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和萃取.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7595227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馏和萃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蒸馏和萃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馏和萃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馏和萃取.pdf(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8 页 蒸馏和萃取 蒸馏和萃取篇 1:高中生物选修 3 专题一知识梳理 生物选修三第一个专题介绍的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是一种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选修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选修 3 专题一知识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末端通

2、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 (1)两种 DNA 连接酶(Ecoli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的比较:第 2 页 共 28 页 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区别:E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 T4DNA 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2)与 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是连接两个 DNA 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3、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 DNA 的鉴定和选择。(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 第 3 页 共 28 页 一、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

4、精反应呈灰绿色。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 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第 4 页 共 28 页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 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

5、败变质。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 4:1 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色法;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高中生物选修必备知识 第 5 页 共 28 页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和萃取。2、水蒸

6、汽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汽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如玫瑰油、薄荷油等(也可用萃取法)。3、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常使用压榨法,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4、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用萃取法。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发出有机溶剂,获取纯净的植物芳香油。5、石油醚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所以适宜用作胡萝卜素的萃取剂。6、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故适用于蒸馏法。7、玫瑰精油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 目的是增加水层

7、密度,使油水分层。分离油层后加无水 Na2SO4,目的是除去水,再过滤去除 Na2SO4。8、橘皮压榨前用石灰水浸泡,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第 6 页 共 28 页 9、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所以适于用萃取法。10、萃取时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有机溶剂燃烧、爆炸。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以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蒸馏和萃取篇 2:化学有机实验的试题 化学有机实验的试题【1】一、基本操作(7-8 分)萃取:用乙酸乙酯从苯酚水溶液中萃取苯酚,苯酚水溶液 10mL,萃取 2 次(第一次取乙酸乙酯 5mL

8、,第二次取 3mL),用 2%FeCl3 检验 萃取效果,有机层倒入回收瓶中。实验结束后,清洗仪器,清理实验台面,征得主考老师同意后离开实验室。蒸馏:取 20mL 乙醇,选择合适的仪器,加热蒸馏 2 分钟,经主考老师同意后,拆卸仪器,结束实验,清理实验台面,征得主考老师同意后离开实验室。熔点的测定:用毛细管法测定尿素的熔点(加热 3min,经主考老师同意后,结束实验,清洗仪器,清理实验台面,废弃物入垃圾桶)。征得主考老师同意后离开实验室。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回流):选择合适的仪器,取 10ml 冰醋酸,加 10 滴浓硫酸、10ml 正丁醇。加热 2min,经主考老师同意后,结束实验,清理实验台面

9、。第 7 页 共 28 页 征得主考老师同意后离开实验室。重结晶:取 2 克粗乙酰苯胺,用适量的热水进行重结晶。实验完毕,产品倒入回收瓶,清洗仪器,清理实验台面。征得主考老师同意后离开实验室。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100 5.63g;80 3.5g;25 0.56g;6 0.53g 二、问答题(口答部分 2-3 分,从以下问题中任选 2-3 题,让学生口答)1、熔点测定的意义?2、电泳实验中,如何判断氨基酸的移动方向?3、影响熔点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熔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4、熔点测定实验中“三中心重合”指的是什么?5、加热过快对测定熔点有何影响?为什么?6、蒸馏酒精用什么样的冷凝

10、管?7、蒸馏时物料最多为蒸馏烧瓶容积的多少?8、水蒸气蒸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考虑采用水蒸气蒸馏?9、重结晶主要有哪几步?各步的作用是什么?第 8 页 共 28 页 10、任举出两种分离提纯操作?11、蒸馏时加沸石的作用是什么?12、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如何?13、萃取的意义是什么?萃取与洗涤有何异同?所做实验中哪些是萃取,哪些是洗涤?14、蒸馏过程中若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15、层析时点样时样点过大或过小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16、萃取时,上层液体为什么要从上面倒出来?17、层析时,斑点为什么不能浸入展开剂内?18、展开时,层析缸为什么要密封?19、重结晶时,加活性炭过多对实验会有什

11、么影响?20、重结晶的溶剂应具备什么条件?21、乙酰苯胺的制备中,制得的产物怎样检验其纯度?22、扇形滤纸的作用是什么?23、实验时,层析缸里为什么不能有水?第 9 页 共 28 页 24、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实验中用碳酸氢钠洗涤的目的是什么?25、熔点测定实验中软木塞为什么要有一个切口?26、用过的毛细管能否重复使用,为什么?27、蒸馏或回流操作中,冷凝水为什么要从冷凝管的下端进,上端出?28、蒸馏操作结束时先关水后停止加热还是先停止加热后关水,为什么?29、纸层析、纸上电泳实验过程中,为什么手不能直接接触纸条的工作部分?化学有机实验的试题【2】一、填空题(本题 22 分,每空 2 分)1、测定

12、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 11.2 mm,长为7080 mm。试样的高度约为,试样应不含,装样应()。2、蒸馏是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当二组分沸点相差()以上,可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当二组分沸点相差不大,或需高纯度,可用分离。一定压力下,一种纯净的()物质具有恒定的沸点,且沸程范围很小,一般为()。3、测定熔点的意义主要有()和()。4、重结晶操作过程中,若待提纯物质含有有色杂质,可用活性炭脱色,活性 第 10 页 共 28 页 炭用量依颜色深浅而定,一般为待提纯物质质量的()%。二、判断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蒸馏时温

13、度计水银球应毗连冷凝管的出口,若水银球位置在冷凝管出口上方,测得温度 偏高。2、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试样中含有杂质。()3、用蒸馏法测液体的沸点时,烧瓶内被测化合物的体积应占烧瓶体积的3/4。()4、制备出的液体物质在进行蒸馏提纯前,先需要干燥,一般每 10mL 样品约需0.51.0g 干 燥剂。()5、萃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纯的一种操作。()三、选择题(共 12 分,每题 4 分)(若为多选,少选选对适当给分,多选或选错不给分)1、适用于水蒸气蒸馏的化合物应具备的性质有。第 11 页 共 28 页 A、不溶或难溶于水 B

14、、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 C、在沸腾下与水不起化学反应 D、在 100左右,该化合物应有一定的蒸汽压 2、抽气过滤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A、先关水泵再打开安全瓶的活塞 B、先打开安全瓶的活塞再关水泵 C、先关水泵再拔抽滤瓶的橡胶管 D、先拔抽滤瓶的橡胶管再关水泵 3、重结晶操作的一般步骤,其顺序是()。(顺序错不给分)A、活性炭脱色;B、趁热过滤;C、制饱和溶液;D、溶液冷却析晶 化学有机实验的试题【3】一、填空题:1、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侵入。2、(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从反应

15、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3、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除去),不应见到有(浑浊)。第 12 页 共 28 页 4、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下列情况:(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状物质)物质;(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氧化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5、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有用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去)。6、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破裂)

16、。7、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等 8、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9、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 1-1.2mm,长约 70-80mm;装试样的高度约为(23 mm),要装得(均匀)和(结实)。10、减压过滤结束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泵),以防止倒吸。11、用羧酸和醇制备酯的合成实验中,为了提高酯的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可采取(提高反应物的用量)、(减少生成物的量)、(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12、利用分馏柱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

17、为分馏。第 13 页 共 28 页 13、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14、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15、熔点为固-液两态在大气压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其熔点是(固定的)。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1),该温度范围称之为(熔程)。如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熔程也(变长)。16、合成乙酰苯胺时,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10)摄氏度左右,目的在于(蒸出反应中生成的水),当反应接近终点时,蒸出的水

18、分极少,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从而出现温度计(上下波动)的现象。17、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汽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口流出,此时,测定的沸点数值将(偏低)。18、利用分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实际上就是在分馏柱内使混合物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19、萃取是提取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手段。它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20、一般(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升 第 14 页 共 28 页 高)溶解度(增大),反

19、之则溶解度(降低)。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下降,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化合物及杂质的溶解度的不同,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21、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及(空气 冷凝管);其中,(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合成实验的回流操作,(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 140 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蒸馏操作中;高于 140 的有机 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22、在水蒸气蒸馏开始时,应将 T 形管的(螺旋夹夹子)打开。在蒸馏过程中,应调整加热速度,以馏出速度(23 滴/秒)为宜。二、判断下面说法的准确性,正确画,不正确画。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

20、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会影响测定结果。()2、进行化合物的蒸馏时,可以用温度计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会对所测定的化合物产生影响。()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5、没有加沸石,易引起暴沸。()6、在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分水器中应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未反应的乙酸顺利返回烧瓶中。()第 15 页 共 28 页 7、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忘了加沸石。可以直接从瓶口加入。()8、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9、熔点管不干净,

21、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10、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1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1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13、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 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 5为宜。()14、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15、用 MgSO4 干燥粗乙酸乙酯,干燥剂的用量根据实际样品的量来决定。()16、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17、精制乙酸乙酯的最后一步蒸馏中,所用仪器均需干燥。()18、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在水蒸汽蒸馏前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来

22、中和水溶液。()第 16 页 共 28 页 19、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来提纯。()20、在水蒸汽蒸馏实验中,当馏出液澄清透明时,一般可停止蒸馏。()21、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22、在进行常压蒸馏、回流和反应时,可以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操作。()23、在进行蒸馏操作时,液体样品的体积通常为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24、球型冷凝管一般使用在蒸馏操作中。()25、在蒸馏实验中,为了提高产率,可把样品蒸干。26、在正溴丁烷的制备中,气体吸收装置中的漏斗须置于吸收液面之下。27、在反应体系中,沸石可以重复使用。28、利用活性炭进行脱色时,其量的使用一般需控制在 1

23、%-3%。29、“相似相溶”是重结晶过程中溶剂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30、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高。()31、A、B 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第 17 页 共 28 页 32、重结晶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来诱发结晶。()3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3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35、熔点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三、选择题 1、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C)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A、MgSO4;B、CH3COONa;C、C6H5CHO;D、

24、NaCl 2、正溴丁烷的制备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A)A、除去硫酸 B、除去氢氧化钠 C、增加溶解度 D、进行萃取 3、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C)方法精制。A、过滤;B、活性炭脱色;第 18 页 共 28 页 C、蒸馏;D、水蒸气蒸馏.4、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C)。A、试样有杂质;B、试样不干燥;C、熔点管太厚;D、温度上升太慢。5、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A)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6、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B)。A、立刻加入沸石;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7、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A)。A、

25、1%-3%;B、5%-10%;C、10%-20%四、实验操作:1、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第 19 页 共 28 页 答: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正溴丁烷)下沉。2、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爆裂。3、遇到磨口粘住时,怎样才能安全地打开连接处?答:(

26、1)用热水浸泡磨口粘接处。蒸馏和萃取篇 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很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实际上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想要提高成绩首先是要把最基础的知识点理解明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化学必修一知识重点 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第 20 页 共 28 页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

27、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第 21 页 共 28 页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

28、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

29、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Ba2+和 SO42-、Ag+和 Cl-、Ca2+和 CO32-、Mg2+和 OH-等 第 22 页 共 28 页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H+和CO32-,HCO3-,SO32-,OH-和 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H+和 OH-、CH3COO-,OH-和 H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

30、大量的 H+(或 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第 23 页 共 28 页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常考知识 常见物质

31、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不断搅拌;最后用余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 2/3 NaCl(H2O)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一角、二低、三碰;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要“无损”NaCl(CaCO3)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先查漏;对萃取剂的要求;使漏斗内

32、外大气相通;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 Br2 第 24 页 共 28 页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 Na2CO3 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冷凝水从下口通入;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 和 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 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 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i、

33、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NaCl 和KNO3 混合物。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操作时要注意: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第 25 页 共 2

34、8 页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3,也不能少于 l/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

35、斗容积的 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 第 26 页 共 28 页 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 必修一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

36、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 Na2CO3(或 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第 27 页 共 28 页 (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

37、如粗盐的提纯。(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 NaCl 和 KNO3 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 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 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第 28 页 共 28 页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蒸馏和萃取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