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管理导则.pdf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75938058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177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润滑管理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设备润滑管理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润滑管理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润滑管理导则.pdf(1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设备润滑管理导则设备润滑管理导则 (内部资料)编辑:张新生、曹 成 吴 健等 审核:李顺栋 批准:刘臣 编辑:张新生、曹 成 吴 健等 审核:李顺栋 批准:刘臣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 二八年五月 二八年五月 2前 言 润滑油是设备的“血液”,设备的寿命在润滑油里面,设备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更换某一个零件来解决,但是润滑油的故障却会导致整台设备的失效,与此同时设备的质量问题不在我们的权限范围内,但是设备的润滑管理却在我们自己手中。为了提高设备润滑管理技能,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总结现场实际工作经验,编写完成了这本润滑技能培训教材。在编

2、写过程中,我们力求贴近岗位实际,由浅入深全面探讨了润滑管理及润滑技术方面的来日方长与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共分两大章,二十章节,分别介绍了润滑油脂知识和设备润滑管理的相关内容,力求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增强其可读性和亲和力;本书内容力求全面、系统、严谨,注重实用,叙述简明扼要,适合于水泥企业润滑管理人员培训之用;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等相关领导、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随时修正。编者编者 2008-05-06 3第一部分:润滑油脂知识第一部分:润滑油脂知识

3、.5 第一章第一章 石油产品分类石油产品分类.5 第二章第二章 润滑油的分类及组成润滑油的分类及组成.7 第一节 润滑油的分类.7 第二节 润滑油组成.8 第四章第四章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14 第一节 常见的性能指标.14 第二节 常见的模拟试验.25 第一节 摩擦、磨损与润滑.30 第二节 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40 第六章第六章 内燃机油内燃机油.49 第一节 内燃机油的工作特点及其性能.49 第二节 内燃机油的分类与命名.52 第三节 内燃机油的牌号.61 第四节 内燃机油的合理选用.61 第五节 汽油机油、柴油机油的换油指标与更换原则.63 第

4、六节 内燃机油使用过程中的管理.67 第七章第七章 齿轮油齿轮油.67 第一节 齿轮油的工作条件及其性能.67 第二节 车辆齿轮油.70 第三节 工业齿轮油.76 第八章第八章 液压油液压油.83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对液压油的要求.83 第二节 液压油的分类.85 第三节 液力传动液.91 第四节 液压油的合理选用.92 第五节 液压油的使用管理与维护.95 第九章第九章 压缩机油压缩机油.97 第一节 压缩机的分类及其润滑特点.97 第二节 压缩机油的分类及牌号.100 第三节 压缩机油的选用.102 第四节 压缩机油的使用.105 第五节 冷冻机油.108 第十章第十章 润滑脂润

5、滑脂.113 第一节 润滑脂的特点及其性能.113 第二节 润滑脂的分类.116 第三节 润滑脂的选择和应用.118 第四节 润滑脂品种.12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其它润滑剂其它润滑剂.123 4第一节 汽车制动液.123 第二节 汽轮机油.125 第三节 变压器油.131 第四节 防锈油.132 第五节 全损耗系统油、主轴、轴承和离合器油、导轨油.13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设备润滑管理设备润滑管理.135 第一章、润滑工作的地位和意义第一章、润滑工作的地位和意义.135 第二章、设备润滑管理网络第二章、设备润滑管理网络.137 1.一级润滑管理形式.137 2.二级润滑管理形式.137 3.

6、三级润滑管理形式.138 4 润滑工作各级职责.139 5.生产线润滑人员配置(参考).141 第三章、润滑油脂的选用、代用第三章、润滑油脂的选用、代用.141 1.润滑油的选用.141 2.润滑油的代用.144 3.润滑油的混用原则.145 4.润滑脂的选用、代用及混用原则.146 第四章、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第四章、供应商选择和管理.147 第五章、润滑油品的管理第五章、润滑油品的管理.148 1.润滑油脂的采购与验收.148 2.储存、运输过程的质量维护.149 3.润滑油脂的入库与储存管理.149 4.润滑油使用过程中质量维护与监控.151 第六章、润滑油的更换第六章、润滑油的更换.165

7、 1.润滑油的换油期.166 2.抽样检验注意事项:.167 3 换油注意事项.167 第七章、润滑故障的分析及预防第七章、润滑故障的分析及预防.168 1.润滑技术与润滑故障.168 2.润滑故障分析.170 3.润滑故障的预防.172 第八章、设备润滑油外漏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第八章、设备润滑油外漏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174 1.静密封失效.174 2.动密封磨损或损坏.174 3.结构设计不合理.175 4.脂润滑部位漏油.175 5.润滑油液位太高.175 第九章、润滑油和润滑脂的再生第九章、润滑油和润滑脂的再生.175 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润滑油脂知识润滑油脂知识 第一章 石油产品

8、分类 第一章 石油产品分类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是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都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通用或专用机械、设备和装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离不开石油产品,以解决其动力、润滑、冷却、密封、防锈等各方面的问题。正确选用石油产品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能耗和寿命都会产生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石油产品分类、标准、性能、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8681 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国石油产品及润滑剂总分类体系 GB 49865,把我国石油产品分为 6 大类:F 类(燃料)、S 类(溶剂及化工原料)、L 类(润滑剂和有关产品)、W 类(蜡)、B 类(沥青)、C

9、 类(焦)。各门类标准又根据各自特点分成若干组,见附录。石油产品分类及润滑剂新旧类别对照见表 1-1。表 1-1 石油产品分类及润滑剂新旧类别对照 本标准中的分类(GB 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分类方法和类的确定(ISO/DIS 8681-1985)原标准(GB 498-65 石油产品的分类、命名和代号)中的分类 类别 各类别的含义 Class Designation 类别 代号 F 燃料 F Fuels 石油燃料 R S 溶剂和化工原料 S Solvent and raw materials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溶剂油 N L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L Lu

10、bricants,industrial oils and related products润滑油 H W 蜡 W Waxes 蜡及其制品 L B 沥青 B Bitumen 沥青 Q C 焦 C 焦 J 石油添加剂 T 6 石油化学品及其他 X 电器用油 D 液压油及液压液 Y 工艺用油 G 润滑脂 Z 真空油脂 K 防绣油脂 F 7第二章 润滑油的分类及组成 第一节 润滑油的分类 第二章 润滑油的分类及组成 第一节 润滑油的分类 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制定了 ISO67430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及有关产品(L 类)分类标准。中国等效采用 ISO 67430 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 GB 763

11、1。见表。此分类与ISO6743/0-81 相比,增加了 S 组共分为 19 组。其中 A、C、D、E、F、G、H、M、Q、R、T、X 等 12 个组已经颁布了正式国家标准,还有 7 个组正在制定标准。表 21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 类)的分类(根据应用场合划分)组别 应用场合 待制订的各组分类标准A 全损耗系统 Total loss systems GB/T7631.13-95 B 脱模 Mould release C 齿轮 Gears GB/T7631.7-89 D 压缩机(包括冷冻机和真空泵)Compressors(including refrigeration and vacuum p

12、umps)GB/T7631.9-92 E 内燃机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GB/T7631.3-89 F 主轴、轴承和离合器油 Spindle bearings.and associated clutches GB/T7631.4-89 G 导轨 Slideways GB/T7631.4-89 H 液压系统 Hydraulic systems GB/T7631.2-87 M 金属加工 Metal working GB/T7631.5-89 N 电器绝缘 Electrical insulation P 风动工具 Pneumatic tools Q 热传导 Heat

13、transfer GB/T7631.12-94 R 暂时保护防腐蚀 Temporary protection against corrosion GB/T7631.6-89 T 汽轮机 Turbines GB/T7631.10-92 U 热处理 Heat treatment X 用润滑脂场合 Applications requiring grease GB/T7631.8-90 8Y 其他应用场合 Other applications Z 蒸汽气缸 Steam cylinders S 特殊润滑剂应用场合 Applications of particular lubricants 第二节 润滑油

14、组成 第二节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绣、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重要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特殊性能,是润滑油的组成部分。一、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油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油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但有些应用场合用矿物油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1矿物油基础油 矿物油基础油是由原油加工提炼而成。矿物油基础油可

15、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和环基基础油;又可按粘度指数大小,分为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和低粘度指数基础油。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未对润滑油基础油统一分类,世界各大公司一般根据粘度指数将润滑油基础油分为五类,见表 表 22 壳牌等石油公司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基 础 油 类 别 代 号 粘 度 指 数 低粘度指数 LVI 95 很高粘度指数 VHVI 120 9超高粘度指数 UHVI 140 我国于 1983 年建立了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当时的分类见表 表 23 我国 1983 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原油性质 低硫石蜡基

16、 低硫中间基 环烷基 馏分油代号 SN ZN DN 残渣油代号 BS ZNZ DNZ 表中代号中的“N”表示中性油(Neutral);“S”、“Z”、“D”是汉语拼音字头,如 150BS,为石蜡基 150 号中性油;150ZN 为中间基 150 号中性油;150DN 为低凝环烷基 150 号中性油等。而 BS、ZNZ、DNZ 则分别表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残渣润滑油,即光亮油。1995 年修订了我国 1983 年建立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该标准于 1996 年 4 月 1 日实施。修改后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见表 表 24 我国 199

17、6 年建立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表 润滑油基础油代号 超高 粘度指数 VI140 很高 粘度指数 120VI140 高粘度 指数 90VI120 中粘度 指数 40VI90 低粘度 指数 VI40 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低凝 UHVIW VHVIW HVIW MVIW 专用 基础油 深度精制 UHVIS VHUIS HVIS MVIS 表中的分类与国际上一些公司的分类是一致的,主要是按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划分。其代号由表示粘度指数高低的英文字母组成,“UH”、“VH”、“H”、“M”、和“L”分别为“Ultra High”、“Very High”、“High”、“Mi

18、ddle”和“LOW”的英文字头;“VI”为“Viscosity Index”的英文字头。其中低凝基础油是在通用基础油的分类后叫“W”,为“Winter”的英文字头,如 VHVIW、HVIW、MVIW 等,该类基础油要求倾点在-15以下。深度精制的基础油是在通用基础油分类后“S”,为“Super”的英文字头,如 VHIS、MVIS、LVIS 等,该类基础油要求有更好的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诱导期要求在 200min 以上。10 基础油粘度牌号国外通常采用塞氏通用粘度(s)划分,馏分基础油称作中性油(Neutral),残渣基础油又称作光亮油(Bright stock)。中性油粘度等级牌号以 40塞

19、氏通用粘度(s)表示,如 150BS。基础油的粘度牌号见表 1-6 和 1-7。表 25 中性油粘度牌号及粘度范围 粘度牌号 运动粘度牌号(40mm2/s)塞氏通用粘度范围(40),s 60 910 5559 75 1315 7074 100 2022 98106 150 2832 133151 200 3842 178196 300 5563 256292 350 6572 302334 500 95107 440496 600 110125 510579 650 120135 556625 750 135150 625695 900 160180 741834 1200 200230 92

20、71065 表 26 光亮油粘度牌号及粘度范围 粘度牌号 运动粘度牌号(40mm2/s 塞氏通用粘度范围(40),s 90 1622 82107 120 2528 120134 125/140 2630 125143 150 3033 143156 200/220 4145 193211 112合成润滑油 合成油是指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的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油。目前已广泛采用的合成基础油主要有以下几类:1合成烃:采用乙烯聚合和以石蜡裂化所得的低分子烯烃聚合而得的合成烃油。合成烃具有液体温度范围宽、粘-温性能好、粘度指数极高(可达 135145)、氧化安定性好(240)、热安定性好(可达 3

21、40C)、润滑性能好、挥发度好和抗剪切安定性好等优点。2脂肪酸酯:是有机酸和醇的反应产物。依醇或酸分子的大小或元素的不同,可生成各种各样的脂肪酸酯。用作合成油的主要有:二元酸酯(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季戊四酯)和复酯(二元酸与乙二醇的反应产物)。脂肪酸酯具有优良的粘温性、高温性和优异的低温性,以及较好的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3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包括带或不带烷基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这些化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而且具有凝点低、粘温性和氧化安定性好等优点。二、润滑油添加剂 石油添加剂的发展与石油产品本身质量的关系甚为密切。随着机械、交通运输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对石油产品质量

22、的要求日益提高,除了改进炼油工艺过程、提高油品的质量外,还须在燃料油和润滑油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改变油品性能。为了适应润滑要求与改善润滑油、脂的某些性能而添加到油、脂成品中的某些有机物,称为润滑材料添加剂。它赋予油品新的特性。或使之提高所希望的特性。但添加剂并不是万能的。即使加入了添加剂,也不能使设计不良的机器改善性能,也不能把精制程度差的油变成优质油。添加剂只是适当提高油品的某些性能而已。1.添加剂的作用 添加剂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增强润滑油、脂在极端工作条件下有效地进行工作的能力。(2)推迟润滑油、脂受默默环境影响而老化变质的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3)保护机构表面不致受燃

23、油破坏,不受燃烧产物沾污。(4)改进润滑油、脂的物理性能,并形成新的性能,如降低润滑油、脂凝点、消除泡沫及 12提高粘度指数等。有些添加剂能加强油膜的强度,降低磨损率,赋予拉丝性和胶粘性等;有些添加剂起钝化(增加惰性)或减活(中和)作用,以消除金属的催化影响;还有些添加剂能降低润滑油、脂本身的及其接触表面破坏的化学活力。2.添加剂的一般性能 每种添加剂具有其特殊作用,但都必须具备以下的共性,才能有效地加入油、脂中。最主要的性能有:(1)与基础油的溶解性 多数添加剂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在基础油中的溶解度必须稳定。其最后的溶解必须完全。而且快速溶完,不然就需要复杂而冗长的掺配过程。有些添加剂按其作用

24、温度的高低,只需要有限的溶解度,如抗泡剂只要百万分之几就能对润滑油起抗泡的效果。而有些添加剂如油溶性防锈剂,则要求具有高度稳定的油溶度,以便能切实保持其溶解在基础油中而形成保护膜或涂层。(2)与水不溶解无反应 例如在曲轴箱或齿轮箱中的油液,基添加剂与水溶解,受水稀释,就会降低润滑作用。某些润滑脂的皂和添加剂必须有抗水性,否则掺入极少的水,就会将皂软化并带走添加剂。(3)颜色 添加剂的颜色有其重要性。高度精制、纯洁清澈的基础油在外观上很有吸引力,如果添加剂给基础油染成深暗颜色,则使成品油现旧油的外观,以人以次货的印象。(4)挥发度低 添加剂的挥发度需低一些,不然掺配好的油暴露在高温下,添加剂会因

25、蒸发而降低浓度和效果。(5)稳定性 添加剂必须在掺配,贮存和使用时保持稳定,能低抗水溶液的水解,并在高温下不致分解。高温下工作的极压添加剂,须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6)相容性 这对任何添加剂都是最主要的一种性能。在掺配的油中,若有两种以上添加剂,然 13而无可见的异常反应,如无颜色改变和不溶解物沉淀,即认为相容性好。总之,两种添加剂只有在其各自的性能均能发挥、不相互影响时,才能称为彼此相容。(7)无怪气味 若某些添加剂给予成品油不愉快的气味,则可加入高度弥散元素或合成香料来掩盖。3.添加剂的分类 添加剂一般为各种极性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和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化合物。在基础油中加入少量的这

26、些化合物,使其各种性能呈现崭新的特性,得到更为满意的油品。添加剂可分为两大类:(1)影响润滑油物理性质的添加剂,如降凝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或增粘剂、抗泡剂等;(2)在化学方面起作用的添加剂,如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防锈剂、极压抗磨剂、防腐剂、摩擦改进剂、乳化剂和抗乳化剂等。降凝剂(Pour depresants)可使油品中的蜡晶细化,降低油品的凝点,改善油品的低温流动性。粘度指数改进剂(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能显著地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主要用于多级内燃机油。抗泡剂(Antifoam additive)可降低油品泡沫的表面张力,阻止泡沫的形成。清净剂(Deterg

27、ent)可防止内燃机内形成烟灰、漆状物沉积,中和酸性物质,减少腐蚀磨损。无灰分散剂(Ashless dispersing agent)与清净剂复合有协同效应,能防止生成低温油泥。抗氧剂(Antioxidant)能延缓油品氧化,延长油品的使用期。极压抗磨剂(EP-Antiwear agent)可改善油品在高温、重负荷下的抗擦伤和抗磨损性能。防锈剂(Rust inhibitor)可提高油品阻止水分与氧离子对金属的锈蚀作用,保护金属表面,延缓锈蚀。摩擦改进剂(Friction modifier)可提高油品的润滑性,降低摩擦,减少磨损。乳化剂和抗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 and de

28、mulsifying agent)是一类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可防止乳化粒子结合,使乳化液稳定。抗乳化剂可以加速油水分 14离,防止乳化液的形成。防腐剂(Anticorrosion additive)是为防止或延缓金属发生腐蚀而加入的添加剂。第四章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第四章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使用部门对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9、。(2)模拟试验。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3)台架试验。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第一节 常见的性能指标 1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第一节 常见的性能指标 1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 gcm3或 gml 表示。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

30、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参考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相对密度因为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石油的密度是随其组成中的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因而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密度最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因此,根据石油产品的密度(或比重),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判断该油的大概质量。比重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884 和 GBT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4052 和 D941、英国 IP160、德国 DIN 51757 和 ISO 3675 等。2馏程(Distillation

31、 range)2馏程(Distillation range)15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韧馏点到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当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期间,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的末端落下的一瞬间所记录的温度称为初馏点,其最后阶段所记录的最高温度称为终馏点。汽油的馏程除初馏点和干点外,一般还包括以下项目:10、50、90馏出温度:指馏出体积分别达到试样的 10、50、90时的温度。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烧瓶底部的最后一滴液体汽化瞬间所记录的温度。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

32、失的量,以 l00ml试油减去馏出液和残留量即得。馏程用来判定石油产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从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蒸发性能的好坏。汽油的初馏点和 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这两个温度过低,则易产生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这种现象称为“气阻”)。汽油的 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汽油的 90馏出温度和千点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的含量。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易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

33、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25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D86、英国IPl23、德国 DIN 51567 和 ISO 3405 等。3色度(Colourity)3色度(Colourity)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3555 和 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Dl56 和 D1500、英国 IP 196 和 ISO 2049 等。4粘度(Visc

34、osity)4粘度(Viscosity)流动物质内部阻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参数润滑油是根 16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帖度、雷氏粘度和赛氏帖度。5动力粘度:5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部阻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 99 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中以帕?秒(Pd?s)表示。习惯用厘泊(cP)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CP=10-3pa?S。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2983、英国IP 230 和 267、德国 DIN 53018 等。6运动粘度

35、:6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部阻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以 m2s 表示。习惯用厘斯为非法定计量单位,l 厘斯lmm2s。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265 和 GBlll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455、英国 IP 71、德国 DIN51562 和 ISO 3105 等。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7 思氏粘度:7 思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拭油在某温度时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 200ml所需要的时间(秒)与该粘度计水值之

36、比,以 oE 表示。在温度 t时的愚氏粘度用符号 E表示。8雷氏粘度8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油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 50ml 所需要的时间,以 s 表示。9赛氏粘度:9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油从赛玻特粘度计流出 60ml,所需要的时间,以,表示。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 SUS 表示)和赛代低油粘度(以 sfs 表小):10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10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995 和 254

37、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2270、英国 IP 226、德国 DIN51564 和 ISO 2909 等。11闪点(Flash point)11闪点(Flash point)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怀法,开口杯法用 17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某些润滑油规格项目中同时规定开口和闭口闪点的差值,以判断润滑油馏分的宽窄程度和是否掺入轻质组分。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 45以

38、下的为易燃品,45以上的可燃品。在贮运和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列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 2030。在油品的使用过程中,闪点同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内燃机油应用较高的闪点。使用中不易着火燃烧,如使用中发现油的闪点显著降低,说明润滑油已受到燃料的稀释,应对发动机及时栓修或换油。汽轮机油和变压器油在使用中,如发现闪点下降,则表示油品已变质,需要进行处理。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353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D92、英国IP 36、德国 DIN 51376 和 ISO2592 等。12凝点(Solidification point)12凝点(Solidificati

39、on point)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的凝点高低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某些油品用凝点来表示其牌号,以便使用时参考其低温流动性能。例如 25 号变压器油要求凝点不高于-25。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510,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D97、英国 IP 15、德国 DIN 51597 和 ISO 3016 等。13倾点(Pour point)13倾点(Pour point)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开始连续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

40、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因此我国也和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一样用倾点来表示其低温流动性。不同原油基所属的油晶其倾点与凝点差值不一样,一般倾点要比疑点高 3-5。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3535,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D97、英国 IP 15、18德国 DIN 51597 和 ISO 3016 等。14水分(Water content)14水分(Water content)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是以表示,小于 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品

41、,其水分以 ppm表示。油品中应防止混入水分。燃料中混进水分,在低温使用时,会凝成小冰块,堵塞油路,影响供油。润滑油中混进水分,会使油膜强度降低;产生泡沫或乳化变质;会促进润滑油的氧化和加强低分子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也会使添加剂分解沉降,甚至失作用。变压器油中混入水分,它的绝缘性能就大大降低。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26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95 和 1123、英国 IP 74、德国 DIN 51582 和 ISO 3733 等。15机械杂质 15机械杂质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叫做机械杂质。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是在贮运、保管和使用过程中混入的如泥沙、灰

42、尘、铁锈和金属粉末等。这些机械杂质可用沉淀或过滤等方法除去。燃料中含有机械杂质会堵塞油路和滤清器,并会严重磨损油泵和喷袖蠕。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则会磨损机件,并增大残炭和灰分数量。变压器油中含有机械杂质,就会严重降低它的绝缘性能。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511。16不溶物(1nsolubes)16不溶物(1nsolubes)将油品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过滤残留在滤纸上的杂质即为不溶物。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8926,适用于测定用过的润滑油中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893 和 D4055、德国 DIN 51365E 和 51392E 等。17水溶性酸

43、或碱 17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可溶 r 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油品中的水溶性酸或碱是指能落于水中的尤机酸或碱以及低分子的有机酸和碱性化合等物质。油品中是不允许有水溶性酸或碱存在的,因为它会严重腐蚀机件。加有清净分散添加剂的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允许呈碱性反应。18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18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19 中和值是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也是油品的酸值或碱值的习惯统称,是以中和一 定重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或酸的相当量来表示的数值。19总碱值(Total Base Number TBN)19总碱值(Total Base

44、 Number TBN)总碱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 lg 油品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的酸量,以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总碱值是测定润滑油中有效添加剂成分的一个指标,表示内燃机油的清净性与中和能力。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S11T 025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D2896 和4739、英国 IP 276、德国 DIN51537 和 ISO 3771 等。20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20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 lg 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8021,相应的国外

45、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94、英国IP 136、德国 DIN 51559(1)和 ISO 6293 等。21酸值(Acid number)和酸度 21酸值(Acid number)和酸度 中和用沸腾乙醇从 1 克油品中抽出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又称中书值)以 mgkoh/g 油表示。中和用沸腾乙醇从 100 毫升油品中抽出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度以 mgkoh/100ml 油表示。酸值和酸度分别表示润滑油和汽、柴油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是控制油品精制深度的项目之一。油品中的有机酸主要是环烷酸和油品经氧化面生成的酸性产物。这些有机酸对机械都有一定程度的腐蚀性

46、,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其腐蚀性会增大。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越大,因此,它是油品变质的主要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264。22残炭 22残炭 在规定条件下,油晶在进行蒸发和裂解期间所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炭以重量百分数表示,根据残炭的大小,可以大致判定油品在发动机中结炭的倾向,结合其他指标可以判定润滑油的精制深度。一般精制深的油品,残炭小。油品中含氮、硫、氧化物、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香烃较多时,残炭也有所增加,炭质也较硬。20 添加剂含量高的油品是控制其基础油残炭,而不控制成品油残炭。23康氏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due)23康氏残炭(Conradson ca

47、rbon residue)康氏残炭是用康拉德逊残炭测定器所测得的残炭。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于受热蒸发,燃烧后残余的炭渣称为残炭。残炭值的大小与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变质程度有关。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26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189、英国IP 13、德国 DIN 51551 和 ISO6615 等。24灰分 24灰分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叫做灰分,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环烷酸盐类。通常油晶中的灰分合敏都很小。在润滑油中加入某些高灰分添加刑后,油品的灰分含量会增大。发动机燃料中灰分增加,会增加气缸体的磨损。润滑油灰分过大,

48、容易在机件上生成坚硬的积炭。许多内燃机油中加有抗氧、抗腐、消净分散等添加刑,其灰分都比较大,这种灰分不但不会生成坚硬的积炭而增加磨损 相反地倒是衡量油品中添加剂含量多少的尺度,从而可判断油品的质量等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508,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1119 和 ISO 6245 等。25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25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硫酸盐灰分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碳化残留物经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表示。此方法适用于测定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硫酸盐灰分。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

49、T2433,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874、英国IP 163、德国 DIN 51575 和 ISO 3987 等。26泡沫性(Foaming characteris-tics)26泡沫性(Foaming characteris-tics)泡沫性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油品泡沫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可判断其中混入空气后油气的分离能力。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12579 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D 892、英国 IP 146、德国 DIN 51566E 和 ISO DP6247 等。27抗乳化性(Demulsibility)27抗乳化性(Demulsibility)21 抗

50、乳化性是油品和水形成的乳化液分为两层的能力。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8022 和 730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2711 和 1401、英国 IP 19、德国 DIN 51599 和 ISO 6614 等。28破乳化时间 28破乳化时间 在规定条件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化时间,以 MIN 表示。它是汽轮 机油的一项主要规格项目。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与漏水、漏气接触,甚至混合,形成暂时的乳化,因此必须具有能与水迅速分离的性能才能保证油品正常循环和润滑机件。29氧化安定性 29氧化安定性 石油产品抵抗由于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引起其性质发生永久性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