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上)-.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19253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5.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上)-.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期计划表姓 名李丛班级二年级科 目美术学生现状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学生对艺术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学习的欲望。有一定的观察和表现能力,能大胆的表现笔下的形象,用夸张的造型和色彩,体现了他们绘画的特点,并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

2、动的乐趣。、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2、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简单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了解传统民俗文化,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1、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2、充

3、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对艺术作品的欣赏。3、发掘教材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4、以探究的学习方式呈现课业内容,将学生自然地导入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中。教学进度表年级二年级科目美术任课教师李丛周次教学内容节数教具单元重点第 1 周一、我和昆虫2 多媒体范画介绍昆虫,模仿它飞行的动作,画幅和昆虫玩耍的画。仔细观察小动物爬行的动作,画出它们奋力向前的样子。第 2 周二、奇妙的爬行2 多媒体范画第 3 周三、漂亮的小钟表2 多媒体范画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第 4

4、 周四、会变的小手套2 范画第 5 周五、小花饰2 范画第 6 周六、百变团花2 第 7 周七、我们身边的痕迹2 范画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第 8 周八、大树的故事2 示范作品第 9 周九、新颖的泥名片2 范画示范作品用团、搓、压、捏等方法做泥名片。学会制作泥条头像不同的缠绕法第 10 周十、泥条头像2 提高形象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第 11 周十一、我们来跳舞十六、刷牙1 1 多媒体范画培养对古今中外民族文化的尊重,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激发热爱美好生活情感。第 12 周十二、雄伟的塔2 多媒体范画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

5、感受。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第 13 周十三、演电视2 多媒体范画第 14 周十四、小扇子2 多媒体范画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第 15 周十五、会变的线条2 多媒体范画第 16 周十七、动物乐园2 多媒体范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第 17 周十八、节日的装饰2 多媒体范画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过年的一些方式、习俗及特殊物品的含义。第 18 周十九、过春节2 第 19 周期末考试教学内容第一课、我和昆虫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

6、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现象有关小朋友和昆虫的故事。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2、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

7、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相关的知识图片。学具准备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观察、了解、认识昆虫。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1、揭开谜底。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

8、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3、讨论昆虫的特征。特征:触角、翅膀。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四、评价建议: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板书设计图例作业布置把作业本、油画棒、水彩笔、美术书带到课堂上。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画画自己喜欢的昆虫教学过程一、创造表

9、现提要求,完成作业。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教师辅导要点:(1)构图饱满。(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3)颜色漂亮。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象力。二、评价反思:1、展示、讲评作业。2、观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三、课后拓展: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二课奇 妙 的 爬 行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设计的目的

10、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目标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了解爬行动物特点。2、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教

11、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标本,动画、作业纸。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美术本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观察、了解、认识爬行动物,感受动物的可爱有趣。教学过程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思考: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

12、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板书设计图例作业布置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爬行动物。教学过程一、创造表现1、作业要求: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

13、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2、分工合作: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3、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二、评价反思:(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2)学生自评、互评。(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三、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三课奇妙的小闹钟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

14、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3、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教学方法

15、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学具准备图钉、卡纸、废弃食品盒子。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重点、难点的解决:1、选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2、观察钟表的特征。(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5)表的装饰:剪

16、、贴、画各种形象。三、实践指导: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4、添加小装饰。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设计制作钟表教学过程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四课会变的

17、小手套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2、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教学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学具准备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第一课

18、时补评教学要点感受适形造物手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二、讲授新课。(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二)包扎材料的选择。1、包裹材料:小手套。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三)制作方法课件1、构思。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3、添加装饰。方法:剪贴与描绘。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19、补评教学要点继续创作上节内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二、复习前次知识。(一)提问回答: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2、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二)教师概括小结。(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辅导要点:1、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可以多节包扎。2、启发学生根据物象特征选择好包扎方法。3、装饰要多样化。四、小结:1、分组欣赏作品。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 五 课小 花

20、 饰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就是以“小花饰”为课业,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小花饰这种装饰形式的多种用途,自己能够尝试做有用途的小花饰,并能够说出各种小花饰的特点。在这个过程种,学习制作小花饰的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感受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2、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意图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小花饰和制作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胶

21、水、腊光纸。学具准备范作、剪刀、胶水、腊光纸。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3、揭示课题:小花饰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序。(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2、强调色彩搭配。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四、作业讲评,欣赏小结。1、评选教室里

22、最漂亮的小花饰。2、花可以美化居室,渗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保护的教育。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继续创作上节内容教学过程一、讲评上节课作业。二、集体制作练习。1、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给每组发一张大白纸。2、教师引导:我们每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小花饰,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花篮或者一个大花园,好吗?3、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1)、拼摆练习,注意花饰的前后关系。(2)、画面组合,设计创作。(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摆出各种姿态的花朵,注意贴的先后顺序。(4)、贴好整体外形后,再粘贴相关的装饰物。三、展示作业,进行讲评。1、创设情景展示作品,进行评选:整个画面的构图、色彩

23、、前后关系等。2、完成的作业可直接用于教室、墙报等的美化工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 六 课百变团花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教学目标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通过欣赏及学

24、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单色或多色彩纸、剪刀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

25、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1、五面对称折纸。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2、画五面对称剪纸。(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板书设计图例作业布置五、作业展示、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2、欣赏作

26、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继续创作上节内容教学过程一、回忆、欣赏、比较。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三、装裱剪纸作品。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板书设计图例课

27、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七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严格的来讲,他还不属于一节常规意义上的版画课,只是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料分为三大类:学生从不同材质的表面寻找奇妙的痕迹的活动图片、拓印到的各种痕迹的展示,以及画面的组织。教学目标1、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渗透学生对生活美、观察美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

28、习式教具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学具准备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二、讲解拓印。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三、组合实物。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四、学生作业。1、摆实物。2、蒙纸。3、拓印。五、小结。整理用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板书

29、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继续创作上节内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评上节课作业。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三、学生继续作业。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八课大 树 的 故 事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下玩耍乘凉,所以他们对大树

30、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非常自然的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学具准备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了解大树的基本

31、结构。教学过程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二、观察树、学画树。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3、指导观察树:(1)树的整体外形。(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5

32、、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2)画树叶中途评讲。(3)图色中途评讲。(4)画树完成后评讲。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3、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继续创作上节内容教学过程一、看图编故事。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二、添画。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1)

33、、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活动的人(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3)、图色要鲜艳。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九课 新 颖 的 泥 名 片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力图让学生用简单的浅浮雕的表现方法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爱好,本课教材的两个版面上,展示了6 件学生作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爱好。一件件作品用了多种形状,不同的色彩和图案、纹样。教学目标1、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植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

34、品的标牌、说明卡都要用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尝试。2、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3、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表现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己的名片。教学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泥、录像、垫板、现有的压印工具。学具准备泥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教学过程一、体会泥工制作的基本技法。1.教师出示及发给学生泥,学生拿出垫板熟悉泥的性能练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

35、。2.做一做、比一比游戏。团个汤圆、搓根面条、捏个方块、压个大饼,看谁做的又快又好。二、观看录像、揭示课题。1.看录像,观察录像中的名片,说说名片的形状和花纹、内容,选出造型及设计最美的名片。2.观看录像,欣赏做泥名片的工艺过程。说说泥名片的色彩、形状、及装饰。3.结实课题:作泥名片。4.说说名片与泥名片的相同与不同。三、练习做泥名片。1.讨论:想做什么形状与花纹的泥名片?2.说说:泥名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1)捏出或团出名片外形的面块。(2)压平成薄片。(3)借助各类工具装饰花纹。3.找找身边的学具,可做什么样的花纹。(1)铅笔尖头一端可画线,平头一端可压点,笔帽、瓶盖可压大小不同的圆圈等。

36、(2)用工具在泥上试着装饰,后录像演示。4.学生做做泥名片,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想象加以鼓励指导。四、泥名片演示、讲评、课堂小结。1.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讲评。2.请制作有创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做法。3.鼓励学生成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泥产生兴趣。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做一张泥名片教学过程一、创造表现1、快快动手做泥名片吧!2、比比谁设计的名片新颖、漂亮、实用!3、找找你还有哪些更好的表现花纹的方法?二、评价反思:1、全班同学收拾好桌面2、自由去参观同学们的作品。注意:用眼睛看、不用手摸。3、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说出理由。三、课后拓展:回家后用其它方法在做一张更新颖的名

37、片。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十课我 们 来 跳 舞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一舞蹈为题材的艺术品,使学生了解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而欣赏艺术作品中舞蹈人物造型特征,学习从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中发现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方法。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2、学会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3、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舞

38、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虚心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教学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学方法情境式赏析式启发式表演式练习式教具准备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学具准备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第一课时补评教学要点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1.看录像,欣赏美丽的舞姿,感受人物动态的变化。2.请同学们进行舞蹈表演。3.揭示课题:我们来跳舞三、讲授新课:1.观察与分析。请一位同学面向大家伸平臂站直。教师板演简化了的骨式人:头是圆的,颈和躯体呈直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各种生动的动态。2

39、.体会人的动态规律。带领全班同学做健康操。体会:(1)颈、腰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人体的大动势。(2)肘关节只能前曲,不能后曲。膝关节只能后曲,不能前曲。3.示范与演示。请一位同学做简单舞蹈动作,教师演示相应骨式动态。4.联想与回忆。想想、说说、做做有趣的舞蹈动作。四、学生作业。记忆与实践相结合,用单色彩笔自由表现人物生动的姿态。最好能画成群的人物。人物各部分要舒展,不要求按比例画准。五、作业展评。1.同桌互评。2.表扬鼓励画的较认真的同学。板书设计图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补评教学要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展示人物姿态丰富多样的画面。请学生展示上节课优秀作业。三、讲授新课。如何更具体的画出生动的舞蹈动态?教师对骨式动态小人用基本形加以概括与演示。在人的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的基本形,表现出具体的头,身躯(服装)、手、足、四肢。四、学生作画:1.定骨式动态。2.勾画基本形。五、整理画面,收拾用具。板书设计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