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7621935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群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参赛课题:在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群文整合阅读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1【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 3 课时教学设计】在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设计说明】(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文整合阅读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 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该部分明确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本单元的四篇作品以“抱负与使命”为人文主题,编者意在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时代精神,关注时代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担当精神,从而达到“提高

2、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的学习目标。教学中,我根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结合“单元导读”、“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单元人文主题”等要求,在“抱负与使命”这一单元人文主题的统领下,规划了三个任务阶段 9 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如下表:学习任务课时安排授课内容第 1 课时聆听伟人的心声阶段一理解“主动担当、积极有为”第 2 课时一曲深情的挽歌的远大抱负第 3 课时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第 4 课时据理雄辩真英雄阶段二感悟“把握大势,顺势有为”第 5 课时巾短情长伟丈夫的人生追求第 6 课时在人生路口前坚定方向第 7 课时我学先辈担使命2阶 段 三 活动

3、教学课第 8 课时演讲稿的写作我为青春写华章第 9 课时演讲比赛我向时代抒壮志(二)课前预设本课时是本单元第 3 课时,是对本单元第 10 课两篇演讲词的整合教学,课时名称为“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在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革命导师的著名演讲词,又是翻译作品。涉及较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阅读难度较大。由于文章阅读难度较高,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大情境、大任务”教学,首先都要把文章读到位,否则就有可能把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架空。在本单元 1、2 课时,我立足文本,抽丝剥茧,节节读之,重点突出。第 1 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制作图文海报,课前批注原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演讲词和演说背景,

4、培养学生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梳理行文思路;探究演讲词的开场白、反差力和揣摩演讲词的语言。而第 2 课时我则侧重以“梳理、品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悼词结构内容;概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感悟其承担时代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品味本文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每一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时代赋予每一代人特定的使命。”在 19 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备受剥削与欺凌。马克思、恩格斯勇担时代重任,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引领无产阶级走向胜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么的使命?如何引导学生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这个宏大的人文目标,需要由贯通的、整合性

5、较强的教学任务来实现。所以,在第 3 课时,我主要采用“文本对读、文本互参、群文阅读、筑梦演讲、课后延伸”等方式,梳理两篇演讲词的基本内容;把握演讲词的内在逻辑;感受革命领袖的抱负担当;学会演讲和撰写简短的演讲稿。课上:“读文悟志、沿坡溯源、理清逻辑、联读感悟、妙手著文、追光演讲”; 我在两篇经典演讲的整合教学中,以“汲话语力量悟伟人精神”与“感演讲之方理演讲逻辑”为抓手,结合课前学习任务单,双线并行地对两篇演讲词进行了同文体整合;同时,“文本对读、群文联读、筑梦追光”活动的展开,让学23生感受到伟人的襟怀抱负,引导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培养担当精神,从而达到“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

6、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的目标。课后:布置名为“荡起批读涟漪 鉴开演讲方塘”的集“评写讲”为一体的活动任务。课前准备,课上与课后结合,既能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问题,理解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时代使命和个人抱负,又能让学生思考自己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并把握文体知识,练习演讲稿的写作,为第 9 课时演讲比赛我向时代抒壮志打下基础。随着本课时的结束,本单元第一个学习任务阶段:“理解主动担当,积极有为”的远大抱负也将得以落实。第 1、2、3 课时的演讲词鉴赏,为阶段三第 8、9 课时的活动教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鉴赏、写作、演讲”三位一体的课时架构真正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引

7、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的要求,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前情境创设】1、课前布置学生将两篇演讲的结构层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感受演讲的逻辑性;2、在班级建立“文本诵读”和“信息搜集”两个学习共同体,各组内分工明确, 全班协作,自然体悟两篇演讲的特征及系统把握演讲知识;3、信息小组结合本单元两篇演讲,为我们搜集整合关于演讲的知识性小短文。4、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中创设“明辨品志”表格,结合学生作业反馈中的普遍问题,及时反馈,在本课时开始之前,教师以“纠错和填空”的形式重置表格, 以达到将表格内容内化,在课前强化学生理解演讲的现实针对性。5、结合第一课时推荐学生阅读的两篇作品:青年在选

8、择职业时的考虑和给工人议会的信,使其与课内的两篇演讲联读,帮助理解马克思的抱负使命和人格魅力;【学习资源】1、在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给工人议会的信。2、关于演讲的知识性短文及自制 PPT(班级信息搜集小组整理)。3、文本对读视频(文本诵读小组自制)。34教学目标:1. 对比阅读两篇演讲词,把握经典演讲词的特点;沿坡讨源,结合课前布置的思维导图,思考实用性文本为达到为文目的,贯穿在整篇文章以及文句、段落内部的逻辑性;初步学习演讲稿写作的谋篇布局能力;2. 结合第 1 课时课后拓展阅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给工人议会的信),联读思考马克思的坚持、

9、使命和担当;3. 以“汲话语力量悟伟人精神”与“悟演讲之方感演讲逻辑” 为两条并行线索,结合马克思所表现出来的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 在“读、整、理、联、悟、行、评”的过程中,把握演讲词的现实意义,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引导学生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增强个人的抱负感与使命感。教学重点:在群文联读中汲取先贤话语力量,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感受伟人襟怀,增强学生的个人抱负感与使命感;注意引导学生准确、充分、生动地发表见解,阐明主张,明确立场,抒发情感。教学难点:以“文体”为抓手,通过两篇作品的整合,探索演讲词魅力与感召力的源泉,总结演讲词的特点;进而沿坡讨源,深入感受整篇演讲的

10、逻辑性和语言的内在逻辑;物化演讲词的特点,学会演讲和撰写简短的演讲稿。45课前准备:(一)单元教学准备:问卷调查小组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抱负与使命,发出关于高中生抱负感与使命感的问卷调查。教师根据调查结果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二)本课时教学准备1、文本诵读小组准备文本诵读。要求:注意演讲情境的创设与文本内容的解读。2、信息搜集小组系统搜集与演讲有关的知识,并向全班介绍。要求:简洁、扼要。可适当向同学推荐历史上著名的演讲篇目。3、依据本课内容完成两篇课文的思维导图,初步感知演讲的逻辑性。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方法:课前:前置性学习法;课上:以“话语和文体”为支架的群文阅读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11、、合作探究法;课后:生生互评法、练习法。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为天地立心,担抱负使命。在前两个课时,我们已经结束了 1、2 课时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将两篇演讲进行群文整合阅读(齐读标题)。学生置身情境;明确本课时地位和任务;齐读课时标题。通过言语情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开门见山地向学生表述本单元人文主题。单元整体设计的展示与课时所在位置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宏观把握大单元格局,使教学目标系统化,进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结构化,辅以接下来教学内容的任务化,是目前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56的要点。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活 动 一 创意对读, 汲话

12、语力量教师过渡:为了更好地进入演讲情境, 理解演讲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我们这节课的文本诵读小组为我们带来了创意对读,有请他们。要求:课前准备 1 成果验收。教师总结:两篇演讲词有很多相呼应的地方,可以在对读中建立联系。在两位伟人的跨时空对话中,我们形象而深刻的感受到了马克思对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他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同时还含有1、文本诵读小组集体展示。该组设计思路: 首先,该组从情境创设(走近马克思和恩格斯) 文本对读(跨时空对话)致敬先贤(全班齐读)三个层次,确定了诵读思路;其次,人员分工明确:图片选用,语言组织,音乐选择,视频制作,角色分配, 生生参与;最后,精彩演绎。2、学习效果:学生在

13、聆听中回顾文本,感受两篇演讲词高度的思想性。在语文课堂上,朗读本身便是一种审美体验,用学生的“朗读” 创设情境,用一部分学生的朗读将全体学生带入凝重肃穆的氛围中,让学生通过听读和自己的朗读来走近文本,感受两篇演讲的魅力所在。在此过程中可以逐步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一读感知两位演讲者的相关背景介绍,理解社会背景及创作情境;二读领略演讲内容的深层内涵,在对读联读中使两篇文章相对应的内容得以整合,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形成67辩证法的思想光芒。了完整的学习马克思的材料;三读缅怀先贤,全班齐读使情感更饱满。在朗读中,学生获得相应的生命体验,使学生获得人生启迪,汲取精神力量,抱负感和使命感在朗读中增强。活

14、 动 二 对照文本,理清演讲逻辑要求:1.沿坡讨源,悟演讲之方。课前准备 2 验收。2.对照文本,理清演讲逻辑(1)整篇文章的逻辑性课前准备 3 验收教师提出质疑思考:关于马克思的贡献,文章第 2 段的总说和 3-7 的分说顺序安排不一致,是不是 出 现 了 逻 辑 错误?恩格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教师引导:逻辑性不仅体现在文章整体的结构、论点与论1、信息搜集小组代表简明扼要地对演讲这一文体作介绍。学生适当记录,把握演讲稿的格式,赏析演讲的六个切入点,及演讲词的特点。2、(1)选取学生的思维导图,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介绍,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清晰脉络,加深对演讲的“逻辑性强”这一特点的

15、理解。学生回答教师质疑:第 2 段的顺序是为了说明马克思对在本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解决教学难点: 探索演讲词魅力与感召力的源泉,悟演讲之方。让演讲的逻辑性在学生心中真正实现物化,为接下来的演讲稿撰写打下基础。学生在“聆听、记录、选择,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自查, 继而产生新的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激发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深刻认知,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活动提供支撑。教师布置活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从文章结构和语句表达两78据的关系、论证的严密上,它还体现在文章语言内部,即便一个句子、句群或段落都需要有内在的逻辑性。(2)语言内在逻辑要求:请学生结合课文,寻找喜欢的文句分析其逻辑性。教

16、师总结:要达成演说目的,要有相应的逻辑方法。这两篇演讲词的逻辑性不仅体现在文章整体结构的安排也蕴含在文章内部段落语句中各种思维方法的使用,从表面到内在,正是这样严密的演讲逻辑让这两篇演讲词成为经典之作。从分析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两位伟人思想的力量,对社会问题的透彻分析, 对所处时代的深刻洞察。无产阶级的贡献是主要的,第 6 段的开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 上 远 不 是 主 要的。”和第 7 段的开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同样说明马克思主要贡献是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内在逻辑连贯一致。(2)学生带着任务自由阅读课文,勾画演讲词中自己感兴趣的文句、段落, 赏析其中的逻辑性。

17、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评析。(如:对比思维、因果思维, 类比思维、演绎推理等)方面来分析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便于课堂任务的落实,同时对两篇演讲词逻辑的分析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的提升与发展”的要求。89活动三群文联读,感悟领袖抱负要求:阅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给 工 人 议 会 的信,思考马克思的坚持、使命和担当。小组内先读拓展材料,然后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观点,最后派代表发言。齐读PPT 选文。各小组以一至两个双音节词的形式概括马克思的精神品质,写在彩色卡纸上,并粘在学生自绘的板书上。学生回答及教师点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中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是 18 岁的马克

18、思立下的“宏愿”。1854 年写的给工人议会的信和 1856 年都是对“宏愿”的延续和践行。马克思从青年时代立志始终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的解放伟大事业。全班齐声朗读选文,感受马克思在时代洪流中毅然做出并为之执着奋斗的人生选择。统编教材中,课文并不是独立的。因此, 在设计单元教学时,我们要注重课文之间的关联,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构建群文教学的模式。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给工人议会的信都体现了马克思对时代的思考, 适合群文阅读,引发学生的深思。活动一的文本对读,汲话语力量, 与本次活动的 4 篇作品联读感悟,充分落实了教学重点。活 动 四 筑梦追光,思考青年担当1.一 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

19、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你的理想抱负是什么呢?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的抱负感和使命感强烈吗?1. 学生畅谈抱负理想;2. 学生写作并如果说教育是天, 语文就是地,语文的育人功能是强大的。学生通过写作、演讲、聆听, 既能汲取伟人话语力量,又能加深对演讲技巧地理解与运用。本活9102.PPT 展 示 先贤名言,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在心中自然对自己的抱负和使命进行深刻思考;布置任务:请以“筑梦向上,追光前行”为主题,面向全班同学,作一段话百字左右的演讲。3、教师总结: 伟人从少年走来。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在这堂课开始时说的第一句话吗?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

20、有可为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中国青年,国之栋梁。2021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中国青年有以下嘱托,让我们一起在这段话的朗读中结束今天展示。3. 全班齐读: 生逢盛世, 肩负重任! 当代中国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动使全文两条线索交织融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与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学习演讲写作;同时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激发学生“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引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增强学生的抱

21、负感与使命感。教学重难点至此全部完成。1011这节课。学习活动延伸: 荡 起 批 读 涟漪,鉴开演讲方塘。要求:1、请同学们结合时代主旋律,完善课上的演讲,撰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演讲稿,并录制一段一分钟以上的演讲视频,分享在班级网络平台。2、观看同学们的演讲视频,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点赞、批注或跟帖。我们将评选出三篇明星作品,三篇最优跟帖, 在第 9 课时演讲比赛我向时代抒壮志上为大家展示。教师结语: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真理的力量无远弗届。也正如佳佳(学生) 所说,让我们一起寻着光,追随光,追光的 人 定 会 光 芒 万学生课后准备。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延伸,我的课堂教学思路“读、整、理

22、、联、悟、行、评”到这一部分得以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的设置均是以学生的前置性学习结果为基础的。学生通过写作、观看同学的演讲视频、批读演讲作品,既能加强对课堂所学演讲结构技巧的理解与运用,又能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形式中积累与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112丈!学生板书设计(信息搜集小组自绘):12教师板书设计: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人 经典演讲 文16(设计意图:课上板书分两个板块,左边为学生板块,右边为教师板块。上图展示为教师板块,高度概括,简洁明了地指出这两篇演讲之所以为经典之作,实则是实现了人与文的统一。人是品质,是话语中的力量,文是形式,是丰富思想的载体。下图展示为学生板块,这是一棵信息搜

23、集小组学生自绘的大树。学生自述: 这是一颗旷野中的大树,象征着马克思的崇高品质,为革命低潮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有了希望和依靠。树杈上由信息小组粘贴的演讲特点和全班同学在小组探究中发掘的马克思熠熠生辉的思想品质组成。树干和树杈组成的大树正契合了教师的板书:经典演讲是人与文的统一。)【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 3 课时教学反思】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语文课堂是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绿洲。让学生在对经典作品的乐读、善思中,汲取先贤精神营养,获得有效提升。”这句话是本单元问卷调查小组基于关于高中生抱负感与使命感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对语文课堂给出的宝贵建议。在本单元开始之前,我在班

24、里成立了问卷调查小组。要求他们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抱负与使命”,基于“新时代的高中生是否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一主题设置调查问卷,并发出不少于 100 份关于高中生抱负感与使命感的问卷调查。本单元开始之前,利用语文晨读时间,谢智贤同学代表问卷调查小组,面向全班做了汇报演讲。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导入本单元的学习,既符合“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同学们对高中生抱负感与使命感现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调查问卷结果也有助于教师加深对主题单元的理解,进一步研究与确定本单元的活动安排。首先,我想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在创刊纪念会上的

25、演说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革命导师的著名演讲词。这两篇演讲是理性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涉及较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阅读难度较大。本课时,我以“汲话语力量悟伟人精神”与“感演讲之方理演讲逻辑”为两条并行线索,注意引导学生准确、充分、生动地发表见解,阐明主张,明确立场,抒发情感,学写演讲稿,落实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设计教学时,我紧扣新课程理念,用有序的任务推动课堂(读文悟志、沿坡溯源、理清逻辑、联读感悟、妙手著文、追光演讲)、多样有趣的活动方式(借助自制视频进行文本对读与情境创设、信息搜集、学生自己针对相关内容制作 PPT、绘制思维导图、开展问卷调查)、有效的课后延伸(结合社会大事件,主旋律撰写演讲

26、稿、生生互评、发表演讲视频,为第 9 课时做准备)。在课上,本节课的信息搜集小组指出了演讲词的五大特点:艺术性、感染力、针对性、思想性、逻辑性。其中,“多用修辞,讲究艺术性和情感饱满,感染力强”这两个特征着重放在前两个课时的单篇教学中让学生去品读感悟;为了落实学生对“论点集中,针对性强”这一文体特征的把握,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中,我以表格的形式来进行强化,并在本节课前,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纠错、填空”的形式重置表格,收效甚好。所以本堂课,我主要以“文本对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经典演讲高度的思想性,以“思维导图”和“品读语言”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演讲结构和演讲语言的内在逻辑性。我充分凸显学生

27、的主体地位, 很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次,我想谈谈学生在这节语文课上给我的小惊喜。虽然已经结束了第 1、2 课时的教学,但我始终觉得这两篇演讲的阅读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脱离了文本内容的整合是毫无意义的。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演讲内容,在第 1 课时我推荐学生课后阅读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给工人议会的信, 使其与课内的两篇演讲联读,从而达到帮助理解文本的目的,领会马克思的伟人襟怀和责任担当。正是这一推荐使文本诵读小组有了灵感,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别致的“文本对读,汲话语力量”。他们组从情境创设(走进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对读(跨时空对话)致敬先贤(全班齐读)三个层次,确定了诵读思路;组

28、内的每位学生分工明确:图片选用,语言组织,音乐选择,视频制作等, 生生参与;最后,联合全班精彩演绎。尤其是文本对读部分,在对读联读中使两篇文章相对应的内容得以整合,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马克思的材料,独具匠心。同时,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我努力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反馈作业为课堂增色。如:诵读、知识性短文、思维导图展示,这些课堂主体都是由学生的反馈串联组成。这些课前活动作业既是我课程设置的缘由,也是我课程推进的工具,更是我课堂生成发展的基础。当学生看到同学的优秀学习成果、自己的作业展示在课堂上,出现在幻灯片里,并且老师沿着自己的课前生成在全班讨论时,注意力自然是高度集中的。最后,我

29、想谈一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正如信息搜集小组所说,演讲是有声语言。品读也好,整合也罢,对文本内容的朗读是尤为重要的。在第 1、2 课时的活动中,我只注意到了对两位伟人演讲内容的点拨和演讲语气语调的把握,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内容去设想演讲者当时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而这可能会让学生缺乏对演讲的直观认识。在本课时“筑梦向上,追光前行”环节,两位分享者的分享非常成功,所做演讲稿关注了演讲的几大特点,但在表现形式上更注重“讲”,而忽略了“演”。我会在第 9 课时的演讲比赛课上弥补不足。如果说教育是天,那么语文就是地。语文的育人功能是巨大的。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漫漫的语文教学之路上,我会一直心怀语文意识,以生为本,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一种自觉追求。我将始终践行教育的本质: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