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76127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4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2 页)2014 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小题,16 题每题题每题 4 分,分,78 题每题题每题 6 分,满分分,满分 36 分)分)1 (4 分)以下细胞结构中,RNA 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A液泡B核糖体 C高尔基体D溶酶体2 (4 分)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BCD3 (4 分)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

2、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4 (4 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5 (4 分)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 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 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 30苏丹试红色第 2 页(共 22 页)天剂D第 40天碘液不显色

3、AABBCCDD6 (4 分)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7 (6 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变化第 3 页(共 22 页)B植物细胞体积与胞内渗透压的关系C胰蛋白酶的运输模式D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8 (6 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4、述正确的是( )A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B过程需使用解旋酶和 PCR 获取目的基因C过程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 NaCl 溶液制备D过程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4 分)分)9 (16 分)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气孔密度净光合速率第 4 页(共 22 页)(cm2)(个mm2)(molCO2m2s1)强浅绿13.6(100%)826(100%)4.33(100%)中绿20.3(149%)768(93%)4.17(96%)弱深绿28.4(209%)752(91

5、%)3.87(89%)(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1)CO2以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和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 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片、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10 (16 分)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所示图中传出神经元是 b1兴奋后使 c1兴奋,而 b2兴奋后使 c2抑制,可推测 b1和 b2的突触小泡释放

6、的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 ”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参与调节(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 84 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见表,D4 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 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初次免疫再次免疫D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411.200.0400.000.0811.200.0第 5 页(共 22 页)1622.400.03289.500.0641113.100.01283136.900.02561011.900.05121416

7、.667.2102433.61720.2102433.66172.6合计8410084100注:D 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11 (16 分)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 A、a,B、b 和 D、d 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7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第 6 页(共 22 页)是 ,6 的基因型是 (2)13 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3)假如1

8、5 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5 和16 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4)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12 (16 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 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图 1: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 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 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 ,诱导外植体形成 PLBs 的过程称 (2)与黑暗条件下

9、相比,PLBs 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 , (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 PLBs 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第 7 页(共 22 页)养,推测添加适量的 ABA 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探讨了以下问题:ABA 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 4 个 ABA 处理组,1 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 ABA 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 ABA 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 后按比例加入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 50 天完成,每 10 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 0 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

10、为 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 ABA 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 3 个样品(重复样)的 时,其对应的 ABA 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第 8 页(共 22 页)2014 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小题,16 题每题题每题 4 分,分,78 题每题题每题 6 分,满分分,满分 36 分)分)1 (4 分)以下细胞结构中,RNA 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A液泡B核糖体 C高尔基体D溶酶体【分析】本题是对 RNA 的分布和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的考查,回忆细胞中RNA 的分布和不同细胞器的组成成分,然

11、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液泡中不含有 RNA,故 A 选项错误;B、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 RNA,故 B 选项正确;C、高尔基体中不含有 RNA,故 C 选项错误;D、溶酶体中不含有 RNA,故 D 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对 RNA 的分布和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 (4 分)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BCD【分析】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

12、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解答】解: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则血糖浓度降低,使得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故正确;运动强度增加,则汗腺分泌增加,而运动强度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故错误;降雨量增加,使得土壤动物存活率降低,但土壤动物不影响降雨量,故错误;第 9 页(共 22 页)害虫数量增加,则其天敌鸟类数量增加,由于捕食者增加,则害虫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 (4 分)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

13、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分析】生物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在共同发展中进化,生物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蛾的口器对兰花花矩变异起了选择作用,但不能决定其变异的方向,A 错误;B、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B 错误;C、蛾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 正确;D、蛾的口器越来越长是兰花花矩选择的结果,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

14、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进化问题4 (4 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分析】A、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其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第 10 页(共 22 页)B、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其有氧呼吸能大量繁殖,无氧呼吸时能进行酒精发酵;C、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能进行乳酸发酵;D、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属于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

15、分解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解答】解:A、醋酸菌是好氧菌,利用乙醇生产醋酸需在有氧条件下,故 A选项错误;B、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因此酵母菌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需要在无氧条件下,故 B 选项正确;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故 C 选项正确;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故 D 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涉及的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实验结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 (4 分)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

16、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 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 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 30天苏丹试剂红色D第 40天碘液不显色第 11 页(共 22 页)AABBCCDD【分析】由图可知,可溶性糖在 40 天中都存在,第 30 天后淀粉不存在,脂肪从第 10 天开始增加。【解答】解:A、第 10 天,有可溶性糖存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 错误;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所以在第 20 天用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B 错误;C、第 30 天,细胞中脂肪含量较高,用苏丹试剂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C 错误;D、第 40 天,细胞中没有淀粉,所以

17、用碘液不会出现蓝色,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鉴定,考查对图形的分析,通过对图形分析判断不同天数细胞中化合物存在情况。6 (4 分)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第 12 页(共 22 页)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

18、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A、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故 A 选项正确;B、图中没有体现物种的丰富度,故 B 选项错误;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幼虫的密度,可利用样方法调查,故 C 选项正确;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故 D 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密度的计算: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和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

19、离取样法)取平均值;估算的方法:昆虫:灯光诱捕法;微生物:抽样检测法7 (6 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变化第 13 页(共 22 页)B植物细胞体积与胞内渗透压的关系C胰蛋白酶的运输模式D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 2N):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 ,平时不变(2N) ; DNA 变化:间期加倍(2N4N) ,末期还原(2N) 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为胞吞或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3、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

20、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解答】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只含有 1 个 DNA 分子,即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应为 1,故 A 选项错误;B、细胞吸水膨胀后,其渗透压降低,失水收缩后,其渗透压升高,与题图相符,故 B 选项正确;C、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其运输方式为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故 C 选项错误;D、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故 D 选项正确。第 14 页(共 22 页)故选:B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胚胎干细胞等知识,

21、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识记物质运输方式;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 (6 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B过程需使用解旋酶和 PCR 获取目的基因C过程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 NaCl 溶液制备D过程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表示利用 mRNA 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表示利用 PCR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过程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

22、程菌【解答】解:A、过程表示利用 mRNA 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逆转录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 正确;B、过程表示利用 PCR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该过程中不需要利用解旋酶,解旋是通过高温解链实现的,B 错误;C、感受态细胞法是利用的 CaCl2溶液,C 错误;D、过程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通过操作步骤确定图中各标号表示的生理过程;识记 PCR 技术中不需要解旋酶;识记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的方法等,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第 15 页(共

23、 22 页)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4 分)分)9 (16 分)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cm2)气孔密度(个mm2)净光合速率(molCO2m2s1)强浅绿13.6(100%)826(100%)4.33(100%)中绿20.3(149%)768(93%)4.17(96%)弱深绿28.4(209%)752(91%)3.87(89%)(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1)CO2以 自由扩散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五碳化合物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H和 ATP (2)在弱光

24、下,柑橘通过 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和 扩大叶面积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较少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 CO2吸收量 较少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片、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净光合速率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叶片平均面积 【分析】本题是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回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5、性,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1)二氧化碳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后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 ATP(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弱光条件下柑橘的叶片颜色变深、叶片的平均表面积增大,由此可以推测: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扩大叶面积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第 16 页(共 22 页)(3)分析表格,弱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 28.4、气孔密度是 752,强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 13.6、气孔密度是 826,28.475213.6826,因此与弱光相比,强光下,平均每片叶

26、的气孔总数减少;分析表格,弱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28.4,净光合速率是 3.87,强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 13.6,净光合速率是4.33,28.43.8713.64.33,因此与弱光相比,强光下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 CO2吸收量减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片、叶面积和经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净光合速率,最后发生改变的是叶片平均面积故答案为:(1)自由扩散 五碳化合物H和 ATP(2)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扩大叶面积(3)减少 减少 净光合速率 叶片平均面积【点评】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7、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通过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和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 (16 分)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所示图中传出神经元是 c1、c2 b1兴奋后使 c1兴奋,而 b2兴奋后使 c2抑制,可推测 b1和 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 神经递质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 ”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躯体感觉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S 区 参与调节(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

28、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 84 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见表,D4 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 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初次免疫再次免疫D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第 17 页(共 22 页)411.200.0400.000.0811.200.01622.400.03289.500.0641113.100.01283136.900.02561011.900.05121416.667.2102433.61720.2102433.66172.6合计8410084100注:D 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29、98.8%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再次免疫中,D 值大的人数多,经过初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 【分析】据反射弧图可知,c1、c2 是传出神经元,b1 兴奋后使 c1 兴奋,而 b2兴奋后使 c2 抑制,说明 b1 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b2 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在大脑皮层中,感知觉形成于躯体感觉中枢根据表格数据可知,D4 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 值小于 4 的人有一个,占 1.2%,所以阳性率为 98.8%,据表格可知,D 值大的人数多,说明再次免疫的效果比初次免疫的效果好,原因是经过初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解答】解:(1)据图可知,c

30、1、c2 是传出神经元,b1 兴奋后使 c1 兴奋,而第 18 页(共 22 页)b2 兴奋后使 c2 抑制,说明 b1 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b2 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在大脑皮层中,感知觉形成于躯体感觉中枢;小红能清晰的描述症状,表明与言语区的 S 区有关(2)根据题干可知,D4 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 值小于 4 的人有一个,占 1.2%,所以阳性率为 98.8%,据表格可知,D 值大的人数多,说明再次免疫的效果比初次免疫的效果好,原因是经过初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故答案为:(1)c1、c2; 神经递质; 躯体感觉; S 区; (2)98.8%; 再次免疫中,D 值大的人数多,经过初

31、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图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1 (16 分)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 A、a,B、b 和 D、d 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7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 的基因型是 DDXABXab或 DdXABXab (2)13 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6 号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

32、了 XAb的卵细胞,与 Y 结合,后代同时患甲乙两种病 (3)假如15 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第 19 页(共 22 页),15 和16 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4)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RNA 聚合酶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分析】本题涉及了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种遗传病,应根据系谱图逐个分析由于题干中提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此时应寻找图中的突破口,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父患女必患”的特点或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女患父必患”的特点系谱图中看出乙病是隐性遗传病

33、,又由于题干中提出“7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由此确定该病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丙病明显看出时隐性遗传病,然后利用口诀“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在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后代只患一种病时,该概率=只患甲病+只患乙病或该概率=1不患病患两种病【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甲病是伴性遗传病,患甲病的 14 号女孩的父亲 7 号正常,说明甲病不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甲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 6 号和 7 号不患乙病,但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表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同时根据题干 7 号没有乙病致病基因,表明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 10 号和 11 号不患丙病

34、,生出患丙病的女孩,说明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 1 号只患甲病,故基因型为 XABY,1 号的 XAB染色体传递给6 号,同时根据 12 号只患乙病的男孩,说明基因型为 XabY,而 12 号中的 X 染色体也来自 6 号,因此 6 号的基因型为 DDXABXab或 DdXABXab(2)6 号的基因型为 DDXABXa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 XAb的生殖细胞,与 Y 染色体结合,生出 XAbY 的男孩,表现为同时患甲乙两种病,都是伴 X 染色体遗传病,且 13 号是男性患者,只要 X 染色体上有相应的致病基因,Y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即患病(3)根据题意可知,15

35、 号的基因型为DdXaBXab,16 号的基因型为DDXaBY或DdXaBY,单独计算,后代患丙病的概率=,正常的概率=第 20 页(共 22 页);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正常的概率为,因此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4)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 识别并结合的部位,没有启动子,则 RNA 聚合酶不能结合,导致转录不能正常开始故答案为:(1)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DXABXab或 DdXABXab(2)6 号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 XAb的卵细胞,与 Y结合,后代同时患甲乙两种病(3) (4)RNA 聚合酶【点评】本题

36、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考查了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连锁交换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应用判断能力考生要能够结合系谱图,充分利用题干中已知条件判断遗传方式;掌握遗传病患病率计算的一般方法,并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12 (16 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 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图 1:第 21 页(共 22 页)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 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 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 分裂能力强,全能性容易表达

37、 ,诱导外植体形成 PLBs 的过程称 脱分化 (2)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 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增殖明显 , 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 PLBs 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 ABA 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探讨了以下问题:ABA 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 4 个 ABA 处理组,1 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 ABA 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 ABA 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 灭菌冷却 后按比例加入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 50 天完成,每 10 天取样,将

38、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 0 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75 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 ABA 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 3 个样品(重复样)的 生物碱平均含量最大 时,其对应的 ABA 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第 22 页(共 22 页)【分析】分析图 1:图 1 为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因此图中新生营养芽诱导为 PLBs 的过程应为脱分化过程分析图 2:图 2 表示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 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三者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最终趋于稳定,

39、且 PLBs 在光照下的重量明显大于在黑暗中的重量【解答】解:(1)新生营养芽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 PLBs 细胞;根据题干信息“PLBa,类似于愈伤组织”可知,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光照下 PLBs 的重量高于黑暗条件下,原因可能是:生长起始较快,快速生长时间较长,PLBS 产量较高(3)由于 ABA 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种液体培养基要在灭菌冷却后再加入不同浓度的 AB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实验 50 天完成,每 10 天取样,需要取 5 次样;每次取样需要重复 3 次,因此每次取样中,需要记录 53=15 个样品中的数据,取样5 次共需要测定的样品数为 75适量的 ABA 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当样品的 PLBS 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值较大时,所对应的 ABA 浓度和时间为最适故答案为:(1)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 PLBs 细胞 脱分化 (2)生长起始较快 快速生长时间较长 PLBS 产量较高 (3)灭菌 冷却 75 PLBS 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值较大【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能根据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