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76110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6 页)2016 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部分共一、选择题部分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0 分,共分,共 140 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 、距今 5 千年(图乙)和距今 5 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 1、2 题1 (4 分)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

2、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 (4 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 GPS 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运用 GIS 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B C D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 3、4 题第 2 页(共 16 页)3 (4 分)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 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 C D4 (4 分)关于我国人口流

3、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如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 5、6 题5 (4 分)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6 (4 分)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4、A甲B乙C丙D丁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 轴表示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第 3 页(共 16 页)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 7、8 题7 (4 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8 (4 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

5、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图乙为探空气球 10 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 9、10 题9 (4 分)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至 B至 C至 D至于10 (4 分)图中、两点间近地面受( )第 4 页(共 16 页)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11 (4 分)5 月 23 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

6、(103W)时,北京时间是( )A24 日 2 时 52 分 B24 日 2 时 08 分 C23 日 3 时 08 分 D22 日 2 时 52分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6 分)分)12 (30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 1 为某区域略图,图 2 为图 1 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 1 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 2 亿吨的泥沙,图 1 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 8 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 1 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7、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2)图 1 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 5250 米)和丙地(海拔 2000 米)自然第 5 页(共 16 页)带类型分别是 、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3 (26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图 1 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 2014 年重庆工业结构图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说明甲

8、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第 6 页(共 16 页)2016 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部分共一、选择题部分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0 分,共分,共 140 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 、距今 5

9、 千年(图乙)和距今 5 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 1、2 题1 (4 分)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分析】从图表中读取云杉林分布区变化和冰盖面积变化信息,来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状况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的变化进行判断【解答】解: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故选:B。第 7 页(

10、共 16 页)【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距今 2.1 万年(图甲) 、距今 5 千年(图乙)和距今 5 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知识2 (4 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 GPS 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运用 GIS 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B C D【分析】3S 技术的各自主要应用领域需要重点辨别:RS 主要针对面的事物的信息获取;GPS 主要针对点事物的信息获取;GIS 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解答】解: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

11、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 GPS 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信息数据库,然后用 GIS 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的是 3S 的主要功能,适当识记即可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 3、4 题3 (4 分)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 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 C D【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原因及其影响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

12、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解答】解: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第 8 页(共 16 页)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流动原因及其影响4 (4 分)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及其影响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

13、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解答】解:A、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故不符合题意;B、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故不符合题意;C、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故正确;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城乡间人口流动”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如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 表

14、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 5、6 题第 9 页(共 16 页)5 (4 分)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分析】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判断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提取地质构造判读依据及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类型【解答】解: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到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边老的特点,说明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

15、幅度大。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6 (4 分)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分析】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成因分析,外力作用表现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的提示,对比图中四地的位置和沉积物,推出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地点【解答】解:从题干信息来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乙点所在阶地面积较

16、大,沙和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甲处沉积物为粘土,丙和丁地位置高。第 10 页(共 16 页)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表形态成因分析,外力作用表现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 轴表示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 7、8 题7 (4 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

17、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分析】本题首先要读懂题意,明确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然后读图比较即可【解答】解:A、从图中 Y 轴信息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故不符合题意。B、从 Y 轴信息看,上海高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故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 Y 轴信息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于江苏。故不符合题意。D、从 Y 轴信息看,广西低于全国,说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故正确。

18、故选:D。【点评】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具备读图、析图能力第 11 页(共 16 页)8 (4 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分析】首先读懂题意,明确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 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然后读图分析即可【解答】解:A、从图中看,山西的万元能耗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故正确。B、从图中看,广西的万元能耗最低,但能否承接

19、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取决于广西的产业基础和方向。故不符合题意。C、上海、江苏较低,但适宜发展高技术产业。故不符合题意。D、湖北较高,应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从题干和图表中提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图乙为探空气球 10 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 9、10 题第 12 页(共 16 页)9 (4 分)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至 B至 C至 D至于【分析】主要考查了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高空中的风受

20、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解答】解:根据探空气球 10 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至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10 (4 分)图中、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分析】主要考查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充足的信息提取水平气压梯度力、天气系统等地理知识核心原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解:根据图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两点位于气旋西

21、侧,、两点收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11 (4 分)5 月 23 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24 日 2 时 52 分 B24 日 2 时 08 分 C23 日 3 时 08 分 D22 日 2 时 52分【分析】主要考查了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第 13 页(共 16 页)【解答】解:5 月 23 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当地时间为12 点,根据“东早西晚

22、、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 24 日 2 时 52 分。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方时的计算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6 分)分)12 (30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图 1 为某区域略图,图 2 为图 1 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 1 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 2 亿吨的泥沙,图 1 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 8 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 1 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青稞(

23、小麦) 、 水稻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2)图 1 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 5250 米)和丙地(海拔 2000 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高山草甸带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第 14 页(共 16 页)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分析】 (1)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对比自然条的比较主要从气候(降水、光照、热量) 、地形、土壤和灌溉水源等(2)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及成因主要分析海拔与坡向对自然带的影响(3)本题考查河流含沙量高的原因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从

24、图中经纬度位罝和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看,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髙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丁地位于印度的恒河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来分折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谷农业,丁地为印度河平原,两地均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濯溉水源充足甲地和丁地的光照都较为充足而从甲地与丁地的气候统计图看,甲地热量不足,丁地热量充足;甲地降水量少,丁地降水量多同时,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从地理位罝、海拔状况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两地异同点的原因(2)仔细读图,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喜马拉雅山的

25、北坡基带处,为高山草甸带;丁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处,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道路沿线的自然带主要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而导致自然景现的差异(3)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从图中河流的信息看,河流流域面积大;河流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从源头的高山到河口三角洲,地形坡度大;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状态明显故答案为:(1)青稞(小麦) ;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第 15 页(共 16 页)少丁

26、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 ;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 ;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点评】本题考查内容全面,难度适中,选拔性较高农业区位因素对比分析,涉及知识难度大;对自然带的考查难度较小,易于掌握;河流水文特征中的含沙量问题分析思路明确,可以作为以

27、后答题模板13 (26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图 1 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 2014 年重庆工业结构图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第 16 页(共 16 页)(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分析】 (1)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要从水

28、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分析;其不利条件可从当地环境、交通等方面分析回答(2)工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工业基础、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因素(3)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解答】解:(1)从图 1 中地形看,甲区域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甲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该区人口少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有利于开发但是,该地地形地质、交通、生态环境都对水能开发不利,而且该地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2)从图文信息看,重庆的汽车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科技比较发达,人才丰富;市场广;又有

29、政策支持有利于汽车生产基地建设(3)成都与重庆之间在汽车产业中各有侧重,分工协作,能发挥各自优势,便于区域间的联系,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 聚效应;促进不同区域共同发展故答案为:(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 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 聚效应【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工业发展区位选择,区域产业协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