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分资源.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618316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养分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植物养分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养分资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养分资源.ppt(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q植物养分资源的特征q现代农业中对化肥的再认识q科学施肥的定律及方法q植物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q化肥生产的现状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植物养分:包括无机和有机养分,通常指无机养分,又称为矿质养分;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是指能够用于植物生产的各种养分的总和,包括土壤养分、肥料养分以及制造肥料养分所需的矿产品。古代古代中古及近代中古及近代近代近代植物养分资源 肥源肥源 时代时代 粮食产量(粮食产量(kg/hm2)灰肥灰肥+粪肥粪肥+绿肥绿肥+化肥化肥一般高于一般高于2,2503,000灰肥灰肥+粪肥粪肥+绿肥绿肥灰肥灰肥+粪肥粪肥灰肥灰肥一般少于一般少于1,

2、500一般少于一般少于750375左右左右 我国人口众多,必须增加粮食产量 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包括改良中、低产田)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我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这就 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以来,我国化肥工业 发展迅速,粮食总产量迅速增加。近十几年来,由于我国种植结构的变化,粮、棉、油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而瓜、菜果园的面积发展较快,从而出现粮食总产量滞后于化肥用量增长的势头。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 施施肥肥不不仅仅能能提提高高土土壤壤肥肥力力,而而且且也也是是提提高高作作物物单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位面积

3、产量的重要措施。据据FAO的的统统计计,化化肥肥在在农农作作物物增增产产的的总总份份额额中中占占40%-60%。中中国国农农科科院院土土肥肥所所统统计计,我我国国1951-1980间间化化肥总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系数为肥总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64。植物养分资源化肥每亩施用量与粮食每亩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8。目前全国各地粮食生产水平相差很大,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属高产区,如上海和浙江年平均每公顷产量均在11250kg以上,而全国仍有3300多万hm2耕地产量仍在每公顷1500kg以下。一方面充分说明提高单产有很大的潜力,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改造低产田的战略意义。植物养分资源p生生

4、产产实实践践表表明明,提提高高作作物物单单产产的的重重要要措措施施之之一一是是要要创创作作一一个个良好的营养环境,保证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良好的营养环境,保证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多多年年来来的的实实践践证证明明,获获得得作作物物高高产产和和优优质质产产品品的的关关键键,很很大大程度上取决于养分的平衡供应。程度上取决于养分的平衡供应。它它必必须须以以植植物物营营养养理理论论为为指指导导,以以各各类类植植物物的的营营养养特特性性与与不不同土壤供肥状况为施肥的重要依据。同土壤供肥状况为施肥的重要依据。只只有有在在正正确确理理论论指指导导下下的的施施肥肥才才能能明明显显地地提提高高产产量量

5、、改改善善品品质、保护环境,并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造福人类;质、保护环境,并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造福人类;反反之之,盲盲目目施施肥肥往往往往不不仅仅不不能能增增产产,反反而而浪浪费费资资源源,破破坏坏生生态环境。态环境。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共生性:共生性: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土壤养分资源和养分的矿产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整体。地域性:地域性:受各种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范围和规律,表现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多样性:多样性:养分资源的构成复杂、种类多样,而且同一元素的养分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存在方式。各种形态养分的植

6、物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差别。植物养分资源有限性:有限性:养分的矿产资源不具有可更新性;而且在进行植物生产时土壤养分资源不断被利用,通过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返回的比例却很低。可循环性:可循环性:植物养分可部分归还土壤,但归还的数量于人类的影响程度有关。多用性:多用性: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同时也是人类、动物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各大区耕地土壤养分缺素面积(万公顷)各大区耕地土壤养分缺素面积(万公顷)地区地区缺有机质缺有机质缺全氮缺全氮缺磷缺磷缺钾缺钾缺铁缺铁缺硼缺硼缺钼缺钼缺猛缺猛缺锌缺锌缺铜缺铜全国总计全国总计2734.592734.593305.173305.176726.626726.621850.55

7、1850.55470.06470.063283.173283.174451.594451.592024.822024.824857.664857.66651.85651.85东北区东北区425.53425.53466.50466.50732.03732.03128.42128.4229.0629.06406.61406.61579.60579.6053.7253.72496.05496.0510.5810.58华北区华北区688.43688.431117.391117.391543.131543.13350.02350.0259.4159.41491.34491.341275.911275.9

8、1575.84575.841403.151403.1516.2116.21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区366.82366.82455.88455.88952.80952.8063.8063.80153.45153.45371.17371.17363.05363.05441.39441.39754.67754.6720.9320.93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390.72390.72460.88460.88877.97877.9747.3647.36160.35160.35304.20304.20687.97687.97586.76586.76879.67879.6768.5868.58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区1

9、.781.788.268.2612.9812.983.673.670.000.000.000.0061.8661.861.731.7334.8734.870.000.00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393.60393.60326.26326.261257.511257.51451.46451.4620.0720.07898.81898.81963.86963.86222.66222.66815.61815.61474.53474.53华南区华南区94.8594.85118.22118.22411.68411.68363.50363.505.785.78488.21488.21210.24210.2

10、4137.26137.26170.50170.5059.3559.35西南区西南区372.87372.87351.74351.74938.53938.53442.32442.3241.9341.93322.83322.832968.392968.3932.1432.14255.15255.151.681.68注:*划分土壤缺素的指标:有机质6gkg-1,全氮0.5gkg-1,速效磷5mg.kg-1,速效钾30mg.kg-1:有效硼0.2mg.kg-1,有效钼0.15mg.kg-1,有效猛5mg.kg-1,有效锌0.5mg.kg-1,有效铁0.2mg.kg-1,有效铜2.5mg.kg-1。植物养

11、分资源近代农业中化肥的施用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封闭的物质循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其带来的化学物质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能源的高消耗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20世纪末期,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的农产品品质下降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重视,“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有机农业”等新思潮不断涌现。近年来,这些思潮涌入我国,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一些片面的、极端的提法也随之出现,严重混淆了人们的认识。植物养分资源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合理施肥,特别是养分的均衡供应可以明显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如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增

12、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改善小麦的加工品质;氮、磷、钾肥的均衡供应可以显著提高水果的外观品质、风味和营养品质。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量的不平衡施肥造成蔬菜和水果品质下降,是人们产生这一认识误区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施用化肥并不会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施用不当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纠正对这一问题的片面认识,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化肥生产和营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至关重要。植物养分资源无庸讳言,超出环境容量的高量施用氮肥和磷、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环境容量许可得范围内,施用化肥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我们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和欧、美国家大量的研究结果都已充分

13、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欧美国家的普遍做法不是停止停用化肥,而是制定国家和地方法规,将肥料的施用量(即包括化肥也包括有机肥)限制在环境安全容量范围之内,同时,广泛采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各种措施,将肥料施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因此,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化肥施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就不是一个不可治愈的顽症。植物养分资源鉴于对上述两个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国内一些人极力排斥化肥的施用、推崇有机肥的作用,把施用有机肥料当成了解决问题的法宝。然而,研究工作已经证明,有机肥施用不当同样会造成农产品品质的下降和对环境的污染。例如,温室菜田过量施用有机肥,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及硝酸盐的淋洗;菜田大量施用有机肥也会造成蔬菜

14、的品质不良等问题;烟草上施用大量有机肥会造成生育后期供氮过多进而使烟草品质下降等。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长期试验的结果表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难达到常规农业生产体系的作用产量。例如,在英国一项进行了10年的研究表明,同常规生产体系相比较,有机农业体系减产30-40,但小面积生产中由于价格较高,故经济效益持平,而通过以测土施肥为主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综合生产体系,其产量只低了5,但由于节省了投入,经济效益最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并不排斥小规模的有机农业生产,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从全国的战略上来说,走有机农业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性

15、质和特点的比较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性质和特点的比较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化学肥料 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 不含有机质,只供给矿质不含有机质,只供给矿质养分,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养分,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 养分种类多,但含量低养分种类多,但含量低 养分含量高,但种类较单养分含量高,但种类较单一一 供肥时间长,但肥效缓慢供肥时间长,但肥效缓慢 供肥强度大,肥效快,但供肥强度大,肥效快,但肥效不持久肥效不持久 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保水保肥,有利于化学肥料保水保肥,有利于化学肥料发挥作用发挥作用 养分虽丰富,但某些养分养分虽丰富

16、,但某些养分易挥发、淋失或发生强烈的易挥发、淋失或发生强烈的固定作用固定作用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好处: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好处:1.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所含养分的种类和含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所含养分的种类和含 量个不相同,能互补长短量个不相同,能互补长短2.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肥效快慢、长短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肥效快慢、长短各 异,能相互祢补异,能相互祢补3.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能培肥改土,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能培肥改土,协调天然养分供应协调天然养分供应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一、有关科学施肥的几个定律二、施肥方法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一)、养分归还学说(一)、养分归

17、还学说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年提出。含义:含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 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 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 分给土壤。分给土壤。作用:作用:1、调调节节土土壤壤和和人人类类之之间间的的物物质质交交换换,不不以以养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夺性的耕作制度。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夺性的耕作制度。2、对对当当时时的的化化肥肥工工业业的的兴兴起起和和发发展展起起到到了了巨巨大的推动作用大的推动

18、作用 评价:评价:1、养养分分要要归归还还,不不是是取取走走的的都都归归还还,不不缺缺的的可可不归还。不归还。2、归归还还的的数数量量,不不是是取取多多少少归归还还多多少少,而而是是归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还多于取走。因为肥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 1843年年李李比比西西在在化化学学在在农农业业和和植植物物生生理理学学上上的应用的应用第二版中提出。第二版中提出。1、含义:、含义:作作物物的的生生长长和和产产量量的的高高低低受受最最小小的的养养分分所所限限制制,当当一一种种必必需需的的养养分分缺缺乏乏或或不不足足,其其它它养养分分含含量量虽虽多多,

19、作作物物也不能正常生长。也不能正常生长。李比西用木桶图解和一元线性方程李比西用木桶图解和一元线性方程ya bx表达。表达。2、限制因子率、限制因子率 1905年年英英国国Black man把把最最小小养养分分律律扩扩大大到到养养分分以以外外的的生生态态因因子子,这这就就是是限限制制因因子子律律。作作物物的的产产量量受受各各种种生生态态因因子子中中最最低低因因子子的的影影响响,任任何何一一个个生生态态因因子子不不足足,都都可可成为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成为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3、意义:、意义:帮我们发现生产上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矛盾。帮我们发现生产上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矛盾。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

20、分资源1、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减律:18世纪经济学家提出世纪经济学家提出 从从一一定定土土地地上上所所得得到到的的报报酬酬,随随着着向向该该土土地地投投入入的的劳劳动动和和资资本本量量的的增增大大而而增增加加,但但随随着着投投入入的的单单位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2、米采列希学说、米采列希学说 产产量量与与施施肥肥量量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符符合合报报酬酬递递减减律律,随随着着施施肥肥量量的的增增加加,产产量量增增加加,但但单单位位施施肥肥量量的的增增产产效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1

21、)在在土土壤壤水水平平很很低低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增增施施肥肥料料的的增增产产量量随随施施肥肥量量的的增增加加而而增增加,至转向加,至转向C点为止。点为止。(2)超超过过转转向向点点后后,增增施施单单位位肥肥料料的的增增产产量量随随施施肥肥量量的的增增加加而而递递减减,继继续增加肥料,总产量按渐减率增加,直到最高产量点续增加肥料,总产量按渐减率增加,直到最高产量点A为止。为止。(3)超过最高产量后,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出现负值。)超过最高产量后,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出现负值。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总产量总产量 C 转向点 边际产量平均增产量平均增产量Y产产

22、量量施肥量施肥量 Xyo四、四、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施肥目的:施肥目的:提供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根部施肥,种子施肥,叶面喷肥。施肥方式:施肥方式:基肥,种肥,追肥。1.基基 肥肥基肥定义:基肥定义: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翻入土中 的肥料,亦称底肥。基肥作用:基肥作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建造良好环境;提供养分,满足植物整个生长期要求。基肥用量:基肥用量:总施肥量一半 肥效持久用肥种类:用肥种类:有机肥(主)化学肥料(辅助)施肥方法:施肥方法:结合深耕,集中施用,混合施用。2.种种 肥肥种肥定义:种肥定义: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幼苗附近或与 种子混播、幼苗混施的肥料。基肥作

23、用:基肥作用:提供营养,创造环境,满足苗期养分需 求。基肥用量:基肥用量:适量。用肥种类:用肥种类:腐熟有机肥 速效化肥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拌种 醮根 浸种 条施 穴施 盖种肥3.追追 肥肥追肥定义:追肥定义: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追肥作用:追肥作用:补充营养,促进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与 品质。追肥用量:追肥用量:适量。用肥种类:用肥种类:腐熟有机肥 速效化肥(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深施覆土 撒施灌水 随水浇施 根外施肥 基肥种肥追肥 含义播前或定植前播前或定植前施用的肥料施用的肥料播播时时或定植或定植时时施施用的肥料用的肥料生生长过长过程中施用程中施用的肥料的肥料 目

24、的满满足作物全生足作物全生育期育期对对养分的养分的要求要求满满足作物苗期足作物苗期对对养分的要求养分的要求满满足作物各生育足作物各生育期期对对养分要求养分要求施用原则培肥土壤培肥土壤,供供给给养分养分易吸收易吸收 ,无毒无毒害害促生促生长长,不,不过劲过劲肥料种类有机肥有机肥为为主,主,迟迟效及不易流效及不易流失的化肥失的化肥充分腐熟的有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速效化肥肥,速效化肥化肥化肥为为主主,腐熟的有机肥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方法结结合深耕撒施,合深耕撒施,集中施、集中施、条施、穴施条施、穴施拌种,拌种,浸种,浸种,沾秧根沾秧根,穴施穴施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条施、穴施条施、穴施五、五、配方施肥配方

25、施肥配方施肥:配方施肥: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 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当用量、比例及 相应的施肥措施。配配 方方-肥料计划用量 施施 肥肥-配方在生产中执行 依依 据据-作物营养特性,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肥料性质。1.方方 法法地力分区配方法:地力分区配方法:地力分区,地力配方。目标产量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田间试验配方法:田间试验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确定肥料种类、用量和比例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最优肥料配合比例的方法。有机肥料计量法:有机肥料计量法:依据肥料的种类、成份

26、和腐熟程度和供肥能力以及作物的用肥特点计量施用各种肥料。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目标产量需肥量减去土壤供肥量,差额部分通过施肥补充,使作物目 标产量所需要的养分量与供应养分 量之间达到平衡。单产养分用量目标产量-土壤测定值0.15校正值肥料用量肥料用量 肥料中养分含有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地力差减法地力差减法-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情况下所得到 的产量称空白产量(地力产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与空白产量所需 养分之差,即是应补施的肥料量。单产养分用量(目标产量-空白产量)肥料用量肥料用量 肥料中养分含有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地力差减法地力差减法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含义

27、促进养分资源的再循环和再利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资源发掘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行肥料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经过近50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粮食安全,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1998年的5.12亿吨,单产由1.0t/hm2提高到了4.5t/hm2;1998年人均粮食和肉蛋生产量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在这一重大变革中,化肥是第一重大贡献者。到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已达到4339万吨,占世界30%左右,是世界第一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与此同时,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畜牧业快速发展,养分资源活化量和在农田畜牧营

28、养环境体系循环量大幅度增加,彻底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依靠养分自然循环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养分作为双刃剑的污染方面突出显现,使我国过早跨入了“污染治理”的恶性循环阶段。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走低投入发展道路,而必须寻求同时保障粮食和环境安全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植物养分资源在农田层次上在农田层次上,强调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养分资源,通过综合运用实时精确地养分管理、优化栽培与其它农田管理措施、高效品种等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协调系统养分投入与产出动态平衡、调节养分循环与利用强度,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协调;在区域层次和国家层次上在区域层次和国家层次上,强调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通过对养

29、分资源利用和循环特点的分析,提出农田养分资源优化管理的技术体系、政策法规与新肥料产品开发建议,指导化肥企业进行化肥的合理布局、生产和农化服务,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养分资源的优化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和环境安全。名称数值比上年增长化肥产量6706万吨16.3%销售收入4400亿元+2.3%合成氨产量5136万吨+2.8%氮肥产量4863万吨+14.1%尿素产量2932万吨+10.5%磷肥产量1480万吨+21.9%钾肥产量363万吨+24.6%利税总额255亿-41%利润总额164亿-4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2009年化肥工业现状年化肥工业现状*估算的实际产量数据来源:石油和化学工业

30、规划院品种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化肥54432144315226104%氮肥3810312313610106%磷肥1386431751254111%钾肥2471402536268%20092009年化肥供需平衡年化肥供需平衡 单位:万吨单位:万吨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u2009年化肥产量恢复性增长,呈现了刚性需求的特点u氮肥、磷肥继续保持自给有余,钾肥自给率显著提高(高价钾肥抑制了需求)u品种结构明显改善,高浓度肥料占75%,复合肥料满足要求。u化肥进出口:u行业利润率低,除钾肥外,整个行业仍处于微利运营的状态。品种品种出口量,万吨出口量,万吨同比同比尿素337.6-23%磷酸一

31、铵49.6-51%磷酸二铵207.3+154%品种品种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品种品种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氮肥2.36%钾肥32.98%磷肥0.18%复混肥3.48%2004年以来,为支持化肥行业 结构调整,国家陆续安排了一部分国债资金用于化肥结构调整工作。u氮肥原料与动力结构调整项目:氮肥原料与动力结构调整项目:40项,总投资217.6亿元。氮肥原料结构调整项目(24项,总投资184亿元,改造产能814万吨):采用水煤浆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固定层煤气化合成氨系统,实现原料煤本地化,降低氮肥生产成本。氮肥动力结构调整项目(16项,总投资33.6亿元,改造产能432万吨):充分利用造气炉渣、煤末

32、和吹风气余热,建设循环流化床锅炉代替低效锅炉,改造氮肥生产动力结构,实现热电联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氮肥生产成本。u中西部粮棉产区氮肥基地项目中西部粮棉产区氮肥基地项目(18项,总投资351亿元,形成优势产能1036万吨)采用先进技术,在中西部粮棉大省和原料产地建设成本低、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产能,调整氮肥区域结构和企业结构。u磷钾肥基地建设项目磷钾肥基地建设项目(24项,总投资317亿元,形成和改造产能972万吨):完善云南贵州“矿肥一体化”大型磷肥基地建设配套的磷矿采选(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合成氨配套、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支持湖北磷肥基地建设项目,提升湖北磷肥基地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完

33、善青海钾肥基地的副产品钠、镁、锂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青海西台吉乃尔钾锂硼资源综合开发,完成新疆罗布泊钾肥基地一期工程,形成120万吨硫酸钾产能。“十一五十一五”国家共安排化肥结构调整项目国家共安排化肥结构调整项目8282项,项目总投资项,项目总投资885.3885.3亿元,利用国债亿元,利用国债补助资金补助资金35.635.6亿元,共形成亿元,共形成32543254万吨化万吨化肥有效产能(或提高现有装置竞争力),肥有效产能(或提高现有装置竞争力),其中尿素其中尿素22822282万吨、磷铵万吨、磷铵682682万吨,钾肥万吨,钾肥300300万吨,约万吨,约40%40%尿素产能、尿素产能、4

34、5%45%的磷铵产的磷铵产能实施了结构调整,改造或替代落后产能实施了结构调整,改造或替代落后产能能20002000万吨。万吨。u优势产能持续增长,在国际化肥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国内化肥生产企业以合理的价格满足了农业需求,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需求的目标”。u尿素、磷铵等高浓度肥料比例进一步提高,占氮肥、磷肥比重分别达到67%和62.5%,高浓度化肥产品结构基本合理。u钾肥自给率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钾肥自给率由不足30%提高到60%以上。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产品名称2009年2005年增长率 合成氨5135.54596.312%化肥总计(折纯)5443451820%氮肥(折N 100%

35、)3810322118%尿素2553199528%磷肥(折P2O5 100%)1386112523%磷铵86448877%钾肥(折K2O 100%)24717244%植物养分资源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大中型企业所占产能比重不断增加,大型氮肥企业达到44家,大型磷肥企业产能达200万吨以上,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出现了一批总产能在5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原料本地化的合成氨产能比例达到53%。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氮肥企业的废气、废渣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约50%的企业建设了综合利用的热电联产装置;湿法磷酸精制、磷石膏制砖、制石膏板等大规模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资源供应

36、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u天然气供应和价格难以保证天然气供应和价格难以保证:包括化肥用气在内的天然气价格上涨已成定局。由于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快,需求潜力大,天然气资源不足,价格上涨压力大。目前我国化肥生产优惠气价已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天然气大宗交易市场价格(4-5$/mmbtu,折0.972-1.215元/Nm3),参照进口天然气价格,今后我国可能是世界上天然气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天然气生产化肥已难以保障。植物养分资源植物养分资源u煤资源总量大,随着国家大型煤矿基地的建设和煤气化技术突破(包括投资下降)引起的化肥用煤种多元化,化肥用煤资源紧张的状况今后将相对缓解。但在相当长的时期,我

37、国能源和煤资源供应仍持续偏紧。u磷资源总量较大磷资源总量较大,高品位磷矿短缺但中低品位磷矿蕴藏量巨大,我国高品位磷矿还可供应十几年,可供开发的中低品位磷矿约可使用70110年,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磷资源可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并可加工成产品后适度出口。但磷矿品位下降造成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但磷矿品位下降造成生产成本有所上升。u钾资源短缺的局面较难扭转。钾资源短缺的局面较难扭转。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仍是我国主要的钾资源产地,“十二五”期间,新发现大规模钾资源难度较大。u硫资源硫资源:随着国内天然气、炼油厂、冶炼烟气等回收硫的增长,我国硫资源的自给率将由近硫资源的自给率将由近期的期的50%50%左右提高到左右提高到70%70%以上以上,保障程度将有所提高,国际上回收硫资源也比较丰富,硫资源硫资源整体供应形势宽松,但要防范短期价格的波动整体供应形势宽松,但要防范短期价格的波动的风险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