全球的90%。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稀土产业中心,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也势必向中国转移,世界和中国的钕铁硼产业格局也必然随之发生巨大变化。1、世界钕铁硼磁体产业 向中国转移对于稀土冶金分离产业来说,由于中国拥有太明显的资源和成本优势,迫使发达国家的稀土矿业和分离企业或者关闭(如美国),或者向中国转移(如法国)。世界钕铁硼磁体(包括粘结钕铁硼在内)的产业格局也在演绎类似稀土冶炼分离产业同样的变化 向中国转移。

21、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磁体价格的逐年递减,使得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难以维持,被迫一方面向附加值高的磁体下游器件产品转移,一方面把磁体应用企业向中国转移。1995 2000 年中国磁体的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 25.2%,日本为 26.2%,美国和欧洲产量的增长分别约为10%。2000 年以后,美国和欧洲的产量持续下滑,欧洲和美国的传统钕铁硼企业由于高端产品竞争不过日本,中低端产品竞争不过中国,最终只能退出这一行业。在美国,麦格昆磁(Magnequench)相继关闭了在美国的Anderson 和 MagnequenchUG工厂。同样关闭其烧结钕铁硼工厂(Crucible)的还有摩根(Morgan)集团。2

22、004 年美国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已完全停止。在欧洲,只剩下德国的Vacuumschmelze公司在维持 400 500 吨的年产量。2002年由于世界 IT 产业的不景气,日本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曾猛跌20%,2002 年后才逐年回升,但产量占有率也从占世界40%(2001 年)下降到20%(2006 年)。由于钕铁硼磁体专利在2003 年后大部分已经失效,而中国钕铁硼磁体价格又与发达国家产品存在巨大的价格差距,吸引了全球的钕铁硼磁体用户纷纷将定单转向中国,进一步加快了这种转移。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作为日本最大的永磁材料公司,2002 年与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了包头昭和稀土高科

23、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期 1000 吨钕铁硼合金生产线已于2003 年 12 月正式投产。他们还同样在江西省赣州市计划合资兴建2000 吨钕铁硼合金的生产线。粘结钕铁硼也同样早就开始向中国转移。如日本爱普生公司将粘结钕铁硼工厂全部移到上海(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目前包括日本TDK、FDK、EPSON,荷兰 PHILIP,美国 MG 公司等都已经或计划在中国建钕铁硼磁体、器件或终端应用工厂。2、中国钕铁硼磁体产业 向稀土资源产地转移2001 2005 年期间,我国稀土产业一度陷入“价格疲软”的低谷,作为钕铁硼磁体重要原料的氧化钕和金属钕,售价最低时仅为每公斤4 元和 7 元,为发展钕铁硼永

24、磁材料、扩大钕铁硼应用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而近年来IT 产业、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又对钕铁硼磁体提出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于是在我国便出现一股“钕铁硼热”,许多大型钕铁硼企业纷纷增能扩产,一批新的钕铁硼企业也应运而生。新一轮“钕铁硼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钕铁硼磁体产业正加速向资源产地转移。我国三大稀土资源和生产基地是包头、江西和四川,过去他们都不是钕铁硼磁体的主要产地,一直顺从于自然形成的上下游分工。但近年来,随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稀土产业也在不断向深加工推进。他们凭借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不但大力发展稀土分离提取产业,还纷纷把发展钕铁硼磁体等功能材料纳入本地区稀土产业

25、链。国内外一些有远见的稀土永磁企业为了获得原料保障,也主动到稀土资源产地入驻加盟。以包头地区为例,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1 年,就采取战略性的举措,在包头组建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他们看中了包头的两大优势,一是有充足的稀土原料和成本优势,二是气候干燥适合钕铁硼生产。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建设计划分三期进行,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正常生产,已形成2000 吨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三期工程结束后总投资将超过2 亿元,形成年产3000吨中、高档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基地之一。山西左权神头冶金矿业有限公司在包头投资兴建包头市神头稀土科技发展有限

26、公司,年产1500 吨高性能钕铁硼。包头瑞福鑫磁材有限公司烧结钕铁硼产能已扩大到1000 吨。包头天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兴建1000 吨耐热钕铁硼。2007 年以来就有媒体报道,包头物华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预计在年内开工建设年产3000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浙江某企业也计划在包头建年产40005000吨钕铁硼合金的甩带快淬生产线,专门为浙江地区的钕铁硼磁体生产厂提供原料保障。包头稀土高新区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把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提高到11600 吨,除少量钐钴永磁体外,主要是烧结钕铁硼。令人瞩目的是,不但钕铁硼磁体产业在向包头转移,连钕铁硼永磁电机和发电机也纳入了包头稀

27、土产业链。技术实力很强的包头长安永磁电机研发有限公司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已经开发出十几大类、三百多个规格的稀土永磁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精密仪器仪表、油田采油设备和风力发电等方面。钕铁硼磁体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用量也在快速增加。我国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进入“十一五”后,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达60 万千瓦。目前1 兆瓦的机组使用钕铁硼大致在1 吨左右,是钕铁硼应用的巨大潜在市场。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丰富,占全国风能资源储量的40%。据报道,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2006 年与德国瑞普尔公司、英国宏腾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资合同,三方共同投资三亿元在包头建设风力发电设备

28、制造项目,拟在北方重工业集团厂区内新建一个合资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00 台两兆瓦风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投资为亿多元的风力发电场第一期工程也于2005 年在包头市达茂旗开工建设。项目规划总容量600 兆瓦,一期总装机容量为49.5 兆瓦,拟建设33 台单机容量为1500 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一期工程设计发电量为1.74 亿千瓦时年。另外据说,近日荣获国际发明特别金奖的“钕铁硼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也拟在包头建生产基地。到 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建设目标将达到500 万千瓦,本地钕铁硼磁体在风电设备中的消费量将十分可观。同样,在江西和四川,钕

29、铁硼磁体也正作为稀土深加工和产业链重要环节,纳入稀土产业发展规划。他们凭借稀土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地区钕铁硼磁体产业。2006 年,江西拥有年产9000 吨金属钕(镨钕)的生产能力,小水电发达,电力便宜,拥有发展钕铁硼产业良好的资源和能源条件。江西稀土金属的生产企业主要有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3000 吨/年)、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500 吨/年)、赣南晨光稀土金属厂(2000 吨/年)。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还于2007 年建成年处理8000 吨钕铁硼永磁材料边角料的生产线。2006 年,日本昭和电工、日本东海贸易与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

30、公司、赣州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在江西省赣州经济开发区共同建设了一家名为“赣州昭和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年产钕铁硼合金2000 吨),目的是确保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原料的稳定供给。据说,江西赣州在“十一五”期间,钕铁硼生产能力也计划发展到约1 万吨。四川省作为稀土三大资源产地,现拥有1500 吨金属钕的生产能力,省内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也一直在打造钕铁硼磁体产业链。现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四川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绵阳电子九所)是我国磁学领域最大的综合性应用磁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磁性功能材料与特种器件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研究,技术力量雄厚。以该所为技术依托的绵阳西磁科技开发公司拥有1000 吨

31、稀土永磁生产能力。从事钕铁硼磁体生产的企业还有台湾任右磁电四川分公司(2000 吨烧结钕铁硼磁体)、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500 吨粘结烧结钕铁硼)、宜宾金川电子有责任公司(国营第八九九厂)、宜宾812 厂、核工业动力研究设计院(钕铁硼快淬磁粉)等。还有报道称四川“五粮液”要与“金川”合作投资亿元发展钕铁硼。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8 亿元,在四川省夹江建设年产1000 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总之,我国三大稀土基地都在凭借稀土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越来越多地介入钕铁硼磁体产业的竞争。基于钕铁硼产业格局出现的上述两种转移,促进行业竞争,尤其是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加剧。而

32、国家又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来加强稀土产业宏观调控,从源头上控制稀土资源的消耗,这就进一步促进了镨、钕、镝等稀土产品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对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四、钕铁硼磁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伴随世界钕铁硼磁体产业向中国转移和中国钕铁硼磁体产业向资源产地转移,钕铁硼磁体行业已开始新一轮“洗牌”,全行业正步入艰难的调整期。我国上百家的钕铁硼生产企业在争夺约4 万吨的钕铁硼磁体市场。尽管钕铁硼磁体市场需求还在以20%以上的年增长率在快速增长,但如今,所有钕铁硼企业都在面对稀土原料紧张和价格飞涨的严峻挑战。1、原料价格上涨困扰整个钕铁硼行业钕铁硼磁体生产中原材料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为45

33、50,其中金属钕占原材料成本的比重高达60%。2006 年,氧化钕、镨的价格都在翻倍上涨,一月份氧化钕价格为7.5 万元/吨,氧化镨为7.2 万/吨,而到了年底,价格就分别猛涨到16.5 万元/吨和 15.5 万元/吨。对钕铁硼磁体产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不言而喻。许多企业只得依靠消化库存,寻找替代元素,采取节能降耗、提高售价等措施来消化稀土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进入 2007 年后,镨钕价格依然在涨价的快车道上迅跑,6 月份的氧化钕和金属钕的价格都已突破历史最高价位,分别上涨到24.5 万元/吨和 35 万元/吨(8 月已经开始回落)。大家纷纷议论:钕铁硼磁体产业对金属钕、镨、镝的价格承受底线是多少

34、?造成钕、镨、镝等稀土原料价格大幅度攀升的因素错综复杂,主要有:(1)国家加强稀土产业的源头控制近年来,国家针对稀土产业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在控制稀土生产和出口方面已经初显成效。2006 年的稀土涨价,应该属于市场正常的理性回归,是稀土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但从今年开始,国家把稀土生产纳入指令性计划,对稀土采选和冶炼实行更为明确的总量控制。包头地区上上半年由于包钢对尾矿坝进行加固,限制稀土废水排放使包钢稀土高科、华美高科等骨干企业一度停产,后来包钢稀土高科最大稀土分离生产线又出现事故,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更加剧了稀土原料的供应紧张。在原料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氧化镨钕和金属镨钕主要生产企业要优先

35、满足原有的固定大户定单,使许多小的钕铁硼企业拿不到稀土,不但要承受高价飞涨的重负,甚至陷入有钱拿不到货的困境。(2)对稀土矿业进行整顿整合国家资源保护政策力度加大,江西、四川等地的稀土矿区都在加强矿业整顿和整合。如四川省凉山州地区,从今年6 月份起,开始全面的稀土矿业整顿和整合,除个别企业(如冕宁县方兴稀土有限公司)维持采矿外,其余采矿点一律停采,进行全面整合。据悉,整合将由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钨业集团公司和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家联合牵头实施,将把原先的多个采矿点和采矿证,整合为一个采矿企业和一个采矿证,整合将为期半年。也就是说,今年的下半年四川的稀土矿采选和冶炼分离生产都将难以正常

36、开展。国家对我国特有的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矿的保护也日益加强,江西省也在大力进行稀土矿山整顿,由于产量下降,离子型矿供应紧张,离子型稀土氧化精矿价格2006 年也翻了一番,从年初的3.8 万/吨上涨到年末的7.8 万/吨。(3)稀土分离企业成本上涨对稀土分离企业来说。近年来生产成本也上涨很快,除了稀土精矿翻番上涨外,能源、运输和辅助材料均有大幅度上涨。特别是由于生产对三废处理和环保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不断增加环保投入,大大增加了环保治理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使企业也只能靠产品提价来消化。另外,许多稀土分离企业在总结了多年低价竞争的痛苦教训后,也正在取得限产保价的经验。产量减少了,效益却增

37、加了,又何乐而不为呢。(4)国内稀土需求迅速增长尽管我国采取出口配额制度来控制稀土产品的出口,但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外IT 产业、汽车与机械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我国稀土需求量一直在迅猛增长。2002 年,国内稀土年消费量仅为2.2万吨,到了 2006 年就猛增到6.28 万吨,提高近3 倍。2002 年,全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仅有9000 吨,到 2006 年就猛增到3.9 万吨,提高近 4 倍。但 2006 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15.7 万吨,比 2002 年的7.5 万吨仅仅增加了一倍。稀土产量的增速已经低于消费量的增长,这也势必推动镨钕等紧俏稀土产品的价格上扬。(5)稀土

38、资源产地优先满足自身需要我国钕铁硼产业三大基地(浙江、山西、京津)布局与稀土资源三大产地(包头、江西、四川)布局不一致,而资源产地又在大力发展钕铁硼磁体生产,借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和延伸以钕铁硼等功能材料为主的稀土产业链,进一步造成了钕、镨、镝等稀土原料供求上的激烈竞争。以包头为例。按照所制定的稀土“十一五”发展规划,至2010 年,包头计划把烧结钕铁硼磁体年生产能力发展到 11000 吨以上,而实际的发展速度可能远大于此。国内外一些著名钕铁硼磁体企业也纷纷到包头洽谈合作。如TD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TDK 大连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近日到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建设 V

39、CM 项目考察投资环境。VCM 是钕铁硼材料应用的高端领域,该项目的实施对优化包头市产业结构,延伸稀土材料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包头市非常欢迎TDK 公司到包头建设 VCM 项目。2007 年 7 月 12 日,包头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打造稀土原料供应“洼地”优势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稀土原料生产总量调控,实行稀土原料定向销售。从2007 年 8 月开始,首先对与磁性材料相关的镨、钕、铽、镝等元素的氧化物(10000 吨/年)实行统一定向销售,凡在包头稀土高新区范围内搞稀土深加工的企业,包钢按市场优惠价格供应稀土原材料。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

40、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实现稀土原料的就地转化。包头稀土高新区将充分利用稀土资源优势和包钢对稀土原料的调控手段,力争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形成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抛光材料等产业化基地,延伸稀土产业链,形成稀土应用产业集群,实现稀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镨钕等稀土产品价格的飞涨不但困扰着钕铁硼磁体行业,也在困扰稀土分离产业自身,它容易刺激市场投机,容易刺激矿业与分离再度过热开采,进而引起市场价格动荡。同时,由于我国压缩出口和稀土分离产品价格猛涨,也必将促使国内外一些已经停产的稀土矿山恢复生产,一些新的稀土矿山和加工厂也将加速建设。如美国的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韦尔德矿、我国山东微山稀土矿

41、以及国内外独居石矿的开采和加工等,这对我国稀土产业稳定发展也会带来一定冲击。2、钕铁硼磁体产业竞争走势在原料供应紧张并保持高价位的情况下,钕铁硼磁体行业的未来竞争势必十分激烈而残酷。市场经济正在无情的考验我国钕铁硼磁体行业和各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过去由于稀土产品是买方市场,原料便宜,利润空间大,钕铁硼磁体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经济实力、产品档次质量和市场销售方面的竞争。稀土产品一旦转为卖方市场,获得原料保证和消化涨价因素就成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的因素。伴随世界钕铁硼产业向中国转移和我国钕铁硼钕铁硼磁体产业向稀土资源产地转移,钕铁硼产业格局会不断变化调整,将表现如下特点:(1)非资源

42、产地钕铁硼企业面临原料紧缺的严峻挑战我国稀土资源三大产地(包头、江西、四川)为了延伸发展烧结钕铁硼磁体产业链,目前都在大力发展金属钕(镨钕)的生产,正在形成垄断优势。国内外烧结钕铁硼磁体厂商为了获取原料也纷纷向稀土资源和产地靠拢。以包头为例。按照包头所制定的稀土“十一五”发展规划,至2010 年,包头计划把烧结钕铁硼磁体年生产能力发展到11000 吨以上,而实际的发展速度可能远大于此。近来,国内外一些著名钕铁硼磁体生产及应用企业纷纷到包头洽谈合作。如,TD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TDK 大连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近日到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建设VCM 项目考察投资环境。中美合资高科技企业河北新奥

43、博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近日也访问了包头,与包头市就在包投资建设核磁共振成像仪和稀土永磁电机项目达成共识。VCM 和核磁共振成像仪都是钕铁硼材料应用的高端领域,如果这些项目得以实施,那对优化包头市稀土产业结构,延伸稀土产业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今年以来,包钢稀土高科还谋求对氧化物特别是氧化钕市场销售的控制权。其做法是“易货贸易”,具体的办法是:公司给分离企业100 吨稀土氧化物,分离企业需返还5 吨氧化钕或5.2 吨氧化镨钕,同时公司补偿给分离企业31.8 万元。这样就无疑会使包钢稀土高科对金属钕(镨钕)拥有产品的定价权和市场销售的控制权。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钢稀土研究院控股)目前

44、已形成年产3000 吨金属钕(镨钕)的能力,年底将扩能到5000 吨,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金属钕(镨钕)生产基地,这就为在包头发展钕铁硼磁体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原料条件,但这很可能还不能跟上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四川和江西也同包头一样,在加速钕铁硼磁体产业链的建设。据悉,在“十一五”江西凭借自身生产金属钕(镨钕)的优势,将上约8000 吨钕铁硼磁体的生产能力(包括日本昭合2000 吨钕铁硼合金)。四川拥有 1500 吨金属钕(镨钕)的产能,原本就具有生产和发展钕铁硼磁体良好的技术基础,也同样在大力发展在钕铁硼产业链。稀土资源产地正在对我国原有的钕铁硼磁体产业格局提出严峻的挑战。(2)中低档烧结钕铁硼面临生

45、存的激烈竞争目前我国中小型钕铁硼磁体企业,以生产普通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利润空间本来就有限,在稀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挤压小,经营将更加艰难。由于产品档次低,难以用自身产品涨价来消化原料涨价。特别是低端产品市场可能会倒退让给铝镍钴和铁氧体磁材。非稀土产地的钕铁硼磁体企业会让给稀土原料产地的企业。如山西和浙江的许多中小钕铁硼磁体企业,都将在激烈竞争中面临痛苦抉择。如果原材料价格仍保持高位,使应用企业无利可图或难以向下游转嫁成本,中低档钕铁硼市场有可能会出现停滞甚至萎缩。从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稀土优异磁性能来说,淘汰落后企业和低端产品,把稀土“好钢”尽量用在高端钕铁硼磁体的“刀刃”上,也未尝不是好事。从产

46、量上看,目前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产品还是中端产品为主(磁能积3845),其主要用途为电动自行(助力)车电机、音响器材、磁力工具、磁化设备、电动和磁体积木玩具等。由于近年来销售价格一直不高,提高利润和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为了降低成本,我国一些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厂,除了采取节能降耗和挖潜改造外,还实验采用替代元素,如在磁体中加入镧、铈、钆、钇等。但目前看来,这种替代作用还十分有限,作为镨钕替代元素,还只限于中低端产品,替代量一般不超过10%,用于高端产品或替代过量都会明显降低磁性能。如果稀土原料价格一直保持高位,中档钕铁硼产品要消化成本提高,主要靠提高产品价格来把成本压力转嫁给下游的器件生产和终端应

47、用,这必然导致竞争更趋激烈和复杂。终端应用的市场变化对烧结钕铁硼磁体产业也往往会造成很大影响,例如我国不同城市对电动自行车和其它助力车“禁”、“放”政策的不同,就会造成这类钕铁硼磁体市场需求的波动。近期由于发生幼儿误吞下玩具用磁体或由于电动玩具使用的涂料含铅超标,都曾引起美国玩具商召回“中国制造”这类玩具,这对专门供应玩具用钕铁硼磁体的生产企业无疑都会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导致企业停产和倒闭。(3)高端钕铁硼面临发展的激烈竞争随着技术工艺和设备的不断改进提高,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信息和汽车等方面的高新技术领域。高端钕铁硼磁体主要用于计算机驱动器电机(VCM)、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

48、S)、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核磁共振成像仪(MRI)、风力发电和高性能微特电机等具有高磁能积和高矫顽力的磁体。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拥有技术先进和设备精良的优势,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占据该领域的主要市场份额。但近年来,我国骨干钕铁硼磁体企业也开始进入VCM、EPS、HEV 和 MRI 等高端领域。高端钕铁硼企业正面临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磁体制造技术和磁体性能均领先于我国,他们的生产厂均能大批量生产磁能积为50 兆高奥的钕铁硼烧结磁体,而我国大部分生产厂为45 兆高奥左右,仅少数厂家产品能达到50 兆高奥,且综合性能和产品一致性不及日本,难

49、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售价约为日本的一半。因此,尽管我国自2001 年起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远高于日本,但日本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06年产量突破万吨,占世界20%。其产值却占世界的37.2%(表 5)表 5日本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与产值情况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日本年产量(吨)64005100560062007000850010500年增长率(%)20-201011132120产量占世界(%)47.139.736.727.823.121.720.4日本年产值7.044.494.75.085.747.149.08年增长率(%)6.3-36.2+4.6%8.2

50、1324.427.1产值占世界(%)60.354.353.746.342.141.637.2VCM 属于钕铁硼高端应用领域,技术门槛较高,长期由发达国家垄断。日本用量最大的是VCM,约占产量的 50%,掌握此项技术的主要有Neomax(日立住友)、TDK、信越化工等企业,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中科三环和宁波韵升等公司通过长期努力,现已进入钕铁硼高端应用领域 计算机和高性能汽车电机应用市场,把钕铁硼磁体成功应用于硬盘驱动器音圈电机(VCM)、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点火线圈、电动助转向、气囊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中。北京京磁公司和中科三环公司的产品还先后进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