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046095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8)(聊说古诗词)泸州七中佳德学校小学部何晓琴课前说课各位教师朋友:大家好!上课前,请允许我用一点时间来谈谈几个想法。今天,我和四*班的同学们在即将进行的是一课古诗词学习。 此时此刻,我希望大家能从刚才天真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跳出来,调整情绪,让我们带点诗心,含着诗情,走进下 一场诗意里。首先送给大家刘禹锡的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意的国度,我们 有着其他民族不可比较的诗词文化财富。习近平主席常讲建立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古诗词 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就在其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学习

2、古诗词,传承古 诗词,都应视其为责任。作为老师,更应有所担当有所实践。再送给大家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古诗词教学,课程标准讲到:其一,诵读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其二,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枳极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其三,扩大阅读面,增加阅 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鼓励激发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如何从这些建议出发去展开我这一课的教学呢?做了很多功课,其中,补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课:补看了央视 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不料想激发起我对古诗词学习的极大热情。热情的激发点,来自于各位嘉宾娓娓道来的, 那些隐含在诗词背后的诗人的故事

3、,文化的故事。灵光一现,这些,恰恰可以是调动学生诗词学习热情的极佳神 器,激发学生自主去研读诗词了解传统文化的极佳动力。于是,我决意在常规的诗词教学的基础上做一些新的尝试:我们一首诗读得更丰富一些,以这首诗为一个 小小窗口去为学生开启诗词学习的大世界,将与诗歌相关的丰富资源链接纳入进学习中来,让学生有所阅读,有 所了解,便丰富我们的学习内容和拓宽学习视野;以师生聊说这种这种学习形式推进课堂学习过程,在平等对话 轻松互动的过程中,引领师生共同走进诗歌走近诗人走到千百年前的文化世界中去。最后,送给您杜甫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变教古诗词为用古诗词教。让诗歌学习成为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一个载体。

4、在以诗歌聊说的过程中,希望能 不着痕迹地浸润诗词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例如充分利用书本以外的信息的介入辅助诗词学习、借助图文和生活 经验入情入境地去想象学习;在读、说的言语实践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最后,我想说的是看到这些年轻的教坛新秀,难免有一些惶惑。我站在这里上课,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最 后,我想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还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答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 .正确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并努力表现出诗歌的音韵之美。2 .理解诗歌意思,会用较为清晰准确的语言翻译诗歌。3 .阅读、初步理解与诗歌相关联信息,并以此帮助学生对诗歌情

5、感的初步体会。4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读诗读词读史的志趣。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词浩荡、诗情满满的 国度。无论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蒙童,大多都能吟上那么几句唐诗宋词,其中诗词达人不乏少数。这几年每逢春节,中央电视台都会出一档关于诗词的节目。特别火,请看一一看了没?对于我们这些读书 人来说,像这样的节目应该多多看看好好看看。哪里去找这样好看好玩还长见识的电视节目呢?听说你们也读背过很多古诗文,来吧,给大家伙儿亮几手。学生组织诗词文诵读展示。即兴点评。一、正确诵读:字正腔圆,读好节奏。同学们,今天

6、,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占诗。学习占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做好四件事。正确朗读; 学习翻译,逐步学会:初步领悟诗歌的情感:熟读成诵。下面,我们开始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努力做好这四 件事。请翻开课本101页。5 .字正腔圆(1)诗词不厌百回读。诗词的朗读,第一就要做到字正腔圆,这并不容易。不信,咱任意请两位同学来试 试。咱们用手势表现你听到的问题。可能你不服,那全班来试试看。(2)第一关的拦路虎就是他们(前后鼻韵音节交替、多音字、平翘舌):渭城、客舍、泡轻尘、青青、柳 色新、更尽、阳关。学生练读,老师教读。(3)全班齐读。老师点拨:学语文,就是要学习准确的表达,其中就包括读书说话字正腔圆、口齿清

7、晰。6 .读好节奏(1)让我们继续。古诗诵读有很多技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握好诗歌诵读的节奏,恰当地表现出诗歌 的音韵之美就是好的。请根据节奏线提示进行第二步练习。注意在在诵读中处理好停顿问题,去体会和表现停顿 时,声断气不断。学生练读。(2)为了加强这种感觉,我们可以打着节拍来读来感受。先看老师示范,师生齐读。二、走近诗人(知识链接一)1 .让我们继续。诗基本读好了,让我们开始聊聊送元二使安西的那些事儿。咱们先从那鼎鼎有名的诗 人王维聊起。2 .请细细看看。聊聊:诗人王维给你第一印象如何?3 .王维,究竟何许人也?请读一一王维,(701年一761年,一说699年一761年),河东(今山西运

8、城)人,字,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 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好研究佛学,诗歌富有禅理,人称:诗佛。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等。著作有、画学秘诀。王维,(即考中且高踞榜首)。官至(掌管兵部),又被称。4 .对于王维,你有何新发现,新印象?对于王维,老师可谓情有独钟。老师感慨和佩服于:他既沉醉在琴棋书画的世界里自我陶醉,造诣颇深: 又能在工作中很有为官的才能。尚书右丞,掌管兵部,相当于在国防部管理军用设备等。不得了,了不得。这叫 做:既不相忘于自己,乂不相忘于江湖。实在了得!假设见真人,我必一拜:王维兄,久仰了!5 .来,再读记一次,留心其中关键信息。回头跟人侃大山。三、理解诗

9、意,学会翻译(-)解诗题(知识链接二)我们理解诗词多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揭示出所写之事一一王维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1)诗人送的人是一一元二。姓甚名谁?姓元,这个是一定的。难道名“二” ?这究竟是古人不讲究还是 有讲究?请读:元二,诗人的朋友,姓元,在同族兄弟中排行二,故称:元二。(2)再看别茶大。荒大,姓堇名大?请读:董大,何许人?名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在同族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3)再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十八员外,姓张名十八?请读:张十八员外:指:张籍,是诗人的好友,曾任水部员外郎。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4)班里有没有这样情况的小孩?我们一起来唤一声一一(

10、5)又长见识了。得,回头又跟人侃大山。(二)解诗意1 .回到我们的诗歌中来。占诗占文毕竟是千百前的语言,今天的我们要想读得明白,还需要一些帮助。课文 所附的“注释”,就是你理解诗文很好的助手。请读一读注释。把他们带进诗歌里想一想,是否明白了诗意。把我们所理解到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对占诗文的翻译。2 .学生练习翻译。请学生展示。3 .正确翻译古诗文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同学们们多多练习慢慢进步。这是一篇规范的译文,请读一一渭城清晨的细雨泗湿了地上的沙尘,旅馆旁的柳枝在雨中显得更加青翠可人。朋友,请您再喝完这一杯美酒 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像我这样交情深厚的老朋友

11、了!4 .请同学们再翻译一遍,这次翻译得更准确一点,表达得更流畅一点。四、领悟诗情(一)解“杨柳”(知识链接三)L让我们继续。古诗根据所写内容不同有各种类别,有边塞诗,有田园诗,我们今天学习的是送别诗。送别 诗在古诗词王国里可占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何故?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疆域十分辽阔,人们往往会离开家乡求学、为官、征战。那时交通多有不便,与亲人 朋友离别容易相会难。今个儿我把你送走,也许这一别,就难再见面,想要通个书信也不是那么容易,假设不然诗 人杜甫怎会会说“家书抵万金”呢?所以分别时刻也就变得格外令人珍惜,为朋友送行饯别便成为一种习俗,送 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送元二使安西就是

12、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每类诗,他们通常都有自己的一些标记(文化符号)。这是几组送别诗的诗句,请读一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 .你有什么发现?写送别诗都不约而同写到了 “杨柳”,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诗人之间如此默契?请 学生猜。3 .猜得如何?请读一一(1)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别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这一民间习俗到唐朝时更加流行。 当时长安人多到长亭、桥头、大堤折柳送别,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2) “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挽留之意,表达难舍之情

13、,表示不忍离别、永不相忘的心意。4 .会观察会思考,猜的八九不离十。原来这些送别诗里的“杨柳”都别有深意,它是一种离别的象征,折 柳送客是一种流传很广的习俗,这里面饱含着这对朋友的不舍之情。5 .请再读记一次,留心关键信息。回头跟人侃大山。(二)解“更尽”1 .让我们继续。这里面藏着一个千古之谜。“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更尽”的意思是再饮完,这两人喝 的是一杯,两杯?嗯,好多杯。可诗人在一开始又交代说“渭城朝雨泡轻尘”,交代的分别的时间是清晨。那这 哥俩的酒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呢?请学生猜。原来如此,这哥俩的酒哇大约是喝了整整一宿!元二不就是去个安西,出趟公差吗?何以如此 难分难离?请学生聊。2

14、 .何故:(1)解一:“使安西”。(知识链接四)一看路线图。从渭城(陕西西安)出发,一路向西,前往安西。安西,何地,请读一一安西:指安西都护府,是唐代朝廷为了管辖西域地区而设置的一个行政机构,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目的 防止吐蕃进犯。元二受朝廷任命去这里执行公务。此时,对于元二这趟公差,诸位有何联想?聊。(2)解二:“出阳关”。(知识链接五)途经甘肃出阳关。阳关,何地?请读: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元二在离开这里以后,就进入了茫茫的戈壁荒漠,被人 们称为西域边疆了,那里的情况就与内地太不相同了。此时,对于元二这趟公差,诸位乂作何感想?聊。结论:朋友此去路途遥远,艰难重重,这一

15、分别,不知猴年马月能再见啰!怎能不多饮两杯呢?3 .演绎情境。(音乐鸿雁起)你假设为王维,当你端起满满的一杯酒,你还有什么要嘱托的吗?请练说一一你假设为元二,当你端起满满的一杯酒,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请练说一一4 .小二,上酒老师为元二,请问王兄何在?老师为王维,请问元兄何在?“西出阳关无故人。兄弟,我们再干完这一杯酒吧。你再往西走,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像我这 样知心的老朋友了。来吧!干一一”(板书:西出阳关无故人)5 .师生诵读全诗。(知识链接六:阳关三叠)(1)千百年来,送元二使安西为大家所吟诵所流传,人们还谱上了曲子,当作送别曲,四处传唱。在 歌曲里,将“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这首曲子称为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是当时最流行、 传唱最久的歌曲。(2)岸静感受阳光三叠。(3)全体起立尽情诵读送元二使安西。五、总结与延伸(机动)L像这般深情款款的送别诗,岂止一首两首,来跟为师一起诵读。老师读诗题,你们读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高适别董大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去读诗,去读诗歌背后的故事,查一查,想一想,相信你能发现和感受到诗歌的妙趣与美好,再和更多朋友 去聊聊我们的古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