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2.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761007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2.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1 页)2013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一、一、 (每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44 分)分)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 1 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2 题1 (4 分)20052010 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4 分)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过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进程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

2、市化过程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 35 题3 (4 分)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第 2 页(共 21 页)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 (4 分)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 (4 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BCD如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 68 题6 (4 分)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

3、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 (4 分)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地B地C地D地8 (4 分)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地B地C地D地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中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第 3 页(共 21 页)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如图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 S市据此完成 911 题9 (4 分)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式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0 (4 分)S 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4、)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1 (4 分)夏季,S 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76 分)分)12 (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如图所示区城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第 4 页(共 21 页)(1)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

5、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3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如图中 a、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 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 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4)就

6、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14 (10 分)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第 5 页(共 21 页)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15 (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 午 4 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 710 天分析 4 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16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环太

7、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第 6 页(共 21 页)第 7 页(共 21 页)2013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一、 (每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44 分)分)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 1 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2 题1 (4 分)20052010 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

8、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而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是人口迁入比重和人口迁出比重,没有人口总数,所以得不出人口迁出或迁入的人口总量【解答】解:A、迁出的人口数量与贵州和四川的总人口有关,图中只有人口迁出的比重,故不符合题意;B、迁入的人口数量与上海和广东的总人数有关,图中只有人口迁入的比重,不能计算出迁入人口数量,故不符合题意;第 8 页(共 21 页)C、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

9、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从图中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故正确;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信息只有人口迁出比重和人口迁入比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属于简单题2 (4 分)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过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进程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过程【分析】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

10、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主观决策性。该题以文字和直角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解答】解:我国 20052010 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A、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比重较大,属于迁出省,加剧老龄化水平,故不符合题意;B、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属于迁入地,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故正确;第 9 页(共 21 页)C、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比重较大,

11、属于迁出省,迁出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故不符合题意;D、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属于迁入地,人口迁入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属于简单题。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 35 题3 (4 分)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分析】根据地膜的作用可知

12、,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故使用季节应该是降水少蒸发又强的季节【解答】解: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春季雨水少、气温较高、蒸发强,故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的时间为春节。故选:A。【点评】结合材料理解薄膜的作用,根据作用找出时间,难度适中4 (4 分)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分析】以图文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解答】解:“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说明该地区相对干燥且气温偏低、水肥流失容易(如蒸发旺盛) ,从以上考虑,西北地区最合适。故选:D。第 10 页(共

13、 21 页)【点评】主要考查你考生多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等考点的理解5 (4 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BCD【分析】该题目为材料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解答】解:残留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隔层,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引起农作物的减产。故选:A。【点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 68 题6 (4 分)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第 11 页(共 21 页)A台风B

14、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和等温线判读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应为台湾,图中区域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较密且呈环状由四周向中心递减,说明气温变化较明显,是受此处台湾山脉的影响;而西部等温线较稀疏温度变化幅度小,说明地势较为平坦,所以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解答】解:读图分析,区域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较密且呈环状由四周向中心递减,是受台湾山脉的影响;西部等温线较稀疏温度变化幅度小,是因为台湾西部是平坦的平原,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及影响温度的原因,只要能熟悉台湾的地形特点,即可分析台湾地区等温线的

15、分布特征及其原因7 (4 分)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地B地C地D地【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局部地区影响降水的因素,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屿是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图中四地的降水存在明显差异,是受当地地形的影响,台湾山脉位于东部,东北西南走向,夏季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水汽,迎风坡形成地形雨,背风坡降雨少;台湾西部是平原,地势低平,无地形雨,且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降水稀少【解答】解:岛屿东部是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是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但冬季风在此势力减弱,不如夏季风给台湾带来的降水多。解答本题可只考虑夏季风的影响,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

16、,夏季多地形雨;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冬季形成不了地形雨,最主要的是夏季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点评】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如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分析降水差异时应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从上述因素出发分析原因第 12 页(共 21 页)8 (4 分)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地B地C地D地【分析】樟树是亚热带的典型树种,而图中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岛屿为我国的台湾岛,樟树应该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光照条件好的山坡或谷地该图中为等温线分布图,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可推断出各处地形特征等温线越

17、稀疏说明温度变化越小,则该地区的坡度越小【解答】解:A、地为西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而树林一般集中在山区,故不符合题意;B、处等温线相对较为稀疏,故处于山麓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坡度较缓,光照充足,故有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故正确;C、处等温线向高处凸出,说明中间温度低,则地势高为山脊,而集中分布的樟树应该分布在坡度较缓的山坡谷地或山麓地区,故不符合题意;D、地位台湾岛的南部,温度为北回归线以南,热带气候类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结合区域地理特征掌握基本的等值线读图方法与技巧,理解树种集中分布的条件,综合性较强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中天气现象当暖

18、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如图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 S市据此完成 911 题第 13 页(共 21 页)9 (4 分)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式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这个地区是北美洲的西海岸,而且在中低纬度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得知 S 市沿岸是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 当暖湿气流(这题是在夏季)经过冷海面时

19、,它把热量传给冷海面而降低了自身的温度(寒流的作用) ,这时饱和水汽量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这种现象就是海雾所以 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原因是与加利福尼亚寒流有关S 市附近的陆地面积较小,被海洋包围,受海洋影响较大,此处的海陆热力差异较小,因此海陆间的温差较小【解答】解:A、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这个地区是北美洲的西海岸,而且在中低纬度。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得知 S 市沿岸是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 ,故不符合题意;B、S 市沿岸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半岛东侧海湾海水相对于西侧

20、温度较高,故不符合题意;C、S 市附近的陆地面积较小,被海洋包围,受海洋影响较大,此处的海陆热力第 14 页(共 21 页)差异较小,因此海陆间的温差较小,故不符合题意;D、当暖湿气流(这题是在夏季)经过冷海面时,它把热量传给冷海面而降低了自身的温度(寒流的作用) ,这时饱和水汽量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这种现象就是海雾。所以 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原因是与加利福尼亚寒流有关。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图的判读10 (4 分)S 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分

21、析】本题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旨在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并判断气候类型及成因,图示地区为北美地区北纬 30到北纬 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然后分析材料信息,雾形成的基本条件:暖湿空气受下垫面冷却根据洋流分布规律,该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故夏季受冷下垫面的影响形成海雾,而夏季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较弱,空气流通差,不利于雾的扩散,故该市夏季常被雾笼罩【解答】解:该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该题 ABCD

22、选项的内容都属于 S 市所属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具有的气候特征。但 ABD 项的内容都不利于雾的形成,而夏季时副高控制下风力较弱,空气流通差,不利于雾的扩散。故选:C。【点评】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命题意图重点是考查对气候及气候因子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关键: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的准确定位第 15 页(共 21 页)11 (4 分)夏季,S 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分析】本题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旨在考查从区域图

23、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图示地区为北美地区北纬 30到北纬 40大陆西岸,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解答】解:A、北美地区北纬 30到北纬 40大陆西岸,不受季风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风,故不符合题意;C、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非低压控制,故不符合题意;D、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风,故正确。故选:D。【点评】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

24、候因子,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气候形成原因的能力本题命题意图重点是考查对气候及气候因子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关键: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的准确定位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76 分)分)12 (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如图所示区城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第 16 页(共 21 页)(1)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

25、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分析】材料题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明确区域定位、等高线、图例、注记等信息此等高线图分析时,需注意河流与地势高低等要素【解答】解:(1)沙源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三是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M 地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地带,

26、风沙在此沉积(2)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说明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 H 县城附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容易形成风口(3)本题是一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以有自己相应的论据首先,认真思考两种观点,看哪一种观点你提供的论据更加充分、更具有说服力;其次,选择相应观点,并结合选择观点提出相应论据即可故答案为:(1) (M 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M 地刚好处下风地带,风沙在此沉积第 17 页(共 21 页)(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

27、北风)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 M 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择一种观点

28、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点评】该题目为材料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学生应注意注意材料内容与已有知识的结合运用13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如图中 a、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 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 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

29、变化及原因(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第 18 页(共 21 页)【分析】 (1)主要考查了陆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主要包括的环节有蒸发(植物的蒸腾) 、降水、径流水源补给为冰川融水(2)该问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简单地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前后的变化可以直接从对两幅图中的对比中获知(3)该问主要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影响结合西南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4)该问主要考查了我国特定区域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对比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与热带雨林气候区还是有区别的,从此入手分析【解答】解:(1)从图

30、上可以看出,沼泽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坡上的地下水,因为山坡上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覆盖率较高,涵养水源的功能较强,较密的天然次生林、灌丛对图示区域的水循环影响较大,截留的水分为下游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从图中不难看出其他植被(天然次生林、灌丛和沼泽)的变化;原因可以从文字资料速生桉“能大量吸收地下水”的信息来分析,由于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其它植被退化、沼泽萎缩(3)我国西南地区水热条件好,速生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可以为造纸业提供大量原料;西南地区经济较落后,发展造纸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4)据文字材料,可知桉树原生环境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我

31、国西南地区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少于热带雨林区,且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不适宜大面积种速生桉故答案:第 19 页(共 21 页)(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2 分)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 (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 ) (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4 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 分) 沼泽萎缩 (2 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4 分)(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3 分)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 分)(4

32、) (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 分) (有旱、雨两季之分, )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 分)【点评】本题以按树生长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综合性比较强14 (10 分)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分析】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解答】解:由材料知,该地冬季有积雪,由图可知,其成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夏季的主要旅游资源是

33、高山密林和凉爽的气候,其形成与地形和海拔关系第 20 页(共 21 页)密切故答案为: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点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5 (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 午 4 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 710 天分析 4 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其中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降水【解答】解:东北(农作

34、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 )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 710 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 710 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故答案为:4 月份为春季,东北地区处于播种的季节,持续低温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时间,推迟播种期,扰乱作物生长节律,导致作物产量减少,质量降低【点评】本题考查低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难度中等,正确理解题意,联系所学知识作出答案要点16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35、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第 21 页(共 21 页)【分析】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解答】解:六大名泉是当地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水源受到污染,进而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品质泉水因埋藏于地下,自然更新速度慢,且人工净化困难;另外因其涉及区域范围广,需要区域联动共同治理,这都增加了治理的难度故答案为: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 (更新速度慢, )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 )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点评】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区域环境问题防治,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等考点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