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7598631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悬吊运动疗法.ppt(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悬吊运动疗法的治疗S-E-T 神经发育疗法神经发育疗法(NDT)(NDT)玻巴斯法玻巴斯法起源于起源于Mrs.Berta Bobath,Mrs.Berta Bobath,(治疗(治疗师)和他丈夫师)和他丈夫Dr.Karel BobathDr.Karel Bobath(医师)(医师)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姿势和运动协调障碍伴随不规姿势和运动协调障碍伴随不规则的肌张力则的肌张力直接导致功能限制直接导致功能限制中风和脑瘫患儿中风和脑瘫患儿运动随人的一生而改变运动随人的一生而改变预测不规则姿势和运动的进程预测不规则姿势和运动的进程主要障碍主要障碍/继发性(次要)障继发性(次要)障碍碍 了

2、解他们是怎样从有限的神经了解他们是怎样从有限的神经功能保留上发展的功能保留上发展的个人独特的运动体验个人独特的运动体验尝试用刻板模式化的运动策尝试用刻板模式化的运动策略来代偿略来代偿 构成的丢失构成的丢失 异常运动模式异常运动模式 代偿代偿 肌肉失衡肌肉失衡 稳定性的缺乏稳定性的缺乏 固定固定 重复重复 卡卡 锁锁 :颈部卡锁颈部卡锁 头和颈不对称头和颈不对称 肩部卡锁肩部卡锁 骨盆骨盆-髋部卡锁髋部卡锁异常运动的发展异常运动的发展 颈部卡锁颈部卡锁 轴性伸展为首要反重力轴性伸展为首要反重力 反重力伸展反重力伸展 反重力屈曲反重力屈曲 反重力屈曲不足反重力屈曲不足 屈曲和伸展缺乏平衡屈曲和伸展

3、缺乏平衡“固定固定”地完成任务地完成任务“卡锁卡锁”颈部运动发展颈部运动发展 正常正常 颈部曲伸的平衡下巴下收颈部曲伸的平衡下巴下收 异常异常 缺乏抗重力的颈部屈曲缺乏抗重力的颈部屈曲 无无“下巴下收下巴下收”颈部过伸颈部过伸 代偿代偿 提肩提肩 肩胛骨运动受限肩胛骨运动受限 上肢功能上肢功能头颈不对称头颈不对称正常正常动作对称、中线定向动作对称、中线定向异常异常ATNR ATNR 占优占优缺乏双侧对称的上肢功能缺乏双侧对称的上肢功能单侧使用上肢单侧使用上肢;挂口挂口 脊柱侧弯骨盆前移脊柱侧弯骨盆前移缺乏眼球汇聚缺乏眼球汇聚缺乏眼球控制缺乏眼球控制缺乏对身体的觉察缺乏对身体的觉察 肩部卡锁肩部

4、卡锁 正常正常肩胛骨的动态稳定性肩胛骨的动态稳定性 前臂负重时无肩胛骨前臂负重时无肩胛骨的翼向运动的翼向运动肌肉伸长肌肉伸长 腰部控制的发育腰部控制的发育 异常异常缺乏肩胛骨稳定性缺乏肩胛骨稳定性 缺乏肱骨外旋缺乏肱骨外旋,外展外展 和水平内收和水平内收肩胛骨内收肩胛骨内收 缺乏脊柱延伸缺乏脊柱延伸负重和移位困难负重和移位困难缺乏保护性背伸缺乏保护性背伸缺乏手部功能缺乏手部功能骨盆骨盆-髋卡锁髋卡锁 :骨盆前倾骨盆前倾 正常正常 异常异常骨盆可前后运动骨盆可前后运动 缺乏骨盆控制缺乏骨盆控制前倾前倾 重量侧移重量侧移 和翻正反应和翻正反应 腰部过伸腰部过伸 负重时侧向曲屈负重时侧向曲屈 蛙腿姿

5、势蛙腿姿势 跪时骨盆过度前倾跪时骨盆过度前倾后倾后倾 兔跳姿势兔跳姿势 腹部曲屈腹部曲屈 侧肢曲屈侧肢曲屈 悬吊运动疗法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S-E-T)S-E-TS-E-T是一种以主动性、娱乐性为特征的训练脑、神经及肌肉骨骼疾患是一种以主动性、娱乐性为特征的训练脑、神经及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此方法包括早期刺激和感觉统合技术的方法。此方法包括早期刺激和感觉统合技术2 2个部分,涵盖了多感官刺个部分,涵盖了多感官刺激和运动功能训练,融合了成熟、动态理论观念,使小儿康复中传统物理激和运动功能训练,融合了成熟

6、、动态理论观念,使小儿康复中传统物理训练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补充。训练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补充。S-E-T:Sling suspension therapyMechanical principleTherapeutic principleMorway-1960S-E-T的起源的起源 S S-E E-T T(悬吊运动治疗)概念起源于北欧国家挪威。(悬吊运动治疗)概念起源于北欧国家挪威。2020世纪世纪30304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治疗受为了治疗受伤的战士伤的战士,医务工作者使用简易的悬吊装置对受伤的战医务工作者使用简易的悬吊装置对受伤的战士进行肌肉放松治疗。士进行

7、肌肉放松治疗。6060年代吊带就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年代吊带就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 和髋关节方面的疾和髋关节方面的疾病。病。9090年代初期他们发展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年代初期他们发展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S-E-T 的要素的要素SET 力量力量放松放松流畅性流畅性训练训练稳定性训稳定性训练练感觉运动感觉运动功能功能耐力耐力团体团体训练训练 放松放松 将身体某部位按预定姿势放置于悬吊装置将身体某部位按预定姿势放置于悬吊装置 轻轻地运动身体局部轻轻地运动身体局部 在治疗前后使用在治疗前后使用 强调终止特定肌肉的活动强调终止特定肌肉的活动流畅性训练流畅性训练 主要障碍主要障碍:神经运动控制神经运动控制流

8、畅性体验流畅性体验 继发性障碍继发性障碍:ROM:ROM 和和 挛缩挛缩 受悬吊装置的牵引受悬吊装置的牵引 控制和活动关节至最大范围控制和活动关节至最大范围稳定性稳定性 训练稳定肌肉系统训练稳定肌肉系统 易化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共同易化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共同收缩收缩 训练近端稳定性训练近端稳定性近端和远端分布近端和远端分布 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 安排特定任务安排特定任务 姿势稳定性和流畅性姿势稳定性和流畅性感觉运动功能感觉运动功能 身体适应重力的改变身体适应重力的改变 闭链训练闭链训练 不稳定的平面不稳定的平面 站于悬带上站于悬带上 充气橡皮垫充气橡皮垫肌力:动链肌力:动链开动链开动链远端无负重远端

9、无负重远端可自由运动远端可自由运动侧重于分离地训练肌肉侧重于分离地训练肌肉训练(激活主动肌和协同肌)的个别训练(激活主动肌和协同肌)的个别肌群肌群 闭动链闭动链 远端负重远端负重 远端被固定远端被固定 增加静态增加静态/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 增加关节的压力增加关节的压力 激活主动肌激活主动肌/协同肌协同肌/拮抗肌拮抗肌 为了功能的训练为了功能的训练悬吊的生物力学的理论基础悬吊的生物力学的理论基础 悬吊点(悬吊点(SPSP)指绳子出离悬吊装置的位置指绳子出离悬吊装置的位置 根据根据SPSP的放置与关节的关系的放置与关节的关系,可分为轴性可分为轴性,尾性尾性,颅性颅性,内内 侧侧,外侧和中立悬外侧

10、和中立悬吊吊.轴性轴性SP SP 尾性尾性SP SP 颅性颅性SP SP 内侧内侧SP SP 外侧外侧SP SP S-E-T S-E-T 概念概念 主动性疗法主动性疗法 作用于薄弱环节和运动控制作用于薄弱环节和运动控制 在相应的水平上发现相应的训练在相应的水平上发现相应的训练 进程在可接受范围进程在可接受范围视觉视觉前庭觉前庭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通过肌肉校正全身的平衡通过肌肉校正全身的平衡稳定局部的关节稳定局部的关节 S-E-T S-E-T 中的早期干预中的早期干预 玩耍为中心的刺激以实现儿童玩耍为中心的刺激以实现儿童儿童,儿童儿童,儿童成人的互动成人的互动 支持孩子的个人活动支持孩子的个人活动

11、 有助于动态稳定性和增强注意力跨度有助于动态稳定性和增强注意力跨度 感觉运动的整合感觉运动的整合评估的原则评估的原则 把患者当作一个具有多方面能力和限制的独把患者当作一个具有多方面能力和限制的独特(个体化)的人来评估特(个体化)的人来评估 把每个患者放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框架里进行把每个患者放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框架里进行评估评估“外观外观”与与 “内观内观”重视姿势和运动的成分重视姿势和运动的成分 :高效或低效高效或低效 评估和治疗过程评估和治疗过程 初次接触初次接触患者和家患者和家庭庭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观察观察/评估评估评估评估/分分析析 构想假设构想假设 制定护制定护理理计划计划 和和目标目标干预

12、计划干预计划执行执行/测试测试假设假设 重新评估重新评估和评估有和评估有效性效性 器械的使用与介绍器械的使用与介绍一、早期干预装置一、早期干预装置 包括早期刺激摆动装置、悬挂爬行装置、悬挂支持摆动装置、包括早期刺激摆动装置、悬挂爬行装置、悬挂支持摆动装置、吊床。吊床。二、感觉统合运动刺激二、感觉统合运动刺激 海盗船、平衡凳、悬吊鞋、云梯、平衡双杠、多功能棒。海盗船、平衡凳、悬吊鞋、云梯、平衡双杠、多功能棒。早期刺激摆动装置早期刺激摆动装置 目的目的:刺激小儿追视、追听,加强本体感觉传入,有效抑制原始反射;促进刺激小儿追视、追听,加强本体感觉传入,有效抑制原始反射;促进颈立直反射及手颈立直反射及

13、手-足足-口口-眼协调的正中取向定位。眼协调的正中取向定位。最大承重最大承重:50kg:50kg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1:1岁以下岁以下 操作准备:将摇摆悬挂绳束穿过悬挂皮带,系于早期刺激摆动装置两边,操作准备:将摇摆悬挂绳束穿过悬挂皮带,系于早期刺激摆动装置两边,然后调整至理想高度和角度(高度调整取决于小儿悬吊时是坐姿还是站姿,然后调整至理想高度和角度(高度调整取决于小儿悬吊时是坐姿还是站姿,或者可用于小儿在地板上的坐位面)。悬挂后摆动一下,治疗师可从一侧或者可用于小儿在地板上的坐位面)。悬挂后摆动一下,治疗师可从一侧调节合适的高度调节合适的高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在早期摆动刺激装置中,两边的绳

14、束应让其自由垂落。在早期摆动刺激装置中,两边的绳束应让其自由垂落。在早期摆动刺激训练中需要系好安全带,并使平板正好抵住治疗师身体。在早期摆动刺激训练中需要系好安全带,并使平板正好抵住治疗师身体。使用本装置的年龄组应为缺乏自发运动的婴儿。使用本装置的年龄组应为缺乏自发运动的婴儿。训练装置的动作设计可以根据小儿的情况以及治疗师的目的来逐步调整训训练装置的动作设计可以根据小儿的情况以及治疗师的目的来逐步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同时治疗师的手和手臂要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并且要找到练强度和方法。同时治疗师的手和手臂要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并且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位置。适合自己的训练位置。悬挂爬行装置悬挂爬行装置

15、目的:加强全身脊柱伸展模式;双上肢支撑能力,为手掌表面感觉脱敏;目的:加强全身脊柱伸展模式;双上肢支撑能力,为手掌表面感觉脱敏;促进躯干的动态稳定性;骨盆控制的能力以及抗重力的学习。促进躯干的动态稳定性;骨盆控制的能力以及抗重力的学习。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0:1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1:1 岁以下不会爬行的婴幼儿岁以下不会爬行的婴幼儿 操作准备:将爬行装置通过悬挂绳固定于支撑绳上部,将装置降低,贴近操作准备:将爬行装置通过悬挂绳固定于支撑绳上部,将装置降低,贴近地面,将儿童俯卧位置于装置上,利用胸骨支撑,然后将其升高地面,将儿童俯卧位置于装置上,利用胸骨支撑,然后将其升高2-32-3.注意事项

16、注意事项 儿童的体重过高导致其无法自由抬头和向前伸展手臂,治疗师需儿童的体重过高导致其无法自由抬头和向前伸展手臂,治疗师需要通过调整悬挂支架的角度,向前抬高儿童身体的前部分,减要通过调整悬挂支架的角度,向前抬高儿童身体的前部分,减少重力负荷。而向后降低儿童的前部分则增加重力负荷。少重力负荷。而向后降低儿童的前部分则增加重力负荷。尽量与儿童面对面交流强化治疗过程。尽量与儿童面对面交流强化治疗过程。如果只有治疗师一人,可使用镜子等,使治疗师眼睛能在水平面如果只有治疗师一人,可使用镜子等,使治疗师眼睛能在水平面面对儿童。面对儿童。悬挂支持摆动装置悬挂支持摆动装置 目的目的:脱离固定的坐位模式;加大各

17、关节的活动度及手指抓握能力;促进脱离固定的坐位模式;加大各关节的活动度及手指抓握能力;促进骨盆控制稳定性。骨盆控制稳定性。最大承重最大承重:50:5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会爬行的儿童会爬行的儿童 操作准备:将装置通过两条红绳绕过悬挂绳的两侧绳结进行固定,调整操作准备:将装置通过两条红绳绕过悬挂绳的两侧绳结进行固定,调整好高度。好高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在支持摆动中,两侧绳索应尽可能的放长。可以通过需要调整高在支持摆动中,两侧绳索应尽可能的放长。可以通过需要调整高度固定绳索。度固定绳索。装置上装有可调整的握柄,儿童的手臂可以置于板上。装置上装有可调整的握柄,儿童的手臂可以置于板上。治疗中要将绳索

18、用锁扣集合起来避免摆动时有不必要的倾斜。治疗中要将绳索用锁扣集合起来避免摆动时有不必要的倾斜。治疗中要注意给儿童一定的保护,以防在摆动中发生碰撞;下肢治疗中要注意给儿童一定的保护,以防在摆动中发生碰撞;下肢变形应穿戴矫形器变形应穿戴矫形器吊床吊床 目的:抑制非对称性姿势,角弓反张;诱发颈立直反射促通反身;促进目的:抑制非对称性姿势,角弓反张;诱发颈立直反射促通反身;促进患儿正中指向;前庭刺激以及动眼训练。患儿正中指向;前庭刺激以及动眼训练。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50:15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任何年龄的儿童任何年龄的儿童 操作准备:将吊床与悬挂臂相连,将吊带穿过悬挂臂两边,调整好高度操作准备:将

19、吊床与悬挂臂相连,将吊带穿过悬挂臂两边,调整好高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使用时注意,吊带要从悬挂臂的外部塞子内穿过。使用时注意,吊带要从悬挂臂的外部塞子内穿过。两条悬挂绳可以使吊床垂直运动,治疗师需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摆两条悬挂绳可以使吊床垂直运动,治疗师需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摆动以避免对前庭的过度刺激。动以避免对前庭的过度刺激。在治疗中治疗师要注意随时观察儿童在吊床的位置,以免发生摔在治疗中治疗师要注意随时观察儿童在吊床的位置,以免发生摔倒或碰撞。倒或碰撞。感觉统合运动刺激冒险船感觉统合运动刺激冒险船 目的目的:通过很强的趣味性,促进儿童的坐位平衡反射和立直反射;加强骨通过很强的趣味性,促进儿童的坐位平

20、衡反射和立直反射;加强骨盆控制能力和重心转移能力;增强了儿童们团结合作的意识。盆控制能力和重心转移能力;增强了儿童们团结合作的意识。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50:15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1:1岁以上岁以上 操作准备:用牵引钩将冒险船和操作准备:用牵引钩将冒险船和2 2条红色悬吊绳成对角线连接(这样可以条红色悬吊绳成对角线连接(这样可以在悬吊的时候形成在悬吊的时候形成“船头和船尾船头和船尾”),再将快速松紧装置卡在冒险船的),再将快速松紧装置卡在冒险船的吊绳上调整吊绳,让冒险船保持水平不会倾斜。吊绳上调整吊绳,让冒险船保持水平不会倾斜。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当多个儿童在上面训练的时候并不容易让船晃起来

21、当多个儿童在上面训练的时候并不容易让船晃起来 ,因此最好,因此最好一次先推一根吊绳。一次先推一根吊绳。当冒险船晃动的时候,很可能会碰撞到其他物品或在旁边玩耍的当冒险船晃动的时候,很可能会碰撞到其他物品或在旁边玩耍的儿童,请治疗师注意周围状况。儿童,请治疗师注意周围状况。在治疗中一定记得缓慢晃动船体,以防止儿童双手未抓稳发生坠在治疗中一定记得缓慢晃动船体,以防止儿童双手未抓稳发生坠落意外。落意外。吊凳(或平衡凳)吊凳(或平衡凳)目的:全身稳定肌训练及平衡训练目的:全身稳定肌训练及平衡训练,以及强烈的前庭刺激以及强烈的前庭刺激 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50:15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1:1岁以上岁以上

22、 操作准备:先将凳子的两端分别用安全扣(操作准备:先将凳子的两端分别用安全扣(U U型扣)扣住挂在架子的吊绳型扣)扣住挂在架子的吊绳上。可以将凳子吊起来调整到一定的高度,也可以平放于地板上。上。可以将凳子吊起来调整到一定的高度,也可以平放于地板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吊凳在摇晃的过程中,容易撞击周围的人或物体。吊凳在摇晃的过程中,容易撞击周围的人或物体。在吊凳上呈坐位,需要有固定或是很好的稳定性,否则容易发生坠落。在吊凳上呈坐位,需要有固定或是很好的稳定性,否则容易发生坠落。悬吊鞋悬吊鞋 目的:可促进双下肢内收肌和外展肌的肌力训练和牵拉,目的:可促进双下肢内收肌和外展肌的肌力训练和牵拉,尤其尤其

23、对痉挛对痉挛 型脑瘫内收肌紧张导致的剪刀步纠正疗效好型脑瘫内收肌紧张导致的剪刀步纠正疗效好 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50:15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可站立的儿童可站立的儿童 操作准备:将操作准备:将2 2只完全相同的悬吊鞋粘合固定在只完全相同的悬吊鞋粘合固定在2 2根悬吊带上,调根悬吊带上,调整好高度。整好高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吊鞋上训练需要强大臂力并且易出现疲劳感,治疗师应该同家长吊鞋上训练需要强大臂力并且易出现疲劳感,治疗师应该同家长仔细观察儿童的反仔细观察儿童的反 应,以免发生坠落。应,以免发生坠落。在治疗中双腿外展位,治疗师应该严格要求儿童和指导儿童,在治疗中双腿外展位,治疗师应该严格要

24、求儿童和指导儿童,以防发生肌肉拉伤。以防发生肌肉拉伤。下肢变形应穿戴矫形器,膝反张患儿应穿戴膝支架下肢变形应穿戴矫形器,膝反张患儿应穿戴膝支架.绳梯绳梯 目的:有效促进四肢协调能力,尤其对双上肢的抓握、推拉等精目的:有效促进四肢协调能力,尤其对双上肢的抓握、推拉等精细动作较好;同时对各个体位下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有非常细动作较好;同时对各个体位下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有非常好的促通。好的促通。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00:10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半岁以上半岁以上 操作准备:先将绳梯悬挂固定在横掉杆上,两根吊带将横杆的两操作准备:先将绳梯悬挂固定在横掉杆上,两根吊带将横杆的两头固定吊起调整高度和位置

25、。头固定吊起调整高度和位置。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因绳梯悬挂后较高,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保护好儿童,以免发生因绳梯悬挂后较高,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保护好儿童,以免发生坠落。坠落。每个爬架的重叠处会有缝隙,请勿儿童单独玩耍或训练,以免手每个爬架的重叠处会有缝隙,请勿儿童单独玩耍或训练,以免手指被夹。指被夹。在治疗中,凡有下肢变形者,应穿戴相应矫形器在治疗中,凡有下肢变形者,应穿戴相应矫形器挂臂双杠挂臂双杠 目的:促进骨盆控制能力,协调性的移动运动;加强儿童的空间目的:促进骨盆控制能力,协调性的移动运动;加强儿童的空间方位感和前庭平衡觉。方位感和前庭平衡觉。最大承重最大承重:75:75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

26、会高跪的儿童会高跪的儿童 操作准备:挂臂双杠的每根杠由操作准备:挂臂双杠的每根杠由2 2根附加的悬吊带挂起来,将悬根附加的悬吊带挂起来,将悬吊带的红色系带挂住双杠两头的挂钩,将松紧装置调节好。吊带的红色系带挂住双杠两头的挂钩,将松紧装置调节好。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双杠容易晃动,务必要掌握好,以免撞击他人或物品。双杠容易晃动,务必要掌握好,以免撞击他人或物品。注意调整双杠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不符合训练要求。注意调整双杠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不符合训练要求。悬挂好后,要将松紧装置卡住,以免松动出现意外。悬挂好后,要将松紧装置卡住,以免松动出现意外。多功能棒多功能棒 目的:主动抓握和玩耍。手目的:主动抓

27、握和玩耍。手眼协调的能力。眼协调的能力。最大承重最大承重:150:150 适宜年龄适宜年龄:会高跪的儿童会高跪的儿童 操作准备:分别将操作准备:分别将2 2根悬吊带套在多功能棒两端的凹槽上固定,根悬吊带套在多功能棒两端的凹槽上固定,同时调整好高度。同时调整好高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多功能棒容易晃动,务必要掌握好,以免撞击他人或物品多功能棒容易晃动,务必要掌握好,以免撞击他人或物品 注意调整多功能棒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不符合训练要求注意调整多功能棒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不符合训练要求 悬挂好后,要将吊带严格卡在多功能棒上,以免松动出现意外。悬挂好后,要将吊带严格卡在多功能棒上,以免松动出现意外。儿

28、童在多功能棒上治疗时,周围应有家长或治疗师陪伴,以免儿童在多功能棒上治疗时,周围应有家长或治疗师陪伴,以免发生意外。发生意外。其实,除去我们所见的各种悬挂装置,其实,除去我们所见的各种悬挂装置,只需要一根宽的悬吊带和两根细的悬吊只需要一根宽的悬吊带和两根细的悬吊带,就能让我们的康复训练变得无所不带,就能让我们的康复训练变得无所不能。能。举例:举例:悬吊手支撑训练悬吊手支撑训练操作方法:患儿俯卧位,治疗师将吊带套入患儿踝关节或膝关节操作方法:患儿俯卧位,治疗师将吊带套入患儿踝关节或膝关节上方,令患儿双手支撑起后升高悬吊点。其高度越高或越低难上方,令患儿双手支撑起后升高悬吊点。其高度越高或越低难度

29、越大,与患儿平行时难度最小。度越大,与患儿平行时难度最小。作用:训练该患儿全身稳定肌及上肢关节感受器的刺激和全身伸作用:训练该患儿全身稳定肌及上肢关节感受器的刺激和全身伸展肌的肌力训练,尤其以上肢支撑能力所体现。展肌的肌力训练,尤其以上肢支撑能力所体现。注意:悬吊点应在膝关节以上注意:悬吊点应在膝关节以上 悬吊摆腿训练悬吊摆腿训练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或侧卧位,治疗师依据悬吊点将吊带套入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或侧卧位,治疗师依据悬吊点将吊带套入患儿踝关节处,同时嘱患儿向外摆动或向内摆动。患儿踝关节处,同时嘱患儿向外摆动或向内摆动。作用:在减重的情况下训练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臀肌、髂腰肌。作用:在

30、减重的情况下训练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臀肌、髂腰肌。注意:有膝反张患儿应注意悬吊点注意:有膝反张患儿应注意悬吊点 悬吊震颤训练悬吊震颤训练 操作方法:体位不固定,依据肌肉走向为悬吊点,肌紧张高则轻操作方法:体位不固定,依据肌肉走向为悬吊点,肌紧张高则轻柔震颤,肌紧张低则强度加强(张力高的使其放松,张力低的柔震颤,肌紧张低则强度加强(张力高的使其放松,张力低的使其肌肉收缩达到预期目的)使其肌肉收缩达到预期目的)作用:缓解肌紧张,增强肌收缩。作用:缓解肌紧张,增强肌收缩。注意:震颤力度应符合患儿本身情况。注意:震颤力度应符合患儿本身情况。在整个在整个SETSET的治疗中,以上的训练内容是比较局限的但是通过它我的治疗中,以上的训练内容是比较局限的但是通过它我们可以演变出更多适用的方法。我们应该坚持刺激和治疗的原则,同时们可以演变出更多适用的方法。我们应该坚持刺激和治疗的原则,同时也应该坚持游戏活动的原则。这样才是我们激发、刺激和推动孩子们的也应该坚持游戏活动的原则。这样才是我们激发、刺激和推动孩子们的关键,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站立、克服重力转移、调整姿势、行走、动作关键,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站立、克服重力转移、调整姿势、行走、动作控制技巧以及对话和交流。控制技巧以及对话和交流。SETSET的应用为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注入了新的应用为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鲜的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