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03733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一题多练【学习目标】 1、从“三鉴赏一评价”考查同一首诗,再次明确高考考查诗歌角度。 2、准确解读诗歌内容,准确解读题干要求,规范作答。【例题解析】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释: (1)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 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阕乡(在今河南省)尉,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 之一。该诗作于天宝末年国家动乱之时。(2)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3)故关:故乡。(4)衰草:冬草枯黄,故日衰草。(5) “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

2、写其道路遥远漫长。(6)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7)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赏析: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情。前两联写诗人在故 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从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 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与友人相识太晚, 如今一别,深感在这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故乡衰草,寒云暮雪,阴郁笼罩,这些描写把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衬得凄楚悲切。全诗 情文并茂,哀婉感人。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一个“悲”字贯串全诗。首联写送别 的环境气氛,从衰草着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衰败

3、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 茫,一片凄清的景象。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 这一句写得直、露,但由于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 淡之感,相反倒是 为本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提挈全诗的作用。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 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 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冷峻和重压之感,对主 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染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此时留在旷野里的只有诗

4、人自己,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偏偏这时,天又下起了雪,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 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 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意脉 流畅,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 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 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徙他乡,饱经漂 泊困苦,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

5、时代动乱和 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 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 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搭配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堪称佳造。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 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友人离别处,独自 垂泪掩泣,企盼着相逢之日。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练习题目: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2、这首诗

6、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10、这首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二、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类解题步骤(三步五点)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解句:句义+手法效果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诗眼为“悲”,“悲”即送别的“悲伤”之情。首联以故关“

7、衰草遍”写送别环 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 “多难”的身世之感,堪 悲;尾联以“掩泪” “空相向”以期待再会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整首诗抒写了诗人送别 友人的悲伤之情。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解题步骤(三步三点)点特色: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雄浑豪放析特色: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语言特色:沉郁顿挫送别环境:衰草遍野,一片凄清的景象;送别之景:荒原茫茫,暮雪霏霏,更见沉 郁;回忆往事,感叹身世,没离开一个“

8、悲”字;垂泪掩泣,企盼相逢之日,哀婉动人。塑造了一位孤寂悲苦的诗人形象,渲染了悲凉的送别场景。烘托诗人送别友人的哀 痛心境,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解题步骤概括:(客观词)+ (主观词)+定性(图)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主观词联情旨:点明用该意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故关衰草、寒云暮雪、凄怆悲凉,哀婉凄楚的严冬送别图。郊外衰败的野草,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阴云密布,天幕低 垂,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 风雪归途。表现了诗人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伤感。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

9、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解题步骤概括:(客观词)+ (主观词)+定性(人)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主观词联情旨:点明用该形象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位少孤早客、知己难逢、多难堪悲的诗人形象。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又因国家动乱,远徙他乡,饱经漂泊困苦,再加上知 音绝少,在风雪寒冬与朋友相送。突出了诗人的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无限凄楚。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注意事项情感的原因分析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复杂性:情感的矛盾与变化多样性:情感的多项和多种参考答案(答出三点即可)(D因知己离别的痛苦:离别时“自堪悲”,离别后“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写出了离别的

10、悲伤。 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 对故园衰败的凄凉: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故园衰败的感伤。 对社会动荡的忧虑: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 对朋友远行的关切牵挂:衰草遍野、寒云暮雪,风尘何处期,表现了对友人的 牵挂。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托物起兴等)借事抒情(借古讽今、咏史抒怀、寓情于事等)借景抒情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景、以景结情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借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参考答案首联颔联融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11、、烘托)借衰草遍地的的故园,伸向寒云外的小 路,暮雪纷飞的归程,写出了一片凄凉衰败之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颈联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与友人相识恨晚,友情深厚,依依不舍的深情。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意象的作用营造氛围、意境。借物抒情(言志)。塑造背景或环境。以景衬境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或心境。奠定情感基调。参考答案意象:衰草、寒云、暮雪。 作用:营造了白雪茫茫、寒冷、荒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因朋友离别的孤寂悲凉之情。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景物描写作用内容分析:交待了时间、地点、背景、环境等结构分析:开头:触景生情、奠定感情基调结尾:以景结情、留

12、有想象空间情旨分析: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意境,衬托形象,表达情感(奠定情感基调,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以乐景衬 哀情,以乐景衬哀情等)。参考答案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寒冬、郊外、风雪衰草的环境故关衰草遍,触景生情,奠定全诗哀伤的感情基调。渲染了悲凉气氛,营造了凄凉氛围。以哀景衬哀情。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情景交融(顺序3、喜悲4、多少3 )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景、以景结情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借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参考答案故关衰草遍一触景生情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一以景结情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一以悲景写悲情全

13、诗情景交融。(分析略)10、这首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内容分析题参考答案本诗以“悲”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送别的伤悲之情。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地”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 寓悲;颈联写“少孤” “多难”的身世之感,堪悲;尾联写朋友分别,社会动乱,相逢 无期,甚悲。【当堂达标】*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诗句解析“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 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

14、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 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 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 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 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 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近处的山脊背后,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近相 衬,比平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

15、“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 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 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 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 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 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 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

16、。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 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 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 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 健康,表现了诗人爰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 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区.口 3、诗歌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4、诗歌的颔联、

17、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试做分析。5、诗歌的颔联、颈联是怎样写景的。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这首田园诗描绘怎样一幅画面,试做赏析。8、从情和景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9、从“动”、“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分别是“明”和“出”,“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溪水兀 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

18、了:远处碧色的峰峦, 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让人惊奇,充分次显示 出雨后的“新晴”。写出作者对大自然及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 景象。这样的结尾,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运用动静结合,使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给 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3、诗歌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 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

19、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仅仅用“原野旷”、“无 氛垢”六个字点题,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引起下文新晴野望内容。4、诗歌的颔联、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试做分析。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 山后傲然挺立。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 想感情。5、诗歌的颔联、颈联是怎样写景的。.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

20、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远处,可 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 口。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 亮; 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首田园诗通过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 思想感情7、这首田园诗描绘怎样一幅画面,试做赏析。.描绘一幅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

21、,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农家人忙碌的身影景色秀美田园风光图,充满诗情画意,清新自然,祥和安乐的氛围,而且有着浓郁的生 活气息,表达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8、从情和景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充满 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 活的思想感情。9、从“动”、“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 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 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 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顿时给田野平添了无限生 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