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识记散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90500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窑识记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寒窑识记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窑识记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窑识记散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寒窑识记散文篇1: 寒窑识记散文 寒窑识记散文 这是一个历史的沉积,寒窑鸿沟只是一个弯弯曲曲不过数里的荒沟,唐时为曲江河道,宋代水断沟干,便留下了一道荒野。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因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人们就在沟中打窑筑殿,塑造神像,从而使传奇有了依据,故事欲趋完整和丰富。终是出于文人之手,借戏曲之力,寒窑的故事又快速在民间流传开来。其影响之大,远及日本,东南亚和西欧,近在我国甘肃靖远县内一古钟上就存有铸目,四川的自贡还有木雕,如此代代传颂,寒窑也就成了后人膜拜的胜地。 做为胜地,常来巡游的多是百姓,而百姓之中又以老者妇者为最,裹了足的乡间老太,总喜三五结群,拄杖前来,说说嚷嚷中进得殿堂,立地又悄然

2、无声,只静静地瞅着平贵和宝钏的塑像,眼里就有了一种亮光,象是见到了神灵,便恭敬重敬地跪去,掌心向内,连叩三头,苍苍白发便深埋在了两肩里。起时又去点香,口中喃喃默念,极是虔诚的样子。大半是尝尽了裹足之苦,才深知宝钏反抗封建礼教的可敬呢。又来到寒窑旧址,几双颤颤的手就去摸那台冷炕,有人苦叹,几人眼圈就红,忧忧愁愁地退出,边叹边走了去。观看高大的红鬃烈马了,就想象这烈物当年是如何的肆虐,几人眼里就满带了奇妙,只远远地瞧着,不再前去。忽有人谈论寒窑,她们就随声相附,滔滔而谈,说宝钏如何富贵,平贵怎么贫寒,又道起宝钏苦守寒窑冰心不变之事,一泄而不行收了,惊异的是几人的言语竟如同诗文,朗朗上口,记忆极是精

3、细,听得人纷纷惊异,惊奇者问之,答道:“那是从戏中看来的,光寒窑就编了十几本子戏呢。”一时游人围满,散去,又围满,一个寒窑的历史就全让她们讲完了。 游者之中,自然是少不得青年,因而也就多了一代人的眼光。他们来了,逢窑便进,遇殿就入,见窑中冷炕上的麦草,就笑后人在做戏;观殿堂内的塑像,又说少了古味儿。每到一处,留影作念之事必不行少,只是来到望夫亭间,男的是怎么也不照像了,全慌慌地跑下,引得女子们哄然大笑。有人烧香磕头,他们便惊奇地围上,看着,就嗤嗤偷笑,见四周无人了,却说:咱们也求个神灵吧!于是几人就学着磕起头来,只是那副嫩嫩的腰却弯不过乡间的老太,嬉笑声终成了一片。 他们瞧见了红鬃烈马,便急急

4、围去,象在欣赏着一件艺术品,拿眼远远地瞄着,先是赞美工匠们的技艺,后又觉得此物着实不该放在这里,而应塑在古城的广场上。感叹着又嚷嚷如何照像,有人极想骑马,却又苦于无法攀上。忽听到有人在讲寒窑,都纷纷凑了去,先是入神入味,久了又感烦腻,末了则笑那人的迷信。在他们眼中,寒窑只是一个历史的虚构,人制造了它,却又在崇拜它;对人的制造看得清清楚楚,而对人们的崇拜却感到茫然。 听说这鸿沟南坡里的荠菜全让王宝钏挑尽了。他们便惊奇地去探找,先是上了北坡,见荠菜丛生,又爬南坡,果真不见荠菜儿的踪迹,这倒使他们大吃了一惊,于是又有了一场寒窑的争辩,终是没有什么结果,索兴就带着一种奇妙离去了。 篇2:寒窑赋全文及译

5、文 天气的变化是很难猜想的,人早晚的命运是很难说的。蜈蚣虽然有百十条腿,但爬行却不如蛇(快)。家鸡的羽翅很大,但却不能像鸟儿一样飞行。好马可以驰骋千里,但是没有人驾驭是不能来回的。每个人都有远大的志向,但是要有机会才可以飞黄腾达。就算是文章再好,孔子尚且被困于陈蔡。打仗的方法再多,姜太公也是先在渭水河畔钓鱼。偷盗的人活长了,不是和善的人。颜回的命短,却不是凶狠之徒。尧舜虽然是至圣的明君,却生下了不肖的儿子。瞽叟虽然顽皮呆板,但却生下世称大圣的儿子,张良原本是老百姓,萧何称他是治县的能手。晏子身高不足五尺,却被封为齐国丞相。孔明居住在草庐中,却能做西蜀的军师。韩信双手没有捉鸡的.力气,却被封为汉

6、朝的大将。冯唐虽然有治国安邦的志向,到死也没有个一官半职。李广虽然有箭射猛虎的威名,却始终没有封侯。楚王项羽虽然兵强,难免吴江自刎。汉王刘邦虽兵弱,却又江山万里。满腹的学问,一生没有中榜。只有一点的学问,在少年却已经当官。有的人是先富而后贫,有的人是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没有被发觉的时候,和鱼虾在一起。君子失宠时,委曲于小人的手下。天气不好的时候,太阳,月亮都没有光辉。大地不的时宜的时候,寸草不长。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赋

7、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相传当时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准备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才智,聪慧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作品简析 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受,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

8、上诸多名人经受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受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地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地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吕蒙正寻求的是他的听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行尽用,贫贱不行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才智。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终“人生在世,富贵不行尽用,贫贱不行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吕蒙正在作品中透出这样一种思想

9、: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行尽用、贫贱不行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需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由于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

10、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作者简介 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馆。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后任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

11、书。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公元10(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篇3:寒窑丝诗歌 寒窑丝诗歌 红烛刚尽 红腮粉未落 红纱落泪粘 喜鹊犹闹 嫦娥天际 七星偏移 西凉犯境王命到 无由说 奴夫披甲握枪 曲江畔 征夫不忍回头泪 策马扬鞭 红骏影儿消 倚门无力 泪粘新衣 孤烟直 长河落日余晖 将军泣血殷红泪 鼓角铮铮 马蹄声乱嘶鸣起 胡血溅甲马目红 枪箭响 兵卒齐向前 横尸一片 羌笛起 杨柳春风醉 战马东望不思饮 征夫泣 寒窑里 宝钏何为? 曲江解 柳絮飞 红杏枝头意盎

12、然 燕子斜 筑巢忙 农夫耕田赶牲急 提笼盛衣到江边 倒影桃花面 对影观 无施黛 纹儿浅 发鬓斑 泪滴水面 颜影无 鱼藏水底碎石间 叹!谁人为夫洗衣衫? 七夕到 月半明 牛郎织女河两岸 星繁一天 蛙鸣一片 荧火点点 炙热烘烤无倦意 心似听 马蹄声 蚊虫嗡嗡奴家气 大雁为何无翅展 为谁喜来为谁扮 气爽秋高皓月见 江东果红江西艳 皱水涟漪枫叶染 烙园饼 无什味 冷寂无语门前泣 苍天亦无什音讯 初雪至 曲江定 大雁列阵到滩中 杨柳枯瘦隔河望 哀泣声声待春泥 炕凹闻烟芦席破 被簿屋漏风儿进 身缩一团熬天明 冤家身 衣可单 十八载 十八岁 十八岁老了奴家颜 又一春 五典坡 提篮走 突似见君夫 红鬃马 到眼

13、前 心不静 细细观 终是平贵还 进窑门 双拥抚泪, 泪湿肩 燕子成双入窗门 江两岸 杨柳依依 恰似在梦里 篇4:寒窑赋原文及翻译 寒窑赋原文及翻译 寒窑赋 (宋)吕蒙正 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菜;武略超群,姜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原非凶狠之徒;盗跖延年,岂是和善之辈? 尧舜圣明,却生不肖之子;瞽鲧愚顽,反有大孝之男。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无五尺之躯,封为齐国宰相;孔明无缚鸡之力,拜作蜀汉军师。 霸王英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江山万里。

14、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乞食瓢母,受辱跨下,及至运通,腰系三齐之印; 白起受命,统兵百万,坑灭赵卒,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是故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经纶,皓首仍居深山。 青楼女子,时来配作夫人;深闺娇娥,运退反为娼妓。 窈窕淑女,却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无雨,潜身鱼鳖之中;君子失时,拱手小人之下。 衣敝缊袍,常存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定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已成自然骨格;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天不得时,日月

15、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支配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昔居洛阳,日乞僧食,夜宿寒窑。思衣则不能遮其体,思食则不能饱其饥。夏日求瓜,失足矮墙之下;冬日取暖,废襟炉火之中。上人憎,下人厌,人道吾贱也。非吾贱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在朝堂,官至极品,位居三公。鞠躬一人之下,列职万人之上。拥挞百僚之杖,握斩鄙吝之剑。思衣则有绫罗绸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出则有虎将相随,入则有佳人临侧。上人趋,下人羡,人道吾贵也。非吾贵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行尽恃,贫贱不行尽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16、翻译 尧舜为古代明君。相传尧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均为不肖之子。这样,尧将帝位传给了以孝著称的舜,而舜也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相传瞽之子为舜,瞽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去世后,瞽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特别孝顺,与弟弟特别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的状况下,表现出的非凡品德受到了众人的称颂。 相传鲧之子为禹,尧时,洪水为害,尧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结果导致洪水泛滥,被杀。禹吸取教训,接受疏导的方法治水,最终制服

17、了洪水。治水期间,还三过家门而不入,受到百姓拥护。禹后传位给子启,开启了我国“家天下”的历史。 北宋宰相吕蒙正,洛阳人,幼年贫苦,孜孜好学。宋太宗、真宗两朝,他曾三居相位,封昭文馆高校士、太子太师、蔡国公。真宗景德二年辞归洛阳,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世称吕文穆园。 吕蒙正年少丧家,尊先父遗嘱变卖家产,寄于尼姑庵中学习佛家经典。久而久之,尼庵寺的住持开头嫌恶吕蒙正,吕蒙正只好流落街头,以乞食为生。夜晚就在洛阳城外的破窑内休息睡觉。 传奇有一天太白金星给他托梦说:当年相爷之女刘月娥正在城中奉旨搭建彩楼招亲,他们有前世因缘,让他前去领亲。吕蒙正醒后,想知道事情真相就前去观看。果真刘府有人在绣楼

18、之上欲抛绣球,以定终身。刘月娥因是奉旨出嫁,又没在绣楼之下发觉自已的.意中人,就有意将绣球投向台下的一个乞丐,想给些银子打发此人后,解决奉旨出嫁一事。而此人正是吕蒙正。吕蒙正前去认亲,相爷见到他的模样,特别生气,就嘱咐下人给他一百两银子打发他走,否则就打断他的双腿。吕蒙正不答应。此时刘月娥也到堂前观看吵闹,看出吕蒙正举手投足之间有股才气,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不顾家人反对与吕蒙正一同寄宿破窑。 吕蒙正不忍千金小姐与他一同受苦,而小姐却劝他多读诗书以便日后能有一番作为。一日,吕蒙正讨得一条黄瓜,在桥头之上欲切成两半,一半已用一半分与夫人,却失手掉于水于。吕对天长叹:天欲诛我,我何能生?万念俱灰,跳入

19、河中。但却没有被淹死。在岸边晕迷之际,模糊听得有人告知他说:你已苦尽甘来,即日可进京赶考必中头名。 吕蒙正因年少于僧院长大,熟读各部经书,深得佛学精髓。唯他试卷与众不同,没有长篇大论,却抓住佛学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切名利。他的言论受到高校士的赏识,果真金榜题名,位列三公。 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传。在宋。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公认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吕当时以此文教化太子,传奇中太子(真宗)年少时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而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此后常虚心向他人请教,最终成为真宗皇帝。 文中列举了自古以

20、来诸多名人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特别奇异地把太子这种傲岸的态度将要造成的后果引喻出来。可以这么说,吕蒙正不仅是太子的老师,也是天下学子的老师啊。 吕蒙正,宋朝宰相,幼时被父遗弃,受尽人间贫寒冷眼,曾与母同住寒窑,以乞讨为生。后发奋读书,最终官至极品。从被人鄙视到被人高眼,深感天道无常、人情冷暖,故作“破窑赋”。文章中尽管有过分认命的观点,但确有不少醒世恒言。劝君常读破窑赋,从今莫要看人低。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

21、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相传当时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准备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才智,聪慧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作者简介 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

22、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馆。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后任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书。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公元10(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篇5:单词同步识记 一、称谓用语 1.单词展览室:dad; mom; brother; friend 2. 辨别身份用

23、语: i. -Who is that man? -He is my father. ii. -Who is that boy? -He is my friend Jim. 二、人类聚居地 1.单词展览室:You; he; she; I 2.代词巧代替: i. My mom is a teacher. She teaches English. ii. -Whats your dad? 你的爸爸是干什么的? -He is a doctor. 他是个医生。 三、巧记男、女名 1. 男生宿舍成员: Ben; Dale; Frank; Peter;Mike; Victor; Jack 2. 女生宿舍成员

24、:June; Emma; Amy; Cara; Alice; Kay 留意:英语中,名字有“性别”之分,千万要分清男名和女名哦! 篇6:不规章动词识记 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学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而有些动词的不规章变化是这些重点中的难点,但这些不规章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现将学校英语中一些常用的不规章动词变化介绍如下。 一、原形、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词形和读音都相同的单词,结尾字母一般是t或d。如: cut-cut-cut, hit-hit-hit, put-put-put, cost-cost-cost, let-let-let, shut-shut-shut, set-set-set,

25、 hurt-hurt-hurt, spread-spread-spread 特殊:动词read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虽然词形与原形全都,read-read-read,但发音分别是ri:d-red-red。 二、有些动词的过去分词与原形是一样的。如: come-came-come, become-became-become, run-ran-run, overcome-overcame-overcome 三、有些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相同。如: 1. 把单词结尾的字母d改为t。如: lend-lent-lent, spend-spent-spent, send-sent-sent 2. 转变单词中间

26、元音字母。如: sit-sat-sat, win-won-won, shine-shone-shone, hold-held-held 3. 以eep结尾的动词,把eep改为ept。如: keep-kept-kept, sleep-slept-slept, sweep-swept-swept 4. 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以augh或ough结尾的动词。如: buy-bought-bought, fight-fought-fought, think-thought-thought, bring-brought-brought, teach-taught-taught, catch-caught-ca

27、ught 5. 有的以ay结尾的动词,在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中把ay变成aid。如: say-said-said, lay-laid-laid, pay-paid-paid 6. 另有一些其它形式的变化。如: have-had-had, learn-learnt-learnt, leave-left-left, lose-lost-lost, make-made-made, meet-met-met, feel-felt-felt 四、有些动词原形中含有字母i,在过去式中变i为a,在过去分词中变i为u。如: begin began begun drink drank drunk sing sang

28、 sung ring rang rung swim swam swum sink sank sunk 五、以字母ow或aw结尾的动词,在变成过去式时,通常把元音字母变成e,在变成过去分词时,通常只在词尾加n。如: blow- blew- blown, draw-drew-drawn, grow-grew-grown, throw-threw-thrown, know-knew-known 六、有些动词的过去分词是在原形词尾加n或en,变成以en结尾的单词。如: rise-rose-risen, give-gave-given, take-took-taken, fall-fell-fallen

29、, drive-drove-driven, eat-ate-eaten 特殊: write-wrote-written, speak-spoke-spoken, ride-rode-ridden, get-got-gotten 篇7:轻松识记多音字 一、据意定音法 辨别多音多义字读音的最好方法,是从音义对应关系入手据意定音。多音多义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具体的词汇里只能使用一种意义。假如我们弄清楚了什么读音确定与什么意义对应的规律,知道了所使用的具体的意义,也就不难确定相对应的读音了。如“禅”有和两种读音,但凡与“帝王”有关的词汇就读,而凡与“佛教”有关的词汇就读,依据这种音义关

30、系,我们就不会读错禅让、禅师、禅宗等词语。再如“攒”,表示积累的意义时读,如积攒;表示聚集的意义时读,如攒射。“泊”、“鲜”、“槛”、“参”等这样的多音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记忆。 二、据性定音法 性,指词性。有的多音字一身兼有多个词性,其词性与其读音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词性不同,读音便不同,即“音随词转”。对于这种多音字,我们可以借助它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如“劲”字,当它是名词时,读,当它是形容词时读,所以,“干劲”应念,“劲拔”应念。“盛”字作形容词时读,如丰富、茂密;作动词时读,如盛饭。“还”用作动词时读,如还书,归还;用作副词时读,如还有、还剩等等。把握“长”、“处”、“屏”、“好

31、”等这样的多音字可用此法。 三、据域定音法 多音字中的多音同义字虽然不多(审音表只收35个),但造成误读的比率却挺高,由于搞不清文白两读的分别而误读的现象经常见到。辨别多音同义字的方法,可从音、域对应关系入手据域定音。这里所谓的“域”,就是“适用领域”。如“薄”字,口语读音为,一般单用;比如:这种纸特殊薄。书面语读音为,一般消逝在复音词及成语中,例如:薄弱、淡薄、日薄西山、薄海同欢。“血”字,口语读音为,一般单用;书面读音为,一般用在复音词及成语中。例如:“血债要用血()来偿”。如“单”,一般用法读作,如“单元”“单杠”等;用作姓氏、地名时,读作,如“单县”(在山东省)、“姓单”;用作称古代匈

32、奴族的首领时,读作,如“单于”“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又如“仇”,一般用法读作,如“仇视”“疾恶如仇”等;用作姓氏时读qi。把握了每种读音在适用领域上的分别,多音同义字的误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记少余多法 有些字的几种读音所对应的义项多寡不一,某读音的用处较窄,所对应的意义较少;另外的读音用处较宽,所对应的意义较多,又难以概括为几类。这类多音字很简洁,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记住它极少数、特殊的音义就可以了。如“载”有两个读音,我们只要记住作“年”和“记载”解时念,如一年半载、登载;其余的状况全都读,如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装载。再如“埋”也有两个读音,但它只在“埋怨”这个词中念,在其他任何

33、一词中都念。用这种方法可把握如下多音字:巷、冠、胖、靡、柏等。同学在归纳整理时可接受如下格式: 巷(1):巷道(2):其他全部词语 五、一线穿珠法 假如把多音多义字分别连缀成既能概括它们不同的读音,同时又比较有意义的精短语句或语段,接受“一线穿珠”的方式来学习、识记,那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零乱散珠一线穿”,古人就常作此法,清代一位塾师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关怀同学正音:孙行者修德行、觅道行,路过太行山,行行(勇健的样子)如也。现在我们将“丧”的两个读音编成一句话:穿着丧服的他,为丧葬费发愁,垂头丧气,神情沮丧。再比如:解ji放军战士小解xi押解ji俘虏。当然假如某个多音字的读音较多,那么也可

34、以编成一个情节,一个故事。 六、自编口诀法 同学可以用编写口诀的方法来关怀自己记忆多音字,这里笔者以“着”、“和”为例做简易的示范: 1着火着陆莫着慌想着zhe着数别着忙。 2打牌和了,下棋和了。稀泥和了,面粉和了。 篇8:识记学校化学学问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C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

35、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

36、、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37、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留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篇9:识记学校化学学问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

38、、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留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

39、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自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洁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挨次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洁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自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觉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40、最早发觉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篇10:如何识记文学常识 如何识记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这一学问点在备考过程中应抓住“点”“线”“面”这几点,由“点”及由“线”及“面”,从而全方位把握这部分学问。 点:全面撒网,重点突破,做到点点清 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学校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要重视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尤其要重视课本附录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教学大纲”推举书目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开放复习。如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主

41、要可从先秦散文、汉末建安时期的建安文学和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着手复习;中国现代文学除要抓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传统“六大家”的文学成就复习外,还得留意复习与钱钟书、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等不同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有关的学问。 线:缕成线,线索清 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确定的内在联系,要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概要识记。让时间、国别、体裁穿针引线,将众多文学常识学问连成一体。 面:铺开面,分成块 我们可将文学常识分成几块;形成小的系统来复习。如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分类,形成四个小系统,把握这几块学问。另外,每一个作家,他的生活

42、时代、代表作,也可以构成“扇面”进行复习。还可以围绕教材,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文学成就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进行识记。 篇11:怎么识记平舌音字词 怎么识记平舌音字词 一、穿糖葫芦法 记代表字,用类推的方法去把握。这是很多一般话教材普遍使用的方法。如我们记住“司”的发音是si,那么与其相像的字词“词、饲、嗣、伺、祠”等也发平舌音。记一个记一串,象穿糖葫芦,节时省力。不过在记忆时要留意的是有些字、词不符合这样规律。 二、记少不记多法 一般话中的平舌音少于翘舌音,记平舌音的字词花时少,选择此方法是明智之举。初学时,在语流中不知该发平舌还

43、是翘舌音,可以先发翘舌音。事后在查阅字典进行订正。 三、倾听仿照法 传媒发达的今日,使我们学习一般话变的简洁。仔细倾听正确的发音,并进行仿照,对比自己的问题,有的放失解决问题,见效快、易记忆。大胆与发音精确的人士对话,不要怕别人笑话,请他们指出自己的毛病,也不失是一种快速进步的方式。最终还可以使用复读机,录下自己的一段话,然后听或让语音较准的人听关怀订正。 四、联想记忆法 记一些有代表性的字,比如说“自”字,记住它的正确发音,通过联想找到与它相像或正好相反的一些字词,如字、资、紫、渍这些相像的字和只、直、制、纸、芝等等。通过这样的记忆方法,强化了正确的发音,简洁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五、趣味绕口

44、令记忆法 对一些常常出错的字,进行归类,反复使用,并协作的好玩的绕口令如:“树上有个涩柿子,树下有个石狮子,风吹柿树哗哗响,树上掉下了涩柿子,柿子打着石狮子,狮子碰坏了涩柿子”,这个绕口令解决的主要柿子、狮子、涩、石等简洁出错的字。学习者在好玩的绕口令练习中快乐记忆。不易遗忘,并且增加了学习爱好。 篇12:寒窑赋的文言文赏析 寒窑赋的文言文赏析 版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狠之徒;盗跖年

45、长,岂是和善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定扬眉吐气。初贫君子,自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支配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行遮其体,思食不行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