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19.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99007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1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1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1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19.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文言文断句方法及练习练习v第一:通文意,分层次第一:通文意,分层次。v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什么内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句大意。此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句大意。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v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v在阅读中,随时标

2、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吾、余、予、尔

3、、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你”)彼、此、其、之)彼、此、其、之v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的作用和位置。)v1、语首发语词、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前面一般要断开。一般要断开。v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故、是故、则、然则、或、况

4、、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前面一般要断开。一般要断开。v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后面一般要断开。一般要断开。v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

5、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v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后面一般都要一般都要断开。断开。v6、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句子时,“而而”字前面要断开)字前面要断开)。v第四:用语法,辩句式第四:用语法,辩句式。v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6、。者者也,也,是典型是典型的判断句式。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的判断句式。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为、乃、即、则等;等;不亦不亦乎乎 何何为为 安安哉(也)哉(也)岂岂哉哉 孰与孰与乎乎 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为所所、受、受于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如何何 奈奈何何 若若何何 得无得无乎乎 无乃无乃乎乎 况况乎乎 何以何以为为 与其与其孰若孰若。v第五:明修辞,巧判断。第五:明修辞,巧判断。v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句

7、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v如顶真句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子有有孙”;v如对偶句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云归而岩穴暝”。v断断 句句 练练 习习v1、用、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分)v异异 史史 氏氏 曰曰 满满 招招 损损 谦谦 受受 益益 天天 道道 也也 名名 小小 立立 遂遂 自自 以以 为为 是是 执执 叶叶 公公 之之 余余 习习 狃狃 而而 不不 变变 势势 不不 至至 大大 败败 涂涂 地地 不不 止止 也也 满满 之之 为为

8、 害害 如如 是是 夫。夫。v2、用、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v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v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v3、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v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朝四而暮三足乎

9、从狙皆伏而喜v(狙(狙:猕猴。损猕猴。损:减少。减少。家口家口:家粮。若家粮。若:你、你们。茅你、你们。茅:橡实,一橡实,一种粮食种粮食。)v答案答案 v1、异、异 史史 氏氏 曰曰 满满 招招 损损 谦谦 受受 益益 天天 道道 也也 名名 小小 立立 遂遂 自自 以以 为为 是是 执执 叶叶 公公 之之 余余 习习 狃狃(ni)而而 不不 变变 势势 不不 至至 大大 败败 涂涂 地地 不不 止止 也也 满满 之之 为为 害害 如如 是是 夫。夫。v2、访练兵简卒、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善于抚纳士众抚纳士众/皆为致死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

10、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访恒切齿/敦虽敦虽怀逆谋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v3、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从狙皆伏而喜。v4、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

11、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v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v6、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

12、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鸣而死。v7、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索雁则凌空远矣(援:引,拉。(援:引,拉。舒雁:鹅。舒雁:鹅。翔雁:鸿翔雁:鸿雁,善飞翔。雁,善飞翔。社伯:一社之长。社伯:一社之长。索:寻找。索:寻找。凌:升、凌:升、登。登。)v答案答案v4、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者不能讳也。理之

13、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观弈者之不若已。v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v6、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吴

14、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得食,鸣而死。v7、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获则烹。”其弟争曰: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v8、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

15、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友也v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措手足v10、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宝v11、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

16、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v答案答案v8、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异/华拾而掷去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宁读如故故/歆废书出看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子非吾友也v9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v10宋人或得玉

17、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子罕弗受/献玉者曰献玉者曰/以示玉以示玉人人/玉人以为宝也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故敢献之/子罕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尔以尔以玉为宝玉为宝/若以与我若以与我/皆丧宝也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不若人有其宝v11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或谓郑相曰/子嗜子嗜鱼鱼/何故不受何故不受/对曰对曰/吾以嗜鱼吾以嗜鱼/故不受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受鱼失禄/无以食无以食鱼鱼/不受得禄不受得禄/终身食鱼终身食鱼v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18、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曰宁信度无自信也v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就把尺寸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的时候,他忘带了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寸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何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v答案: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而忘

19、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何不试之以足?曰曰:“宁信度,无宁信度,无自信也。自信也。”v【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v【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

20、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v【答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契(q)其舟,曰: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此,不亦惑乎!v原文:原文:v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

21、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v答案:答案:v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v原文:原文: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

22、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v答案:答案: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言之貌若甚戚者。貌若甚戚者。vv原文:原文: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v答案:答案:余闻而愈悲,孔子曰: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虎也!

23、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v原文:原文: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v翻译翻译: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

24、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v答案:答案: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而远寻师学。v原文:原文: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它异也v翻译翻译: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

25、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v答案:答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久行怀思,无它异也。行怀思,无它异也。”v原文:原文: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于机杼zh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v翻译翻译: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

26、废时光。v答案:答案: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时日。v原文:原文:夫子积学当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v翻译翻译: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v答案:答案:夫子积学,当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日知其所亡,以就,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其言,复还终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