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制度.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7595172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3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制度.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规范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源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促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防范各类事故。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点确定、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3.风险点确定:按照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区域、场所进行划分。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

2、价记录表。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 法)对设备设施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5.风险评估方法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1 风险评价方法 公司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对公司的风险点进行判断分级。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识别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对照表 1 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 S值。“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人员伤害情 等级 情况 1 一般 无损伤 1 至 2 人轻 伤害

3、2 造成 1 至 2 人重伤 3 3 至 6 人轻 伤 1 至 2 人死 一次事故直接经 亡潜在不符合造成作业 济损失在 10 万引起国家主 43 至 6人重法律法规要区域内环 元及以上,100 万流媒体报道 伤或严重职求境破坏 元以下 业病 3 人及以上 一次事故直接经 死亡造成周边引起国际主 5济损失在 100 万违法 7 人及以上环境破坏流媒体报道 元及以上 严重损伤(2)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2 对照表从偏离频率、安全检查、操作程序、员工胜任能力和控制措施五个方面评估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取五项得分中的最高分作为其最终 l 值。表 2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控制措施(监控,将

4、偏差分配给员工的能力(意思是 安全检查操作规程联锁、报警、应急值生频率识、技能、经验)措施)无检查(作 随机操作 每个操作)是标准的或不胜任的(没有工作资格,没有监控措施或 程或从不 5 业或每不按标准格证、无任何培有措施从未投用;执行操作 月发生检查(作训、无操作技能)无应急措施。规程 业)表 1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财产损失、设备法律法规符 环境破坏声誉影响 设施损坏合性 一次事故直接经 基本无阴影位置或工作 济损失在 5000 完全符合 响业点 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 不符合公司设备、设施 济损失 5000 元没有造成公 规章制度应该会影响到周围。及以上,1 万元以众影响 求响 下

5、面的 一个意外直接引起了省媒体。作业点范 济损失在 1 万元不符合公司体报道,一 内部阴影 而以上,10 万元的方案要求都是在范围内做出的。响 以下公众影响“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检查(作 操作规程不够胜任(有上岗 每季度业)标准不 不全或很资格证、但没有接 4 都有发全或很少 少执行操受有效培训、操作 生按标准检 作规程技能差)查(作业)发生变更 后检查(作 业)标准未 每年都及时修订 3 有发生或多数时 候不按标 准检查(作 业)发生变更 后未及时 修订操作 规程或多 数操作不 执行操作 规程 有监控措施但不能 满足控制要求,措 施部分投用或有时 投用;有应急措施 但不完善或没演 练。监控措

6、施能满足控 制要求,但经常被 停用或发生变更后 不能及时恢复;有 应急措施但未根据 变更及时修订或作 业人员不清楚。一般胜任(有上岗 资格证、接受培 训、但经验、技能 不足,曾多次出 错)监控措施能满足控 每年都标准完善胜任(有上岗资格 操作规程制要求,但供电、联 有发生但偶尔不证、接受有效培 2 齐全但偶锁偶尔失电或误动 或曾经按标准检训、经验、技能较 尔不执行作;有应急措施但 发生过查、作业好,但偶尔出错)每年只演练一次。高度胜任(有上岗 标准完善、操作规程监控措施能满足控 资格证、接受有效 从未发按标准进齐全,严制要求,供电、联锁 1 培训、经验丰富,生过行检查、作格执行并从未失电或误动

7、 技能、安全意识 业有记录作。强)(3)确定了 S 和 L 值后,根据 R=LS 计算出风险度 R的值,依据表 3 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根据 R 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R=LS=2025:关键风险(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R=LS=1516:重要风险(级),需要消减的风险;R=LS=912:中度风险(级),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R=LS=48:低度风险(级),需要关注的风险;R=LS=13:轻微风险(级),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5.2 管控措施确定 典型控制措施的制定由工作小组制定后,风险点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中按照系统或子系统汇总,逐级上报,各级工作组应针对典型控制措施是否

8、适宜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完善,最终由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批准,作为一个时期内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息。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计划,通过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给予资金保障,系统开展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隐患治理。6.风险分级管控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

9、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是否产生新的风险;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文件管理 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0、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8.持续改进 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企业基于下述各方面的影响来考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评审时间安排和频次: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双重预防体系”

11、制度 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9.公告警示 企业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予以公布,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各自岗位或系统对应的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在安全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书。“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指:一、目的 为建设公司双重预防体系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管理。三、事故隐患分级和分类 1、事故隐患分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

12、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既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即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事故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现场其他方面。基础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

13、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四、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息。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

14、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息 五、制定排查计划 1、安全生产检查按责任分工分为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检查)、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专业性(项)安全生产检查;2、按检查周期分为年检、季检、月检、日检。“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3、安全检查频次:序号检查类型 1 2 3 4 5 6 7 公司级安全生产检查 车间级安全生产检查 班组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 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 职业卫生检查 节假日检查 检查最小频检查组织方 次 一个季度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一个月安全管理人员及车间 主任 每天交接班班长及员工代 表 半年公司办公室、生产车间 人员 季度公司办公室、生产车

15、间 人员 一个季度公司办公室 节假日前公司办公室、生产车间 人员 备 注 六、隐患排查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工艺、设备、电气、建筑结构、消防与公辅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查;在连续运行装置开停车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各行业季节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16、: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超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防中毒等为重点。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排查,特别对节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及物资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点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

17、的安全排查 七、隐患治理 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2、事故隐患治理流程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

18、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3、一般隐患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4、重大隐患治理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

19、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5、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有关规定执行。七、文件管理 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单独建档管理。八、持续改进 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保存评审记录。更新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息等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